北大美女教授簡短畢業致辭:是什麼導致成功和熱情?

2020-12-05 華爾街經濟

言短意長,依依不盡。史教授從賈伯斯的「熱情理論」切入,為同學們講解了「精通」、「熱情」和「成功」之間的因果關係。

教師代表史蛟教授致辭

近日,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2018畢業典禮隆重舉行。教師代表史蛟教授站上講臺,為即將畢業的各位同學送上寄語。

言短意長,依依不盡。史教授從賈伯斯的「熱情理論」切入,為同學們講解了「精通」、「熱情」和「成功」之間的因果關係。

以下為致辭全文:

蘋果公司的創始人、我們這個時代的夢想教父賈伯斯曾經在某著名大學的畢業典禮上說過這樣一句話,他說:絕對不要屈就於一個你不熱愛的工作。現在我有個簡單的問題:同學們之中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全心熱愛、心所嚮往的職業是什麼嗎?

賈伯斯端出的是當前一碗最流行的雞湯,我們姑且叫它「熱情理論」。根據「熱情理論」,年輕人只該去做自己全心熱愛、心所嚮往的工作。為什麼呢?因為熱愛帶來全情投入,全情投入帶來成功,即使不成功,至少你是快樂的。是不是很美妙?無懈可擊。

但是,熱情理論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你有一種天賦的熱情,你得知道自己具有這種熱情。如果你不知道,你最好先暫停一下自己的生活,因為發現熱情才是當務之急。我試著在谷歌搜索「找到熱情」(Find passion),返回的結果有七億兩千萬條之多。所以同學們不必擔憂,找不到熱情是個世界性難題。在北美和英國的調查中,只有不到4%的大學生聲稱自己具有某種職業相關的熱情。

當然,滙豐商學院的入學面試是一個例外,當初大家都告訴我,自己從小愛看《漫步華爾街》。

現在你們都不承認你們對金融的熱情了。我就知道,面試的時候你們都是騙我的。

但是有個事實不容忽視:就是成功人士往往確實對自己的事業抱有莫大的熱情,這又如何解釋?很抱歉下面我們要夢回畢業答辯:相關性並不意味著因果。是熱情導致了成功?還是成功導致了熱情?這其中會不會有反向因果問題?

我今天想要與各位同學分享的,是MIT的計算機博士Carl Newport的答案。他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他認為,這是一個遺漏變量問題。其實是有一個第三方因素同時導致了成功和熱情。這個第三方因素是什麼呢?是精通,你對自己職業技能的精通。你達到大師級的水準,就會有信心和成就感,成功和熱情也就隨之而來。

如何達到精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臻於至善。古往今來,答案從來沒有變,精通是持之以恆的專注、努力和不斷練習的結果。

不知大家是否有些失望?但這種認識讓我如釋重負:「天賦熱情」論說我們的熱愛是命中注定,我們只能夠接受安排、追隨熱情。但是如果熱情是後天塑造的,那麼,我們是自由的。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去選擇對我們有意義的工作,然後日復一日地保持專注和努力。也許這聽起來很單調,缺乏天賦熱情論的浪漫感。但是,專注和努力的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你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你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才是終極的自由。

