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電商回應八大質疑 機構「寵兒」市值縮水過半 風波已過?

2021-01-17 消費財經

消費日報網財經訊 南極電商(002127.SZ)的澄清公告姍姍來遲,但總算有點兒作用。1月13日收盤,南極電商的股價為9.44元/股,漲幅為2.28%,成交金額為18.63億元。此前近7個交易日,該公司股價跌跌不休,累計下跌超32%。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體外循環造假與否,自有專業的監管部門和審計師負責,外行的自媒體越俎代庖,恐怕難以能夠承受投資者維權的責任。

被質疑財務造假

2021年,對於南極電商來說,可謂多事之秋。從年初至1月13日,該公司股價累計跌幅達30.99%。南極電商暴跌讓2019年興業證券研報《盈餘管理和盈餘操縱的界定和識別》翻紅。興業證券研報中指出,體外循環公司的常見特點有:淨利率超高、無明顯競爭對手、資產非常輕、高增速高市盈率。報告中以XX電商為例,講解如何識別資金體外循環,其中引用客戶和供應商名稱顯示即為南極電商財報數據。

(圖片來源:網絡)

從這份研究報告所引用的數據來看,市場猜測這份研報舉例的對象就是南極電商。於是,2021年新年開市以來,南極電商股價加速下跌。從1月4日至1月12日,南極電商股價下跌近32.5%,。僅僅半年時間,南極電商股價相比去年高點跌幅超60%,總市值蒸發超370億元。

從業績來看,南極電商表現可圈可點。根據2020年三季報,該公司實現營收27.72億元,同比增長4.73%;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為7.22億元,同比增長19.75%。

南極電商正面回應八大質疑

資本市場多日遭遇「霜打」,南極電商終於正面回應了。1月12日晚,該公司發布關於媒體報導的澄清公告,正面回應市場的八大質疑。對於疑點一「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南極電商表示作為產業網際網路綜合服務商,公司的商業模式主要為 IP 品牌授權。對標海內外IP授權業務,均呈現高毛淨利率的特點,如美國 PVH(Philips-Van-Heusen)集團2020年前三季度報告披露,旗下CALVINKLEIN等品牌授權業務的毛利率近100%。IP授權業務本身壁壘較低,但擁有持續成功的IP壁壘很高。據三文娛(第三方公眾號)統計,全球總收入排名前 50的IP中,純美國 IP有22個,純日本IP有20個,純國產的 IP數量為0。中國授權零售商品的銷售規模僅佔全球3.4%份額,發展空間巨大。公司以南極人、卡帝樂鱷魚、精典泰迪等品牌開展授權業務,2020年總GMV 銷售額已突破400億元,因此公司的IP品牌授權具備明顯的競爭壁壘。

對於疑點二「無明顯的競爭對手」,南極電商澄清,公司擁有明顯的海內外競爭對手。國外包括神奇寶貝、 Hello Kitty 、漫威宇宙,國內包括恆源祥、北極絨等品牌授權公司。

對於疑點三「非常輕資產的運營模式」,南極電商澄清,IP授權業務均為輕資產模式,品牌價值珍貴,核心資產為無形資產(貨幣資金、金融 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固定資產(房屋、建築物、機器工具等)佔比較少。

對於疑點四「財務數據質量差,應收帳款佔比重較高」,南極電商澄清,2018 及 2019 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分別為 5.51 億元、12.55 億元,淨資產回報率 ROE(淨利潤/淨資產)分別為 23.71%、24.82%,業務現金流狀況良好,淨資產回報率處於已上市公司中高段位水平。應收帳款方面,2018 年及 2019 年,南極電商應收帳款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為 21.61%、20.21%,整體比例可控並且逐年下降。

對於疑點五「經營規模翻倍增長,員工數量反而下降」,南極電商澄清,2019 年較 2018 年淨下降 8 人,2020 年較 2019 年淨增加 175 人,主要體現為業務拓展需要,包括成立食品寵物用品事業群、直播電商事業部,以及存量類目的人數增加等。

對於疑點六「供應商和客戶高度重疊」,南極電商澄清在產業鏈合作模式上,生產商與經銷商存在重疊,多為前店後廠模式,且生產商與經銷 商均為公司的客戶。

對於疑點七「通過稅務角度計算,公司應繳納的增值稅金額遠遠低於通過財報角度季度的增值稅金額」,南極電商澄清絕大部分營業收入的銷項稅率為 6%(歸屬服務業),並非此前第三方論述中稅務角度計算的 17%的銷項稅率,計算邏輯有誤。

對於疑點八「歷次股權質押資金主要用途」,南極電商澄清截至 2021 年 1 月 11 日,張玉祥累計淨融資 14 億元,其中2.44 億元用於借殼上市、3.20 億元用於2017年併購時間互聯100%股權;用於歸還認購 2015 年發行股份時的借款、置換認購 2015 年發行股份時的借款和置換 2017 年定增時的借款合計金額為 5.3 億元;其餘 1.62 億元用於繳納個人所得稅款項約為 1.5 億元。

