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種植技術|草莓常見四種病毒及防治方法

2020-12-06 毛氏部落

草莓病毒病是由草莓感染不同病毒後引起發病的總稱。草莓病毒病危害面廣,是草莓生產中的主要病害。一般栽培年限越長,感染的病毒種類越多,發病程度越重。

據報導,在我國草莓主栽區有四種病毒總侵染率達80%,其中單獨病毒侵染率為41.6%,兩種或兩種以上病毒複合侵染率38.6%。這四種病毒分別為草莓輕型黃邊病毒、草莓鑲脈病毒、草莓皺縮病毒和草莓斑駁病毒。草莓病毒病為草莓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之一,輕病株一般減產21%~25%,重病毒株(兩種以上病毒侵染)一般減產43%~59%,最高減產可高達80%。草莓受單種病毒侵染,往往症狀不明顯,被複合侵染後,主要表現為長勢衰弱、退化,新葉展開不充分,葉片稀少、無光澤、失綠變黃、葉緣不規則上卷、皺縮扭曲,植株矮化,坐果少、產量低。

一、草莓常見的四種病毒

1、草莓斑駁病毒

該病毒分布極廣,有草莓栽培的地方幾乎都有該病毒病發生。單獨侵染時,草莓無明顯症狀,與其他病毒複合侵染時,可致草莓植株嚴重矮化,葉片變小,產生褪綠斑,葉片皺縮扭曲。草莓斑駁病毒通過棉蚜、桃蚜和土壤中線蟲等進行傳播,也可通過嫁接,菟絲子和汁液機械傳染。草莓斑駁病屬非持久型蚜傳病毒,蚜蟲得病和傳播時間很短,僅為數分鐘。病毒在蚜蟲體內無循回期,數小時後蚜蟲失去傳毒能力。

2、草莓輕型黃邊病毒 該病毒單獨侵染時,草莓植株稍微矮化,複合侵染時引起葉片黃化或失綠,老葉變紅,植株矮化,葉緣不規則上卷,葉脈下彎或全葉扭曲。該病毒在林叢病毒EMC、UC-4、UC-5、Alpine及深紅草莓UC-10、UC-11上,弱毒株系侵染,病症表現明顯;在UC-6上無症狀表現。主要通過蚜蟲傳播,蚜蟲為持久性傳播。據資料介紹,草莓釘毛蚜的毒飼育時間為8小時,接毒飼育時間為6小時,蟲體內循回期為24~40小時,接毒15~30天後表現症狀。也可通過嫁接傳染,但不能通過種子和花粉傳染。

3、草莓鑲脈病毒

單獨侵染時無明顯症狀,複合侵染後葉脈皺縮,葉片扭曲,同時沿葉脈形成黃白色或紫色病斑,葉柄也有紫色病斑,植株極度矮化,匍匐莖發生量減少,產量和品質下降。該病毒是花椰菜花葉病毒組的成員之一,主要由蚜蟲傳播,嫁接和菟絲子也能傳染,但不能汁液傳染。主要傳毒的蚜蟲有10餘種,不同種的蚜蟲具有傳毒轉化性,只能傳播鑲脈病毒的不同株系,蚜蟲為半持久性傳播。

4.草莓皺縮病毒

該病毒對草莓危害性最大的病毒病。草莓皺縮病毒株系不同,致病力強弱也有差異。弱毒株系單獨侵染時,使草莓匍匐莖的數量減少,繁殖力減弱,果實變小;強毒株系單獨侵染時,嚴重降低草莓的長勢和產量,使草莓植株矮化,葉片產生不規則的黃色斑點。染病植株表現為葉片畸形,葉上產生褪綠斑,沿葉脈出現小的、不規則的褪綠斑及壞死斑,葉脈褪綠、透明;幼葉生長不對稱,扭曲皺縮,小葉黃化,葉柄縮短,葉小,植株矮化。強毒株單獨侵染即可造成減產35%~40%,與其他病毒複合侵染,危害更為嚴重,草莓產量大幅度下降,甚至絕產。該病毒在指示種林叢草莓UC-1、UC-4、UC-5、UC-6、Alpine和深紅草莓UC-10、UC-11、UC-12上,葉片產生褪綠斑,葉片大小不等,扭曲變形,葉柄上產生褐色或黑色壞死斑,花瓣上產生暗色條紋或黑色壞死條斑。該病毒主要由蚜蟲傳播,也可通過嫁接傳染,但不能通過汁液傳染。蚜蟲得毒後能保持數天的傳毒能力。

二、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1、培育和栽培無病毒秧苗。培育無病毒母株,栽培無病毒種苗,實行嚴格的隔離制度是防止病毒病的根本措施。無病毒苗在生產中要2~3年更新一次,在病毒侵染率高的地區及大棚、日光溫室草莓園每年都要更新。為了防止栽培的無病毒苗被蚜蟲傳染病毒侵染,無病毒苗的栽植區應離老草莓園2千米以外。