言短意長,依依不盡。最後,代表所有教師們,我要感謝同學們在人生中風華最盛的三年,陪伴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一同成長。希望同學們此去,踏踏實實做事、誠誠懇懇做人。希望同學們在人生路上,收穫友情、愛情、成功和幸福!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北大哲學系主任畢業典禮致辭:這個學校一直在尋找北,很偉大
    北大哲學系主任畢業典禮致辭:這個學校一直在尋找北,很偉大 王博 2015-07-14 13:08 來源:澎湃新聞
  • 北大最強535字畢業致辭,4分鐘內9次掌聲
    北大,2015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教師代表的這一份致辭,堪稱中國最高學府的最短畢業典禮致辭!更贏得3'56"內的9次滿場熱烈掌聲!致辭:饒毅(教師代表、科學家)做自己尊重的人在祝福裹著告誡呼嘯而來的畢業季,請原諒我不敢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都幸福;因為歷史不幸地記載著: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
  • 北大最短畢業致辭,535字,3分56秒,9次掌聲!
    北大,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教師代表的這一份致辭,堪稱中國最高學府的最短畢業典禮致辭!>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做自己尊重的人——饒毅(教師代表、科學家)在祝福裹著告誡呼嘯而來的畢業季,請原諒我不敢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成功、都幸福;因為歷史不幸地記載著:有人的成功代價是喪失良知;有人的幸福代價是損害他人。
  • 88本校友聚光科技創始人姚納新在北大生科2018屆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2018年7月9日晚,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8屆畢業典禮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舉行,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姚納新先生作為88本校友代表受邀在畢業典禮上致辭。  姚納新先生回顧了自己在北大的生活,表達了自己對北大的感激之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經驗,並對在座的畢業生提出了期許。
  • 請不要忘記思考:在北大法學院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本文是北大法學院葛雲松教授7月5日在北大法學院2015年畢業典禮上的致辭,澎湃新聞經作者授權刊發。親愛的同學們:祝賀你們!祝賀你們圓滿完成了學業!只是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遵循強世功老師的教導,在湖光塔影之間,談一場風花雪月的戀愛?
  • 中國美女天才顏寧:畢業於美國名校,30歲成清華教授,至今未婚
    清華和北大一直都是我國最為頂尖的學校,為我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人們也都知道,只有各個地區的佼佼者才有機會進入北大清華學習。而能夠在清華北大擔任教授職務的更是世界上在這個領域的最頂尖的學者,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成為不了清華北大的教授。但是清華卻有著一位三十歲的美女教授,並且至今仍獨身一人。這位美女教授究竟是誰?
  • 大學教育,北大教授強世功和「北大屠戶」陸步軒如是說
    這個問題按理來說已經沒有什麼討論的必要,因為答案很明顯:上大學對於一個人的成長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學歷學位,不是拿到一塊就業的敲門磚,而是大開眼界,從此看到不一樣的東西。但強教授的話可以理解成,上大學的意義,在於接觸到更多優秀的人,這裡面既有點石成金的大師,也有星光燦爛的同學,接近他們,就會點亮人生。人生沒有白讀的書,正如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條都算數。
  • 28歲90後美女博士,北大畢業後,成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根據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的官方簡歷介紹:李琳出生於1991年,是真正的90後美女教授、博士生導師。她主要從事單細胞表觀基因組學研究。2014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榮獲學士學位,之後歷時5年於2019年6月從北京大學畢業,榮獲博士學位。2019年7月成為了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此時的李琳年僅28歲。李琳不僅學習優秀,人也長得漂亮,簡直是明明可以憑臉吃飯,卻又偏偏實力不凡,是十足的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學霸級人物。
  • 謝杏芳北大研究生畢業 四萬字論文談志願者組織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楊琳) 在退出賽場後,廣州美女謝杏芳就開始轉型,2011年9月她入讀北大,攻讀社會學研究生,師從著名社會學教授王思斌。一晃兩年過去,近期謝杏芳將獲得碩士學位。對於未來的打算,她就透露,畢業後準備回到廣東為家鄉效力,而「讀博」目前還沒有納入計劃。
  • 北大開學典禮,這位61歲美女教授的演講被刷屏了!
    199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獲經濟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2014年榮獲約翰·畢克利獎(John S.Bickley Founder's Award),孫祁祥教授為獲此殊榮的首位中國學者,孫祁祥教授是IIS董事會裡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國大陸學者,也是連續13年應邀作為學術主持人主持分會討論的唯一一位亞洲學者。
  • 北大學子畢業後留在北大,後在IT屆大展拳腳,他有什麼秘訣?
    1983年,初育國考入北大計算機系,畢業後,初育國留在北大做學術研究。1992年底,在其系主任楊芙清老師的帶領下成立了一個公司,希望可以將一些科技成果轉化成為生產力。1992年鄧小平南巡之後,帶來一股市場經濟的熱潮,他們的創業熱情也就此被點燃了。 一邊研發成果,一邊做一些IT外包的服務,「小青鳥」的羽翼開始豐滿。但與此同時,「小青鳥」也遇到了瓶頸——計算機人才短缺。