機構寵兒市值縮水過半

此前南極電商算得上是機構寵兒,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有多達110家機構持有南極電商,持股量佔後者流通股本的38.44%,持股市值達到129.63億。由於業績漂亮,南極電商可謂是炙手可熱的大白馬,從去年3月到7月,股價翻了兩倍多,多家機構在三季度大幅加倉。

但是,機構抱團股不敗的神話破滅了。南極電商成也機構,敗也機構。南極電商股價加速崩塌之時,機構不斷砍倉出逃的身影頻現。1月12日,南極電商放量跌停,兩家機構狂拋3億元。

曾幾何時,南極電商高毛利、低負債、高增長,獨得機構恩寵,持股機構中,不乏有社保基金,匯添富證券投資基金,保險資金等機構,其中在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除了實控人張玉祥和吳江新民實業外,其餘7家均為機構股東。

截至1月13日收盤,南極電商總市值為231.7億元,該公司高峰期總市值曾逼近600億元,如今縮水一半還多。

相關焦點

  • 南極電商近期市值縮水40%北上資金最「受傷」 公司盈利能力明升暗降
    財經網資本市場1月6日訊 南極電商股價新年以來連跌3天,累計跌幅24%,截至目前錄得6周連陰,期間市值蒸發157.85億元,縮水幅度近40%。公司營收與歸母淨利自2016年以來持續上升——去年三季報,公司實現營收已達27.72億元,歸母淨利為7.22億元,但增速下滑的態勢卻愈加明顯——報告期內兩項數據同比增幅僅為4.73%和19.90%,均為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南極電商歸母淨利增速統計:
  • 南極電商的AB面
    值得監管層關注的是,在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前,董事長張玉祥在電話會議裡竟然提前向機構透露回購的消息,這是否已涉嫌信息披露違規?  鎂光燈再度聚焦到南極電商的業務上。在服裝服飾行業,南極電商的「AB面」尤為扎眼。
  • 南極電商,「吊牌」之路已到盡頭?
    作者:劉峰 來源:首席電商觀察(ID:EC-guancha) 剛剛進入到2021年,曾經的吊牌之「王」南極電商(002127.SZ)在四個交易日內股價便下挫25.7%,市值已蒸發超50億元。
  • 南極電商的AB面-上市公司-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值得監管層關注的是,在上市公司發布公告前,董事長張玉祥在電話會議裡竟然提前向機構透露回購的消息,這是否已涉嫌信息披露違規?  鎂光燈再度聚焦到南極電商的業務上。在服裝服飾行業,南極電商的「AB面」尤為扎眼。
  • 南極電商造假風波:看空者被調離 匯添富明星經理雷鳴加倉大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 南極電商被質疑造假股價大跌,電話會上拋出回購計劃緊急維穩無視信披紅線?市場眼中的電商白馬股——南極電商,近兩日卻因為幾年前的一份分析師報告流傳,而被推上了造假風波,導致股價接連兩個跌停。1月5日,南極電商股價收盤下跌9.91%。為了穩住投資者情緒,公司高管在收盤後召開了電話會議。
  • 「吊牌之王「閃崩,造假質疑再發酵,南極電商急推5億回購方案
    文|AI財經社 張夢依編輯|孫明連續2個交易日跌停,南極電商(002127.SZ)2021年的開頭「有點難」。1月5日,南極電商大幅低開很快便跌停,直到尾盤才打開跌停板,收報11.09元/股,南極電商的市值也跌破300億元。2021年開年的2個交易日,南極電商累計下跌了18.93%。
  • 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從貼牌轉向電商...
    2021年開年的兩個交易日,「網紅電商概念股」南極電商股價出現閃崩,連續兩日跌停。而在去年,這家公司的市值曾從2020年初的200餘億元飆升至7月份最高的近600億元。南極電商為何出現毫無徵兆下跌?
  • 市值蒸發逾80億 南極電商跌跌不休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開年僅3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較2020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盤,市值已蒸發超80億元。對於南極電商股價的閃崩,許多投資者一頭霧水。對此,金融投資報記者致電公司董秘辦欲一探究竟,但截至記者發稿時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此前,南極電商曾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的所有經營、管理都是透明、公開的,歡迎媒體依據事實進行合法、合理的報導。」
