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歲90後美女博士,北大畢業後,成南方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2020-12-05 教育思享

根據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的官方簡歷介紹:

李琳出生於1991年,是真正的90後美女教授、博士生導師。

她主要從事單細胞表觀基因組學研究。2014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榮獲學士學位,之後歷時5年於2019年6月從北京大學畢業,榮獲博士學位。2019年7月成為了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此時的李琳年僅28歲。

李琳不僅學習優秀,人也長得漂亮,簡直是明明可以憑臉吃飯,卻又偏偏實力不凡,是十足的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學霸級人物。美女教授李琳的研究領域包括開發單細胞多組學測序技術、研究哺乳動物生殖系細胞發育和疾病發生發展進程中的表觀遺傳學調控。

她曾於2018年6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ell Biology》發表題為《Single-cell multi-omicssequencing of human early embryos》的論文,並曾在《Cell》合作發表《The Transcriptome and DNA MethylomeLandscapes of Human Primordial Germ Cells》一文,以及在《Cell Research》合作發表《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一文。其2015年發表文章榮獲「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5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

美女教授到底研究的是什麼?

李琳教授研究的領域意義重大,眾所周知,細胞作為生命最為基本的一個單元概念,更是生命活動的基石。儘管生物學家在顯微鏡下工作了將近180年,但我們對細胞仍然不甚了解。

幾十年來,DNA一直被認為是決定生命遺傳信息的核心物質,但是近些年新的研究表明,生命遺傳信息從來就不是基因所能完全決定的,比如科學家們發現,可以在不影響DNA序列的情況下改變基因組的修飾,這種改變不僅可以影響個體的發育,而且還可以遺傳下去。這種在基因組的水平上研究表觀遺傳修飾的領域被稱為「表觀基因組學(epigenomics)」。表觀基因組學使人們對基因組的認識又增加了一個新視點:對基因組而言,不僅僅是序列包含遺傳信息,而且其修飾也可以記載遺傳信息。這項研究一旦突破,可能會讓人類對生命認知更進一步,為未來解決重大疾病,提供理論支撐。

而李琳是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引進的 「優秀學術骨幹」。南方醫科大學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身為全國醫藥類大學排名第三位的醫學類大學,其對於人才的待遇也不一般。

其對優秀學術骨幹的待遇與支持條件包括:70-90萬協議年薪(稅前);180-220萬安家費(稅前);300-400萬科研啟動和科研條件建設經費;提供人才過渡房;必要的科研、辦公條件;根據水平聘任教授、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科研助手、研究生及博士後招生計劃;規劃統籌科研及人才項目申報;協助辦理配偶工作調動及子女戶口隨遷;中國國籍的引進人才可按政策要求納入事業編制。

