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造假只會透支信譽

2020-11-28 光明數字報

    【誠信建設萬裡行】    

    前不久,某流量藝人新專輯上線之後,短短一天時間內,就通過粉絲打榜,登上了美國iTunes榜單第一,該藝人新專輯的數據居然是排名第二的國際知名流行歌手Lady Gaga的幾百倍……一時間,藝人數據造假又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明星數據造假早已不是新鮮事,明星為了維持熱度,獲得更多商業價值,不惜買流量撐場面,幾千萬的粉絲都只是第一步。流量明星在數據造假上的開銷很大,對於數據造假這件事,一個明星想要多少粉絲和評論,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過程令人瞠目,讓人不禁感慨,流量藝人的數據造假結果「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1.產業鏈完善 造假早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

    這些年來,流量造假早已是行業公開的秘密。「買微博熱搜」「買粉絲」「買評論、轉發、點讚」「打話題榜」「維護百度指數」等,已經是製造流量藝人的標配。數據虛假繁榮背後,都是藝人經紀公司在操盤。

    在影視作品開播之前,導演一般會要求演員發微博宣傳自己的戲。然而,不少導演對記者表示,請演員發微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導演郭靖宇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有一次他請一位參演了某戲的四線演員宣傳這部即將播出的戲,沒料到對方竟然回復他:「導演,我得問問公司這個月發微博還有沒有指標。」郭靖宇一臉茫然:「發微博還需要什麼指標,不就是編好幾句話配個圖,動手點點就發了嗎?」後來這位演員道出了事實的真相:「我需要公司花錢維護數據,如果發出去轉發量和評論數太低,不符合我們這類演員的身份。」

    維護微博數據只是流量造假產業中的冰山一角。在某電商平臺上,記者隨意就能搜到刷流量的店鋪,加微信後詢問發現,「微博熱搜」「話題榜」等都是明碼標價。「熱搜進前三,4萬元,熱搜前10,3萬元」……微博話題進入總榜前三,只需要花1萬塊錢左右就可以完成。而且店主告訴記者:「如果出現掉榜或是沒有刷上熱搜的情況,是不用付費的,最終按實際排名情況收費。」造假成本低、產業鏈完善、產業化程度高等因素,讓流量造假信手拈來。不論是經紀公司還是藝人的粉絲,只要願意花錢,流量和數據就會超乎想像。然而,在普通人看來,大多數用戶和廣告投放主並不知道一個流量藝人的水分,究竟是多少。因此,在流量失去信任的時候,「流量脫水」產業開始興起。

    2017年,艾漫數據開發的流量脫水功能上線,某「流量小生」社交平臺顯示的粉絲數為3074萬,經過月度脫水後,粉絲總量為123萬。據艾漫數據統計,近一年社交平臺有關娛樂圈的討論超過500億條,其中有60%都是水軍所為。這意味著,10條中有6條都是無意義的虛假數據。而創造這60%「水分」的用戶,只佔全部用戶量的5%。「這樣下去,專心做事情的人會越來越少,最終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一位「數據脫水」開發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2.粉絲不良心態 助推刷量野蠻生長

    2018年以來,選秀節目漫天飛,粉絲也在這一波選秀浪潮中,為偶像消費著時間、精力還有金錢。從某男團出道的男歌手,發布了一條點擊量超過1億次的微博,但熱門評論區卻有大量相似帳號的轉發評論。前不久,共青團中央微博帳號批評了該藝人流量造假的行為,這條微博下面的評論反而被大量粉絲霸佔,其中也不乏粉絲僱傭水軍發布大量控制輿論走向的評論。

    一些粉絲不理智的行為,帶來了畸形的飯圈文化,嚴重擾亂了中國影視業健康有序的發展秩序。近年來,一批創意匱乏、誠意欠奉的影視劇因過度倚仗「流量明星」圈粉,利用飯圈做數據、造話題、炒熱度,控評控場,而被觀眾和評論界廣為詬病。

