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社交才有網際網路:顛覆中的社交電商

2021-01-08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當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帶來的便利性,讓「商品」觸手可及。同時大眾媒體渠道的影響力逐漸被瓦解,社交媒體開始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剛過完年,你一定被家裡七大姑八大姨拉著點了無數次拼多多,社交電商的出現看似新興事物,然而,熱衷於網際網路考古的騰研識者楊皓天告訴你:微商和拼多多的模式並不是首創,無論是安利還是拼團,社交裂變的玩法早於網際網路就已經存在。社交電商有三寶:傳播!傳播!!還是傳播!!!

他認為未來的社交電商是去中心化、碎片化的,會從對於產品品牌的重視轉向對「把關人」個人品牌的重視,會從獲客成本cac的重視轉向用戶生命價值ltv的重視。

文章大綱:

社交電商起源社交電商勝在傳播力拼多多:社交電商的進行時

如果我說,未來電商領域微信真的有可能和淘寶平起平坐,你恐怕會付之一笑。

但是,改變正在發生……

首先我們認識一個名詞——什麼是社交電商(social commerce)?

wiki的定義是通過社交關係鏈傳播的電商交易行為是社交電商。

讓我們記住這個名詞,因為它正在顛覆整個電商生態,解構傳統媒體和超級大v的渠道把控力,未來每個人都會成為社交電商網絡上的一個渠道節點,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當今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帶來的便利性,讓「商品」觸手可及。同時大眾媒體渠道的影響力逐漸被瓦解,社交媒體開始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社交電商(social commerce)

最早出現在2005年的Yahoo,當時雅虎提供了一個商品列表功能,用戶可以在其下方評級,和其他用戶討論等。

而在中國,2005年騰訊剛剛推出QQ空間,中國網際網路的主角是搜狐、網易、新浪。

而當時2005年的上網場景絕大多數是在電腦,手機市場還在Nokia時代。

轉眼間,2018年已經全面 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中國網民手機上網比例達96.3% ,人均周上網時長26.5小時。

26.5小時是什麼概念?中國人均睡眠時間是6.5小時,每周的上網時間是睡眠時間的57%;按八小時工作制算,每周的上網時間是工作時間的66%。

社交電商發端在2005,而崛起是在13年後的今天。

可以說當今時代移動網際網路顛覆了我們的生活,它的影響力滲透到各行各業,而在這其中商業顯然是受網際網路浪潮影響最大的一塊。

社交電商勝在傳播力

而社交與商業在移動網際網路上正在以怎樣的方式結合呢?

我們要明確先明確社交的不同維度。

倫敦大學人類學教授Daniel Miller針對社交媒體提出了一個「可調控社交」(scalable sociality)的概念。[1]

「可調控社交」(scalable sociality)包括不同規模、隱私程度不一的群體,這與之前工業時代的大眾傳播和人際間傳播形成鮮明對比。

從「可調控社交」的角度來分析英國中小學生,在不同的規模的社交群體使用的APP也是不同的,而中國的社交媒體生態更為集中。

將「可調控社交」(scalable sociality)的理論應用在中國社交電商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在不同的社交維度中都有社交電商的滲透。

相較於傳統的中心化電商,社交電商的優勢主要集中在商品信息的傳播能力上:

1、在傳播質量上,社交電商可以借用自身在關係鏈當中的角色為品牌進行信用背書,增強信任;社交電商中傳播者本身就在消費者的關係鏈當中,其生產的內容更貼合消費者;

2、在傳播效率上,從大眾媒體中心化的樹狀傳播變成基於社交關係鏈的網狀傳播,傳播者相互激發,有機會達到「引爆朋友圈」的病毒傳播效果。

3、在傳播成本上,社交流量成本較電商線上廣告引流成本低。

4、在傳播覆蓋上,社交媒體佔據了消費者大量的注意力和時間。

5、在傳播方式上,社交媒體不僅是存在廣告(Advertising),軟文 (advertorial )等傳統信息傳播方式,也有拼團,砍價等遊戲化的傳播方式

並且伴隨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功能的出現,以及物流系統的完善,在社交媒體中的購物體驗上較中心化電商平臺差異已經不大。

對比傳統電商平臺的交易模型,產品和品牌在社交媒體中受到「把關人」的影響極大,這裡的把關者從「可調控社交」(scalable sociality)的角度,按影響範圍,可以劃分為明星(super-star),意見領袖(KOL),LBS關係人群(老鄉/鄰居),二度人脈(好友的好友),好友,家人。

「把關人」(gatekeeper),最早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傳播學四大奠基人之一庫爾特·盧因(1947年)在《群體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的。盧因認為,在研究群體傳播時,信息的流動是在一些含有「門區」的渠道裡進行的,在這些渠道中,存在著一些把關人,只有符合群體規範或把關人價值標準的信息才能進入傳播渠道。

