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白皮書:起源於9年前,今年將爆發性增長,流量造假等問題突出

2020-12-05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記者 馮慶豔 9年前,社交電商發源於微博這一社交平臺,7年前,微信推出支付功能後,社交電商場景化,5年前,社交平臺上的個人交易體量巨大但未成主流,4年前,國家鼓勵健康的社交電商發展,社交電商品牌化、規模化,2年前,代表性企業拼多多於美國紐交所上市,1年前,社交電商交易額佔全國網絡零售總規模的19.4%,而今年預計,社交電商佔全國網絡零售交易額比例可達30%。這是社交電商這一新型電商模式的成長曲線,由中國電子商會編制、9月24日發布的《社交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2020)》所勾勒。

社交電商爆發式增長的同時,基數變大、增速放緩、趨向寡頭、投資謹慎以及流量造假、質量問題、售後跟不上等一系列的特點凸顯。

白皮書顯示,社交電商行業目前仍處於成長期,業務和用戶規模都在快速擴張,市場集中度較高,再加上受今年新冠疫情的影響,線上消費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預計社交電商行業在2020年可能會有爆發式增長。

社交電商的快速發展與「社群經濟」這一概念的出現有著緊密聯繫,呈現互相依託的關係。傳統電商「中心化」的模式下,流量成本高昂,平臺掌握話語權。而社交平臺中的多個社群,天然的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他們分別成為「小中心」。

如今的社交電商,已成為電子商務不可忽視的規模化、高增長的細分市場。這從白皮書中,勾勒的國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與社交電商交易額之間的變化曲線可窺一二。2018年,前者為9.01萬億元,後者為12624.7億元,佔比10%;2019年,前者突破10萬億元,後者為20605.5億元,佔比19.4%;2020年預計後者將達3.54萬億元,後者佔前者比例將達30%。

白皮書顯示,社交電商行業增長率自2016年達到98.26%後,2017、2018和2019年行業增速持續放緩,增長率分別為89.50%、84.69%和63.22%,但是依舊遠高於其他電商行業。

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連續三年增速呈現下滑趨勢,2017年下滑8.46個百分點,2018年下滑4.81個百分點,2019年下滑21.47個百分點,說明社交紅利有被瓜分的趨勢。但從整體來看,行業的交易情況樂觀。這也是白皮書中所提及的社交電商特點。

類似於電商等行業,社交電商也正趨向寡頭市場,白皮書將社交電商分為分銷型、拼團型、內容型、社區團購型等四個類型,代表性企業依次分別為:愛庫存;拼多多、蘇寧拼購、京喜;小紅書、得物;阿里盒馬APP設置「盒社群」、京東上線「友家鋪子」小程序等。其中,2019年,拼多多的市場佔有率遠高於其他平臺,其佔據市場份額的48.85%,而2019年交易規模達到645億元的有贊,只佔市場份額的3.13%。

從市場集中度指標來看,拼多多的赫爾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指數)達到了2386.32。根據美國司法部針對該指數的劃分標準,社交電商行業的HHI指數已大於1800,可以說明社交電商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具有向寡佔市場發展的特徵。這是白皮書給到的趨向寡頭市場的一個論斷依據。

據鯨準數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截止到今年7月,2020年已發生的投融資事件為8起,融資總金額僅為2.4億元。2019年,社交電商行業融資總金額達55.7億元,較2018年的150億元同比下降62.9%,但是投融資事件共發生了33起,較2018年的28起同比增長17.86%,這可能是因為經過2017-2018年的野蠻攀升(2018年投資金額,對比2017年投資金額增長率達到1566.67%),社交電商行業仍在發展階段,頭部企業優勢更加明顯,投資人方面在此窗口的投資態度相對謹慎。但從投資事件的增長數量來看,投資人對於社交電商行業的發展仍然保持積極態度。

社交電商增長數據上,白皮書披露的某市場監管部門權威人士觀點稱,目前社交電商流量造假、數據造假的情況也很突出,平臺上的銷售額不一定就是真實的數據,主要是存在平臺內經營者刷單炒信的情況,這是監管的一個重點,是監管部門要堅決打擊的。但在監管過程中也存在著困難,主要是在技術上的突破存在難點。

艾瑞諮詢2019年針對社交電商用戶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社交電商平臺存在問題主要有商品質量保障差、過度分享對用戶造成滋擾、售後服務差,佔比分別是39.1%、31.8%、25.3%,這與消費保投訴數據分析結果一致。

從被投訴平臺分析,拼多多、微信個人交易、有贊投訴量居前三,合計462030件,佔整年投訴的60.89%,這三個平臺也是2020年上半年被投訴最多的平臺前三。小紅書、微店、洋碼頭、貝店等平臺投訴量居前十。投訴量前十平臺中,主要被投訴問題包括退款、退貨、虛假宣傳、產品質量、欺騙消費者、發貨不及時、客服等諸多問題。