2、病毒檢疫。在引種時,要嚴格進行檢疫,提高檢測手段和技術,實施引種隔離檢驗制度。

3、防治蚜蟲傳播。蚜蟲是傳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蚜蟲是防止病毒傳染蔓延的重要措施。蚜蟲的活動高峰為5—6月,在這個時期噴藥,可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可顯著地減少草莓病毒病的發病株率。也可利用蚜蟲迴避銀色反射光的特點,用銀色聚乙烯薄膜覆蓋母株防治蚜蟲。

4、及時進行輪作和倒茬,儘量避免在同一塊地上多年連作草莓。

5、加強田間栽培管理,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在田間如發現病株要立即拔除燒毀,減少侵染源。

相關焦點

  • 草莓常見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草莓是一種酸甜的水果,營養價值高,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現在種植草莓的農民朋友越來越多,但要保證草莓的質量,就必須做好草莓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工作。1.蚜蟲害蟲主要吸收草莓的幼葉、花、心葉和背面的汁液,受影響的葉子捲曲、變形和變形,草莓的生長受到阻礙。防治方法:病蟲害發生後,可使用10%吡蟲啉潤溼性粉劑進行噴霧防治,效果良好。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褐斑病和黃萎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一、草莓褐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草莓褐斑病有時又稱草莓葉枯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之一。2、草莓褐斑病防治方法①加強栽培管理,平衡施肥,合理密植,及時摘除老葉病葉,集中銷毀。二、黃萎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草莓黃萎病是草莓生產中的常見病害之一,在草莓產地普遍發生,除危害草莓外,還危害茄子、番茄、甜瓜、黃瓜和棉花等作物。
  • 草莓種植技術|指示植物檢測法鑑定無病草莓毒苗
    培育得到的草莓苗植株,必須經過嚴格地鑑定,證明確實無病毒存在,才可以提供給生產應用。病毒檢測,是確定草莓感染病毒種類和危害程度的重要技術手段。通過專門的病毒檢測途徑,確定草莓的栽培植株是否帶有病毒、所帶的病毒種類以及病毒的積累、危害程度等,對於選擇無病毒原種苗、確定栽培草莓的病毒病危害情況,以及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葉斑病和輪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一、草莓葉斑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草莓葉斑病又稱草莓蛇眼病、白斑病,在我國草莓栽培區廣泛發生。2、草莓葉斑病防治方法(1)選用抗病品種。(2)清除病源。冬季清掃園地,燒毀腐爛病葉,生長初期發生少量病葉及時摘除,發病重的地塊在果實採收後全園割葉。(3)加強栽培管理。搞好排水,防止土壤過溼,使用氮肥勿過量。
  • 如何種植出高產、抗病強的草莓?可以採用草莓苗脫毒繁殖
    但是草莓生產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大面積種植時,栽培產量普遍較低,種苗繁育體系不健全,老產區多年連作種植,種植區的病害重,造成植株衰弱,果實變小,品質變差,商品性差等,直接影響到農民的增收,因此利用組培技術進行草莓脫毒母株的培育和脫毒苗的快速繁育可以改善草莓果實品質,達到增產增效, 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措施。
  • 大棚草莓葉子發黃是什麼病?重茬根腐的防治,草莓黃葉怎樣防治?
    草莓在緩苗後,常出現大大小小的問題,其中常見的就是草莓苗出現黃葉死苗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草莓園中的生產,需要農戶重視危害及時應對。今天就為您就草莓種植時候的葉片發黃的問題進行詳細介紹,希望對您的草莓種植有所幫助,想種植草莓的朋友們快來看吧!
  • 草莓病毒病有什麼危害特徵?草莓脫病毒繁殖的方法
    草莓病毒病有什麼危害特徵?草莓脫病毒繁殖的方法草莓營養豐富,酸甜可口,許多人喜歡吃草莓。隨著草莓需求量的增加,草莓種植者日益增多,但草莓種植過程、病毒病等病害時有發生,對草莓的品質和產量有很大的影響,如何有效地控制草莓病毒病的危害、脫毒方法和繁殖技術。草莓病毒病及其危害草莓斑駁病毒單獨侵染草莓往往不表現出明顯的症狀,但病株生長下降,果實品質下降,產量可降低20%≤30%,與其他病毒聯合可產生斑駁症狀。
  • 草莓種植,這4種病害不及時防治,草莓產量品質下降,損失嚴重!
    冬季低溫寡照,草莓大棚溼度大,草莓果實非常容易受到這4種病害的侵染,造成草莓產量和品質下降,給草莓種植戶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這4種病害主要是草莓菌核病、草莓果腐病、草莓白粉病、草莓灰黴病,希望草莓種植戶可以清楚了解這4種病害以及做好正確的防治措施!
