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只要是留過洋,進過洋學堂的科學家好像在國內很吃香,在很多中國人心裡這些人也是些非常出色的人物,倘若他們若能在科學研究上取得一些成績會被收國人的尊重。
其實,在中國也有許許多多沒有留過洋,但也很傑出的本土科學家,他們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他們也為科學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們在科學研究事業上也鑄就了一個個輝煌。這些人倍受國人敬仰,也倍受當代中國人尊重。老一代有我們所熟知的解決了全國人民吃飯問題的袁隆平,還有那位和她的團隊一起從青蒿中提取了治療瘧疾,並能抵抗腫瘤,提高人體免疫力的藥物「青蒿素」的我國諾貝爾獲得者,屠呦呦教授。他們都是「本土」傑出的科學家,都沒有留學經歷。講到這,也許有人會問,在青年一代中恐怕沒有這樣的「本土」科學家吧!你看清華教授顏寧出走美國了,劉亦婷等傑出的科研工作者也在國外,這樣的人才好像國內再沒有了。說這話的人可能是和筆者一樣的「井底之蛙」,恐怕不了解國內情況,缺乏對我們我國科研人才的了解。中國科學家歷來都是長江前浪推後浪,一代更比一代強,「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者不乏其人,比如鄢仁鴻就是當代中國本土青年科學家中傑出的一個。
鄢仁鴻是何人
搜索百度,介紹鄢仁鴻的相關資料不多,只有這麼兩句:「鄢仁鴻,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後。」「鄢仁鴻在清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此前曾在清華大學生命學院施一公研究組參與病原微生物及癌細胞抗酸系統膜轉運蛋白等相關研究」。百度搜索到的資料有點少,讓人深感遺憾,但這並不影響筆者對鄢仁鴻的敬意。他到底是何許人也?是傑出的科研工作者嗎? 筆者告訴你,鄢仁鴻本科就讀於山東大學,此後師從我們許多網友念念不忘的清華美女教授顏寧,進修博士學位。2019年7月,鄢仁鴻博士畢業之後,又受西湖大學校長著名學者、科學家施一公的影響,入職西湖大學。
鄢仁鴻取得了何種成績
據稱,兩個月前,他和團隊成員首次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以及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簡單來說,就是破解了新冠病毒侵染人體細胞的過程,這一項研究成果登上了Science雜誌封面,鄢仁鴻是該論文第一作者。
隨後,他們與陳薇院士團隊合作,利用冷凍電鏡解析了新冠病毒S蛋白與中和抗體4A8複合物的結構,為提高新冠病毒治療的成功概率打下基礎,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9日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
您現在來說說,這名號鄢仁鴻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能稱得上是傑出的「本土」科學家嗎?
鄢仁鴻成功帶給我們的啟示
科學是有國界的,因為科學家有國界,他所研究的成果自然也就有了國家的屬性,一個為自己國家做貢獻的科學家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他們才最可愛。同時筆者也認為,一個心繫國家,熱愛科學的科學家不管在哪裡都會做出令人敬仰的成績來,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國內的待遇可能不如西方一些國家,但是科研環境並沒有某些人所講的那麼差!中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從來就不缺本土傑出的科研工作者,只不過這些科研工作者一般都淡泊名利,都在一心搞科研不被世人所熟知罷了。
鄢仁鴻的經歷同時也讓筆者明白了「教師」對一個人發展的重要性。鄢仁鴻能取得如此成績,和他能遇到這兩名教授分不開。第一位教授便是顏寧,在筆者所讀到的一篇介紹鄢仁鴻的文章裡有這樣一段文字:
「她說能夠促使她進行科學研究的是成就感,正是這種大大小小、持續不斷的成就感使她『上癮』,讓她願意在科學領域裡繼續探索。這句話讓我意識到,當你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時候,不妨想著在什麼地方能收穫一些成就感,有成就感意味著你對這件事有興趣,願意花時間去做好它,獲得這些成就感可能會指引著你不斷前進。」
正是顏寧教授的這一番話語啟迪了鄢仁鴻走上科學研究之路的決心,讓他擁有了科研情懷和進行科研的決心,也正是這句話讓鄢仁鴻備受鼓舞有了師從顏寧去她的實驗室做畢業設計的想法,隨後才有了鄢仁鴻如願以償師從顏寧的博士生涯。顏寧教授樂觀向上、充滿好奇的科研態度和極高的科研專注力潛移默化影響了他,不僅在學術上讓鄢仁鴻受益匪淺,也為鄢仁鴻的人生指引著方向。顯然,鄢仁鴻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和顏寧教授的悉心教導分不開。
第二位教授當屬施一公。顏寧是鄢仁鴻學習知識道路上的導師,施一公則是鄢仁鴻科研事業上的增磚添瓦者。在施一公參與創辦了西湖大學之後,讓鄢仁鴻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一名科學家不能只想著做好本職的科研工作,也要想著為國家、為社會儘自己的一分力,這樣才可能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
筆者寫到這不由自主地又想起文中提到的顏寧教授來,是國內科研環境不夠寬鬆,還是為了將來飛得更高顏寧教授去了美國?這些筆者不想再妄加猜測,只是希望像顏寧這樣的優秀人才都能回國效力。
如今的國際社會形勢複雜多變,疫情期間的美國已經顯露出了他們真正的面目,國外的科研環境早已不再寬鬆,美國的空氣已經不再香甜,希望此時此刻的旅美科學家能回國,強大的中國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筆者所講絕不是「扯淡」,而是對還心繫祖國的海外優秀人才痛惜般的挽留,當然那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認為這種想法是一廂情願的話,筆者也不會反駁,筆者也承認去留是別人的自由,筆者遺憾也罷,痛惜也罷都尊重優秀人才的選擇。只是一時感慨之時的想法而已,完全不必放在心上。
鄢仁鴻這位西湖大學90後博士後,和他一樣的本土青年科學家們,以及正在成長的許許多多心懷報國情懷的學子們永遠都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