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電商這條快車道裡,湧現了一批潛力無限的公司,成立於2017年的蜜源便是其中的一匹黑馬。今年6月,這家公司在廣州舉辦了三周年戰略升級發布會,蜜源創始人梁韜在總結蜜源發展成果時表示,蜜源APP上線僅兩個月就達到了收支平衡,六個月實現盈利。
蜜源三周年戰略發布會
作為一家社交電商內容導購平臺,蜜源APP在2017年正式上線,致力於為用戶搜集全網購物優惠。梁韜透露,從最初的三位原始用戶,發展至2019年底,蜜源用戶突破2000萬註冊用戶,年度GMV累計達269億。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中,蜜源GMV同比去年雙十一增長27%,彰顯了社交電商導購行業頭部的實力。
近年來,隨著傳統電商的增速放緩,天價流量費用和品牌獲客成本高企,社交電商憑藉解決傳統電商獲客成本、打破長久以來轉化率低的優勢,已經成長為僅次自營電商、平臺電商後的「第三極」,蜜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應運而生。
在梁韜看來,蜜源較早地進入行業並把握住了機遇,創新性地將「社交電商」與「分享經濟」的模式進行結合。如果要用一句話接地氣的話總結蜜源的商業模式,那可能會是,蜜源讓交易中的多方各自受益,蜜源提升了用戶與供應鏈的交易效率,為多方交易進行賦能。
在傳統的購物環境中,購物更偏向於私人化,社交分享的價值未被完全挖掘及釋放。得益於科技的進步,人與人的交流變得便捷且高效。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同趣、同好、同頻,形成了個性化的社群,人們也更願意將自己的「心頭好」分享給其他人,而這種趨勢為「社交電商」提供了成長的土壤。同時,個體購物需求「群像化」,也增加了與供應鏈「談判」的砝碼,讓原本的購物成本進一步降低。在消費的另一端,平臺商家也更為便捷找到購買用戶,帶動轉化與銷售。
導購電商的競爭力是建立在用戶與商家間便捷的「交易之橋」,即幫用戶找到便宜的商品,幫商家帶來更好的推廣效果,從而促成交易的達成,這是最核心的價值。對消費者而言,最直觀的體驗就是簡單、便宜的購買通道,對商家而言就是穩定、轉化率高的推廣通道。而蜜源所做的就是通過革新技術、模式升級、提升效率、降低價格、升級體驗,為消費者帶來更便捷、優惠、美好的購物體驗。
蜜源創始人梁韜先生
而如何能將產品打磨成熟,與蜜源團隊的創業精神密不可分。梁韜認為,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在落地前需要具備幾點要素,包括在交易閉環中是否對所有參與者都有利,是否能夠實現持續正向盈利以及是否足夠簡單可複製。 他強調,蜜源團隊在不斷嘗試著創業的初期,都對這些問題都有過深思熟慮。
不僅如此,蜜源模式的發展,也離不開近年來消費升級帶動、網際網路技術提升以及女性消費者購買力崛起帶來的紅利。從三周年發布會上公布的用戶畫像數據來看,不難發現,蜜源準確洞悉並及時抓住了這些有利的市場機遇。數據顯示,蜜源APP中70%的用戶集中於發達地區,網購需求大,購物情緒高漲。以73%的女性購買力為主,與網購主要人群和社交電商主要用戶高度重合。以80、90後用戶為主,母嬰百貨類商品最受歡迎。
據艾瑞《2019年中國社交電商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社交電商突破萬億大關之後,預計2021年將到28646.3億元;預計到2020年,中國社交電商的用戶數增加至7.73億人。出於對市場前景和自身模式的看好,接下來蜜源的目標是試圖打造世界級社交電商內容導購平臺,並在未來服務1億用戶,創造1000億GMV。
積蓄三年發展經驗的蜜源,下一步將會將發展重點轉向蜜源國際版,同時,加大蜜源整體的研發投入。
近年來跨境電商的蓬勃讓梁韜及團隊看到了這片藍海的潛力,這實際上也是開發蜜源國際版的主要初衷。梁韜留意到,消費者對於購買跨境產品是有著較大的需求,同時,很多海外華人、華僑也有購買國內產品的需求,比如淘寶商城已拓展至東南亞。
基於要為用戶搜集全網購物優惠、提供返利等出發點,蜜源國際版目前正處在緊鑼密鼓的開發階段。疫情衝擊、人員儲備是國際版在上半年遭遇的痛點之一,國際版為此推遲了上線。不過,梁韜表示,預計如果順利的話,蜜源國際版今年年底就可以推出。
除了國際版外,蜜源今年的資源將會傾斜在數據驅動研發上。
未來消費者對於社交電商的要求可能會越來越高,同時,隨著用戶的增多,如何拉近商家與消費者的距離、更了解客戶的需求並更好地對接供應鏈,成為蜜源發展至現階段所需要思考的,平臺研發升級是其中的關鍵鑰匙。梁韜透露,今年在研發上的投入大概佔到公司總投入的一半。