在大眾媒體時代,記者編輯是把關人,而在朋友圈和公眾號,每個人都可以向全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所以把關人的概念在泛化。

正是由於不同維度把關人的推波助瀾,社交電商在傳播能力上相較於傳統電商有質的飛躍。

而時尚行業,餐飲行業天然具有社交話題性的行業最受社交媒體中各個層級把關人的歡迎,「今天你穿的真好看」,「你吃了麼?」,是常見的打招呼方式,而時尚記者,美食家也是在大眾媒體時代就存在的行業。

來看兩個案例。

Maxfind是深圳一家做電動四輪滑板車的創業企業,主要在Facebook上獲客,過去三年中,每年業績增長超過45%。

Maxfind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都有自身的商業官方主頁,通過facebook的廣告進行新客引流,通過自身商業官方主頁對新客進行互動,信息的傳播,品牌的塑造,通過自身的內容以及粉絲的留言等來刺激新客進行產品購買。而後通過facebook的第三方獨立建站工具Shopify來實現產品購買。

facebook+Shopify的模式拉近了品牌和客戶的距離,客戶在主頁上的留言,店家會在24小時之內進行恢復;同時通過產品產生了一個「粉絲」群,這個粉絲群對於產品的更新以及生產可以傳播的內容都是意義非凡;並且這樣獨立站的模式擺脫了電商平臺對於數據和流量的控制,讓商戶更加靈活。

和maxfind類似,suqqu也靠著社交媒體的風,成功在中國打出了自己的市場。

Suqqu是一家在中國沒有任何專櫃,只有一個微博帳戶的日本化妝品品牌,從百度搜索的角度來看,在2011年同歐萊雅的搜索指數差距極大,而18年,歐萊雅的搜索指數只有suqqu的3倍左右。

在微信指數上,歐萊雅的微信指數不到suqqu的3倍。

suqqu在2009年時,這個關鍵字在百度幾乎搜不到任何訊息,而在2010年後,各個美妝達人和購買者們的文章讓這個商品的聲音快速增長,而suqqu至今為止在中國並未在大眾媒體上進行任何的營銷,可以說,這個品牌的塑造,是完全依靠社交媒體,而這個產品的交易,也主要依託於海淘的社交電商。

從拼多多看社交電商的進行時

根據商務部統計,2018年,中國社交電商市場規模預計達到11397.78億元,較2017年增長66.73%。中國社交電商從業者規模預計達到3032.6萬人。《2018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發展報告》預估社交電商市場規模將達3萬億元,佔到網絡零售交易規模的31.3%。[2]

這是倫敦大學2016年對於社交媒體中電商行為的一項調查,可以看到在約有25%的各國用戶均於社交媒體上有過的電商行為。

在中國,五年前,微商以一種矛盾的姿態出現在人們面前。一方面諸如俏十歲憑藉微商異軍突起,一年賣出了超過4億元的面膜,並冠名央視、湖南臺等多個綜藝節目;另一方面,假貨、層層代理、吹噓洗腦、付錢後不發貨直接跑路等亂象屢屢發生。這使得微商逐漸與傳銷、騙子劃了等號。

和微商類似,根植在微信社交網絡上的,還誕生了另一個獨角獸。

拼多多僅僅3年時間,做到3億用戶,美股上市。快速增長的奧秘有人說是依託社交裂變匯聚原本離散的消費需求,匹配供需,通過各種社交分享的遊戲,獲取低價的社交流量,也有人說是靠山寨劣質產品的廉價衝擊市場。這使得拼多多也經常陷入輿論的漩渦。

微商和拼多多的模式並不是首創,無論是安利還是拼團,無論是山寨還是假貨,這樣的玩法始終存在,甚至早於網際網路的時代存在。

拼多多CTO陳磊說「拼多多興起的背景就是支付渠道的完善和物流的下沉。快遞不進來,我買不了東西;現在好了,我有手機微信支付,快遞也進來了。」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拼多多抓住了低線城市中社交電商的機會點,而社交電商的機會才剛剛開始,通過低價粗暴的獲客,是社交電商故事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未來的社交電商會是去中心的,碎片化的,其中平臺的價值更多是工具性的。社交電商會從對於產品品牌的重視轉向對「把關人」個人品牌的重視,會從獲客成本cac的重視轉向用戶生命價值ltv的重視。

從微信的角度,通過IM工具,將所有的人遷移到了微信,通過公眾號,會將所有的信息遷移到微信,而通過小程序,是不是可以將所有的電商和服務遷移到微信?

一個微信

如果能夠在微信中找到全部的商品還有你好友的評價,你會在怎樣的場景中使用淘寶呢?

