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造假背後,偶像選秀節目的共謀

2020-12-03 MovieLab

鬧得沸沸揚揚的偶像選秀節目《Produce101》系列數據造假案終於落下帷幕。

隨著節目製作人安俊英、金勇範分別被法院判處兩年有期徒刑和一年八個月有期徒刑後,韓國官方也於近日公布了造假受害者名單。

受害者名單

這其中,從第一季到第四季,每季一個不落,造假範圍也從首輪進展到出道輪,甚至最終出道的團體裡作假比重連年升高。

作為製作方的Ment回應稱:部分造假受害者已經協商完補償內容,還有部分受害者仍在商議中。

然而這些本該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偶像們卻錯失了最寶貴的時間與機遇,一切都於事無補。

原定I*ZONE第五位出道人員李佳恩

而對受欺騙的觀眾,韓國法院表示製作方需要給每位參與簡訊投票的人賠償100韓元,約合人民幣0.6元

看似大圓滿結局的造假案仍然讓不少觀眾表示意難平,它仿佛撕開了偶像選秀節目的面具,讓蒙在鼓裡的「全民製作人」有機會清醒一下。

偶像選秀

真相大白來自於一場意外

隔海相望的中國網友們總是感嘆韓國粉絲的執著勁頭,畢竟每檔節目都會被製作方標上:「本節目的最終解釋權歸我方所有。」

這樣即便是觀眾對規則不滿,話語權也被製作方牢牢握在手上。

然而誰曾想到,這場數據造假案的緣由卻來自於一出狗血的計票。

去年年中,《Produce101》系列第四季正式完結,同時宣布11名選手以限定團X1出道。

熱門選手金敏圭和李鎮赫都沒能出道,曾經沒進過出道位的選手卻爆冷出道了,這讓大部分觀眾非常不滿。

他們發現票數上有貓膩,部分選手的得票數堪比等差數列:

第1名金曜漢和第2名金宇碩之間,相差29978票;第3名韓勝宇和第4名宋亨俊之間,相差29978票;第6名孫東杓和第7名李翰潔之間,相差29978票;第8名的南道賢又比第7名李翰潔少29978票……

#投票作假# 的標籤立刻登上韓國推特熱搜。

繼而,網友們又發現第20名的華裔練習生Tony竟然是「量票單位」,他的得票數與其他選手票數相加,居然能正好等於另一個選手的票數。

就連韓國國會議員都在社交平臺發文稱,第四季的投票結果幾乎可以確定是人為操作的,因為數學家們稱出現這種票數組合的概率為0

韓國青瓦臺出現關於調查 Mnet 投票造假

放在以前觀眾對出道結果不滿那是有苦說不出,但節目組都擺在檯面上騙人了,觀眾肯定也不是傻子。

節目播出第二周,韓國青瓦臺出現關於調查 Mnet 投票造假的國民請願,隨著輿論水漲船高,韓國政府不得不出手幹預此事。

在這樣的壓力下,節目官方正式承認票數統計錯誤,連帶著往屆票數的各項問題都被翻出。

節目製作人安俊英被警方帶走

最終,《Produce101》系列數據造假案成了韓國選秀綜藝史上的最大醜聞。

面對這樣的新聞,國內粉絲評論如下:

圖片截取自網絡

撇去那些沒有被證實過的言論,可見某種民意。

無論中國還是韓國,粉絲關於「選秀節目投票真實性」積攢了太多的懷疑、爭議和不滿,當看見有正式調查出現時,難免大快人心。

很多時候,票數造假收益大風險小,只要不像Ment那樣沒搞出等差數列,基本沒有被揭穿的可能,而對於選手來說,出道與不出道的境遇是兩重天

人氣選手失去出道機會後,因為曝光和資源的限制,很難發展得像出道組一樣好,例如第三季原定第五位出道的李佳恩,如今放棄藝人道路,轉而在YouTube上成為一名視頻博主。

