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慎入!直播玩家將鳥類骨骼玩出新奇來,給跪了!

2021-01-15 愛手串


這位玩家真的是太強大了,它將一隻鳥的骨架完整保留下來,重新整合成各種動物造型,真的是讓人讚嘆,太不可思議了!

開始之前還是提醒一句想玩標本的朋友,僅為紀念研究死去動物為目的製作標本,不以標本為目的讓活著的動物死去。

玩家現場直播開始,不要眨眼哦:

1群裡的朋友給我寄來了一隻鳥,幾個月前死了之後放在冰箱,最近發現就發給我了,包裝特別仔細,只有淡淡的黴味,和我之前撿的小草龜相比,簡直香噴噴。 背景就介紹到這裡,昨天才開始動手做,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2打算做骨骼標本,因此,需要把羽毛都取下來。

3把它的羽毛都取下來之後就可以掏內臟了,從腹腔開個口子直接把內臟掏出來,處理鳥類的時候建議最後再處理胸部,因為軟骨較多且骨骼細小

4然後就是小心仔細的剃肉,手套太累贅,我就去了,其他人不要模仿,一定要帶口罩手套,死因不詳的動物可能攜帶致命病菌,因此要做好安全措施

5這次流程和貓的製作有些區別,不能水煮,鳥類骨骼中空,死亡後會充滿血液,高溫會使血液凝固在骨腔內,以後不好漂白。因此需要在骨骼上打孔,用注射器抽水打進去把血水排出來。

6初步處理完成後如果時間太晚要第二天再處理,需要把屍體妥善保管,最好的辦法是放在冰箱凍起來。根本不怕媽媽暴打的我,就把它泡在酒精裡了。

7第二天把肉儘量剃乾淨之後,用低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浸泡,用熱水,效果會快些。

8頭部和爪子單獨處理,注意角質不能浸泡到溶液,會軟壞掉。頭部注意保留眼眶。

9把處理好的骨骼放到容器內用酒精脫脂。兩星期以後見

10這次嘗試了用過氧化氫粉末漂白,效果還不錯,用開水溶解,溶液浸滿骨骼。漂白結束後用清水浸泡,泡掉殘留的溶劑漂白已經結束,拿出來風乾一天,明天開始做。


小型動物骨骼如果不熟悉最好不要拆開做,保留韌帶,可以為你節省很多時間,有些新人就是死在後期的拼裝上面。最重要的還是在處理過程中多觀察骨架的結構,每個部位的特點,這樣做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11老過程,先給骨骼粗略分個類,用ab膠連接。組裝完成。

可以重組成一隻刺蝟

還可以重組成一隻小緬陸

小鱷龜


看完這些真的是讓人目驚口呆了,這位玩家真的是太強大了,受不鳥了!

