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博清華!師從顏寧!90後"超牛"博士後:新冠病毒研究登上《Science》封面!

2020-10-05 山東大學本科招生

在科研領域,90後已成為中堅力量。中國已經有一批優秀的90後青年科學家在世界學術舞臺上嶄露頭角,綻放光彩。山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2014屆畢業生鄢仁鴻就是其中一位,他在山大本科畢業後便直博清華大學,師從顏寧教授,如今正在西湖大學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鄢仁鴻所在團隊的研究成果還作為《Science》封面文章發表,揭開了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的神秘面紗,為更好地針對性抑制新冠病毒提供了重要方向。本期推送,帶你認識這位"年少有為"的山大校友。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宇宙星辰。"——這是鄢仁鴻在微信上的個性籤名,也是他從事科研工作的初心寫照。當初他義無反顧走上科研之路,離不開前輩們的指引。

他本科就讀於山東大學,一次偶然的機會,正在讀大三的鄢仁鴻看到了清華大學顏寧教授的一篇博客,有句話深深打動了他。"她說能夠促使她進行科學研究的是成就感,正是這種大大小小、持續不斷的成就感使她'上癮',讓她願意在科學領域裡繼續探索。這句話讓我意識到,當你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時候,不妨想著在什麼地方能收穫一些成就感,有成就感意味著你對這件事有興趣,願意花時間去做好它,獲得這些成就感可能會指引著你不斷前進。"回想起被"點醒"的那一刻,鄢仁鴻感慨萬分。

當天,備受鼓舞的他立刻聯繫顏寧教授,晚上10時發郵件詢問能否去她的實驗室做畢業設計,本以為會石沉大海,沒想到不到10分鐘就收到了顏寧肯定的回覆,讓他喜出望外。鄢仁鴻如願以償開啟了師從顏寧的博士生涯,顏寧教授樂觀向上、充滿好奇的科研態度和極高的科研專注力潛移默化影響著他,不僅在學術上讓他受益匪淺,也為他的人生指引著方向。

2019年7月,鄢仁鴻博士畢業,入職西湖大學,得到了更多師友的啟迪和幫助。"施一公老師有非常遠大的理想,他參與創辦了西湖大學,讓我明白作為一名科學家不能只想著做好本職的科研工作,也要想著為國家、為社會儘自己的一分力,這樣才可能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鄢仁鴻說。

如今的鄢仁鴻在西湖大學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他參與的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團隊是一支以90後為主的年輕科研團隊,此前發表了多項與新冠病毒相關的重要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

研究成果登上《Science》封面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全球科學家對新冠病毒侵染人體的體制尚未認知清楚,鄢仁鴻所在團隊的成員主動提出回到工作崗位,開展相關研究。克服購買試劑耗材的重重阻礙後,在山東大學王培會教授的幫助下,團隊獲得了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解決了最緊迫的困難。

鄢仁鴻將人體比作一間房子,他們所研究的ACE2相當於房間的門,而新冠病毒S蛋白侵染人體的過程相當於打開門把手的過程。鄢仁鴻所在團隊的研究就是了解怎麼樣接觸門把手,以及門把手如何打開的過程。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重壓力下,歷經不懈努力,2020年3月,鄢仁鴻所在團隊的研究成果最終作為《Science》封面文章發表,揭開了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的神秘面紗,為更好地針對性抑制新冠病毒提供了重要方向,鄢仁鴻是該論文第一作者

時隔3月再發《Science》

隨後,鄢仁鴻所在團隊與陳薇院士團隊合作,利用冷凍電鏡解析了新冠病毒S蛋白與中和抗體4A8複合物的結構,為提高新冠病毒治療的成功概率打下基礎,相關研究成果於5月9日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並於6月在《Science》雜誌在線發表,本次研究鄢仁鴻為共同第一作者,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特聘研究員周強為共同通訊作者。

面對接連取得的重磅成果,鄢仁鴻卻顯得非常平靜,"這是我們的本職工作,我們也想為抗擊疫情出一分力。"

"學無止境,氣有浩然"的山大氛圍為鄢仁鴻帶來了許多關於人生的思考,鄢仁鴻認為,一個人不斷提升自我,一定要想著為國家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追夢路上,鄢仁鴻砥礪前行,心懷國家,勇於探索,為科學攻關斬荊披棘。祝願這位優秀的山大學子,能接續奮鬥,創造更多輝煌!