出道組則是作為一個團體被公眾重新認識和接納,哪怕是其中吊車尾的成員,也會漸漸與沒出道的選手拉開差距。

觀眾不得不熟諳了這樣一套潛規則:沒有絕對公平,只有相對公平的玩法。

長此以往,偶像選秀節目成了一個收智商稅的騙局

黑幕肆無忌憚,觀眾團團轉

數據造假顯然只是冰山一角,像惡意剪輯、虛假合同等等問題早已屢見不鮮。

究其原因還是黑幕背後的巨大利潤。

根據2018年韓國媒體報導,《Produce101》第二季推出的組合WANNA ONE出道18個月期間收入在800-900億韓元左右,淨利潤達到了44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64億元

WANNA ONE

而純利潤的劃分方式是:節目方CJ E&M拿走25%,CJ E&M成立用於運營限定團的子公司拿走25%,11名成員及其原生公司瓜分剩下的50%,藝人則與原經紀公司進行五五分帳或者四六分帳。

CJ E&M

這也表明著原生公司輸送旗下練習生進入出道位後也是頗有「賺頭「,甚至於一位練習生出道還是兩位練習生出道,都有鮮明的差距。

除此之外,節目製作方CJ E&M本身也不止有電視業務,很多參賽練習生的經紀公司就是乾脆是CJE&M的子公司,比如像第二季出道的姜丹尼爾和尹智聖,這讓CJ E&M成為完全受益方。

X1

於是乎,去年那14家經濟公司寧願頂著被檢查的風險也要讓第四季男團X1出道。

X1最終不出所望,僅出道專輯《飛翔 : QUANTUM LEAP》首周銷量就突破52萬張,這個數字已經超越了前輩WANNA ONE

背後的巨大利潤,對於出道藝人、經濟公司、節目製作各方而言,都是共贏。

有時,黑幕就成為了一種自然而然的共謀。

無比諷刺的是這些選秀節目借所謂「全民製作人」之手票選偶像,髒的還是觀眾的手。

那個所謂賠償給每位投票者的六毛錢,又何嘗不是再次的侮辱?

經過此行,韓國的偶像選秀之風正在散去,中國本土的偶像產業的背後又會是怎樣?

