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拯救被忽視的寄生蟲了

2020-12-05 科技工作者之家

Chelsea Wood等正在收集記錄攝像機信息。

許多動物都能夠得到人類的關注和保護資金,而寄生蟲一直被視為消滅對象。然而,已知寄生蟲中只有4%能感染人類,大多數寄生蟲實際上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大約10%的寄生蟲,它們並沒有得到充分研究和保護。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美國華盛頓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在《生物保護》雜誌,提出了一項宏大的全球寄生蟲保護計劃,提出了未來10年的12個目標,希望通過綜合研究、宣傳和管理來推進寄生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Chelsea Wood是華盛頓大學水產與漁業科學學院的助理教授,她說:「寄生蟲是一種極富多樣化的物種,我們卻沒有看到這種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在還沒有意識到寄生蟲的重要性時,我們已經在失去它們了。」

計劃中最宏偉的目標是在未來10年內,對世界上近半數的寄生蟲進行描述。研究人員說,提供分類學描述、為物種命名,是保護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物種連名字都沒有,拯救計劃根本無從談起。」項目聯合負責人、喬治城大學助理教授Colin Carlson說。

研究發現,寄生蟲對環境變化的反應很可能是複雜的。不斷變化的環境可能會導致某些寄生蟲爆發或完全消失。Wood說:「我們需要認識到,寄生蟲種群會有不同的反應。不是每一種寄生蟲都在減少、瀕臨滅絕,或者即將大爆發。」

寄生蟲通常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宿主來完成它們的生命周期。考慮到這種動態變化,研究人員希望弄清楚,如果寄生蟲生活的生態系統發生變化,數量會如何改變?

為此,研究人員在加利福尼亞東部海灣地區設計了一個橫跨16個池塘的實驗。他們在一半的池塘裡安裝了鳥屋、漂浮棲木和野鴨誘餌等設施來吸引更多的鳥類,從而暫時改變了自然生態系統,促進了這些池塘的生物多樣性。

幾年後,研究人員分析了各個池塘的寄生蟲多樣性。結果發現了一種混雜的情況:鳥類生物多樣性的提高會使某些寄生物種的數量減少,另一些寄生蟲的數量反而增加了。因此,研究人員認為,生活在同一個生態系統中的寄生蟲對生物多樣性變化的反應是不同的。

