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的官方簡歷介紹:
李琳出生於1991年,是真正的90後美女教授、博士生導師。
她主要從事單細胞表觀基因組學研究。2014年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榮獲學士學位,之後歷時5年於2019年6月從北京大學畢業,榮獲博士學位。2019年7月成為了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此時的李琳年僅28歲。
李琳不僅學習優秀,人也長得漂亮,簡直是明明可以憑臉吃飯,卻又偏偏實力不凡,是十足的智慧與美貌並存的學霸級人物。美女教授李琳的研究領域包括開發單細胞多組學測序技術、研究哺乳動物生殖系細胞發育和疾病發生發展進程中的表觀遺傳學調控。
她曾於2018年6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 Cell Biology》發表題為《Single-cell multi-omicssequencing of human early embryos》的論文,並曾在《Cell》合作發表《The Transcriptome and DNA MethylomeLandscapes of Human Primordial Germ Cells》一文,以及在《Cell Research》合作發表《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of mouse early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s》一文。其2015年發表文章榮獲「2015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和「2015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
美女教授到底研究的是什麼?
李琳教授研究的領域意義重大,眾所周知,細胞作為生命最為基本的一個單元概念,更是生命活動的基石。儘管生物學家在顯微鏡下工作了將近180年,但我們對細胞仍然不甚了解。
幾十年來,DNA一直被認為是決定生命遺傳信息的核心物質,但是近些年新的研究表明,生命遺傳信息從來就不是基因所能完全決定的,比如科學家們發現,可以在不影響DNA序列的情況下改變基因組的修飾,這種改變不僅可以影響個體的發育,而且還可以遺傳下去。這種在基因組的水平上研究表觀遺傳修飾的領域被稱為「表觀基因組學(epigenomics)」。表觀基因組學使人們對基因組的認識又增加了一個新視點:對基因組而言,不僅僅是序列包含遺傳信息,而且其修飾也可以記載遺傳信息。這項研究一旦突破,可能會讓人類對生命認知更進一步,為未來解決重大疾病,提供理論支撐。
而李琳是南方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引進的 「優秀學術骨幹」。南方醫科大學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身為全國醫藥類大學排名第三位的醫學類大學,其對於人才的待遇也不一般。
其對優秀學術骨幹的待遇與支持條件包括:70-90萬協議年薪(稅前);180-220萬安家費(稅前);300-400萬科研啟動和科研條件建設經費;提供人才過渡房;必要的科研、辦公條件;根據水平聘任教授、副教授、研究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科研助手、研究生及博士後招生計劃;規劃統籌科研及人才項目申報;協助辦理配偶工作調動及子女戶口隨遷;中國國籍的引進人才可按政策要求納入事業編制。
南方醫科大學這次在人才引進方面算是下了血本,希望美女教授在南方醫科大學中取得好的科研成果,為國家科研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