南方醫科大學這次在人才引進方面算是下了血本,希望美女教授在南方醫科大學中取得好的科研成果,為國家科研事業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28歲女博士李琳獲聘任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博導
    近年來,一批「90後」青年學者不斷走向學術前臺,同時他們也受到外界輿論高度關注。南方醫科大學近日引進的李琳教授便是最新一例。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官網9月16日更新信息顯示,出生於1991年的女博士李琳已於2019年7月起任該學院教授,並擔任博士生導師。
  • 又一位90後女學霸成博導!她的「男朋友」很特別
    @齊鯉nimeow在比利時 : 同是基礎醫學,人家27歲就是博導了,我28了還在掙扎著畢業。@跑步課本007s:我27歲在幹嘛?3位90後女博導也曾刷屏近年來,一批「90後」青年學者不斷走向學術前沿,同時他們也受到外界輿論高度關注。
  • 26歲美女博士一畢業就成為副教授,90後已完全可堪大任
    前段時間,華中科技大學博士畢業生張霽和姚婷,雙雙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年薪高達201萬的新聞引發網絡熱議,去年該校也有一位博士生左鵬飛進入「天才少年」。近日,同樣是該校今年博士畢業的李晟曼年,7月入職湖南大學,成為副教授的新聞,再次引發網絡熱議。
  • 他高考620分考上同濟大學,28歲畢業成985大學教授,卻經常遭遇尷尬
    今天,要大家分享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位90後,他叫李東。 2018年,剛從同濟大學物理學專業博士畢業的李東,直接被湖南大學聘任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一時間引發了網絡上的熱議,也讓原本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夥子,瞬間成為了媒體高度關注的一個「大紅人」。
  • 剛畢業90後憑什麼當中國大學正教授?因為他比你優秀還比你更努力
    而在他們身後還有許多90後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正在追趕著他們的腳步,這些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有的還不到30歲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並且在各自的領域裡如魚得水,真不愧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現在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
  • 28歲北大女博士成博導
    抓住讀書的機會,不讓人生後悔(來源:富書 (ID:kolfrc),作者:喬巴)01命運饋贈的禮物都暗中標著價格最近,「28歲北大女博士獲聘名校教授」的消息在網絡上不脛而走,引發強烈關注。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宣布,出生於1991年的北大博士李琳於今年7月起任該學院教授,並擔任博士生導師。同時提供的還有220萬的安家費和90萬的年薪。消息傳出後,網友先是一陣驚呼,後又是一邊倒的贊同。網友們評價:「比我美貌,還比我有才華。」
  • 中國女科學家,高三被保送北大,35歲當博士生導師,研究成果拯救數億人
    她是中國美女科學家,從小就是學霸,18歲被保送北大,35歲成為博士生導師,帶領團隊攻克世界級難題,研究成果拯救數億人,有著「亞洲第一人」的美譽,她就是浙江大學教授胡海嵐,一位低調而不張揚、溫文爾雅且博識多識的女科學家。今天花小妹就給大家分享下這位學霸的故事。
  • 他是北大才子,22歲赴美留學,28歲槍殺美國導師、副校長後自盡
    他是北大才子,22歲赴美留學,28歲槍殺美國導師、副校長後自盡2007年1月23日,美國上映了一部由中國演員劉燁主演的劇情片,名為《暗物質》,又名《流星》。影片講述的是:中國物理專業研究生劉星(劉燁飾),遠赴美國某頂尖大學深造。在校期間,他的勤奮和才華出眾深得導師喜愛。
  • 有80後211大學副校長,有90後...
    ,1996年高考後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2000~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學習,師從施一公,隨後在普林斯頓做了2年博後,2007年返回清華,30歲時開始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37歲時率領團隊攻克世界難題——首次解析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的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隨後揭示出葡萄糖跨膜轉運這一細胞過程的分子基礎[1],40歲遠赴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 她是90後學霸,25歲牛津大學博士畢業,27歲成電子科技大學副院長
    她是90後學霸,求學劍橋牛津,27歲成為電子科技大學最年輕副院長張愛玲曾經說「啊,出名要趁早,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個人即使等得及,時代是倉促的,已經在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今天,我們介紹一位出名很早且備受爭議的90後的「美女」副教授劉明偵。2015年,劉明偵滿載一身榮譽從國外名校畢業回國時,就已經受到各類媒體廣泛關注,「90後學霸」、「女神老師」成為她的標籤。2017年,她成為電子科技大學最年輕副院長,再次被全社會聚焦。其實,見過這位90後「美女學霸」的人就會知道,光鮮的標籤後,是她用勤奮、拼搏和創新精神所書寫的科研人生。