疾病生態學專家們認為,人類要麼走向一個有更多疾病和寄生蟲大規模爆發的未來,要麼走向一個寄生蟲滅絕的未來。而這項新研究表明,兩個事件是同時發生的。

Wood說:「這個特殊的實驗表明,我們需要預測未來的兩種軌跡,找出在生物多樣性改變的情況下,哪些特徵可以預測寄生蟲的種群變化。」

目前,Wood實驗室正在通過重建寄生蟲的歷史來研究這個問題,有了這些信息,人類就能夠更好地保護寄生蟲的生物多樣性。

科界原創

編譯:花花

審稿:西莫

責編:雷鑫宇

期刊來源:《生物保護》

期刊編號:0006-3207

原文連結: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8/uow-nss073020.php

版權聲明:本文由科界平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關焦點

  • 是時候拯救被忽視的寄生蟲了
    然而,已知寄生蟲中只有4%能感染人類,大多數寄生蟲實際上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大約10%的寄生蟲,它們並沒有得到充分研究和保護。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美國華盛頓大學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在《生物保護》雜誌,提出了一項宏大的全球寄生蟲保護計劃,提出了未來10年的12個目標,希望通過綜合研究、宣傳和管理來推進寄生蟲的生物多樣性保護。
  • 有這些情況的貓咪,說明身體有寄生蟲,主人別忽視了
    飼養貓咪的過程中,相信寵主們都會定期的觀察貓咪身體狀況吧,如果說有一天你家貓咪出現了下面這幾種表現的話,那麼你就要注意了,這是貓咪身體有寄生蟲的表現,主人千萬別忽視了,要立刻給它驅蟲!2、貓咪毛髮粗糙想要知道貓咪有沒有寄生蟲,主人可以看下貓咪的毛髮,要是貓咪的貓咪粗糙而且沒有光澤的話,那麼貓咪患有寄生蟲的機率很大。主人應該翻開貓咪的毛髮看看有沒有黑色的小粒,如果有說明有蟲!
  • 如果寄生蟲滅絕了,會發生什麼?這項計劃,將用10年時間拯救全球寄生蟲
    寄生蟲還有能力改變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並推動動植物演化,所以寄生蟲的滅絕對生物多樣性及人類的未來會產生持久而深遠的影響。 但是,對於這些起著重要作用的寄生蟲,人類現有的認知卻極為有限。據推測,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並命名的寄生蟲,可能只佔地球上寄生蟲種類的10%,而至少90%的寄生蟲仍然不為人知。
  • 為了「您的健康」,請「拯救」寄生蟲!
    人類對於寄生蟲的惡感其實是基於人類本身而言的。從生物宏觀的角度來說,寄生蟲和人類一樣只是自然生態中的一環而已,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寄生蟲對於生態平衡所作出的貢獻要遠遠大於人類!這一切都要從這隻蚱蜢吃了一隻蜉蝣說起:很不幸的是,被它吃掉地這隻蜉蝣在幼蟲期的時候就被水裡的線類寄生蟲感染了,就這樣,這隻寄生蟲的宿主由蜉蝣變成了蚱蜢,當它汲取到足夠的營養後,便引導著蚱蜢躍入水中——因為寄生蟲需要在水中才能繁殖。
  • 拯救這些寄生蟲!這種生物對環境至關重要
    生態保護學者大力呼籲人們馬上行動起來,保護即將滅絕的寄生蟲。他們說,這些生物對環境至關重要。  寄生蟲,顧名思義,即寄生在其他生物體內的生物。美國研究人員解釋說,寄生蟲的「名聲不大好」,也因此常被認為是需要消滅的生物。
  • 拯救這些寄生蟲!這種生物對環境至關重要
    雖然名聲不好,但其實已知的寄生蟲中只有4%會感染人類,而且大多數寄生蟲對生態環境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有些寄生蟲可以調節野生生物數量。要是沒有寄生蟲的話,這些野生生物恐怕會大肆繁衍,最終變為害蟲。最近,大約有十二位主要的寄生蟲生態學傑聯合發表了一篇論文,為這些不受待見的生物制定了一項雄心勃勃的全球保護計劃。
  • 如何消滅寵物寄生蟲:[1]寄生蟲種類
    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如果方法不到位,寵物身上就會滋生寄生蟲。輕則對寵物健康有很大的影響;重則會感染給人,影響個人的生活品質。特別對有小孩的家庭,小孩經常會和寵物親密接觸,因此,消滅寵物身上的寄生蟲顯得尤為重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下面先了解一下寵物身上有哪些常見寄生蟲。
  • 《寄生蟲》:誰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寄生蟲」?
    電影《寄生蟲》講述的是金家騙進富裕的樸家的故事,那到底誰才是這部電影真正的「寄生蟲」呢?奉俊昊執導的這部驚心動魄、具有重大社會意義的黑色喜劇《寄生蟲》,一開始是窮人智勝富人的虛張聲勢和幽默詼諧,但在可怕的結局中,卻突然出現了一個猛烈的下潛。這個結局到底意味著什麼,金家又將面臨怎樣的命運?
  • 小小寄生蟲驚動了大科學家
    美國德魯大學寄生蟲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大村智教授共同發現了一種新藥——阿維菌素,其衍生物有效地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絲蟲病的機率,在對其他寄生蟲疾病的治療中也顯示出較好的療效。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物顯著地減少了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這兩個重大發現為人類抵抗致命疾病方面提供了新的手段,每年拯救數以億計的患者,在改善人類健康和減少痛苦方面貢獻巨大。