  • 他是北大畢業的才子,曾諸多不順飽受欺凌,如今擔任美國教授
    所幸的是,在他二十三歲的時候,國家恢復了高考,他成功參加了高考,甚至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成功被北京大學數學系錄取。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講,23歲,有些人或許已經大學畢業了,但對於張益唐來講,他的大學生活才剛剛開始,他輝煌的未來才剛剛起步。經過四年的寒窗苦讀,張益唐順利從北大畢業,期間他曾擔任學生會主席,參加各種表演活動。畢業後的張益唐,開始攻讀碩士學位。
  •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成美國「三院院士」
    父母都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加入美國籍,成美國「三院院士」北京大學作為中國頂尖學府,為祖國培養了很多人才。不過這其中,有一部分人才流失到了國外,最大的對象就是美國。因為美國有眾多世界名校,很多北大學子出國深造的首選地就是這裡,他們在美國學有所成後,一部分回國支援祖國建設,還有一部分留在美國繼續自己的科研生涯。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世界頂級科學家,就來自中國北大,他加入美國籍並在美國獲得極高的榮譽,更是成為美國「三院院士」。
  • 她雙非院校畢業,沒留過洋,3篇頂刊SCI,29歲成為211最年輕教授
    雙非院校本科畢業的學生,能否和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的一較高下?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可能的。無論是高考的分數還是大學階段的教育資源,雙雙落後的情況下反超本來就是小概率事件。但再小的概率依然是有可能存在的。美女教授李珊告訴我們,事在人為,只要努力付出,一切皆有可能。
  • 她畢業於浙江大學,是美女教授,更是愛國知識分子
    最近,中國科學家頻頻囊括大獎,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浙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中心的胡海嵐教授,獲得第十二屆IBRO國際獎這一消息了。胡海嵐,1973年出生於浙江省東陽市,現在已經46歲,但她的實力和顏值卻是不容小覷!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位被網友譽為美女科學家的胡海嵐教授吧。
  • 父母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後入美籍,如今突然回國引熱議
    謝曉亮,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1962年出生,父親謝有暢與母親楊駿英都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的教授,在家庭影響下,他從小就有豐富的化學專業知識,小學到中學,謝曉亮也是在北京大學附屬小學和中學讀書。1980年,謝曉亮考入了北京大學化學系,在業餘時間旁聽物理系和數學系的課程,暑假期間還在實驗室自學一些有機合成,但對於簡陋的設備,謝曉亮一直都感到煩惱,在大學時,他跟一些國外的朋友保持通信。
  • 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父母是北大教授,兒子北大畢業後入美國籍
    他就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後來才加入的美國國籍的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謝曉亮。謝曉亮1962年出生於中國北京,謝曉亮出生於一個知識家庭,謝曉亮的的父親謝有暢和母親楊駿英都是北京大學化學系的教授。出生於知識家庭的謝曉亮小時候不僅天資聰穎而且還好學,1980年謝曉亮以優異成績考入了父母所任職的大學北京大學化學系;北大畢業後謝曉亮就出國留學了,1990年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博士畢業後進入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2年進入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PNNL)工作,謝曉亮是PNNL自1965年成立以來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科學家;1999年謝曉亮被聘為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系終身教授,是改革開放後哈佛大學聘任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終身教授
  • 訪北大單人畢業照事件主角薛逸凡 古生物學專業介紹
    因一張畢業照而走紅網絡,又在校長致辭時被提及,很多同學慕名來求合影。作為北大2014屆古生物學專業唯一的本科畢業生,薛逸凡最近很忙。  《法制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個讓她「真的很喜歡」的專業,其實沒那麼「高冷炫酷」。國內外很多高校都有開設,只是在本科階段就選擇古生物學的人,確屬鳳毛麟角。
  • 他北大畢業,加入美國國籍,成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回國發展引熱議
    他身上擁有諸多頭銜:生物物理化學領域的行業專家;單分子生物學、無標記光學成像、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和領軍人物;哈佛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外號「四院士」學者,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他一個人實現了這個成就;美國生命醫學大獎——阿爾伯尼生物醫學獎的第一位華人。
  • 老總們,公司年會各類簡短霸氣的致辭集錦來了,6個模板
    為您集錦了2020各類簡短霸氣的年會致辭,趕快收藏起來吧!年會致辭模版一尊敬的各位領導、來賓,親愛的各位同事:大家好!辭舊迎新,首先要祝大家2020年旗開得勝,萬事如意。回顧2020,我們在公司領導與各部門主管的帶領下,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這裡,我衷心地感謝一年來全體員工同仁的不懈努力!大家辛苦了。這是一個成就英雄創造英雄的時代,這也是一個講究團隊協作的朝代。單兵遊勇可行,團隊協作更勇。我們要麼自己組建團隊,要麼與現有團隊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