— END —

參考資料:

[1]How the World Changed Social Media UCL Press Daniel Miller P4 P59

[2]人民網: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8/0717/c40606-30150897.html中國社交電商2018年市場規模將破萬億

 

作者:楊皓天,騰訊廣告營銷服務線生態客戶產品運營

公眾號:騰訊研究院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V9G6Iky1dJ8sJPhqYBTIeA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的主要類別有哪些?
    社交電商,是電子商務的一種新的衍生模式,通過社交互動、來輔助商品的購買和銷售行為,並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社交電商的出現,使得購物趨向於場景化,在與人社交、娛樂的互動中產生需求、解決需求、極大地提高了用戶購物的體驗感,更好地適應了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變化。
  • 什麼是社交電商?社交電商的本質是社交裂變,降維打擊!
    有人說,什麼是社交電商?未來社交電商是否會是一個趨勢?社交電商,社群電商,社區電商,有什麼區別?社交電商基於社交媒介和社交關係低成本獲客,最終實現商業變現的電商模式(拼團,內容分享、分銷社區團購);社交電商是指將關注、分享、溝通、討論、互動等社交化的元素應用於電子商務交易過程的現象。
  • 網際網路巨頭當道,社交電商小微企業還能出圈嗎?
    雖然「小鵝拼拼」在產品邏輯與用戶體驗上還存在諸多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私域流量為王的社交電商時代,騰訊有著先天的資源優勢。 龍虎盤踞的社交電商,賽道愈加擁擠,許多未入局的企業望而止步,其實網際網路巨頭與資本的進入會加速催化新場景與新模式的產生
  • 又是一年畢業季,社交電商蜜源等成就業首選平臺
    同時,在如今社交電商佔據網際網路大盤的新趨勢下,拼多多、蜜源、雲集等先行的社交電商也逐漸成為了近年來畢業生爭相從業的首選。究竟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深層原因呢?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從業社交電商,可能有以下3個原因:  市場廣闊,人才需求旺盛  符合畢業生求職意向  提供多樣的就業機會  市場廣闊 人才需求旺盛  近幾年,社交電商發展前景廣闊。前有拼多多借社交拼團異軍突起,後有雲集、蜜源等平臺迅速崛起,社交電商仿佛一夜之間成為了新零售風口。
  • 突破傳統電商困局,兔拍拍發力共享社交電商
    然而,在網際網路紅利見頂的今天,再去用傳統的電商模式進行去庫存難以奏效。找到傳統電商模式之外的全新去庫存方式,成為人們的必然選擇。新零售隨之興起,並逐步產生更多複合式、多元化的運作形態,最火的便是社交電商與拍賣電商。社交電商誕生的直接因為便是傳統電商平臺紅利減少,中小企業急需一個更好的平臺來銷售自己。
  • 路口app分析報告:社交電商的十字「路口」
    社交電商起步於2011年,並隨著騰訊新推出的微信朋友圈和小程序,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社交裂變帶來巨大的公域和私域流量,並對電商領域產生持續不斷的影響。隨著行業中「小紅書」、拼多多、雲集等多家社交電商公司得到資本市場投資並成功上市後,這一行業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逐漸清晰,市場整體目前已進入穩步發展期。
  • 大大倉上線 打造專注於品牌特賣的社交電商平臺
    在過去十幾年中,電商行業在國內的發展一直處於上半場,但在移動網際網路人口紅利正逐漸消失的當下,電商獲取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第四次消費革命下,新零售的「人、貨、場」被重構。社交電商將交易的「場所」發展為「場景」,將生意在「對話框」中做成,也是人和人之間面對面交易的一種回歸。
  • 湖南經視專訪蜜源-用社交改變中國電商
    2019年,社交電商已經處在一個巨大的風口階段。傳統的電商格局已定,網際網路流量紅利基本結束,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得益於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每個個體都可以成為傳播中心,並產生商業價值,這是社交電商可以迅速崛起的底層支撐。8月25日,蜜源副總經理周盛接受了湖南經視專訪。
  • 拼多多、雲集、愛庫存,社交電商的三駕馬車有啥不同?
    01第一家純粹的社交電商拼多多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喊了多年的社交電商,終於迎來了第一股!這是有標誌性意義的。能夠從眾多社交電商中殺出來,第一個衝到公開資本市場,拼多多實數不易,而在拼多多之後,還有多家社交電商,發展形勢很好,比如雲集、愛庫存等,他們誰能成為拼多多之後第二個上市的社交電商呢?
