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電商造假風波:看空者被調離 匯添富明星經理雷鳴加倉大賺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 南極電商被質疑造假股價大跌,電話會上拋出回購計劃緊急維穩無視信披紅線?

市場眼中的電商白馬股——南極電商,近兩日卻因為幾年前的一份分析師報告流傳,而被推上了造假風波,導致股價接連兩個跌停。

1月5日,南極電商股價收盤下跌9.91%。

為了穩住投資者情緒,公司高管在收盤後召開了電話會議。據業內人士稱,有不少機構投資者參加。

在當日下午3點多召開的電話會上,南極電商董事長張玉祥稱,公司目前有個回購計劃,金額會是歷史最高、以往的數倍,以打消大家對造假的質疑。

但是另一個問題來了,上市公司尚未公告,就在電話會上對機構投資者說,將會有一筆金額歷史最高的回購計劃,這樣真的不違規嗎?

南極電商被當作打假案例

把南極電商當作造假案例進行分析的,是興業證券一位原零售行業王姓分析師。

據業內人士稱,該名王姓分析師後來被調離去了後臺。

證券業協會信息顯示,王姓分析師尚未從興業證券離職。但有個細節倒是顯示,該名研究員的被調離可能與發表對南極電商的「造假」觀點有關。

金羅盤研究能力評測中,該名分析師曾推薦過家家悅、王府井、永輝超市等批零行業個股。但在2019年4月之後,該研究員不再薦股,上述相關個股也由其他研究員接手覆蓋。

巧合的是,在王姓研究員示例的「造假素材」中,截取「XX電商」的實控人股權質押公告的最後時間,是2019年3月19日。這說明,這份報告可能寫於2019年3月中下旬。

一個月後,「愛說真話的小王」就不再薦股了。

在王姓研究員的「打假教材」中,他說了些什麼呢?

這份名為《盈餘管理和盈餘操縱的界定和識別》的「打假教材」中,王姓研究員區分了「盈餘管理」和「盈餘操縱」的概念,並認定,1)盈餘操縱一般涉及造假,虛假交易;2)多為業績虛增,就表論表有時很難發現。直指盈餘操作等於造假。

在「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這一項裡,王姓分析師舉例了「XX電商」作為反面教材。

幾個關鍵知識點如下:

上述王姓分析師對「XX電商」得出的主要結論有:

1) 通過稅務角度計算的公司當年(2018年)應繳納的增值稅金額遠遠低於通過財報角度季度的增值稅金額;

2) 前五大客戶和前五大供應商高度重疊;

3) 2016年2月份借殼上市,2014年轉型當前業務,2014年以來,應收帳款佔應收的比重提升且波動較大;

4) 公司非常重視二級市場對於其應收帳款數額的關注,經常通過將應收帳款挪到其他流動資產或者流動資產差額(特殊報表科目)的手法,讓應收帳款數據變得符合二級市場的預期;

5) 實控人無其他體外業務,卻頻繁進行股權質押,實控人第一筆股權質押(2016-03-22)發生於借殼上市之後不到半個月額(2016年3月7日借殼上市);

6) 2017年,公司收入和GMV較2016年大幅增長,公司員工數量不增反降;2017年,前臺的銷售員工數較2016年減半,中後臺的技術人員、財務人員和行政人員數量卻增加。

蒼白無力的」真話」

不過,即使發表了「有理有據」的看空觀點,也沒有阻止大公募看好南極電商。

整個2019年,匯添富明星基金經理雷鳴,操控著自己管理的兩隻基金——匯添富藍籌穩健、匯添富成長焦點,不斷買入、加倉南極電商,成為亮眼的前十大流動股東。同時,匯添富代管的社保基金和社保基金「本基」也在2019年成為了南極電商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匯添富的強勢加倉,代表著基金經理雷鳴對南極電商的看好。

最終,反映在股價上,王姓分析師的看空沒有掀起波瀾、而匯添富雷鳴的加倉則賺得盆滿缽滿——2020年上半年的行情,讓南極電商從3月底的10多元,一舉躍升至最高點24元,實現翻倍。

此後,南極電商的股價在10月下旬小幅上漲後,開啟了一路下跌態勢。至今日收盤,股價被「打回原形」。

在公司股價連跌之際,不乏頭部券商研究所為這家公司寫研報「搖旗吶喊」,包括中金公司、國泰君安、中泰證券、中信證券、天風證券、廣發證券等等,深受各家券商「一致認可」。

