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秘氣候變化原因

2020-11-24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什麼原因引起了氣候變化?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介紹什麼是氣候系統,以及氣候系統的各部分之間是怎樣相互作用並影響氣候變化的。

 

氣候系統的構成及其對氣候變化的作用


全球氣候系統指的是一個由大氣圈、水圈、冰雪圈、巖石圈(陸面)和生物圈組成的高度複雜的系統,這些部分之間發生著明顯的相互作用。在這個系統自身動力學和外部強迫作用下(如火山爆發、太陽變化、人類活動引起的大氣成分的變化和土地利用的變化),氣候系統不斷地隨時間演變(漸變與突變),而且具有不同時空尺度的氣候變化與變率(月、季節、年際、年代際、百年尺度等氣候變率與振蕩)。

 

氣候系統是地球系統的主要部分之一。地球系統還包括人類與生命系統,社會—經濟方面等。它是一個完整的、相互關聯的具有複雜的代謝和自身調節機制的系統。它的生物過程與物理和化學過程強烈的相互作用,以此構成複雜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統。

氣候系統變化的原因

引起氣候系統變化的原因有多種,概括起來可分成自然的氣候波動與人類活動的影響兩大類。前者包括太陽輻射的變化,火山爆發等;後者包括人類燃燒化石燃料以及毀林引起的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硫化物氣溶膠濃度的變化,陸面覆蓋和土地利用的變化等。

自然因素與氣候變率

氣候系統所有的能量基本上來自太陽,所以太陽能量輸出的變化被認為是導致氣候變化的一種輻射強迫,也就是說太陽輻射的變化是引起氣候系統變化的外因。引起太陽輻射變化的另一原因是地球軌道的變化。地球繞太陽軌道有三種規律性的變化,一是橢圓形地球軌道的偏心率(長軸與短軸之比)以10萬年的周期變化;二是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地球軌道的傾角在21.6°—24.5°間變化,其周期為41000年;三是地球最接近太陽的近日點時間的年變化,即近日點時間在一年的不同月份轉變,其周期約為23000年。

另一個影響氣候變化的自然因素是火山爆發。火山爆發之後,向高空噴放出大量硫化物氣溶膠和塵埃,可以到達平流層高度。它們可以顯著的反射太陽輻射,從而使其下層的大氣冷卻。

人類活動加劇了氣候系統變化的進程

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氣候變化,主要包括人類燃燒化石燃料,硫化物氣溶膠濃度的變化,陸面覆蓋和土地利用的變化(如毀林引起的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等。

人類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主要有6種,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其中對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它產生的增溫效應佔所有溫室氣體總增溫效應的63%。且在大氣中的存留期很長,最長可達到200年,並充分混合,因而最受關注。

溫室氣體的增加主要是通過溫室效應來影響全球氣候或使氣候變暖的。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完全決定於輻射平衡,溫室氣體則可以吸收地表輻射的一部分熱輻射,從而引起地球大氣的增溫,也就是說,這些溫室氣體的作用猶如覆蓋在地表上的一層棉被,棉被的外表比裡表要冷,使地表輻射不至於無阻擋地射向太空;從而使地表比沒有這些溫室氣體時更為溫暖。

自1750年以來,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全球大氣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濃度顯著增加,2005年全球大氣CO2濃度為379ppm,目前已經遠遠超出了根據冰芯記錄得到的工業化前六十五萬年以來的自然變化濃度範圍,是65萬年以來最高的。根據多種研究結果證實了過去50年觀測到的大部分全球平均溫度的升高非常可能是由於人為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引起的。

(來源:中國氣象局網站)