白皮書披露的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觀點稱,新冠疫情大大加速了社會整體的數位化進程,其中生鮮電商、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和直播帶貨、小程序電商等社交電商發展迅猛。但同時,要高度關注目前直播帶貨,在爆發式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突出問題。

李鳴濤補充到,尤其是不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問題,比如收取商家坑位費的同時,不保證銷售額,還要求最低價,造成商家利潤無法保證,只能壓低商品品質和售後服務水平,再比如銷售數據造假,秒殺價、打折價成交按原價計算銷售額,用瀏覽量計算直播觀看人數,購買虛假流量等。此外,直播帶貨即使發揮了帶貨效應,但大量集中的訂單對商家的整體供應鏈能力會提出巨大挑戰,比如庫存、分揀、包裝、物流、退換貨等,類似雙十一的集中訂單,都會對商家的處理能力造成巨大的冗餘,但直播帶貨的銷量不能成為常態就會增加商家的運營成本。

相關焦點

  • 「吊牌廠」南極電商的崩潰:完美的公司都值得懷疑?
    他們財務造假了? 資料顯示,南極電商前身是南極人,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上海,2015年借殼江蘇新民科技上市。早在2012年前,南極人還是一家保暖內衣品牌,但是現在,公司的主營業務已經變成品牌綜合服務、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
  • 拼多多(PDD.US):社交裂變與低價爆款鑄造第二大電商平臺 公司增長...
    2016年9月拼多多與水果自營電商「拼好貨」合併於2017年全面轉型社交電商平臺模式。發展初期,拼多多利用微信小程序和社交拼團快速裂變,並在算法模式上顛覆傳統的搜索模式,重視推薦,強調「人貨匹配」;成立三年,公司於2018年7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年活躍用戶數突破4億,超越京東躍居第二大電商平臺。   2。
  • 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的主要類別有哪些?
    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新的衍生模式,通過社交互動、來輔助商品的購買和銷售行為,並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社交電商的出現,使得購物趨向於場景化,在與人社交、娛樂的互動中產生需求、解決需求、極大地提高了用戶購物的體驗感,更好地適應了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變化。
  • 完美(中國)傾力打造,團巴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社交電商巨頭
    2020年,隨著疫情後時期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大範圍普及,電商用戶流量的快速增長和流量紅利的逐漸萎縮之間的矛盾也愈加的明顯,傳統電商所面臨的增長「桎梏」也慢慢地開始顯現。就在這激烈的電商模式之外,社交電商正迅速地崛起。
  • 流量焦慮、數據造假……直播帶貨,一場亂鬨鬨的盛宴
    「直播將成為2020年最激動人心的一次商業試驗……從數據可見,到今年底,直播交易額將突破一萬億元,到明年將佔到中國網際網路電商總交易額的五分之一。」  2020年,疫情突至,電商直播似乎成為可拯救各行各業的「靈丹妙藥」。商務部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商直播超過400萬場,預計全年有望突破萬億級市場規模。「萬物可播、全民可播」成為一個響亮的口號。
  • A股電商龍頭連續大跌,南極電商怎麼了?
    與火紅大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月12日,南極電商再次遭遇跌停,開盤不久就直接下挫10.04%並持續到收盤,股價也觸及了9.23元的近期新低。僅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就已經下跌了32.18%。
  • 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的本質是社交裂變,降維打擊!
    有人說,什麼是社交電商?未來社交電商是否會是一個趨勢?社交電商,社群電商,社區電商,有什麼區別?社交電商基於社交媒介和社交關係低成本獲客,最終實現商業變現的電商模式(拼團,內容分享、分銷社區團購);社交電商是指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
  • 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需求+資本有望...
    2019年的「雙11」,逾10萬戶淘寶商家開通直播,「直播一姐」薇婭和「口紅一哥」李佳琦的引導交易額分別超過27億元和10億元,著實讓以直播帶貨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火了一把。事實上,作為基於社會化移動社交而迅速發展的新興電子商務模式,社交電商已深度滲入零售市場。消費品製造商爭相發力社交媒體、新興社交電商平臺紛紛湧現的同時,各大傳統電商平臺也將社交生態納入其戰略布局。
  • 疫情下的守與變:私域流量將是下一個增長爆點
