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的年輕人大多喜歡在網絡上追尋一些喜歡的人作為自己的偶像,並且向他們學習。可是當2019年兩院院士增選的結果在11月22日公布時,一個名為孫斌勇名字卻被人在留言區內瘋狂刷屏,他到底是誰呢?
實際上,在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6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75人。而孫斌勇在今年新當選的院士中,是年齡最小的一位,居然只有42歲!當真是前途無量的一顆明星。
這是42歲當選院士的孫斌勇
我們的時代是人才輩出的時代。42歲的孫斌勇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在他們身後還有許多90後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正在追趕著他們的腳步,這些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有的還不到30歲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並且在各自的領域裡如魚得水,真不愧是長江後浪推前浪。
現在讓我們看看他們是誰?
1990年出生,2011年畢業於布里斯托大學的劉明偵光看她的外表,也就和眾多大學生一樣,很難讓人把她和教授聯想在一起。但令人震驚的是,在她大學時,只用了短短的一年時間就獲得劍橋大學榮譽碩士學位,並在2015年得到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用現在網絡上的話來講,就是一個&34;的才女。
2013年,劉明偵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並創下了最年輕女學者的紀錄。可那年,她才23歲。
她的論文被引用2700餘篇,是鈣鈦礦太陽能領域被引用最多的三篇論文之一,同時也奠定了她在鈣鈦礦太陽能研究領域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
而現在她研究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已成為新能源開放的新寵,廣闊的市場即將打開。
早前就有很多家報紙想要採訪楊樹,《人民日報》更曾撰文稱讚楊樹為&34;。但&34;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身於工作之中,拒絕了他們,說:&34;。
顧石出生於1990年,在27歲便成為了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
但最初的他是從江蘇省中教育資源並不那麼優越的連雲港考入清華,並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原本他的計劃便是在美國教書育人,獲得終身教職再回國發展。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他這個人才被電子科技大學發現,邀請他參選國家的&34;。從小被教育報效祖國的顧石毅然決然的回到了祖國,並於2017年通過考試,入選&34;。
當年,只有3名90後入選。他就是其中之一。
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以上介紹的三位理科學霸之間都有不同的經歷,但他們的學習經歷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對學習都有著強烈的興趣。並且在他們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閱讀許多數學課外書籍。可以說這些數學課外書籍便是帶領他們進入數學世界的鑰匙。
但現在的大部分學生卻是因為對數學厭惡而放棄學習理科。這主要是由於中小學對數學的誤解造成的。我們很多學生和家長只要一提到課外書,好像都是語文閱讀,沒有數學課外書。事實上,這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