  • 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南極電商造假疑雲調查:財務數據被疑「異於同業」 從貼牌轉向電商網際網路平臺?2021年開年的兩個交易日,「網紅電商概念股」南極電商股價出現閃崩,連續兩日跌停。而在去年,這家公司的市值曾從2020年初的200餘億元飆升至7月份最高的近600億元。南極電商為何出現毫無徵兆下跌?
  • 南極電商「閃崩」調查:財務造假疑雲 貼牌模式雷點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曾擔任一家上市公司財務總監的專業人士指出,「從研報提供的數據來看,南極電商的部分指標的確偏高,值得關注。」2021年開年的兩個交易日,「網紅電商概念股」南極電商股價出現閃崩,連續兩日跌停。而在去年,這家公司的市值曾從2020年初的200餘億元飆升至7月份最高的近600億元。南極電商為何出現毫無徵兆下跌?
  • 超5億大手筆回購難擋股價下跌 「吊牌之王」南極電商陷造假疑雲
    南極電商正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以「貼牌」的商業模式衝上A股的南極電商被質疑財務造假。總市值半年多跌去超340億連續跌停後緊急拋出回購計劃2021年開年,南極電商股價遭遇了連續跌停。1月4日開盤閃崩跌停,1月5日開盤後不久也跌停。
  • 南極電商開年三連跌 市值蒸發超80億
    原標題:南極電商開年三連跌 市值蒸發超80億   開年三個交易日,南極電商股價已連續三日下挫。
  • 史上最牛電商,陷造假風波,股價閃崩
    史上最牛電商,毛利率90%,淨利率超過50%,南極電商的業績秒殺其他電商巨頭!業績漂亮得不真實,也就頻繁迎來造假質疑!最近,南極電商遇到事了,開年後,股價連續兩日跌停,今天再度大跌近7%,三個月內,股價已經腰斬!隨著股價的持續大跌,尤其是在開年三個交易的暴跌,造假風波又起來了!1、南極電商的業績真實性存疑!
  • 廣告翻車,全棉時代深陷輿論漩渦,穩健醫療市值大幅縮水
    來源| 經理人傳媒旗下《經理人》本刊記者 | 孫晨近日,全棉時代的產品宣傳視頻遭到消費者的吐槽,雖然公司發表了兩次致歉聲明,但是仍然未能令消費者滿意,風波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查詢資料獲悉,除了陷入這場廣告風波,全棉時代APP也於近期因違規而被下達整改的通知,此外,其產品還存在不合格的現象。
  • 都是研報惹的禍「至暗時刻」的南極電商還能「翻身」嗎?
    文|馬櫻來源|博望財經三九已至,國內迎來近50年來最冷的冬天。不過,在股民眼裡,與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飛流直下的股價相比,零下幾十度都不算事。2021年開年伊始,短短4個交易日內,南極電商股價便下挫25.73%。這讓持有這隻股票的投資者,心中的寒氣比室外的天氣更涼。伴隨著股價下跌,南極電商業績造假的傳聞再度在市場上流行。
  • A股電商龍頭連續大跌,南極電商怎麼了?
    進入2021年以來A股走勢長虹,但另人費解的是電商龍頭南極電商股價幾度遭遇閃崩,走勢異常奇怪。 在去年上半年,南極電商曾經走出了一波連續上漲的行情,由去年年初的10元左右上漲至最高點的24.41元/股,此後股價一路向下,進入今年更是跌停不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輪下跌似乎機構拋售跡象明顯。例如,1月4日、5日,龍虎榜數據顯示,賣出金額排名前五的席位中,機構席位分別佔了兩個、三個,代表了機構在大舉出逃。
  • 南極電商,為何外資越跌越買,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前些日,有人質疑南極電商財務造假,從今年7月公司股價創新高以來,當前已經下跌過半,按照目前的股價計算,從高位下跌幅度,已經高達57.6%。整個今年的行情,就如有過山車一樣,真是哪裡來哪裡去。然而,隨著公司股價屢創半年來的新低,公司也是坐不住了。
  • 南極電商:對「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的澄清
    每經AI快訊,南極電商(SZ 002127,收盤價:9.23元)1月1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關注到近期網上流傳的質疑公司體外循環造假的PPT,後被多家第三方自媒體轉載。未避免對投資者構成誤導,現予以澄清說明。針對疑點一:淨利率非常高而無明顯壁壘。
  • 「吊牌廠」南極電商的崩潰:完美的公司都值得懷疑?
    渾水調研·挖掘上市公司價值,揭開資本市場真相 撰稿|渾水研究院市值研究中心 金禾 300億市值的「吊牌廠」南極電商(002127)竟然崩盤了。
  • 手撕「吊商」引首席怒懟,南極電商VS格隆匯,誰對了?
    作者| 南方、熊大數據支持| 勾股大數據來源 | 格隆匯探雷區(ID:glh-tlq)2020年5月28日,格隆匯探雷區曾發文質疑南極電商財務舞弊,彼時南極電商作為基金心頭好,股價如日中天,券商機構一致看多,大肆吹捧。文章發表後,作為市場上為數不多的質疑,我們基於公開信息提出的質疑立即引來很多機構的謾罵和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