    還是從疫情開始說起其實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很多的行業帶來了困擾和問題,當然不可否認,一場疫情來臨之後,也有很多的企業和公司突然間成長起來了。其實像我們社交電商行業來講的話,也是有很多機會,至少我們在1月份的時候,已經恢復到年前的增長比率了。
  • 流量造假亂象頻發 形成龐大黑灰產業鏈
    記者調研發現,不僅是網絡直播帶貨,當前網絡平臺虛假流量亂象頻發,已形成了龐大的黑灰產業鏈,破壞市場競爭環境、擾亂輿論生態,暴露出平臺管理和依法監管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引流」手段繁多 黑產業鏈已形成近期,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報告點名數位明星,指出其在「雙11」直播中疑似造假刷單,對觀看人數、銷售數據「注水」。
  • 先有社交才有網際網路:顛覆中的社交電商
    將「可調控社交」(scalable sociality)的理論應用在中國社交電商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社交維度中都有社交電商的滲透。3、在傳播成本上,社交流量成本較電商線上廣告引流成本低。4、在傳播覆蓋上,社交媒體佔據了消費者大量的注意力和時間。
  • 奇點學堂|零售流量新賽道:會員電商要逆襲?
    自從進入網際網路電商時代,誰能吸引更多流量、誰擁有更多的流量,誰就能在這個時代裡賺錢,流量為王是網際網路時代的不二法則。電商從業者許多年前就不再掩飾自己對流量的瘋狂追求。而基於社交的分享、推薦能夠更加低成本、高效、精準匹配個性化的供給和需求的連接。4流量問題,本質上是需求收集的能力和需求收集效率的問題。在社交網絡的大環境下,80%-90%的流量來自於個體的生產,所以不是去擁有流量,而是去和真正有流量的個體合作。
  • ...300億電商巨頭連續跌停 最慘「莊股」6天腰斬 「造假」傳聞再起...
    如300億電商巨頭,遭「造假」利空傳聞,股價接連跌停。1月4日,A股公司南極電商開盤後閃崩跌停後;1月5日,南極電商開盤後又是直奔跌停;300多億的電商股,在連續跌停打擊下,1月5日收盤價11.09元,最新市值為272億元。這兩日,是南極電商加速下跌,在今年7月份達到24.41元高位後,股價一路下落。而近日,此前一份關於公司造假的研報再度傳開。
  • 突破傳統電商困局,兔拍拍發力共享社交電商
    然而,在網際網路紅利見頂的今天,再去用傳統的電商模式進行去庫存難以奏效。找到傳統電商模式之外的全新去庫存方式,成為人們的必然選擇。新零售隨之興起,並逐步產生更多複合式、多元化的運作形態,最火的便是社交電商與拍賣電商。社交電商誕生的直接因為便是傳統電商平臺紅利減少,中小企業急需一個更好的平臺來銷售自己。
  • 流量造假只會透支信譽
    明星數據造假早已不是新鮮事,明星為了維持熱度,獲得更多商業價值,不惜買流量撐場面,幾千萬的粉絲都只是第一步。流量明星在數據造假上的開銷很大,對於數據造假這件事,一個明星想要多少粉絲和評論,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過程令人瞠目,讓人不禁感慨,流量藝人的數據造假結果「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私域電商是偽命題?掌握這個運營邏輯將跑贏社交電商20年
    上周,方老師與悟空掌柜創始人王棟在廣州展開了一場私下交流,他們一起對社交電商整體大環境進行了深刻探討,王棟對包含微商的私域電商行業表達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婷克麗將他們的談話整理成文,希望能與業內佼佼者產生共鳴或對他們有所啟發,此文值得反覆看20遍,關乎社交電商行業未來20年變遷大方向。
  • 這些造假,觸目驚心!
    1山東臨沂電商從業者孫玲玲,在某電商平臺經營一家銷售糖果類產品的店鋪,今年10月開始嘗試電商直播。一個月裡,孫玲玲找了多位帶貨主播,這些主播粉絲數量都超過百萬,但幾乎每場帶貨都以賠錢收場。「有的主播介紹了產品很久,最終只賣出去一千多塊錢。
  • 極光:今年雙十一垂直跨境電商DAU明顯減少,海購流量向綜合頭部平臺...
    雙十一依託於強大的流量吸附力,逐步升級為品牌新品發布主陣地,今年電商平臺迎來新品大爆發,越來越多品牌選擇雙11期間發布新品。根據海關的數據,今年雙十一國內進出口的指標均較去年有增長,由於疫情的關係,電商及免稅店成為國內購買海外商品的主要渠道,因此用戶對於海購的需求實際上並沒有減少;垂直跨境電商用戶量下降的原因很可能是,近年來天貓和京東等頭部平臺的國際供應鏈愈發成熟,在速度、價格上的優勢顯著,吸引到更多的海購用戶流量。
  • 史上最牛電商,陷造假風波,股價閃崩
    史上最牛電商,毛利率90%,淨利率超過50%,南極電商的業績秒殺其他電商巨頭!業績漂亮得不真實,也就頻繁迎來造假質疑!最近,南極電商遇到事了,開年後,股價連續兩日跌停,今天再度大跌近7%,三個月內,股價已經腰斬!隨著股價的持續大跌,尤其是在開年三個交易的暴跌,造假風波又起來了!1、南極電商的業績真實性存疑!
  • 社交電商到底有哪幾種商業模式?
    關於社交電商的現狀,包括它的優勢我不分析了,因為我相信今天能夠來到現場對社交電商都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認同感,我們講的三個詞,人貨場,人在哪裡,貨在哪裡?貨還是那些貨,只是消費者的關注點變了,那麼人在哪裡?微信、抖音、QQ,包括短視頻快手等這些地方,所以我們現在聽到最多的詞是短視頻,那麼如何在流量入口去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所以我聽到私域流量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