歡迎關注"山東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第一時間獲取關於山大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浙江日報、山東大學官微、浙報融媒體、西湖大學官網

相關焦點

  • 西湖大學90後博士後發Science封面文章,他的經歷堪稱「傳奇」
    筆者告訴你,鄢仁鴻本科就讀於山東大學,此後師從我們許多網友念念不忘的清華美女教授顏寧,進修博士學位。2019年7月,鄢仁鴻博士畢業之後,又受西湖大學校長著名學者、科學家施一公的影響,入職西湖大學。ACE2全長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簡單來說,就是破解了新冠病毒侵染人體細胞的過程,這一項研究成果登上了Science雜誌封面,鄢仁鴻是該論文第一作者。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新智元導讀】日前,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的研究登上了最新一期Science封面,該研究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了此次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屬全球首次。該成果最終將對研發精準的新冠肺炎診斷、治療手段起到關鍵作用。「新智元急聘主筆、高級主任編輯,添加HR微信(Dr-wly)或掃描文末二維碼了解詳情。」
  • 他是顏寧徒弟文章登上science封面,如今追隨施一公入職西湖大學
    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如今在西湖大學任博士後的90後男學霸就是顏寧的徒弟,如今已經跟隨施一公加盟到了西湖大學任職,他就是來自於山東的鄢仁鴻。 說到90後,其實已經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而科學研究上面也是如此,可以看到最早的一批90後已經30
  • 三位女博士讓清華自豪,留學回國的顏寧成為院士,而她追隨施一公
    比如清華大學的三位女博士,顏寧、萬蕊雪和白蕊,先後師從清華大學的施一公教授,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如今已經成為知名的女科學家,取得的科研成就讓母校清華大學驕傲。在求學經歷上,顏寧是典型的清華精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並在本科階段開始師從施一公教授。
  • 有80後211大學副校長,有90後...
    ,1996年高考後考入清華大學生物系,2000~2004年,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學習,師從施一公,隨後在普林斯頓做了2年博後,2007年返回清華,30歲時開始擔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37歲時率領團隊攻克世界難題——首次解析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的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隨後揭示出葡萄糖跨膜轉運這一細胞過程的分子基礎[1],40歲遠赴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 清華顏寧、北大許晨陽,歸國人才再度出國,我們的教育怎麼了?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學生在完成本科學業後選擇出國深造。然而,每年留學歸國的碩士研究生人數僅佔當年出國留學人數的一半。多數留學生選擇留在國外,利用國外資源繼續進行學術研究。一部分留學生選擇學成之後回國,但是在歸國數年之後選擇再度出國,先是清華大學教授顏寧,後是北京大學許晨陽,國家太多青年人才已經流失,導致很多領域後繼乏力,只有幾位老教授還在苦苦支撐。顏寧出生於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市的一個小村莊,上世紀90年代,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成為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
  • 疫情讓時間慢下來,顏寧準備轉變科研方向,告別結構生物學!
    把科研當成愛好的顏寧一場疫情讓很多歐美國家的人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同時很多人有時間停下手頭的工作去思考未來,隨著美國疫情的發展,哈佛大學的校長夫婦成為新冠病毒確診患者,說明了美國頂尖高校中新冠疫情已經開始傳播,顏寧所在的普林斯頓大學也受到影響
  • 「清華學術女神」顏寧在線打假@顏寧!
    9月6日凌晨,清華教授顏寧在個人微博@nyouyou 中打假:微博帳號@顏寧 與我無關。 她表示,目前的微博帳號@顏寧 不是她開設運營的,但這個帳號卻有冒充「清華教授顏寧」來誤導網友的嫌疑。
  • 清華「女神」4年發表8篇CNS,師從施一公?未來成就可能超過顏寧