版權說明

本文整合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

歡迎關注愛手串微信公眾平臺

相關焦點

  • 大神玩家鳥骨架超重口味玩法,給跪了!
    但是下面這位玩家真的是太強大了,它將一隻鳥的骨架完整保留下來,重新整合成各種動物造型,真的是讓人讚嘆,太不可思議了!開始之前還是提醒一句想玩標本的朋友,僅為紀念研究死去動物為目的製作標本,不以標本為目的讓活著的動物死去。
  • 膽小者慎入!48款恐怖重口遊戲傾情推薦
    恐怖指數★★★★(童年盡毀,大雄媽媽你,,這是腫麼了)    重口指數★★☆(日本環境下的美式重口,不過表現力度不是太強烈)     《逃生》    本年度最熱的恐怖遊戲,自打一公布就飽受好評與玩家的親睞,遊戲為第一人稱視角,玩家扮演一位勇敢獨立的新聞記者,前往一家已倒閉多年的精神病院。在裡發生了各式各樣的恐怖事件。
  • 傳奇生物襲來《達爾文進化島》玩家直播對戰回顧
    導 讀 為了讓玩家們能夠在《達爾文進化島》愉快玩♂耍,《達爾文進化島》不間斷直播悄然開啟,封測第一高玩現身助陣
  • 原始鳥類研究揭示鳥類肩帶骨骼的發育可塑性
    而巾幗鳥的發現則為解決重明鳥的分類位置提供了線索:對大量中生代鳥類系統發育的研究表明,巾幗鳥和重明鳥構成姐妹群,屬於已知的除孔子鳥目外最原始的尾綜骨類,研究團隊將這一支系命名為巾幗鳥科(Jinguofortisidae)。
  • 重口慎入!比巨人觀屍體腐爛還嚇人,食物腐爛全過程!
    腐爛的雞肉開始長出粉嫩的大肥蛆。最後對比下,這是網友給出的巨人觀的屍體腐爛全過程:(重口慎入)「黑瞳小孩」恐怖傳說,最新目擊出現在國內…
  • 《深海迷航》遊戲測評:不錯的大海主題遊戲,深海恐懼症玩家慎入
    整整玩了30個小時才來評測,友情提示:有深海恐懼症的玩家慎入這款遊戲是以深海探險為題材的生存遊戲,而且是外星深海,題材就很吸引我。畫面:對外星景觀、生物的製作都很精美,白天可以在淺水區把玩美麗的珊瑚、追逐形態各異的外星魚類,夜晚可以浮出水面欣賞有兩個」月亮」的奇妙夜景,膽大的可以深入深海探索更加絢爛的海底和死神利維坦、幽靈利維坦、海龍搏鬥,甚至還可以去逛逛外星遺蹟······玩法:有生存模式、建造模式等,建議所有的新手都從生存模式開始玩,有完整的劇情,代入感很棒。
  • 鳥類骨骼癒合演化或反映發育可塑性
    ,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研究提出作用於骨骼癒合的發育過程在鳥類演化早期是多效性的,在鳥類演化後期,發育過程或受到飛行的選擇限制而失去多效性,可能反映了發育可塑性。相比於其它脊椎動物,鳥類骨骼系統最大的特點是骨骼癒合程度高,以適應飛行需要。最明顯的是,手部的遠端腕骨和三個掌骨癒合而成腕掌骨,腰帶的髂骨、恥骨和坐骨圍繞著髖臼癒合在一起。這些骨骼在爬行類,特別是鳥類的恐龍近親中很少發生癒合,但亦有例外,如阿瓦拉慈龍類的Mononykus具有癒合的腕掌骨,馳龍類的Balaur具有癒合的腕掌骨和腰帶。
  • 鳥類基礎知識(2)骨骼與肌肉系統
    (2)骨骼與肌肉系統二、骨骼系統   3.1鳥類骨骼系統的特徵:      3.1.1骨骼充氣​現象
  • 我的世界:來自mc玩家的13款創意「紋身」,等著回家跪鍵盤吧!
    而如果是《我的世界》玩家,他們會把怎樣的物品刻在身上,又在表達怎樣的情愫呢?1、手臂上的物品欄;把物品欄刻在手臂上,你會有一種時時刻刻在玩《我的世界》的既視感,不過顯然這不是「刺青」,而是上課偷偷畫出的物品欄。mc玩家表示:這應該是餓了,需要補點血和食物。
  • 我不是在玩遊戲,是在學習鳥類百科知識!
    Steam平均每天有二三十款遊戲發售,在這裡我們會挑選出一些有意思的,介紹給大家。在EA測試版就憑藉著優秀的質量贏得玩家的青睞,累計到目前為止steam已經有了2W+的評測,98%的好評率。正式版包含真結局和擴展故事線。
  • 恐龍前肢腕骨融合進化為適合鳥類飛行的骨骼
    圖中是異齒龍和腔骨龍的腕骨結構,其中彩色部分代表著進化成為鳥類豌豆骨的骨骼部分。騰訊科學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恐龍進化成為鳥類,它們筆直的腕骨將逐漸轉變為靈活的翅膀,這一骨骼變化過程歷經數百萬年才完成。但是科學家之前未曾揭曉其中的謎團。
  • 日本首次發現白堊紀原始鳥類全身骨骼化石