  • 中國最厲害的3個90後教授:1個來自清華,1個985院長,最強的是她
    中國最厲害的3個90後教授:1個來自清華,1個985院長,最強的是她在中國,說到教授,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一個白髮飄飄的老爺子,又或者是一本正經,西裝革履的中年大叔!但是在如今這個時代,各種事情都能突破我們的想像,在各種大學的講臺上,不僅僅是中老年老師,教授的天下了,越來越多年輕的力量站上了講臺,甚至還出現了90後的年輕教授。要說國內目前最出名的幾個90後教授,那就要屬以下這三位了,他們以強悍的履歷讓大家讚嘆有加,不僅如此,他們還有著養眼的外貌,渾身只透露兩個字:優秀!
  • 她雙非院校畢業,沒留過洋,3篇頂刊SCI,29歲成為211最年輕教授
    雙非院校本科畢業的學生,能否和清華北大等名校畢業的一較高下?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可能的。無論是高考的分數還是大學階段的教育資源,雙雙落後的情況下反超本來就是小概率事件。但再小的概率依然是有可能存在的。美女教授李珊告訴我們,事在人為,只要努力付出,一切皆有可能。
  • 24歲博士畢業28歲成副院長 「90後」女科學家劉明偵個人資料照片
    近日,「90後」女學者劉明偵繼入選2015年最年輕「國家青年千人」之後,再踏新起點――被任命為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院長,她也成為該學院最年輕的副院長。這位科研經歷和科研成果豐富的「女學霸」,繼續刷新著「最年輕」紀錄。
  • 30歲北大美女博導,獲獎300萬,顏值才華堪比當年顏寧
    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來自北京大學的年僅30歲的博士生導師黃芊芊榜上有名,成為最年輕的一位,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此次獲獎,她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獎金的使用,可謂是名利雙收,這也充分顯示了我國青年女科學家的卓越才華。
  • 這位90後女孩,讀博5年發表SCI論文25篇,在26歲成為211高校教授...
    近年來,在我國學術圈裡,湧現了一批優秀的 90 後,他們年紀輕輕,就走上了科研重要崗位。26 歲。你 26 歲的時候在做什麼?是踏入職場了,還是在讀著研究生,或者是還在讀著博士?26 歲這個年紀,相信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還在學習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但是她,一個 90 後女孩,卻在 26 歲成了教授,成了博士生導師。
  • 黃芊芊17歲進北大,28歲成博士生導師,入選「未來女科學家」
    她17歲考入北大,26歲獲得博士學位,28歲成為北大成為微納電子學系的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更為難得的是,她所主要研究地領域是國家急需要的技術——後摩爾時代超低功耗微納電子器件及其在邏輯電路、神經形態計算等領域的應用,該領域屬於基礎學科領域,其一旦有所突破,就會推動相關產業的進步,幾乎能夠開創一個新時代。
  • 80後最美女教授,畢業於中科大的滅絕師太!
    學霸們的故事,能夠給後來者無窮的動力,讓人急勇奮進,變得更加努力進取。她是中科大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是中科大美貌與智慧並存的存在。她17歲高考,21歲就被保送至香港科技大學,26歲在香港大學進修博士後順利留校任教,她就是方璐。
  • 不一樣的「滅絕師太」:90後浙大美女學霸成為博導
    以前有一個笑話,說專科生是趙敏,本科生是黃蓉,碩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滅絕師太。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位不僅是博士,而且已經成為博士生的導師。6年發表20餘篇國際權威期刊論文,27歲當上博導、獨立研究員……90後浙大美女學霸劉婉璐最近在網絡上成為人們追逐的焦點。美女學霸生活照1992年出生的劉琬璐經歷豐富:5歲上小學,10歲上初中,16歲就參加高考。
  • 17歲考入北大,28歲北大博導​,31歲成2020「科學探索獎」最年輕獲得者!
    2020「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31歲的北大美女博導黃芊芊這麼年輕的美女竟有如此高的成就究竟有怎樣的傳奇故事?漂亮小姐姐的高光時代遠不僅此,2017年,28歲的黃芊芊,不但入選全國只有4人的「未來女科學家計劃」,還成為北大特聘研究員和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 她是浙大首位「90後」博導,16歲上復旦,當之無愧「女學神」
    浙大迎首位90後美女博導 教授楊樹,90年出生,16歲考上復旦大學,20歲從復旦本科畢業,考入香港科技大學讀研,24歲已經拿到了港科大的博士學位。而且還是首批香港博士獎學金獲得者,已在TED、EDL、IEDM、APL等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數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