中金公司在其2020年12月2日發布的研報中,對南極電商的目標價看到22.53元/股,並稱,「較當前股價有37.3%的上漲空間」。

相關焦點

  • 深股通三日增持南極電商2.5億 神秘港資主力手法不同尋常
    儘管參會機構在交流會上未提及有關「造假傳言」,但張玉祥講到,「以高額回購回擊對我們所謂造假的質疑,讓投資者安心、放心。」除實控人表態上的變化之外,南極電商的深股通持股也與股價表現出現「矛盾」。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公開數據發現,進入1月來的前三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大幅下跌,但深股通北向資金卻大幅增持該股。至1月4日,深股通一躍升為南極電商第二大股東,持股數量僅次於實際控制人張玉祥。
  • 深股通三日增持南極電商2.5億,神秘港資主力手法不同尋常
    儘管參會機構在交流會上未提及有關「造假傳言」,但張玉祥講到,「以高額回購回擊對我們所謂造假的質疑,讓投資者安心、放心。」 除實控人表態的自相矛盾之外,南極電商的深股通持股也與股價表現出現「矛盾」。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公開數據發現,進入1月份來的前三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大幅下跌,但深股通北向資金卻大幅增持南極電商股 。
  • 造假疑雲再發酵,回購計劃也擋不住股價閃崩,南極電商怎麼了?丨解財報
    昨日晚間,南極電商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連續兩個交易日收盤價格跌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但公司不存在應披露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亦不存在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買賣公司股票的行為。同日,南極電商回購計劃應聲落地。
  • 南極電商,為何外資越跌越買,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前些日,有人質疑南極電商財務造假,從今年7月公司股價創新高以來,當前已經下跌過半,按照目前的股價計算,從高位下跌幅度,已經高達57.6%。整個今年的行情,就如有過山車一樣,真是哪裡來哪裡去。然而,隨著公司股價屢創半年來的新低,公司也是坐不住了。
  • 南極電商的AB面
    面對捲土重來的「造假傳言」,南極電商1月5日晚公告,宣布擬以不超過15元/股的價格實施回購,回購總金額不低於5億元且不超過7億元。公司稱此舉是維護廣大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  事實上,在上述公告發布前,已有部分投資機構提前知道了這一「重磅」利好。  在1月5日下午召開的機構交流會上,張玉祥中途突然中止原有話題,向參會機構披露了上述回購信息。
  • 南極電商回應八大質疑 機構「寵兒」市值縮水過半 風波已過?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體外循環造假與否,自有專業的監管部門和審計師負責,外行的自媒體越俎代庖,恐怕難以能夠承受投資者維權的責任。被質疑財務造假2021年,對於南極電商來說,可謂多事之秋。從年初至1月13日,該公司股價累計跌幅達30.99%。南極電商暴跌讓2019年興業證券研報《盈餘管理和盈餘操縱的界定和識別》翻紅。
  • 史上最牛電商,陷造假風波,股價閃崩
    史上最牛電商,毛利率90%,淨利率超過50%,南極電商的業績秒殺其他電商巨頭!業績漂亮得不真實,也就頻繁迎來造假質疑!最近,南極電商遇到事了,開年後,股價連續兩日跌停,今天再度大跌近7%,三個月內,股價已經腰斬!隨著股價的持續大跌,尤其是在開年三個交易的暴跌,造假風波又起來了!1、南極電商的業績真實性存疑!
  • 南極電商,「吊牌」之路已到盡頭?
    其中社保基金減持,但明星基金經理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卻逆勢出擊,新進成為第8大流通股東。與此同時,北向資金也有持續抄底。 還有私募基金在社交平臺為其站臺喊話,南極電商已成為近期市場中爭議較大的一家公司。
  • 南極電商的AB面-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面對捲土重來的「造假傳言」,南極電商1月5日晚公告,宣布擬以不超過15元/股的價格實施回購,回購總金額不低於5億元且不超過7億元。公司稱此舉是維護廣大股東利益、增強投資者信心。  事實上,在上述公告發布前,已有部分投資機構提前知道了這一「重磅」利好。  在1月5日下午召開的機構交流會上,張玉祥中途突然中止原有話題,向參會機構披露了上述回購信息。
  • 「吊牌之王「閃崩,造假質疑再發酵,南極電商急推5億回購方案
    文|AI財經社 張夢依編輯|孫明連續2個交易日跌停,南極電商(002127.SZ)2021年的開頭「有點難」。1月5日,南極電商大幅低開很快便跌停,直到尾盤才打開跌停板,收報11.09元/股,南極電商的市值也跌破300億元。2021年開年的2個交易日,南極電商累計下跌了18.93%。
  • 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從貼牌轉向電商...