可能猜想永遠比實際更簡單。

相關焦點

  • 選秀節目《Produce101》因數據造假宣判,6毛錢的賠償有何目的?
    近日在韓國一場特殊的案件進行了宣判,這場案件是由於數據造假引發的。韓國選秀節目《Produce101》(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創造101》)製作人安俊英、金勇範,因為數據造假欺騙觀眾,最後被法院判決。分別被判處兩年和一年零八個月有期徒刑,以示警告。這一事件曝光之後,讓民眾知道了一個新詞,那就是數據造假,難道明星的數據還是假的?
  • 偶像選秀同期對打,哪些公司值得關注?
    偶像選秀節目來到3.0時代,幕後操盤手的陣營也湧入了不同領域的玩家,最直觀表現在可以用數字來量化:本屆選秀battle,依然是老玩家的主場、新玩家的秀場。
  • 韓綜造假門:人生和夢想都被偷走了
    在選秀偶像們走花路前,製作人率先走上了監獄路 加繆說過,「我的身上有一個不可戰勝的夏天」。對於混跡選秀圈的追星女孩而言,每個夏天確實都難以忘懷,充滿了勇氣與熱情。 韓國大型選秀節目《PD101》系列每季的結局都選在夏天結束,練習生們從節目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組團出道。
  • 又一選秀節目將襲,頂流偶像加盟為導師!剪影疑似王一博吳亦凡?
    今年的選秀節目可是不在少數,自從《乘風破浪的姐姐》《青春有你2 》這兩檔檔選秀節目,大火之後,各大衛視都推出了選秀節目。今年的選秀節目就已經不少了,據說明年的選秀節目也是不少的,有《青春有你3》《創造營2021》《上線吧,華彩少年》等等。
  • 從吳亦凡、孟美岐到蔡徐坤,「流量」進階導師是選秀節目的倒退嗎
    而「導師」這一身份也不再那麼「純粹」,這一頭銜自「評委老師」演變而來,後來又多了「廠牌星推官」「明星製作人」等等,還有身份看似相同但還多了主持任務的「節目發起人」。從表面看來,越來越多的新晉偶像與選秀藝人擔任導師身份,也因選秀賽道過於擁擠造成了「藝人均可當導師」的錯覺。那麼,為何越來越多的選秀藝人出道後接二連三的坐上導師的位置呢?流量明星擔任導師身份夠格嗎?
  • 虛擬偶像要出道,留給「偶像練習生們」的時間不多了?
    這是央視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參賽選手翎Ling(後文簡稱「翎」),在五月份發的第一條新浪微博。隨後,她幾乎每月都會營業,要麼分享自己的日常,要麼發一發和特斯拉、奈雪的茶等品牌的商業合作,看似和其他選手無異。不一樣的是,翎並不是一位真人偶像,而是由cg合成的虛擬偶像。和此前同樣參與選秀被嘲的「赫茲」不一樣,翎從外形上看十分貼近真人。
  • 選秀節目是不是都流行撕PD,蔡徐坤、劉雨昕粉絲戰火升級,殃及張藝興
    張藝興、蔡徐坤、劉雨昕三人之間的關係就是張藝興作為蔡徐坤參加的《偶像練習生》的PD,而蔡徐坤是《青春有你3》的PD,劉雨昕就是作為《青你3》的C位出道的。要說呢是蔡徐坤和劉雨昕粉絲之間的事情,不關張藝興的事情,但是網友從兩家粉絲的爭執中找到了一個規律就是這個選秀節目的學員都喜歡撕PD。
  • 選秀節目出的CP:皇權富貴成為過去,宇宙洪荒冉冉升起
    尤其是參加選秀節目的藝人們,關係好、互動多,就會被粉絲察覺,然後立刻給他們組成CP。像《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等等諸類節目,都會有人扛起CP的大旗。我們發現,一旦CP被發掘,人氣就會暴增,這個力量不可小覷。
  • 從楊超越到虞書欣,非典型偶像出圈背後的「人設論」 原創 肖曉...
    市場熱衷於去探討能不能成為下一個楊超越、亦或是楊超越2.0版,但是又理智分析著兩人的不同,而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本該是「顏值+實力」的偶像選秀場上,兩人都是「特例」。2018年,外形黑壯、長相平凡的王菊出現在《創造101》中,市場對她的真香現場和逆風翻盤背後,是因為她成為了那個打破規則的人,甚至讓人眼前一亮。一如當初留著短髮帥氣灑脫的李宇春,打破了市場對女性偶像的標籤化概念。
  • 《變形計》楊桐參加選秀,節目未播出,粉絲數量趕超當時的蔡徐坤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變形計》這檔節目,它是將農村孩子與城市孩子互換,彼此成就的一段節目。與乖巧的農村孩子相比,互換中的城市孩子往往是父母教育不當,變成了「熊孩子」,而楊桐就是其中的「清流」!同其他叛逆的孩子相比,楊桐在節目裡表現得十分乖巧,他偶爾叛逆也是因為父母沒有精力注意到他,所以他才選擇做一些不當的事情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在農村的時候對交換家庭中的媽媽也是悉心照顧,被很多粉絲稱為暖男,再加上他相貌清秀俊朗,更是吸引了一波路人粉!和其他《變形計》中出來的孩子不一樣的是,楊桐沒有選擇成為網紅,而是選擇出國學音樂,歸國後的他更是參加了選秀節目!
