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T 法是 Mosmann 1983 年報導的,以後此方法得到了迅速發展並廣泛應用於臨床與科研研究。其原理是活細胞中脫氫酶能將四唑鹽還原成不溶於水的藍紫色產物(formazan),並沉澱在細胞中,而死細胞沒有這種功能。二甲亞碸(DMSO)能溶解沉積在細胞中藍紫色結晶物,溶液顏色深淺與所含的 formazan 量成正比。再用酶標儀測定 OD 值。
MTT 法是 Mosmann 1983 年報導的,以後此方法得到了迅速發展並廣泛應用於臨床與科研研究。其原理是活細胞中脫氫酶能將四唑鹽還原成不溶於水的藍紫色產物(formazan),並沉澱在細胞中,而死細胞沒有這種功能。二甲亞碸(DMSO)能溶解沉積在細胞中藍紫色結晶物,溶液顏色深淺與所含的 formazan 量成正比。再用酶標儀測定 OD 值。
一、實驗前應明確的問題
1. 選擇適當的細胞接種濃度。一般情況下,96 孔培養板的一內貼壁細胞長滿時約有 105 個細胞。但由於不同細胞貼壁後面積差異很大,因此,在進行 MTT 試驗前,要進行預實驗檢測其貼壁率、倍增時間以及不同接種細胞數條件下的生長曲線,確定試驗中每孔的接種細胞數和培養時間,以保證培養終止致細胞過滿。
2. 藥物濃度的設定。一定要多看文獻,參考別人的結果再定個比較大的範圍先初篩。根據自己初篩的結果縮小濃度和時間範圍再細篩。
3. 時間點的設定。在不同時間點的測定 OD 值,輸入 excel 表,最後得到不同時間點的抑制率變化情況,畫出變化的曲線,曲線什麼時候變得平坦了(到了平臺期)那個時間點應該就是最好的時間點(因為這個時候的細胞增殖抑制表現的最明顯)。
此處內容較多,有部分實驗步驟省略,想查看更多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二、貼壁細胞
1. 收集對數期細胞,調整細胞懸液濃度,每孔加入 100 ul,鋪板使待測細胞調密度至 1 000~10 000 孔,(邊緣孔用無菌 PBS 填充)。
2. 5% CO2,37℃ 孵育,至細胞單層鋪滿孔底(96 孔平底板),加入濃度梯度的藥物,原則上,細胞貼壁後即可加藥,或兩小時,或半天時間,但我們常在前一天下午鋪板,次日上午加藥。一般 5~7 個梯度,每孔 100 ul,設 3~5 個復孔。建議設 5 個,否則難以反應真實情況。
此處內容較多,有部分實驗步驟省略,想查看更多詳情,請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三、懸浮細胞
四、MTT 的配製
五、細胞的接種(鋪板)
1. 吹打時懸液總量不能太多,達到吸管吸液量的 3~4 倍,可能比較容易混勻。10 ml 的離心管裡面最好裝 3~4 ml 的懸液:懸液太少容易吹起很多氣泡,懸液太多又不容易吹成單細胞懸液。
2. 吸管的吸液量最好在 1 ml 左右:吸液量過多的話,一下吸起很多液體,管中所剩就很少,這樣吹打容易起泡,吸液量過少,吹打的力度就不夠,吹打就會不均勻。如果是吸液量 1 ml 多的吸管,總液量在 5 ml 左右為益。
3. 吸的時候要在懸液底部,然後提起來一點,但是吹下去的時候不要離開液面,否則容易吹打出氣泡。
想了解 MTT 更詳細的操作步驟嗎?
想了解更多的經驗分享嗎?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實驗相關問題。
關注丁香通網站 - 實驗專區 - 熱門實驗,可了解更多實驗 prot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