  • 《寄生蟲》電影,你真的看懂了嗎?
    《寄生蟲》它!是一部韓國電影!它!是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它!被很多人稱之為亞洲之光!它!打破了韓國電影在奧斯卡歷史上零的突破!而這次《寄生蟲》的橫空出世,一鼓作氣,斬獲了多枚大獎!其實,在我還沒看這部電影之前,就聽到了很多耐人尋味的風聲!「千萬別看,看完了不開心」、「別看了,看看影評完了,拍的亂七八糟的」吧啦吧啦~總之,他們就像約好了一般,提前對好了暗號——沒人建議我去看!
  • 4種常見美味海鮮,堪比寄生蟲的「窩」,聰明人都知道忌口
    而且有一些寄生蟲並非高溫就能徹底殺死的,如果在飲食方面不講究,吃了一些含寄生蟲的食材,這些寄生蟲就會寄居在你的身體當中吸收身體中的營養,進而導致營養不良的情況出現,而且還會破壞身體內循環,最常見的就是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
  • 吃寄生蟲可以治病?就是這麼神奇
    上面這些可能還是比較初步的觀察,但它們已經帶給人啟發——當我們在宣布戰勝寄生蟲的時候,是否要認真考慮以下三個問題:- 「敵人」是被消滅了,但自家是否也折損了八成?- 我們很可能只是贏得了戰役的勝利,而不是整場戰爭?
  • 被寄生蟲感染,身體或有暗示,第一個很常見,可惜多數人或沒在意
    很容易就會給身體帶來細菌和寄生蟲,從而也就會給身體帶來相關的不利影響。所以,為了健康,也應該注意日常飲食的安全衛生問題。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身體有沒有寄生蟲,可以從身體的幾個變化來看。身體的哪些表現是說明體內感染了寄生蟲?
  • 工作細胞:紅血球和白血球甜蜜約會,巨大寄生蟲攪局
    我們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走到了一起,最關鍵的是,看不出他們是因為工作原因在這裡的,女主角自稱要熟悉一下體內的器官,卻和白血球單獨在一起,並且來到了這麼浪漫的地方!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他們已經走到了一起,在這裡約會了,為什麼我們體內的細胞約會都這麼會挑地方啊,這個情調簡直完美。然而現實是殘酷的!
  • 2070年10%~30%寄生蟲可能滅絕 對人類並非啥好事
    保護寄生蟲的理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充分。對於大規模滅絕危機,人類通常都傾向於考慮體型較大和有魅力的瀕危物種。較小的生物,如,微生物、軟體動物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幾乎沒法在人類議程上找到位置。政客、新聞界和民眾幾乎忽略了它們的生存危機。然而,最近一個科學家團隊把這個被忽視的話題推到了聚光燈之下。
  • 哪些常見食物中,隱藏寄生蟲?吃得越多,越容易感染,白送也別吃
    在飲食的時候,除了需要考慮食物對於身體的保健作用之外,食物本身帶來的「反噬」,也需要大家多注意,畢竟現如今,很多病可能都是吃出來的。以食物中的寄生蟲來說,就需要大家提前關注,一旦吃錯了,那就麻煩了。正如題目中的寄生蟲,在當前,出現寄生蟲感染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很多食物中會存在寄生蟲,這樣的寄生蟲,帶來的影響、麻煩是很大的,希望你別吃,以免給身體帶來大麻煩,那麼哪些常見食物中有這樣的寄生蟲呢?為了獲得最好的食物口感,很多人樂於嘗試新鮮的做法,醉蝦、醉蟹就是常見的食療方案,但是,這樣的食用方式,對身體可不好。
  • 精神分裂症之謎:寄生蟲操控人類大腦?
    國際在線消息:美國科學家最近指出,精神分裂症可能與一種叫做弓漿蟲的寄生蟲有很大的關係。弓漿蟲是一種人畜共有的寄生蟲,目前全世界有一半左右的人口已經感染了弓漿蟲。這種寄生蟲以貓為最終宿主,所以差不多有10%的貓帶有弓漿蟲病,而人、豬、牛、羊、狗、鳥和鼠類等都是弓漿蟲的中間宿主。
  • 寄生蟲地下室 寄生蟲地下室男人
    寄生蟲地下室今年29歲的韓國女孩金多惠(KimDa-hye,音譯)說,當時她在尋找新住處時,找了很多地方,但都發現租金不菲。儘管搬進半地下室的公寓是她最不喜歡的選擇,但她最後還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 RNAi篩選揭示曼氏血吸蟲寄生蟲治療靶標
    RNAi篩選揭示曼氏血吸蟲寄生蟲治療靶標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6 13:56:36 美國UT西南醫學中心James J. Collins III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人體內竟然隱藏著這麼多的寄生蟲 你都了解嗎
    人們都說貓、狗身上有寄生蟲,不要總是觸碰它們,另外,食用的雞肉、魚肉、海鮮等食物也有寄生蟲,則要在食用之前做好殺菌的工作,那麼對於寄生蟲,人體難道就沒有?  人體存在寄生蟲嗎  人雖然是高級動物但身上和其他動物一樣存在寄生蟲,對於這個是多數人無法接受的,即使每天清潔身體,人體照樣存在寄生蟲,而這寄生蟲不單單只有一種,而是多種。  人體存在哪些寄生蟲  人體常見的即生中總共有六種,蟯蟲、扁形血吸蟲、阿米巴蟲、班氏絲蟲、疥癬蟎、賈第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