    圖為在日本福井縣勝山市發現的原始鳥類化石及其復原效果圖。(圖片來源:日本媒體)  中國日報網1月6日電(信蓮)據共同網1月6日報導,日本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5日宣布,在勝山市距今約1.2億年前的白堊紀前期的地層中發現一具原始鳥類全身骨骼化石,該化石將從6日起在館內展出。
  • 吃黃燜雞拼骨骼標本獲點讚
    盧靜直播拼接骨頭 買一份魚頭泡餅、北京烤鴨,吃完剩下的小骨頭,大部分人都將其直接當作「溼垃圾」扔掉,但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盧靜的手中,這些骨頭都能玩出花樣。近日,盧靜將自己「玩骨頭」的科普視頻發布到網上,引發不少網友點讚,有的視頻點讚數甚至超過百萬。
  • 11.2吃雞課 | 烤雞大餐+鳥類「骨骼拼圖」(北京親子課堂)
    - 聽專業老師講解,學習關於鳥類骨骼的相關知識;- 享用美味的烤雞大餐,將吃剩的雞骨頭拼湊成「骨骼拼圖」,更直觀地了解鳥類骨骼結構;- 仔細觀察鳥類頭部骨骼標本,加深對鳥類結構的認知。香酥可口的烤雞上桌啦,大家請開動吧~吃剩下的骨頭別扔!我們一起將他們拼湊成一副完整的「鳥類骨骼拼圖」吧!
  • 京東直播「重出江湖」?
    供應鏈方面,京東將物流優勢導入直播。京東開通的京東到家直播實現了直播購物一小時送達,希望通過縮短消費者等待時長來減少退單情況。除了以上兩方面,京東最看重的還有直播內容。「讓電商直播重歸內容屬性」是京東重回電商直播賽道的核心經營理念之一。今年京東推出了多場帶有娛樂性質的直播,綜藝類、音樂類等方式相繼展開。
  • (重口慎入)這部秒殺《異形》的科幻驚悚片,我忍住生理反應看了3遍!
    《火力地堡》是這個系列裡我最喜歡的一部,也是最血腥重口的一部,不喜cult片者慎入!
  • 山葉口「首屆網絡直播節」震撼來襲!豪華大禮等你拿!
    活動主題 遷安山葉口首屆網絡直播節活動內容 京津冀旅遊達人直播、手機短視頻編輯大獎賽01京津冀旅遊達人直播活動時間2020年6月13日活動地點山葉口景區活動內容本次直播山葉口將邀請小馬旅途、莊上九爺、旅行人船長等多位京津冀旅遊達人,和直播APP平臺集聚山葉口,為大家做一次聲情並茂的景區現場直播。
  • 遊戲界最能肝的大神玩家:5天不睡覺玩魔獸,連續48小時玩吃雞!
    要是換成下面這些玩家,可以不睡覺玩到浙大一院瑟瑟發抖。2013年,美國賓夕法尼亞22歲玩家Ryan Lenk就用《魔獸世界》創造全新的不眠不休記錄,網上直播挑戰過程,最終在1500多位人網友的關注下他創造了136個小時,也就是5天又15小時的連續遊戲記錄。
  • 鳥類和哺乳類的觀察與解剖
    本系列為動物學實驗課件直播,帶大家一起來了解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外形和內部結構特徵!本篇主要講述以鴿和小鼠為例,講解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結構特徵。鳥類和哺乳動物都屬於恆溫動物,體溫恆定是動物演化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標誌事件。較高的恆定體溫,減少對環境的依賴程度,能夠提高機體內酶的工作效率,增加動物的運動能力,從而使動物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鳥類與其他脊椎動物最明顯的區別之一是能夠飛行。羽毛是鳥類適應飛行演化的皮膚特有衍生物,鳥類具有不同類型的羽毛——正羽、絨羽和纖羽。
  • 科學家在雞體內培育出恐龍骨骼!
    研究者成功推遲了鳥類胚胎的發育,發現第一個腳趾不能翻轉,反而長得很像恐龍的腳趾。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智利科學家找到了一種再現恐龍特徵的方法。  作為鳥類的祖先,恐龍下肢具有一根管狀的腓骨,一直延伸到腳踝處。經過漫長的演化,今天鳥類體內的這根腓骨已經退化變短,形態變得尖細。腓骨是小腿中靠外的骨,鳥類的腓骨在演化中變得比旁邊的脛骨要短,並且不再與踝骨相連。有研究指出,鳥類在胚胎階段會首先發育出一根管狀的腓骨,類似恐龍化石中腓骨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