相關焦點

  • 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
    氣候變化是指由改變全球大氣組成的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造成的氣候變化,且經過相當時間的觀察,這種變化屬於自然氣候變化之外。除非我們做出重大努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否則全球氣候將在今後的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持續迅速變暖。 溫室效應增強從長期來說,「人工」排放之所以成為一大問題,原因就在於地球必須以接收來自太陽能源的速度來釋放能源。
  • 氣候變化九問-環流 溫鹽 氣候變化 PewCenter 科學家 氣候變暖...
    美國一家致力於研究應付氣候變暖對策的非營利機構PewCenter主管艾琳·克勞森就氣候變暖的一些常識和問題回答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提問。   問:什麼是氣候突變?   答:科學家們所說的氣候變化,通常指的是"氣候漸變"。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地球在逐漸變暖",或者是"氣候在慢慢變暖"。
  • 科學家揭示地球氣候變化和碳循環原因:太陽或是幕後黑手
    2月10日,據外媒報導,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影響全球氣候和碳循環的因素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以及數百萬年前引發地球歷史上兩次最具毀滅性的滅絕事件的原因。
  • 全球氣候變化形成的有關原因
    氣候變化會帶來哪些影響?氣候變化導致災害性氣候事件頻發,冰川和積雪融化加速,水資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化還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遭受洪澇、風暴等自然災害影響更為嚴重,小島嶼國家和沿海低洼地帶甚至面臨被淹沒的威脅。
  • 五大原因使2012成為氣候變化關注年
    美國Triple Pundit網站近日刊登文章回顧和反思2012年,稱氣候變化在過去一年中備受關注,主要基於以下五大原因:  第五、2012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 原因不僅僅是氣候變化
    毫無疑問,氣候變化是造成加州山火問題日益嚴重的最主要原因。研究統計,加州從1972年以來每年山火的受災面積增加了超過五倍。由於氣候變化導致加州乾旱季節變得更長,森林中的樹木和灌木叢缺乏水分,一旦發生火災就極易蔓延,小規模火災會迅速變成燎原大火。
  • 地球氣候變化的原因:過去100萬年中,世界平均溫度變化驚人!
    氣候變化過去50年來,我們的地球處在不斷升溫之中。但是氣候變化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物,整個地球的歷史,就是生物適應氣候變化的歷史。地球的氣候就如同一臺極其複雜的機器,分為上億個不同的部分,預測氣候未來的變化是相當困難的事情。不過回顧氣候史就相對比較簡單,這得感謝氣候變化留下的大量證據,包括樹木年輪的厚度和在極地冰層中獲得的古代空氣的成分。這些證據顯示了地球氣候的多變,而且許多重大變化的發生速度比科學家們原來預測的要快得多。
  • 科學家解釋為什麼地球南北兩極氣候變化好似「蹺蹺板」
    科學家提出新解釋:為什麼地球南北兩極氣候變化好似「蹺蹺板」?   新華網上海3月12日電(記者張建松)南北極好像是安裝在地球南北兩端的「冷凝器」,在全球氣候變化中起著極其重要作用。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提出新解釋:為什麼近60年來地球南北兩極存在相反的、好似「蹺蹺板」的氣候變化?    近幾十年來,許多科學家都從不同的研究角度注意到地球南北兩極呈現相反的氣候變化,北極地區顯著變暖,南極和南大洋則大範圍變冷,地球南北兩極存在相反的、好似「蹺蹺板」的氣候變化。    對於這一現象,國外科學家曾提出與「大洋傳送帶」假說有關的「經向環流」理論。
  •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出現,是氣候變化的原因嗎,不一定
    極端天氣事件頻繁出現,是氣候變化的原因嗎,不一定2019年就剩下2個月了,在逝去的一年裡,全球經歷了眾多的極端天氣事件。比如希臘和美國西北部的山火,最近澳洲也頻發的山火,洪水淹沒了美國東北部沿海城市,以及巨浪襲擊了日本日本二和英國。
  • 氣候變化九問