    一段時間以來,粉絲的關注可以帶來超高的身價、豐厚的回報,這也就成了整個演藝界不惜通過「刷流量」等手段博取眼球的內在動因。編劇汪海林說,「流量藝人默許甚至鼓勵粉絲造假,已經在摧毀整個大眾娛樂行業了。」然而,不僅是粉絲默許,就連一些網際網路平臺,也在默許刷量這件事。

    在某電視節上,摘得「最具人氣演員獎」的是一名「流量小花」,其主演的作品打敗了《白鹿原》《情滿四合院》《那年花開月正圓》等優秀主流電視劇。一些粉絲不滿該評選結果,去影視評分平臺給該「流量小花」兩年前主演的某電視劇打最低分1分。兩天內,該作品的評分從4.6分被拉低至2.9分。對此,郭靖宇認為,「這樣的事情實在是荒唐,平臺居然也支持這樣的粉絲集體刷評分行為,沒有進行技術攔截。這樣的做法是對作品的不公,也是對其他主創人員的不公。」

    這些年來,中國的偶像產業剛剛興起,經紀公司的管理服務意識相對不高,對粉絲的管控能力也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一些藝人經紀公司有專門對接粉絲的工作人員。他們負責調動粉絲,有策劃、有組織、有時間節點地運用粉絲進行刷流量、刷留言等活動。記者調查過程中發現,粉絲自成團體,通過各種渠道為明星數據貼金。現在以公眾投票形式進行的明星評選,大多成了粉絲的角力場,粉絲砸重金、耗費時間精力做出一份完美數據。然而,這場面子工程,粉絲們都樂在其中。正是這些粉絲的不良心態,才助使流量造假的野蠻生長。

3.不以流量論品質 好內容永遠不會失靈

    對於曾經風光的流量藝人來說,2018年的日子不太好過。

    2017年,由某流量藝人主導的公司投資的大型古裝電視劇「一鳴驚人」,僅一年過後,該藝人主演了某名導監製的劇情電影,然而,最終只獲得了2400萬元票房。某「流量小生」領銜主演的網劇作品,不僅在暑期檔上映,而且還集齊了「大IP」和「高流量」兩大制勝法寶,還有大導演操刀。可開播之後收視表現極為慘澹,口碑也直線下滑,令不少觀眾大呼失望。被稱為某「流量小生」和「流量小花」定情之作的某電視劇,更是被調侃成「暴擊了觀眾」,收視和口碑雙雙撲街。

    曾經,那些流量藝人們屢屢破壞行業規則,用「刷」出來的流量擠壓著那些認真演戲、潛心創作的文藝人,驅逐著認真打磨、潛心創作的好作品。如今,靠流量藝人帶動流量的時代正在走向終結。流量藝人沒有立得住的作品,終究難逃被市場淘汰的命運。流量明星的價值正在斷崖式下跌,好演員的春天正在到來。

    對此,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馬中駿在2018年的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上表示,「因為IP熱,大家都來拍,這樣效果並不會太好,拍攝過程中也有很多急功近利的現象,以為抓到一個「流量小生」,以為有了一個「大IP」就會成為爆款,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那些流量明星依靠傳播數據造假,看似能夠營造出「炙手可熱」「流量小生」的幻象,也或許在一段時間內會收穫一定的名利,但終究如「夢幻泡影」,這種短視行為不僅不利於自身成長,相反還會不斷透支自己的信譽,最終被觀眾和時代拋棄。當下,隨著有關部門加強監管、市場和受眾辨別能力不斷增強,「IP+流量藝人」的模式已經失靈。事實證明,只有優秀的演員才能演繹好作品,只有潛心創作的藝人,才會獲得市場和口碑的雙豐收。

    (本報記者 牛夢笛)

