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科研當成愛好的顏寧
一場疫情讓很多歐美國家的人改變了對中國的看法,同時很多人有時間停下手頭的工作去思考未來,隨著美國疫情的發展,哈佛大學的校長夫婦成為新冠病毒確診患者,說明了美國頂尖高校中新冠疫情已經開始傳播,顏寧所在的普林斯頓大學也受到影響,部分實驗室將被關閉,一場疫情也讓忙碌的顏寧停下了手頭工作,開始思考自己未來轉型的問題,師從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顏寧做出的成就已經得到肯定,成為2019年度發表cns主刊論文最多的華人科學家,就像顏寧所說:「我都培養了那麼多PI了,結構生物學交給他們玩,我得在有生之年玩點別的。
離開清華是想挑戰自我
2007年結束美國求學經歷後,顏寧就回到清華大學成為清華當時最年輕的正教授,通過十年的努力,顏寧把自己最好的青年年華獻給了清華大學的實驗室,頂住各種壓力,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讓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躍升為世界頂級的科研機構,顏寧在清華大學培養的很多PI已經國內很多高校的優秀教授。2016年顏寧突然選擇遠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引發網絡各種的紛議,然而對於顏寧來說,首先是為了圓夢,曾經希望成為母校普林斯頓大學的老師,當普林斯頓大學給出終身教授的職位後,顏寧欣然地接受,從一個喧囂的都市走進一個安靜的小鎮,就像顏寧說的一樣,出走清華大學屬於自討苦吃,國家給清華大學的科研經費足夠的多,而在普林斯頓大學,自己為了20萬美元的項目經費還得不斷地寫申請,不過自己卻非常的開心,覺得當時在清華大學過於舒適,在普林斯頓大學屬於挑戰自我,從2019年的科研產出來看,顏寧的科研產出比清華大學的工作效率要高很多。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顏寧在離開清華大學後,科研工作中的閒暇時間似乎變多,顏寧已經搖身變為中文科普博主,和國內粉絲間的互動更多,為很多的科研學生指點迷津,探討熱門話題,關愛國內女性科研工作者的環境,自己用實際行動來為自己實驗室的內脯乳期博士後和學生們提供各種便利條件。雖然顏寧直爽的性格為她引來很多的爭議,但是顏寧還是保持率性的直爽,直言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本職工作,在自己的職責範圍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最關心的社會問題是,退休後去種樹或者給留守兒童們做義務教育。目前顏寧還處於科研高產期,因此做好科研工作就是自己最大的目標,結構生物學可以做的非常好,顏寧科研轉向也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