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小的個體,也是一個品牌。
這個微信公眾平臺的標語,實際上向人們道出了社交電商最直接最簡單的做法。
那就是從朋友圈開始。
可以說朋友圈,正是社交電商真正魅力所在。
萬能的朋友圈裡,你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在朋友圈發布一些自己的創業經歷和心得,這些其實都是社交電商的玩家,其中不乏有年入百萬的大佬級別人物。
如果眼鏡行業要參與社交電商,享受社交電商帶來的紅利,該怎樣做呢?
一,了解社交電商和傳統電商的區別
1,發展模式
傳統電商:以「貨」為中心,用戶通過搜索,選擇所需要的購買的貨物才會與眼鏡商家發生聯繫。
社交電商:以「人」為中心,是一種分享型經濟。通過社交關係裡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分享,用戶早已在社交圈子裡熟知了這款眼鏡產品,然後購買,核心是用戶在購買之前,就已經對眼鏡商家有了信任。
2,擴散方式
傳統電商:用戶有需求才會被人知曉,流量的獲取來自於關鍵詞搜索和廣告推廣,但一般推廣成本高。
社交電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係拉動需求,流量的回去來自於社交圈子裡的傳播,眼鏡商家宣傳成本幾乎為0。
3,商品傳遞理念
傳統電商:商品就是商品,是價格,沒有人情味的商品。
社交電商:商品是信任,是人與人之間溫暖的情感體驗。
4,用戶角度
傳統電商:屬於漏鬥型銷售,假如有眼鏡店有100個訪問,通過你的溝通與努力,說不定最終只有10個人購買。
社交電商:用戶凝聚力高,而且有一種病毒性傳播的力量。如果有10個人購買了你家的眼鏡,購買者有了超好的用戶體驗後,進行分享,那麼這便是一輪宣傳,可能會挖掘到幾個客戶,這幾個客戶再進行分享,又能挖掘到客戶,如此反覆,周而復始。
5,盈利模式
傳統電商:在公域流量中花費大量的拓客成本吸引新用戶下單。
社交電商:一次性的流量留存在私域流量池中不斷高頻成交。
從以上傳統電商和社交電商的區別來看,相信大家能夠認識到,社交電商最明顯也重要的一點就是「粉絲思維」。
社交電商是以「人」為核心,「粉絲思維」是社交電商的根本所在。
那麼,眼鏡行業需要關注那些問題,怎樣做才能從零開始將社交電商做好呢?
其實很簡單,做好以下四點,社交電商的紅利也能享受的到。
二,眼鏡行業做社交電商需要關注幾個點
1,人設與社交帳號的專業度
社交電商圈子裡的大佬們都是不同行業裡的「引領者」,是行業意見領袖。
我們需要學習這些人,以專業化的角度去做人設,去提高社交帳號的專業度。
從引流環節開始,就應該在社交帳號的暱稱、簡介、頭像、定位上下功夫。
因為獲取用戶信任是社交電商及其重要的一點,比如各位都是眼鏡行業的從業者,那麼就只做眼鏡相關的產品就行,如果向用戶推薦其他產品,就會覺得很突兀。
2,用戶參與
如果你有信心,可以這麼理解,把社交電商的商家比作粉絲們的偶像,那麼粉絲去購買偶像推薦的商品,參與偶像的日常朋友圈趣事,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這裡最重要的一點是,用戶有過參與,所以眼鏡企業主做社交電商一定要明白這一點,不要講客人只是當做客人,而是將客人當做你的朋友。
3,凝聚力
前面說社交社交電商具有凝聚力高,傳播度高的特點,但是前提是特別需要注重服務質量。
只有優質的服務,用戶才能從你身上獲得超好的用戶體驗,才能形成分享,增加凝聚力。
如果眼鏡產品出現什麼問題,或者服務環節令用戶不滿意,那麼只有無條件處理,不然機會形成不良傳播,這種不良傳播與良好傳播是成正比的,社交電商裡好的口碑傳播快,壞的口碑傳播也快。
4,信任力與個人IP形象
私域流量經營中講過一個案例,一位珍珠創業者,為取得用戶的信任,親自帶領團隊到珍珠原產地進行考察,並且發布珍珠專業知識在公眾平臺,隨後成功的獲取了用戶信任,並且成功的打造的屬於她的個人IP。
社交電商也是一樣,粉絲通常思考的是,商品我想買,但你是怎樣的一個人,值得我去信任嗎?
很多時候,社交電商中用戶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對賣家的信任。
如果粉絲對眼鏡商家的信任很高,眼鏡商家的個人IP也有不錯的建設,那麼粉絲會不買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