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氣候變化的原因:過去100萬年中,世界平均溫度變化驚人!

2020-12-05 百科三鬥米

氣候變化

過去50年來,我們的地球處在不斷升溫之中。但是氣候變化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整個地球的歷史,就是生物適應氣候變化的歷史。

地球的氣候就如同一臺極其複雜的機器,分為上億個不同的部分,預測氣候未來的變化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不過回顧氣候史就相對比較簡單,這得感謝氣候變化留下的大量證據,包括樹木年輪的厚度和在極地冰層中獲得的古代空氣的成分。這些證據顯示了地球氣候的多變,而且許多重大變化的發生速度比科學家們原來預測的要快得多。

冰河期

冰河期地球

2萬年前的地球是與現在完全不同的一幅景象。北半球的大部分被無邊的冰川覆蓋,南至現在的倫敦和紐約,甚至像紐幾內亞這樣的地方,高山上都覆蓋著冰川。所以大量的水都封存在冰川之中,因此當時的海平面要比現在低100米。

冰河期的長毛象

對於植物和動物而言,這種寒冷的環境對它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積極的一面是,那時的陸地面積要比現在大得多,許多現在的海底在那時候都是又高又幹的陸地,這樣,動植物的傳播就更為容易——它們可以在現在被海洋分割開的地方之間遷徙傳播。但消極的一面是,對於生命而言,這種極端冷酷的環境是個巨大的挑戰。為了保暖,冰河期的哺乳動物都有著厚厚的脂肪層和長而粗的毛髮。

地球上的氣候形成來自於很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雲層。雲層將陽光反射回宇宙空間,同時它們也像毯子一般維持著地球的熱度。

極地冰

極地冰就像世界氣候的日記本一樣,它能捕獲當時的塵埃、花粉和空氣。科學家們可以通過深鑽冰層獲得幾千甚至幾百萬年前的冰芯樣本。

這張圖顯示的是過去100萬年中世界平均溫度的變化情況。其中有幾個比較主要的溫暖期,稱為間冰期,有些持續時間比較短,還有一些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現在就生活在間冰期。

氣候變化的原因

這次冰河期不是地球經歷的第一次,也不可能是最後一次。科學家們發現:地球的氣候在被稱為間冰期的暖期和更為寒冷的時代之間搖擺。許多專家認為氣候的變化主要是由於地球軌道的變化,但是也涉及其他因素,比如火山爆發和大陸板塊漂移等。

大陸板塊從形成開始就一直處於移動之中。火山活動的熱能為這種移動提供了能量,每年的移動速度為幾釐米。這種運動非常緩慢,人類無法察覺。不過,經過幾百萬年的時間,這種移動可以完全改變地球的外貌。由於板塊的移動,海洋的形狀也處於變化之中。

在氣候的變化中,海洋因為存儲了來自太陽的熱能而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大部分的熱量被存儲在熱帶海域,再通過溫暖的洋流傳送到南北半球。但是如果板塊的移動阻隔了洋流,南北兩端就會開始變冷,這種情況足以觸發一次可以持續幾十萬年的冰河期。

歲月的變遷

撒哈拉沙漠

上一次冰河期大約在1萬年前結束,地球開始變暖,冰川開始消融。從那時起,全球氣候就一直相當穩定,不過也並非一成不變。地球平均溫度起起落落,降雨量也一直在變化之中。在一些地方,比如撒哈拉沙漠,這些變化帶來了一些戲劇性效果: 現在的撒哈拉地區是世界上最乾燥最貧瘠的地方,但是在5000年前,撒哈拉地區的氣候相當溼潤,在那時,大象和羚羊生活在開闊的林地中,河馬繁衍在河湖地區。接下來的3000年間,撒哈拉的氣候變得越來越乾燥,沙漠開始擴張,動植物的生活範圍不斷縮小以至於消失。

