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以來A股走勢長虹,但另人費解的是電商龍頭南極電商股價幾度遭遇閃崩,走勢異常奇怪。
周二,A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揚,滬指站上3600點關口,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3608.34點,上漲2.18%;深證成指報15460.03點,上漲2.28%;創業板指報3180.35點,上漲2.83%。與火紅大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月12日,南極電商再次遭遇跌停,開盤不久就直接下挫10.04%並持續到收盤,股價也觸及了9.23元的近期新低。僅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就已經下跌了32.18%。
公開信息顯示,南極電商前身南極人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保暖內衣生產商。成立之初,依靠營銷搶灘市場,花費重金打廣告,通過品牌效應帶來需求和銷量。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公司創始人張玉祥把生產端和銷售端的自營環節統統砍掉,只保留「南極人」IP,開始所謂的輕資產吊牌生產模式。這種模式也被業內稱為「賣吊牌」的模式。其產品品類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囊括了內衣、母嬰、服裝、床品&布藝、廚品、鞋品、服飾配件、戶外、家電等9大品類的55大類目的產品。
在去年上半年,南極電商曾經走出了一波連續上漲的行情,由去年年初的10元左右上漲至最高點的24.41元/股,此後股價一路向下,進入今年更是跌停不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輪下跌似乎機構拋售跡象明顯。例如,1月4日、5日,龍虎榜數據顯示,賣出金額排名前五的席位中,機構席位分別佔了兩個、三個,代表了機構在大舉出逃。
股價持續的走低,讓此前傳過的南極電商業績造假的質疑,再次被市場關注。
最近,又有人在社交媒體上貼出了興業證券的研報《盈餘管理和盈餘操縱的界定和識別》,雖然沒有明說是南極電商,但其中一段關於「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段落,被市場普遍解讀為針對的就是南極電商。
報告提到「XX電商」存在造假的六大疑點,分別是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無明顯的競爭對手、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帳款、經營規模翻倍增長,員工數量反而下降、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
為了穩定股價,南極電商在上周也積極展開應對,首先是公司就股價異常波動進行說明。該公司公告稱,目前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董事會確認,公司目前沒有任何應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或與該事項有關的籌劃、商談、意向、協議等。
此外為了救市,公司還在上周宣布了將啟動上市以來規模最大的股份回購計劃:擬以不高於15元/股的價格回購股份,回購總金額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7億元。回購價較1月5日收盤價(11.09元)高35.25%。本次回購的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方式為集中競價,回購股份將用於實施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回購實施期限為自1月6日起的6個月。
有分析師預計,這次回購的股份數佔公司總股本的1.36%至1.90%:假設回購價格為15元/股,以回購金額上限7億元計,公司回購股份數為0.47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90%;以回購金額下限5億元計,公司回購股份數為0.33億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36%。
從過往的歷史來看,南極電商上市以來實施過一次股份回購,時間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上次回購的計劃回購金額為1.5-3億元,回購價格不高於11元/股,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最終回購金額為1.51億元,回購均價為8.95元,回購股份數佔總股本的0.69%。
由此看來,若本次回購按計劃完成,則本次回購的規模(5-7億元)有望達到上次回購的3倍以上。
第三,公司管理層還積極與市場開展了溝通(文後附溝通實錄),表示在推出回購計劃的同時2021年的增長水平不會低於2020年,並強調回購計劃有史以來力度最大,藉此打消市場的質疑。
但是有市場人士指出,雖然公司層在股價閃崩後對市場回應積極,並推出了回購計劃,但並沒有對下跌原因做出較為有力的解釋,從後市的股價表現上來看也是收效甚微。南極電商股價是否還會進一步崩塌,值得市場關注。
附:Q&A實錄
Q:手淘改變,阿里一些流量被其他平臺分流,2021年的打法?
A:電商10年爆款紅利我們吃到了。最近信息流標籤的改革,我們從去年過年開始,在拼多多、淘寶上做試點。1月1號過後,我們組織架構改變,運營平臺、供應鏈平臺、招商。
信息流出來後,專業化處理能力要求更高的,爆款的效率在下降,這個改變也是希望2021年有更多好的商品,有專業的運營管理。我們預計,2021年的增長水平不會低於2020年。
Q:拼多多渠道在21年如何做到高速增長,貨幣化率有提升的趨勢,要如何做?
A:21年提價不會低於20、30%,這個提價是保證經銷商、供應商能盈利的前提下;
Q:數位化轉型的問題。渠道、供應、經銷商越來越多,這塊如何做?
A:現在數位化轉型跟我們組織架構轉型是同步的;今年會推出公司的明星產品。會上限管理工廠的數位化產品。會打通工廠-店鋪的橋梁,讓工廠可以看到店鋪的銷售、評價,讓店鋪可以看到所有工廠的庫存。
Q:經銷商標牌的庫存要多久來消化,未來的預期?
A:上半年的收入,主要靠信息流的增量,會開1000-4000家店鋪,會消化一部分庫存,然後讓工廠慢慢跟上我們的腳步。預計明年的4季度,GMV、利潤會達到一個比較同步的發展。
Q:信息化的這個多樣化產品,是不是多品牌的策略做?
A:不會用多品牌策略,店鋪的商品流轉不起來。目前有個回購計劃,金額會是歷史最高,以往的數倍,打消大家對造假的質疑。
Q:之前說2021年目標是500億,現在看會變化嗎?
A:GMV會高於500億。
Q:阿里渠道的貨幣化率比較高,2021年的目標區間?
A:天貓貨幣化率比較高,隨著信息流、淘寶、抖音的興起,不會下降只會上升。整個天貓和京東的收入權重會下降,交匯點估計在下半年。結論是,貨幣化率會逐步上升。
Q:拼多多渠道,跟供應商的合作情況如何?下遊盈利情況如何?
A:沒有客戶是虧損的。
Q:社交傳播、直播上面有上面新的進展?
A:目前還不能解決單店可持續的銷售。可能會有1、2個大型客戶做總體直播規劃。
Q:每年4季度都是現金流回流的時間,今年回收情況如何?
A:剛才看了下,淨現金流超過30億。
Q:時間互聯20年經營情況?
A:整體情況還好,沒有大幅增長,完成在我們預算範圍裡。我們可能會把網紅事業部併到時間互聯裡面,我們要求今年時間互聯今年各指標保持平穩增長。
Q:拼多多下遊客戶盈利都不錯?那其他渠道的客戶虧損有多嚴重?介紹一下。
A:新冠期間有跟客戶提過,有什麼困難可以跟我們提出來。今年天貓京東的增長不多,主要也是我們沒讓客戶去打爆款。絕大多數京東、天貓的客戶是沒有虧損的,有一部分是做的不如去年、甚至不如預期的,所以會有一些意見。
Q:阿里講信息流也講了2年了,好像今年3、4季度開始加速,原因是什麼?
A:這個肯定是行業發展的趨勢,流量到瓶頸後,怎麼讓消費者有多的選擇,只有信息流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阿里底層標籤是做用戶,所以做起來會比較慢。
Q:現在增加信息流的權重、商品的多樣化,是正當時還是之前有更好的時點?
A:如果我們早一個一年左右,我們今年會比較好,有點滯後了。
Q:C端品牌的建設如何看?
A:傳統廣告投入會減少甚至不做。會大量做我們基本功投入,做好我們的質量管理、研發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