  • 草莓種植技術|草莓氮和磷缺乏的主要症狀、發生規律及防治方法
    一、草莓氮缺乏症氮是植物的主要營養元素,它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產量、品質都有重要影響。草莓對氮素的需要量,大約每667米2產1噸漿果需吸收純氮49.5千克。但草莓何時需氮量最大,是否需要補充氮素,這主要依賴對植株的分析。
  • 草莓種植技術|土壤對草莓生長的影響
    但是對於草莓這種水分需求量較高的植物來說,這樣的比例並不適當。草莓是鬚根植物,根系活動層較淺,吸收下層土壤水分較難,葉片又是三出複葉,葉面積大,葉面蒸騰消耗也大,耐旱性很差。所以適宜栽培草莓的土壤還是以溼潤為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保水性,是栽培草莓的理想土壤。
  • 草莓上市季,真後悔當時沒看草莓常見病害大全
    對於這一時期的草莓,做好病害預防工作以及增產膨果工作非常重要,尤其是大棚草莓病害的影響,一定要提前預防及時防治,今天我們就聊聊草莓的幾種常見病害。 草莓白粉病 診斷要點:葉片發病呈暗汙斑後呈紅褐色,葉片,果實發病部位有白色粉狀物。
  • 草莓蚜蟲防治,建議選擇這種藥劑防治,不僅效果好而且不傷蜂
    大棚草莓現在正處於開花結果期,許多草莓種植戶反映草莓蚜蟲高發,蚜蟲危害草莓嫩葉、花柄、果實,造成草莓植株枯死,出現大量畸形果,賣相不佳,商品價值大大降低,故防治草莓蚜蟲至關重要。然而大棚草莓種植,種植戶為了提高草莓座果率,降低畸形果,一般都採用蜜蜂授粉或者熊蜂授粉。
  • 草莓組培脫毒技術
    草莓極易感染病毒,草莓種苗生產系無性繁殖,感染病毒的母株會將病毒直接通過匍匐莖傳遞給子苗;蚜蟲、薊馬、粉蝨等刺吸式害蟲也能傳播病毒,導致病毒在草莓植株上不斷地積累和蔓延。目前還沒有防治病毒病發生的有效藥劑,實現草莓無病毒栽培的唯一有效途徑就是脫除草莓植株中的病毒,獲得無病毒原種,而後以此大量繁育無病毒苗,不斷滿足生產的需要。
  • 草莓炭疽病的危害症狀及發生特點,附綜合防治技術!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苗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也種植戶非常頭疼的一種病害,一旦發生很難控制,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一些草莓炭疽病的綜合防治技術,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致病菌屬半知菌亞門,毛盤孢屬的草莓炭疽菌。病菌隨被害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在7~9月份的高溫季節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浸染髮病。連作地發病重,老殘葉多、植株徒長、栽植過密、通風不良時易發病。
  • 草莓枯萎病危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草莓枯萎病是一種真菌性維管束病害,在草莓產地均有發生。 二、草莓枯萎病防治方法 1、加強檢疫
  • 2020年白草莓價格多少錢一斤?種植前景如何?種植技術有哪些?
    白草莓看起來好像是沒有成熟的草莓,但其實這是變異培植的新品種,口感香甜,入口即化,廣受消費者好評。那2020年白草莓價格多少錢一斤?種植前景如何?種植技術有哪些?三、白草莓的種植技術1、選地整地草莓園應選光照充足,地勢稍高、地面平坦、灌排方便、土壤肥沃疏鬆、前茬作物為豆類或蔥蒜類蔬菜地為宜,園地應先行除雜草、滅地下害蟲。
  • 草莓灰黴病的發生規律以及不同時期防治關鍵技術
    灰黴病是草莓栽培過程中的重要病害,不管是大棚栽培還是露地栽培都有很大的發生概率,並且該病害還具有廣泛的流行性和危害嚴重性,所以生產上必須在正確辨識草莓灰黴病的基礎上,適時採取有力措施進行預防和防治,從而提高草莓的產量以及品質。
  • 設施草莓安全生產風險防控技術要點
    一、產地環境  環境首先符合NY/T5104《無公害食品 草莓產地環境條件》的規定,應遠離城區、工業汙染源、工礦區等汙染源,草莓種植適宜隔離條件好且生態良好的農田生產區域。  2.水肥管理  草莓對水分要求較高,需多次灌水,及時排水,要求田不發白,雨後田間溝渠內無明水,覆蓋地膜後以「溼而不澇,幹而不旱」為原則最好,有條件可採用滲灌或膜下灌溉技術。
  • 草莓種植邁向"高大上" "喝奶"" 吃魚""定期體檢"
    草莓種植邁向「高大上」 「喝奶」「吃魚」「定期體檢」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李瑛)寒冬時節,走進遷安市楊各莊高各莊村西歐C草莓公園的大棚裡,白色的小花泛著陣陣清香、襯著剛剛結出的小草莓果可愛喜人、綠油油的草莓葉透露著勃勃生機
  • 什麼是草莓缺硼?草莓缺硼圖片高產栽培技術
    種植草莓的網友經常會見到有畸形的發生,這是草莓缺硼引起的,以下土地資源網詳細介紹草莓缺硼的症狀、硼對草莓的作用、缺硼原因及防治方法,供網友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