    美國一家致力於研究應付氣候變暖對策的非營利機構PewCenter主管艾琳·克勞森就氣候變暖的一些常識和問題回答了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提問。   問:什麼是氣候突變?   答:科學家們所說的氣候變化,通常指的是"氣候漸變"。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地球在逐漸變暖",或者是"氣候在慢慢變暖"。
  • 加科學家提出應對氣候變化新設想
    地球防變暖 兩招可制勝 加科學家提出應對氣候變化新設想 2010-09-09 08:12:53
  • 地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全球氣候變化一直在發生
    全球氣候變化通常在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的時間裡緩慢發生。 相比之下,現在的地球氣候變化很快。太陽的能量輸出不是恆定的,它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它會影響我們的氣候。 2、地球軌道的變化 地球圍繞太陽的軌道是一個橢圓不是圓,但橢圓會改變形狀。
  • 科學家確定導致長毛犀牛滅絕的真正原因是氣候變化 而非人類捕獵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在研究遠古長毛犀牛遺骸時發現,氣候變化導致了它們的滅亡,而由非人類捕獵引起。
  • 科學家利用超級計算機或可預測氣候變化
    一個世紀前,科學家通過手工計算了解了大氣吸收和發射能的量;如今,他們使用超級計算機,可以對地球氣候變化進行日益精準的預測。氣候相關的問題無處不在:南水北調、修建防波堤、推廣以色列水源存儲和管理模式、未來夏季氣溫超過38度的天數增多等。
  • ...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中國科大謝周清教授 揭秘企鵝遷徙原因
    5月16日,本報記者專訪了該校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教授謝周清,揭秘企鵝「搬家」的原因。企鵝「搬家」:這一問題困擾著國內外科學家隨著氣候變化,在南極半島地區,大量阿德利企鵝棲息地正顯著萎縮。謝周清介紹,南極的阿德雷島位於南設德蘭群島喬治王島,該島被國際鳥類聯盟確定為重要鳥類區域,也是南設德蘭群島金圖企鵝最大巢區。
  • 高保真的地球氣候變化記錄,揭秘了地球4種不同的氣候狀態
    《科學》雜誌當地時間9月10日報導,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廣泛的國際合作,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UCSC)、德國不萊梅大學(UOB)、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PIK)等首次編制了一份高保真度、具有連續性的地球氣候變化記錄。它記錄了地球過去6600萬年間的氣候變化情況,揭示了4種不同的氣候狀態(溫室、暖室、冷室和冰室)。
  • 應對氣候變化 中國需要「竺可楨」式科學家
    原標題:中國需要「竺可楨」式科學家   在低碳問題上,中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遭遇西方國家話語霸權,西方以低碳作為束縛他們的繩索,給其設置發展的上限,從而扼殺他們的未來,以保證西方繼續佔據現在的優勢。中國現在已是眾矢之的,要改變被動局面,只有主動出擊。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院士這樣來描述中國在世界氣候變化問題談判中的處境。
  • 氣候變化是未來極端乾旱暴露性增加的主要原因
    2016年6月9日,《氣候變化》(Climatic Change)發表題為《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對於未來極端乾旱暴露性的相對重要性》(The Relative
  • BBC紀錄片揭秘氣候變化真相: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氣候變化,已經是一個屢見不鮮的詞了。人人皆知氣候正在變化,卻不知氣候正在以何種方式改變我們的生活,更不知道我們能夠為氣候變化做些什麼努力。《氣候變化:事實真相》採訪了世界領先的氣候科學家,探討近年來氣候變化造成的惡劣影響、揭開了因與果背後的科學面紗。
  • 科學家解讀當前林業管理與氣候變化關係
    對於全球森林碳預算而言,溫度和降水等其他改變氣候的因子,以及森林管理策略的變化(例如在砍伐之前讓樹生長更長時間),似乎是第二位的,儘管它們在局部範圍非常重要。 Luyssaert等人表示,對於這些驅動因子是如何塑造森林碳匯的量化理解仍然缺乏。對它們在本世紀將如何變化的預測仍存在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