  • 這個夏天暑期檔還沒開始,選秀節目接連出現新問題
    暑期檔還沒正式開始,有些綜藝節目貌似就遇見問題了。 今天有消息稱,廣電系知情人士透露:總局將嚴控網綜選秀,特別是在暑期檔,從源頭整治綜藝市場亂象、假借養成系偶像圈錢等行為,著力倡導綜藝節目「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 《中國新說唱》臨時被撤資?
  • 偶像觀察:當偶像成為商品,誰說了算?|2020盤點系列
    在最近播出的《奇葩說》裡,女團成員李佳潔在節目中談到了#上升期的偶像談戀愛該不該被原諒#,李佳潔認為偶像身為商品,依附的是粉絲給的數據和排面,因此不應該談戀愛。 隨後, 「但你同時也是一個人,那麼人性要服務商品化嗎?」 楊冪問出問題,當作為人違背人性的時候,「你會覺得委屈嗎?」
  • 2020,偶像「爆雷」
    背後折射出來的選秀節目的造星機制、權利反轉的飯圈,則是更加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問題。偶像為何接連"爆雷"?最近,關於"偶像失格"的新聞集中爆發,看似偶然,其實潛藏著底層邏輯的必然性。當粉絲、偶像、公司三者之間的平衡被打破,藝人的人設塑造、公司的運營營銷、粉絲對偶像形象的塑造都在暗流湧動中悄悄發生著變化。
  • 國內選秀15年沉浮路,大都逃不過一個既定規律,爆火之後就是落寞
    《超級女聲》恐怕是我們接觸的最早的國內選秀節目了,它是湖南衛視推出的,以國外的《美國偶像》為藍本,製作的娛樂選秀節目。2004年第一界的超級女聲雖稱不上爆火,但是卻讓湖南衛視看到了甜頭。所以,第二開始,從地方娛樂轉為湖南衛視上星播出。然後,出現了空前火爆的熱度。
  • 流量造假只會透支信譽
    明星數據造假早已不是新鮮事,明星為了維持熱度,獲得更多商業價值,不惜買流量撐場面,幾千萬的粉絲都只是第一步。流量明星在數據造假上的開銷很大,對於數據造假這件事,一個明星想要多少粉絲和評論,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過程令人瞠目,讓人不禁感慨,流量藝人的數據造假結果「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選秀節目何時才能回歸初心?
    最近《青春有你2》正在火熱播出中,然而作為一檔選秀節目,《青你2》火出圈的不是它的實力選手,而是各種花式作妖的奇葩女孩。奇葩一號:虞書欣。說到虞書欣,她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就是:作。節目開播前,官方公布了練習生們的自我介紹。
  • 鞠婧禕那個大型女團怎麼了,TOP缺席總選,也要去偶像選秀回鍋?
    比較讓人shock的消息就是官方宣布SNH48的部分成員要參加《青春有你》第二季▼雖然今年《青春有你》和《創造營》沒有去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那樣鬧出很大的動靜,但是對於SNH48來講,大眾對她們的了解停留在「鞠婧禕那個大型女團」,大部分女孩子很難有出頭之日。加上之前總是送男團出去選秀,粉絲們已經有點不太開心,因為參加選秀怎麼說都是很好的機會。
  • 韓選秀節目《PRODUCE101》投票造假案二審維持原判
    韓選秀節目《PRODUCE101》投票造假案二審維持原判 海外網11月18日報導,綜合韓國《朝鮮日報》及《韓國經濟》新聞報導,今日上午,涉嫌在Mnet選秀節目《PRODUCE 101》系列中投票造假而被起訴的安俊英導演和金容範總製作人被首爾高等法院判處二審判決維持原判,分別被判有期徒刑2年和
  • 2021綜藝前瞻(一)|戶外真人秀回歸,男性選秀與「她綜藝」爆發
    愛奇藝此前在悅享會上公布了《青春有你3》的部分選手,《創造營2021》選手面試畫面及報名表在網上曝光,優酷《亞洲超星團》也發布了選手預告,三大偶像養成節目的預熱已經在進行中。除了走到第四年的101系節目之外,偶像選秀、明星成團以及不同維度不同圈層的20餘檔選秀節目扎堆而來。
  •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偶像文化
    原標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偶像文化   通過選秀的方式,將普通人變成明星,這是最常見的造星綜藝形式。過去十多年,中國的造星綜藝經歷了技術層面上的不斷革新,粉絲投票的方式從發簡訊變為微信投票,舞美也融合了人工智慧等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