相關焦點

  • 流量焦慮、數據造假……直播帶貨,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吳曉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個局剛剛起來,呈爆炸式增長,肯定會沉渣泛起,許多模式有待驗證,也有許多沒有想明白就入場的人,「電商直播,是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流量焦慮和數據造假  首場「新國貨直播」結束後,吳曉波靠在辦公椅上,「突然有種巨大的不適感和身心疲憊」。4個小時連續面對鏡頭介紹產品,讓他疲憊不堪。這要比上課和演講難多了。
  • 流量造假亂象頻發 形成龐大黑灰產業鏈
    最近,針對網絡直播帶貨數據流量造假亂象,國家網信辦發布《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指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不得發布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不得虛構或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讚量、交易量等。
  • 媒體:流量造假已形成完整且龐大黑產業鏈,亟待多方合力嚴管
    最近,針對網絡直播帶貨數據流量造假亂象,國家網信辦發布《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指出直播間運營者、直播營銷人員不得發布虛假信息,欺騙、誤導用戶;不得虛構或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讚量、交易量等。
  • 這些造假,觸目驚心!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直播帶貨如火如荼的背後,有些存在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問題,被矇騙的商家不少最終賠錢,同時一些只認錢不看品質的「無底線」帶貨也直接坑害了不少消費者,為整個行業的發展敲響了警鐘。
  • 社交電商白皮書:起源於9年前,今年將爆發性增長,流量造假等問題突出
    社交電商爆發式增長的同時,基數變大、增速放緩、趨向寡頭、投資謹慎以及流量造假、質量問題、售後跟不上等一系列的特點凸顯。白皮書顯示,社交電商行業目前仍處於成長期,業務和用戶規模都在快速擴張,市場集中度較高,再加上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線上消費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預計社交電商行業在2020年可能會有爆發式增長。
  • 信用卡「透支」怎麼說?
    關注氣候峰會 學習環保詞彙透支信用卡可緩解燃眉之急,可是一些人卻惡意透支信用卡,從而觸犯了法律。近日,「兩高」對「惡意透支」的認定進行了司法解釋,今後信用卡「惡意透支」將被追究刑事責任。今後,信用卡使用者「惡意透支」將被指控,「惡意透支」被界定為故意透支並在銀行兩次催款三個月後仍未還款者。文中的malicious overdraft就是指「惡意透支」。
  • 新華社評「學術造假」疑雲:公眾急需一個擲地有聲的答案
    近日,一封疑似發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舉報信在網絡熱傳,舉報者質疑院士、長江學者及國家傑青獲得者等多名知名科研工作者學術造假。目前,已有涉事科研院所否認研究人員學術造假,還有涉事部門正在組織核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表示,正在調查核實此事。原本專業性極高的學術舉報,如今卻有了「話題出圈」的熱度,反映了人們對學術誠信的高度關切。
  • 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原標題: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新華社東京1月24日電 (記者 華義)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前有理化學研究所「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後有東京大學教授渡邊嘉典多篇論文造假醜聞。
  • 特稿:鏽鏽的「鋼拳」——日本鋼鐵業拳頭企業造假影響有多大?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 特稿:鏽鏽的「鋼拳」——日本鋼鐵業拳頭企業造假影響有多大?  新華社記者  日本第三大鋼鐵企業神戶制鋼造假醜聞仍在發酵,最新消息是其不合格產品供應汽車、飛機、新幹線、軍工等多個領域製造商,數量從200家上升到了500多家。
  • 什麼是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終於有人講清楚了