    在我國,清華大學是最頂尖的理工名校,清華大學的女生數量相對於其他綜合類院校來說,還是比較少的,所以清華大學的女性科學家非常惹人注目,之前火遍全國的顏寧就是清華大學的校友,因為天資聰明,智商超群,科研成果出眾,顏寧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不少人的心!
  • 清華回應39歲顏寧出任普林斯頓終身講席教授:持開放態度
    該負責人表示顏寧選擇再次回到普林斯頓大學,清華大學相信這有助於將中國的學術思想、教育理念和清華的學術風格傳播到國際學術舞臺上,產生更大的影響。清華大學對此保持開放、樂觀和積極的態度。  2000年,顏寧在普林斯頓大學開始了博士生涯,師從如今的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
  • 施一公到底有多牛?最讓人佩服的不是科研能力,而是這一點
    而白蕊,博士期間師從施一公。而萬蕊雪,博士期間師從施一公。那麼,施一公到底有多牛?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施一公1967年出生於河南省鄭州市小郭莊,他成績一直比較優秀,在高中時候更是獲得了全國高中數學聯賽的一等獎,正是因此被保送到了清華大學的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前有清華顏寧,後有北大許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後,又跑了?
    尤其是清華大學的顏寧和北京大學的許晨陽讓我們不得不去思考?為什麼很多學成歸來之後的留學人才在歸國一段時間後都要選擇再次出國呢?為什麼我國想要留住人才為何就如此艱辛呢?這背後的原因為何呢?
  • 顏寧出走引發爭議,而加入美籍的莊小威卻無任何人指責,原因在這
    在科學家中,顏寧毫無疑問是爭議極大的一個人。她畢業於清華,隨後在美國普林斯頓深造,獲博士學位,畢業後在普林斯頓從事博士後研究。 只因原清華系主任一句祖國需要你們,她義無反顧地回來了。然而清華答應的教授職位變成了副教授,原因也很簡單,她太年輕了。
  • 清華女教授再次取得突破,攻克困擾國際50年難題
    2017年,清華女教授顏寧出走美國,在當時引起不小的轟動,這位才華橫溢的美女科學家離開時曾說:換一種環境,希望能夠在科學上取得新突破。那麼這3年來,她突破了嗎?,本科畢業後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學習,師從著名生物學家施一公先生,獲得博士學位,後在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
  • 顏寧、李一諾這對清華姐妹花為何如此強大?
    中國最牛閨蜜上個世紀90年代,清華大學的九食堂可看到如今的顏寧與李一諾,你卻很難把她們和「偷看美女」的大學小姑娘聯繫在一起,因為她們都太耀眼,太「高大上」了,仿佛和凡人隔著天與地的距離,我們只好仰望——顏寧,清華畢業後赴普林斯頓讀博,師從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學成歸來受聘於母校,30歲即成清華最年輕的教授,而後又成為普林斯頓大學首位雪莉·蒂爾曼終身講席教授
  •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同期連發兩篇Nature
    2017年落選中科院院士後到美國普林斯頓任教,一年多後即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在2020年普林斯頓大學教作為共同通訊作者的2篇論文在Nature同時上線。這是顏寧今年的「CNS首秀」,也是其學術生涯的第33、34篇CNS論文。自2004年以來,她以平均每年約2篇CNS的速度產出。到美國開始科研工作後,去年她更是以2篇Science、2篇Nature、1篇Cell打破了自己的年發表記錄。什麼,你不知道啥是CNS?
  • 攻克多個世界級難題,4年8篇高水平論文,90後清華女博士太傳奇
    ——白蕊我國有這樣一位90後的女科學家白蕊,她的簡歷甩出去那是相當傳奇,絕對的前程似錦。她是武漢大學這個985高校的本科生,又保送到清華直博,讀博期間發表8篇高水平研究論文,5篇發在《科學》期刊,3篇發在《細胞》期刊。
  • 師從施一公,不是顏寧,今獲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網友:牛掰
    而近些年來讓施老更加出名的除了自己本身的科研成就之外,還有培養出顏寧、白蕊、萬蕊雪等優秀的弟子。近日,施一公教授的一名弟子,不是顏寧,獲得了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並且她年僅27歲,可謂是「最年輕」一代的科學家了,網友紛紛感嘆:牛掰,那是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 一個月前,棄清華遠赴美國的天才女教授顏寧,為美國「再立新功」
    那麼如果有個人才華超眾,為世界做出過貢獻,而她本人又是一位美貌佳人,這就更加鳳毛麟角了,比如我們今天關注的顏寧教授。 顏寧教授是生物領域的牛人,她就讀於世界名校,畢業後成了清華女教授。然而這麼一個生物領域的天才教授,後來卻放棄清華,選擇了遠赴美國,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