  • 酒行業「社交+電商」項目方案可行性分析
    編輯導讀:社交無疑是網際網路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而基於行業的垂直社交無疑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文章針對酒行業「社交+電商」的項目方案可行性展開了分析探討,希望其中的思路和方法可以給大家提供些參考。
  • 社交電商到底有哪幾種商業模式?
    我們看到很多王老吉、娃哈哈都在往社交電商這個領域發展,但是我們很多的中小企業也問自己到底怎樣的社交電商模式適合我們。所以今天劉緣借方雨老師這場年會與企業家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社交電商的解決方案。1.社交電商到底有哪幾種商業模式?
  • 築夢未來:社交電商與區塊鏈數字營銷發展創新峰會在穗舉行
    築夢未來|社交電商與區塊鏈數字營銷發展創新峰會在穗舉行 優格PAM社交電商平臺正式上線【何媒通訊社】(廣州訊)為更好的貫徹落實習總書記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提出的重要指示精神,2019年11月8日,廣東省營銷師協會、廣東省金融創新研究會、廣東省企業管理協會聯合《粵商天下》雜誌在廣州香格裡拉酒店舉辦《社交電商與區塊鏈數字營銷發展創新峰會》暨優格PAM社交電商營銷平臺上線啟動儀式
  • 完美(中國)傾力打造,團巴拉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社交電商巨頭
    2020年,隨著疫情後時期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大範圍普及,電商用戶流量的快速增長和流量紅利的逐漸萎縮之間的矛盾也愈加的明顯,傳統電商所面臨的增長「桎梏」也慢慢地開始顯現。就在這激烈的電商模式之外,社交電商正迅速地崛起。
  • 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需求+資本有望...
    1、社交電商成為網絡零售市場發展的「生力軍」「種草」、拼購、直播帶貨、社交電商……這些詞語已經成為網絡購物中的熱門概念。在其背後,「全民社交」正催動網絡零售從模式、場景到理念的深刻變革。2019年的「雙11」,逾10萬戶淘寶商家開通直播,「直播一姐」薇婭和「口紅一哥」李佳琦的引導交易額分別超過27億元和10億元,著實讓以直播帶貨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火了一把。事實上,作為基於社會化移動社交而迅速發展的新興電子商務模式,社交電商已深度滲入零售市場。消費品製造商爭相發力社交媒體、新興社交電商平臺紛紛湧現的同時,各大傳統電商平臺也將社交生態納入其戰略布局。
  • 同樣是網紅社交電商,Revolve和如涵為什麼差異這麼大?
    本篇從兩個維度進行觀察解析:1,為什麼美國有Revolve模式而中國沒有?2,為什麼如涵巨虧不受資本追捧而Revolve盈利良好?這兩個問題連帶出中美網紅社交電商和新媒體營銷生態的變化,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VS中國淘寶天貓的競爭戰略,以及KOL電商與電商巨頭的發展錯位等等觀察。
  • 聚拍拍社交電商引領消費致富‬‬增值的轉變;分享經濟引領未來
    聚拍拍社交電商引領消費致‬‬富增值的轉變;分享濟經‬‬將引領未來在全民直播帶貨的時代,在全民皆可商的流量時代,每個人都可以作為傳播的觸發點,每個點裂變後又將以核心價值匯聚,這將產生星火燎原之勢。著名的銷售大師喬·吉拉德說過:「每一個顧客的背後都隱藏著250個準客戶。」
  • 點購廣場打造社交新陣地,禮推交友開啟多元化社交新時代
    原標題:點購廣場打造社交新陣地,禮推交友開啟多元化社交新時代無論你是否喜歡,只要生存在這個世上就必須與他人交流,社交在所難免。實際上社交可以劃分為兩種:現實中的社交和網絡社交。即使在現實中認識,也會受工作、家庭等各種因素影響,通過微信、QQ等社交媒體進行真正的交流。
  • 獵豹移動與達令家戰略合作 小豹AI單詞寶突圍社交電商
    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表示,推出小豹AI單詞寶是獵豹移動在AI教育領域的嘗試和探索,如今AI正助力教育產業效率提升,而藉由小豹AI單詞寶在用戶畫像清晰且粘度性強的電商平臺達令家首發,獵豹移動也將進一步豐富小豹AI家族產品矩陣,並通過"內容+社交+零售"的新電商模式,帶給消費者更豐富多元的消費選擇和場景體驗。
  • 「供應鏈圖表」社交電商的四大主流模式
    「供應鏈圖表」社交電商的四大主流模式 > 其他內容 「供應鏈圖表」社交電商與傳統電商的全面對比
  • 蜜源3周年戰略升級發布:打造世界級社交電商內容導購平臺
    依託社交電商與分享經濟的正向發展模式,蜜源從三名初創用戶起步,成長至2019年底已突破2000萬註冊用戶,年度GMV實現269億元,蜜源以創新性的"社交電商"與"分享經濟"的模式在電商行業快速發展。隨後,蜜源梁韜董事長在發布會上,通過一組震撼的成長數字,為觀眾呈現了一幅"數字蜜源"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