除此之外,對蜜源而言,更大的計劃在於布局小惠無人便利倉(以下簡稱「小惠」)和燦播直播。如何開啟「社交電商新紀元」,蜜源給出了自己的企業洞察。在產業結構上,蜜源將打通線上社交電商、新零售無人超市以及直播電商。蜜源作為社交分享型電商導購平臺,利用其用戶流量優勢,縮短用戶與品牌的距離,將優惠給予品牌和用戶,是一種新的購買力的人群組織方式;小惠項目是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產物,降低了社會交易成本,提高社會生產效率,雙方獲得實惠,新零售的一種新模式;而直播電商是新技術的產物,它的到來縮短了人和貨之間的距離,提高了整個社會流通效率。直播電商是對消費者的尊重,是對供應鏈的尊重,是對技術的尊重,是未來科技技術的一個交易的方向。
無人零售行業曾有過一段瘋狂的時間,但很快便傳出過關店潮等負面消息,行業歸於平靜。
而之所以選擇現在入局無人零售領域,梁韜表示,得益於近三年技術手段的不斷提升,設備成本已實現降低至原來的四分之一。同時,探索發展至今的小惠模式已經足夠成熟並可複製。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小惠更像是無人零售的2.0升級版。
不同於過去三年行業大多僅停留於「無人售貨」概念,針對技術硬體配套落後,小惠找到了無人零售的新出路。「小惠不是純粹的無人零售。對小惠來說,無人只是手段,降低成本、提高坪效才是目的。」梁韜說。
圍繞著節省成本和購物優惠兩大主題,小惠每家無人倉均採用店倉共享的設計,即店面向外部分供消費者下單,內部則為無人智能貨倉,使得近90%的空間都可存放貨物。目前,每家小惠可同時存放多達1000+SKU的商品。
相等的貨物數量,在普通便利店需要80平方,小惠僅需40平方,這極大地提升了坪效。而通過無人自動化的管理手段,可實現一個職員同時管理10家門店,解決了人力成本問題。
這些節省下來的整體運營成本,在實現門店盈利的同時也可以把優惠讓渡給消費者。以550毫升的農夫山泉為例,在便利店和超市的單價分為為2.5元和1.5元,而在小惠,消費者花1.2元就可買到。
截止目前,小惠已開設了50家門店,覆蓋廣州、佛山等地。梁韜表示,今年的目標開店數為500家,主要布局在廣東,也可能廣東以外的二三線城市,選址傾向於人口密集、對價格敏感的老小區、居民區等。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和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隨著人們接受度的提升,無人零售行業用戶規模正逐年增長,預計2020年將突破650億,預期2021年完成千億大關。
而自疫情以來,無人零售也切中了消費者無接觸購物痛點。梁韜認為,考慮到規模效應上來之後,小惠的單店的回報時間會非常快。按照計劃,小惠未來還會增加一些SKU,包括生鮮、雪糕等產品。
在藉助小惠挖掘線下市場的同時,蜜源也將目光投向了直播領域。
蜜源孵化的直播服務機構燦播,主要業務在幫助高端美妝做代直播運營,已為肌膚之鑰、資生堂、祖瑪瓏、海藍之謎以及茵芙莎等高端品牌的天貓店鋪服務。較早切入直播賽道以及近年來高端美妝市場的向好趨勢,燦播已在直播領域博得一席之地,實現年產出GMV25億元。
眼下,直播已成為中國網民的最愛消遣,數據顯示,約2.65億人有看視頻進行購物的經歷。
另據iiMedia數據顯示,國內直播電商市場規模從2017年190億元迅速增長至2019年的4338億元,2020年預計規模將達9610億元,同比增長122%。而5g時代的到來,直播電商也將邁入萬億陣營。
「宅經濟」也成為今年市場的熱點,據商務部大數據顯示,上半年電商直播超過1000萬場,觀看電商直播的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超過2000萬。
「人人皆主播,萬物皆可播」的紅利為燦播的發展提供著無限可能性。在梁韜看來,燦播事實上扮演的是一個撮合的角色,他做了一個統計,淘寶上有300萬個商家,品牌商家佔據了十分之一,那麼意味著有30萬個品牌商家需要做直播。
以今年618期間為例,淘寶已有13個直播間成交過1億元,其中品牌商家的直播間佔了大半。由於坑位費高企等原因,品牌商家無法一直藉助李佳琦直播間帶貨,同時不是每個商家都能長期自己下場做直播,能夠解決商家的痛點直播代運營機構便應運而生。
除了直播代運營,燦播還擁有大量的主播資源和明星資源。梁韜透露,蜜源做為社交電商行業領先者,並不僅僅只追求銷量。蜜源為品牌和商家創造的價值,除了銷量以外,講求的是,「品、效、銷「。未來,蜜源將通過與燦播MCN機構直播的方式把品牌影響力融合在一起,做到品效合一。
數據顯示,社交電商、無人零售、直播三者2020年中國市場規模總和將達到3萬億元,在2021年更將突破5萬億元。
將三者結合,儼然成了一盤基於5g時代的好生意,尤其是對於希望抓住新零售市場的公司說,看上去是能夠流量互通的不二法門。
梁韜表示,考慮到蜜源、小惠以及燦播結合後,能夠彼此賦能,精準連結人、貨、場聚合供應鏈資源,而不是一個簡單1+1+1=3的數學公式。作為行業頭部企業的蜜源,未來定會在這個萬億賽道上有所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