不過並不是全然消亡——在撒哈拉地區的山脈中,氣候稍潮溼一些,油橄欖樹和淡水魚就生存了下來。

相關焦點

  • 地球6600萬年詳細氣候變化首次呈現
    原標題:地球6600萬年詳細氣候變化首次呈現 一項進行了數十年的大規模國際合作研究,近日結果出爐——來自6個國家的科學家共同宣布,涵蓋過去的6600萬年的一個氣候變化記錄項目已經完成,這是人類第一次建立了一個詳細、連續的時間表用以記錄全球氣候變化。相關研究結果已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
  • 地球6600萬年詳細氣候變化首次呈現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張夢然)一項進行了數十年的大規模國際合作研究,近日結果出爐——來自6個國家的科學家共同宣布,涵蓋過去的6600萬年的一個氣候變化記錄項目已經完成,這是人類第一次建立了一個詳細、連續的時間表用以記錄全球氣候變化
  • 氣候變化重塑世界
    溫室氣體的存在相當於給地球蓋了一個厚厚的被子,提供了大概33度的保溫效果,讓地球的平均溫度保持在15度,15度是非常好的溫度,介於冬天和夏天之間,春天的溫度,所以非常宜居。人類對氣候造成的影響氣候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 科學家揭秘氣候變化原因
    它的生物過程與物理和化學過程強烈的相互作用,以此構成複雜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統。氣候系統變化的原因引起氣候系統變化的原因有多種,概括起來可分成自然的氣候波動與人類活動的影響兩大類。前者包括太陽輻射的變化,火山爆發等;後者包括人類燃燒化石燃料以及毀林引起的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硫化物氣溶膠濃度的變化,陸面覆蓋和土地利用的變化等。
  • 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
    地球的平均氣溫在過去1萬年間似乎一直非常穩定,上下波動不到1℃,使人類文明能夠在目前舒適的15℃下興旺成長。但人類文明成功的本身卻對迄今為止倍加關照我們的氣候構成了破壞性威脅。 對流層中自然形成的溫室氣體「保護毯」(在整個大氣層中的體積不到1%)承擔著調節地球氣候的重要作用。
  • 全球氣候變化形成的有關原因
    目前的氣候變化,全球科學家的共識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類自己的責任,人類今日所作的決定和選擇,會影響氣候變化的走向。今日,地球比過去兩千年都要熱。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在中國,煤炭在能源消費總量中佔主導地位。
  • 氣候研究人員警告:「溫室」變化將使地球溫度飆升
    來源:cnBeta.COM本周,研究人員公布了一個關於地球溫度變化的詳細記錄,時間跨度為過去6600萬年。這條時間線是同類記錄中最完整的,顯示了我們星球的全球平均溫度,顯示了四種明顯不同的狀態。這些狀態被命名為溫室、暖室、冷室和冰室。
  • 氣候研究人員警告:「溫室」變化將使地球溫度飆升
    本文轉自【cnBeta.COM】;本周,研究人員公布了一個關於地球溫度變化的詳細記錄,時間跨度為過去6600萬年。這條時間線是同類記錄中最完整的,顯示了我們星球的全球平均溫度,顯示了四種明顯不同的狀態。這些狀態被命名為溫室、暖室、冷室和冰室。
  • 地球氣候的自然變化方式,以及我們是否應該對全球變暖負責
    部分原因在於,我們可以清晰的得到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與工業化以來1.28攝氏度(持續上升中)的全球暖化之間的因果聯繫。二氧化碳分子可以吸收地表反射的紅外輻射,所以隨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將會有更多的熱量被保留在地球中。古氣候學家們對地球歷史上的氣候變化也做了詳盡的研究,以下是主要的10種氣候自然變化方式,以及它們與當今氣候變化的對比。
  • 地球6600萬年氣候變化首次呈現,地球氣候將會有更準確的預測
    這兩天小編發現大家對地球氣候的變化挺關注的。而對地球接下來會有怎樣的變化爭議很大,有的相關方面的組織認為疫情期間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並沒有減緩「地球變暖」的步伐,形勢依舊嚴峻。同時也有相關研究氣候組織預測,目前氣候變化達到了一個拐點,接下來「地球變暖」將停止,隨之而來的是降溫,向著「冰河時期」進發。但是從有溫度記錄,到現在也才150年,這在地球演變的道路上微乎其微。參考價值有限。
  • 氣候變化產生的七種驚人影響
    「鸚鵡螺雜誌」專欄作者約翰·文德爾撰寫一篇研究報告「氣候變化時將出現戰爭」,文中指出,在廣袤的中亞費爾幹納山谷帶,錯綜複雜的邊緣地區、種族主義、水資源爭奪、不斷減少的資源和不斷升高的溫度,使這裡成為全球氣候變暖和人類衝突交匯在一起,這是一個具有獨特地形、氣候變化和政治衝突的地方。