    談到社交,我們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詞——粉絲,傳統PC時代的流量和現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粉絲,其實本質上並無太大區別,其核心都是基於平臺用戶的稱謂。現在在社交電商領域大家都在談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大到電商平臺小到個體,都很重視將公域流量轉化成私域流量。其原因是私域流量比公域流量的轉化率要高得多,同時粘度也要好很多。那麼究竟什麼是公域流量,什麼是私域流量?
  • 綜述: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新華社東京1月24日電綜述:論文造假成為日本科研界一大「毒瘤」  新華社記者華義  近年來日本學術界造假事件不斷,前有理化學研究所「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後有東京大學教授渡邊嘉典多篇論文造假醜聞
  • 專家熱議數據安全犯罪:網絡爬蟲未必構成犯罪,對流量造假應推進...
    網絡爬蟲是一種中立的技術手段,數據爬取是否構成犯罪,要根據爬取行為本身和獲取數據的性質進行實質性判斷;流量造假危及數據信用生態,形成了大量經濟泡沫,建議通過立法增設「妨害數據信用罪」來加強打擊。  近日,浙江理工大學於杭州主辦的數據安全犯罪前沿論壇上,部分與會專家發表了上述觀點。
  • 流量藝人數據造假!蔡徐坤粉用微博號囤積分,王一博粉狂刷播放量
    近兩年來誕生了許多靠流量吸引資源的藝人,最近大火的蔡徐坤和王一博都算在其中。並且每位流量藝人給出的粉絲數據都十分驚人,專輯購買量動輒幾百萬上千萬,讓許多網友不得不懷疑其中的真實性。而在某個社交平臺上就有網友曝出了許多數據造假的料,並且在這些刷數據的粉絲中,不乏目前頗具熱度的幾位明星藝人。
  • 信譽等級為0,險些被天美封號,這位玩家一個操作信譽分被扣光
    導語:  王者榮耀官方,為了規劃玩家的遊戲行為,淨化遊戲環境,在很早之前就上線了一個名為「  信譽積分  」的系統,玩家的對局情況都會被信譽積分判定,如果說在遊戲裡出現掛機、送人頭等行為,不僅系統會自動判定違規行為,直接扣除信譽分,被玩家舉報不良遊戲行為,系統審核通過後同樣會扣取被舉報玩家的信譽分。
  • 都2020年了,還有人質疑美國登月造假?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答案,只因為美國登月是一項曠世工程,除了美國之外,再未有任何一個國家實現登月工程,也難怪美國登月被屢屢質疑了。何況美國作為一個航天大國,美國是講究信譽的,若是未來再有國家登陸月球,美國曾經造假一事將會瞬間傳遍全球,這有損美國的信譽。那美國究竟有無登月了,其實細想就知道美國在當初的和蘇聯競爭航天業的背景下,美國是不可能造假的,蘇聯願意承認自己輸給美國了嗎?顯然不可能!
  • 北青報:首例「暗刷訪問流量」案的警示意義
    這是全國首例「暗刷訪問流量」案,5月23日,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對此案進行了審理並當庭宣判,該案進行了全網直播,網絡觀看點擊量達200餘萬。(6月5日《人民日報》) 暗刷訪問流量是一種流量造假行為,存在於不少遊戲類、影視類作品或網站,目的是通過「注水」來提高收視率、訪問量等,與網店刷單有相似之處,都對用戶造成了誤導,而刷量公司和流量買方則會從中獲利。
  • 南方日報:「史上最嚴」非根治論文造假之途
    論文造假已經不是新聞,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你來我往的「生意」。高校作為教書育人之地,若讓此不正之風肆虐,一則導致學生道德墮落,二則鼓勵生產學術垃圾,三則破壞高校自身信譽,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和高端人才培養將造成無法估量的負面影響。教育部的做法體現出的扭轉不正之風、端正學術態度的決心,令人振奮。   但是,打擊學術造假,決不能止步於本辦法。
  • 和平精英信譽分怎麼查詢 信譽分在哪看
    和平精英信譽分怎麼查詢?很多玩家不知道信譽分在哪看,一起來看看吧! 和平精英信譽分是很重要的,正常遊戲的話信譽分是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波動的,但是如果你掛機,中途退遊戲,遊戲中故意擊殺隊友等等惡意行為被舉報了,就會降低我們的信譽分,那麼信譽分在哪裡看?小編告訴你信譽分在哪裡查詢!
  • 《LOL》信譽分怎麼查 信譽分查詢方法教程
    LOL信譽分查詢地址以及方法分享: 在今年的7月底呢,LOL官方為了防止用戶出現太多的送人頭和罵隊友的情況,推出了LOL信譽分系統,系統可以說是有效的淨化了遊戲的環境,可能還是有很多玩家都不知道這個系統,在哪可以查看自己的信譽分,這個信譽分又有什麼用呢?如果信譽分低於60分該如何提升,小編這邊都會給出辦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信用卡透支利率放開!利息會更低嗎?如何影響消金市場?
    從實踐來看,上述政策並未得到較好落實,也不能明顯拉開銀行對於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定價。據報導,目前21家主流銀行中,9家銀行按日息萬分之五計收取透支利息,剩餘12家銀行均曾下調透支利率,最低達到萬分之三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