    一位興業證券分析師發布於2019年的研報中關於「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的分析,被市場普遍解讀為指向南極電商財務造假,該質疑或是造成下跌的源頭。1月5日晚,南極電商緊急召開機構投資者電話交流會,向機構投資者釋疑。當晚,公司連夜出臺回購計劃,試圖穩住下跌的股價。但1月6日開盤,南極電商股價跌勢不止,當日收報10.37元/股,跌幅6.49%。
  • 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從貼牌轉向電商網際網路平臺?2021年開年的兩個交易日,「網紅電商概念股」南極電商股價出現閃崩,連續兩日跌停。而在去年,這家公司的市值曾從2020年初的200餘億元飆升至7月份最高的近600億元。南極電商為何出現毫無徵兆下跌?
  • 南極電商「閃崩」調查:財務造假疑雲 貼牌模式雷點
    一位興業證券分析師發布於2019年的研報中關於「體外循環造假的識別」的分析,被市場普遍解讀為指向南極電商財務造假,該質疑或是造成下跌的源頭。1月5日晚,南極電商緊急召開機構投資者電話交流會,向機構投資者釋疑。當晚,公司連夜出臺回購計劃,試圖穩住下跌的股價。但1月6日開盤,南極電商股價跌勢不止,當日收報10.37元/股,跌幅6.49%。
  • 都是研報惹的禍「至暗時刻」的南極電商還能「翻身」嗎?
    不過,在股民眼裡,與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飛流直下的股價相比,零下幾十度都不算事。2021年開年伊始,短短4個交易日內,南極電商股價便下挫25.73%。這讓持有這隻股票的投資者,心中的寒氣比室外的天氣更涼。伴隨著股價下跌,南極電商業績造假的傳聞再度在市場上流行。而從市場交易數據看,部分機構也在殺跌出貨。一向以電商自詡,業績還不錯的南極電商,一時間蒙上造假疑雲。
  • 「吊牌廠」南極電商的崩潰:完美的公司都值得懷疑?
    南極電商屬於典型的機構抱團股票。 我們觀察到,南極電商前十大股東中,除了張玉祥朱雪蓮夫婦和董事劉睿外,其他是清一色的機構。 截至2020年9月30日,100家機構累計持有南極電商7.48億股。
  • 南極電商近期市值縮水40%北上資金最「受傷」 公司盈利能力明升暗降
    南極電商股價恰是去年三季報公布之後調頭下行後一跌而不可收拾。關於公司涉嫌財務造假的猜測再度浮現,引發投資者討論。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關於南極電商財務造假的質疑此前便偶有出現。2019年,興業證券曾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導投資人識別體外循環造假。在這份報告中,興業證券舉了「XX電商」的案例,並提出了六個疑點,分別是:淨利潤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無明顯的競爭對手、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帳款)、經營規模翻倍增長的同時員工數量下降、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
  • 超5億大手筆回購難擋股價下跌 「吊牌之王」南極電商陷造假疑雲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超5億大手筆回購難擋股價下跌 「吊牌之王」南極電商陷造假疑雲 繼新年頭兩個交易日連續跌停後,第三個交易日,即1月6日,南極電商跌幅放緩,下跌6.49%,收於10.37元。1月5日晚間,已連續跌停兩天的南極電商緊急拋出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7億元的回購計劃。
  • 南極電商:對「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的澄清
    每經AI快訊,南極電商(SZ 002127,收盤價:9.23元)1月1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關注到近期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後被多家第三方自媒體轉載。未避免對投資者構成誤導,現予以澄清說明。針對疑點一: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
  • A股電商龍頭連續大跌,南極電商怎麼了?
    進入2021年以來A股走勢長虹,但另人費解的是電商龍頭南極電商股價幾度遭遇閃崩,走勢異常奇怪。與火紅大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月12日,南極電商再次遭遇跌停,開盤不久就直接下挫10.04%並持續到收盤,股價也觸及了9.23元的近期新低。僅今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就已經下跌了32.18%。
  • 300億網紅白馬股崩盤,一份神秘研報掀起造假巨浪
    南極電商如果你不熟悉,南極人你一定聽過,打開淘寶,服裝類產品沒有幾個敢不掛南極人牌子的。半年時間大賺4.3億,「賺錢能力驚人」、「電商巨頭」、「股價漲幅1.5倍」,在這些標籤的加持下,這家公司的市值從2020年初的200億元飆升到7月份最高超500億。但是2020下半年畫風突變,股價跌跌不休,新年伊始,一份神秘的研報再度傳開,將南極電商的股價推向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