  • 高保真的地球氣候歷史記錄將當前的變化置於背景之中
    科學家彙編了一份連續的、高保真的記錄,記錄了過去6600萬年的地球氣候變化,該記錄揭示了四個獨特的氣候狀態,這些主要的氣候狀態持續了數百萬年,有時甚至數千萬年,並且在每一種氣候中,氣候都呈現出與地球繞太陽軌道變化相對應的節律變化,但是每個氣候狀態對軌道變化都有獨特的反應,與不同氣候狀態之間的急劇變化相比,這種變化導致全球溫度變化相對較小。
  • 高保真的地球氣候變化記錄,揭秘了地球4種不同的氣候狀態
    《科學》雜誌當地時間9月10日報導,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廣泛的國際合作,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CSC)、德國不萊梅大學(UOB)、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等首次編制了一份高保真度、具有連續性的地球氣候變化記錄。它記錄了地球過去6600萬年間的氣候變化情況,揭示了4種不同的氣候狀態(溫室、暖室、冷室和冰室)。
  • 同濟大學參與的大型國際合作研究成果出爐——地球6600萬年詳細氣候變化首次呈現
    6600萬年的一個氣候變化記錄項目已經完成,這是人類第一次建立了一個詳細、連續的時間表用以記錄全球氣候變化。科學家們詳細研究了海底沉積物中保存的微小浮遊生物的外殼,通過這些貝殼的碳酸鹽物質中氧和碳的同位素關係,推算出主要的古氣候參數——溫度以及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含量。然後,他們將這些數據與地球軌道上的變化進行了比較,即「米蘭科維奇周期」。  在將數據進行聯合數學分析之後,研究人員建立了一條曲線,該曲線顯示了地球過去6600萬年來的平均溫度、冰量和碳循環的詳細信息。
  • 海洋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變化
    新的研究表明,古代海洋中的氧氣含量對氣候變化具有驚人的彈性。 科學家們利用地質樣本來估計5600萬年前全球變暖時期的海洋氧氣含量,並發現海底缺氧(缺乏氧氣)的「有限擴張」。
  • 地球平均溫度上升6℃,世界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而這不得不令人們反思,澳洲平均氣溫升高1℃就能引起持續數月的森林大火,如果不加以控制,隨著氣候變暖全球平均溫度持續上升,世界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全球平均氣溫上升2℃海平面將繼續上升4米左右,海堤被摧毀,格陵蘭島的冰蓋將徹底融化,旅遊勝地峇里島及馬爾地夫的面積將會縮小近一半。同時蚊蟲生存的季節和地區也將發生變化,瘧疾患者增加。
  • 過去50年氣候變化90%以上可能是人類活動造成
    (新華網陳競超攝)  新華網消息6月8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做客新華網,就氣候變化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以下是訪談摘要。  主持人全球氣候變暖有哪些特點?趨勢是什麼呢?  鄭國光全球變暖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過去100年上升了0.74攝氏度。
  • 地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全球氣候變化一直在發生
    全球氣候變化通常在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的時間裡緩慢發生。 相比之下,現在的地球氣候變化很快。 在大氣層頂部截獲的太陽能中,只有大約40%通過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 其餘的被大氣反射或吸收。太陽的能量輸出不是恆定的,它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它會影響我們的氣候。
  • 氣候變化是如何被發現的?| 氣候大會特別策劃
    研究者注意到,冰芯記錄中,氣候由暖向冷的轉變 「短的驚人」:末次冰期的開始只花了100年左右(Dansgaard et al., 1972)。 焦慮在1972年1月達到高潮。42位學者在布朗大學召開研討會,聚焦「間冰期何時以及怎樣結束」。
  • 那些否認氣候變化的人,其實並不關心氣候
    作為一門科學,氣候變化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它可能是現代科學中最受考驗的領域。然而在過去的30年裡,不斷有各行各業的人士在散播一些對這門科學的懷疑,稱氣候變化實際上並不存在。據最新估計(如下圖),全球五大油氣公司每年要花費約2億美元進行遊說,以控制、推遲或阻礙具有約束力的氣候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