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領域,90後已成為中堅力量。中國已經有一批優秀的90後青年科學家在世界學術舞臺上嶄露頭角,綻放光彩。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4屆畢業生鄢仁鴻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山大本科畢業後便直博清華大學,師從顏寧教授,如今正在西湖大學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鄢仁鴻所在團隊的研究成果還作為《Science》封面文章發表,揭開了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的神秘面紗,為更好地針對性抑制新冠病毒提供了重要方向。本期推送,帶你認識這位"年少有為"的山大校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宇宙星辰。"——這是鄢仁鴻在微信上的個性籤名,也是他從事科研工作的初心寫照。當初他義無反顧走上科研之路,離不開前輩們的指引。
他本科就讀於山東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正在讀大三的鄢仁鴻看到了清華大學顏寧教授的一篇博客,有句話深深打動了他。"她說能夠促使她進行科學研究的是成就感,正是這種大大小小、持續不斷的成就感使她'上癮',讓她願意在科學領域裡繼續探索。這句話讓我意識到,當你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時候,不妨想著在什麼地方能收穫一些成就感,有成就感意味著你對這件事有興趣,願意花時間去做好它,獲得這些成就感可能會指引著你不斷前進。"回想起被"點醒"的那一刻,鄢仁鴻感慨萬分。
當天,備受鼓舞的他立刻聯繫顏寧教授,晚上10時發郵件詢問能否去她的實驗室做畢業設計,本以為會石沉大海,沒想到不到10分鐘就收到了顏寧肯定的回覆,讓他喜出望外。鄢仁鴻如願以償開啟了師從顏寧的博士生涯,顏寧教授樂觀向上、充滿好奇的科研態度和極高的科研專注力潛移默化影響著他,不僅在學術上讓他受益匪淺,也為他的人生指引著方向。
2019年7月,鄢仁鴻博士畢業,入職西湖大學,得到了更多師友的啟迪和幫助。"施一公老師有非常遠大的理想,他參與創辦了西湖大學,讓我明白作為一名科學家不能只想著做好本職的科研工作,也要想著為國家、為社會儘自己的一分力,這樣才可能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鄢仁鴻說。
如今的鄢仁鴻在西湖大學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他參與的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團隊是一支以90後為主的年輕科研團隊,此前發表了多項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重要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球科學家對新冠病毒侵染人體的體制尚未認知清楚,鄢仁鴻所在團隊的成員主動提出回到工作崗位,開展相關研究。克服購買試劑耗材的重重阻礙後,在山東大學王培會教授的幫助下,團隊獲得了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解決了最緊迫的困難。
鄢仁鴻將人體比作一間房子,他們所研究的ACE2相當於房間的門,而新冠病毒S蛋白侵染人體的過程相當於打開門把手的過程。鄢仁鴻所在團隊的研究就是了解怎麼樣接觸門把手,以及門把手如何打開的過程。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重壓力下,歷經不懈努力,2020年3月,鄢仁鴻所在團隊的研究成果最終作為《Science》封面文章發表,揭開了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的神秘面紗,為更好地針對性抑制新冠病毒提供了重要方向,鄢仁鴻是該論文第一作者。
隨後,鄢仁鴻所在團隊與陳薇院士團隊合作,利用冷凍電鏡解析了新冠病毒S蛋白與中和抗體4A8複合物的結構,為提高新冠病毒治療的成功概率打下基礎,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9日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並於6月在《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本次研究鄢仁鴻為共同第一作者,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周強為共同通訊作者。
面對接連取得的重磅成果,鄢仁鴻卻顯得非常平靜,"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我們也想為抗擊疫情出一分力。"
"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山大氛圍為鄢仁鴻帶來了許多關於人生的思考,鄢仁鴻認為,一個人不斷提升自我,一定要想著為國家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追夢路上,鄢仁鴻砥礪前行,心懷國家,勇於探索,為科學攻關斬荊披棘。祝願這位優秀的山大學子,能接續奮鬥,創造更多輝煌!
歡迎關注"山東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第一時間獲取關於山大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浙江日報、山東大學官微、浙報融媒體、西湖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