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行業經過十年高速發展,巨頭優勢明顯,阿里巴巴、京東憑著巨大的市場份額和海量活躍用戶,成為兩座不可撼動的大山。但目前在這些平臺,頭部店家佔據95%的自然流量,中小企業新入駐,嚴重依賴直通車、淘寶客和鑽展等付費流量,營銷推廣成本極高,難以為繼。
同時,隨著經濟下行壓力開始逐漸增大,去庫存成為當下諸多行業的必然選擇。然而,在網際網路紅利見頂的今天,再去用傳統的電商模式進行去庫存難以奏效。找到傳統電商模式之外的全新去庫存方式,成為人們的必然選擇。
新零售隨之興起,並逐步產生更多複合式、多元化的運作形態,最火的便是社交電商與拍賣電商。
社交電商誕生的直接因為便是傳統電商平臺紅利減少,中小企業急需一個更好的平臺來銷售自己。
2015年開始,拼多多、小紅書等通過渠道下層以及抓住長尾流量這個巨大的人群,帶來了新一波電商流量紅利,並為行業去庫存開闢了廣闊的下沉市場。
2018年至今,社交電商呈現井噴式發展。相對傳統電商,其變革主要體現在人、貨、場的變遷:人,也就是消費者從年輕化到全齡化結構的擴張;貨品設計理念從圍繞產品規模化提供到個性化設計不斷提升;場景從中心化電子商務平臺到碎片化社交平臺的演變,為更多中小企業提供能大的生存空間。
對個性化商品和服務的需求,也讓拍賣電商日漸規模。一些獨特的產品更合適以拍賣的形式對外銷售,比如阿里司法拍賣、微拍堂文玩拍賣。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是把「拍賣」與「電商」簡單嫁接,沒有深度融合,拍賣電商只能局限於小眾市場。同樣,如果社交電商只是藉助社交的方式來繼續透支流量,忽略了對於新技術、新模式等新元素的加持,一旦流量不再,喧鬧的背後透露出來的將是疲態。如何破局?
將社交電商與拍賣相融合,創新模式,或許是破局方案。兔拍拍便是一個以競價購物為特色的共享型社交電商平臺,致力於構建人人參與、人人受益的新經濟電商生態。
消費者會在兔拍拍上看到高性價比或從沒見過的拍品,並遇到一群和他一樣想買的買家競爭出價,大大提升了用戶在線購物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兔拍拍將平臺利潤共享,所有商品利潤按比例分紅給用戶。比如,用戶只要參與競價,拍中有分紅及免單、幸運紅包,沒拍中也有自己加價部分的10%分紅。
另外,分享達人及關係夠廣的用戶,也可以通過邀請註冊及分享、開團賺錢。比如,僅普通用戶,都有邀請新人獲得對方加價收入的30%、推薦合伙人獎勵2000元、每天至少10次幸運紅包領取等福利。成為合伙人,分紅項更多、力度更大。
可以說,競價模式給用戶帶來了有競爭性和更有趣味的購物體驗,利潤共享也讓用戶更加積極邀請新人及組團競拍,確保用戶持續增長及重複購買。因此,對於渠道商而言,在兔拍拍賺錢自然比在傳統電商平臺更加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