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原因使2012成為氣候變化關注年

2020-11-27 中國氣象局

  美國Triple Pundit網站近日刊登文章回顧和反思2012年,稱氣候變化在過去一年中備受關注,主要基於以下五大原因:

  第五、2012年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

  2012年12月,獨立的非盈利性組織「氣候中心」發表報告指出:「基於我們對截至2012年12月10日以來的118年的溫度記錄的分析,2012年將是美國大陸48個州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的可能性高達99.99999999%。」這並不是說溫度極低且寒風刺骨的天數變少了,而是這種天氣將不會那麼頻繁地出現。這對地球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因為海平面在隨之上升,北極棲息地也在消失。

  第四、政客們開始注意氣候變化。

  除了2012年秋天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相當尷尬地沒有提及氣候變化之外,商界、政界和媒體領袖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將這一問題放在了顯著地位。10家公司中有8家都將氣候變化納入其業務議程中,世界銀行、美國氣象學會等組織,乃至世界最大的礦業公司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都已發聲明強調氣候變化這一現實及其威脅。紐約州州長科莫、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和其他政要也開始將為氣候變化做準備作為首要的政策問題。

  第三、美國遭受了近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

  不幸的是,氣候科學家們預測類似的乾旱將變得更加常見。樂施會表示,旱災除了給農民和普通人帶來經濟影響外,不斷上漲的農作物價格也將「給貧困人口岌岌可危的生活和生計造成嚴重後果」。專家稱,這將導致食品騷亂以超出我們預期的速度蔓延,並最終引發政治動蕩。

  第二、滑雪產業開始關注氣候變化。

  2012年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的一份報告稱,在降雪量較少的年份,美國滑雪產業損失了近17億美元(1美元約合6.23元人民幣)的收入和1.3萬個就業機會。報告指出,未來幾年東北部地區的平均積雪天數將減少50%至75%。

  首要原因、颶風「桑迪」。

  氣候科學家們長期以來一直警告說,曼哈頓的大部分地區到本世紀末將被水淹沒。2012年10月29日,這一切就在人們眼前上演。颶風過後,受災嚴重的三個州能源供應短缺,很多人承受著洪水和大風造成的破壞,經歷了交通癱瘓、學校停課、餐館停業、車輛浸水等種種不便。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陳丹 責任編輯:葉海英)

  

相關焦點

  • 2021年氣候變化議題將迎轉機?BBC列出五大原因
    中新網1月3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日報導,2021年在全球的歡呼和期待中到來。新的一年,氣候變化、地球變暖的話題,將成為熱門議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告訴BBC首席環境事務記者賈斯廷·羅拉特,他認為氣候變化持久戰勝負的轉折點,就在今年。對此,BBC刊文列出2021年氣候變化議題可能出現轉機的五大原因。
  • 科學家揭秘氣候變化原因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什麼原因引起了氣候變化?氣候系統變化的原因引起氣候系統變化的原因有多種,概括起來可分成自然的氣候波動與人類活動的影響兩大類。前者包括太陽輻射的變化,火山爆發等;後者包括人類燃燒化石燃料以及毀林引起的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硫化物氣溶膠濃度的變化,陸面覆蓋和土地利用的變化等。
  • 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
    氣候變化是指由改變全球大氣組成的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造成的氣候變化,且經過相當時間的觀察,這種變化屬於自然氣候變化之外。除非我們做出重大努力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否則全球氣候將在今後的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持續迅速變暖。 溫室效應增強從長期來說,「人工」排放之所以成為一大問題,原因就在於地球必須以接收來自太陽能源的速度來釋放能源。
  • 女畫家用手指作北極冰山畫 呼籲關注氣候變化
    該畫家名叫ZariaForman,她的這些令人驚嘆的畫作來自於她2012年的作品集《追逐光》。這一系列作品是她獻給過世母親的禮物。同時,她也希望自己的畫作能提醒人們保護環境,關注氣候變化。在1869年走過的旅程。
  • 「溫度計」或引發戰爭 美軍關注氣候變化帶來軍事挑戰
    自氣候變化進入國際政治的議事日程以來,由此引發的各方面變化都成為了關注的焦點。2007年,11位美軍退休三星或四星將領通過一家諮詢公司成立了針對氣候變化的軍事顧問委員會,來評估全球氣候變化對國家安全重要因素的影響,並為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威脅做基礎性的工作。2007 年,該委員會發布了題為《國家安全與氣候變化的威脅》的報告。該報告是美國乃至全世界研究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關係的第一份報告。
  • 全球氣候變化形成的有關原因
    氣候變化會帶來哪些影響?氣候變化導致災害性氣候事件頻發,冰川和積雪融化加速,水資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化還引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遭受洪澇、風暴等自然災害影響更為嚴重,小島嶼國家和沿海低洼地帶甚至面臨被淹沒的威脅。
  • 專家視點:多學科交叉研究是氣候變化研究必然途徑
    因此,多學科交叉研究是開展氣候變化研究和環境問題研究的必然途徑。比如,公眾對霾天氣高度關注。霾天氣絕不僅僅是環境問題,而是與全球氣候變化存在緊密關聯。在研究中,環境科學和氣候科學交織在一起。  受學科發展水平制約,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國內外在進行氣候預測時存在一個局限:把氣候系統看成是氣候自身,僅僅依據氣象要素自身的變化進行短期氣候預測,比如前蘇聯的自然天氣周期和韻律、美國的平均天氣圖方法、我國學者提出的相似性和最大最小可能性等。實際上,大氣環流本身的記憶很短(小於10天)。在這種觀念指導下,研究沒有找到核心問題。
  • 關注!2020年氣候變化綠皮書在京發布!
    第12部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20:提升氣候行動力》(簡稱《綠皮書》)在京發布。《綠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融合的視角,見證記錄國際氣候變化進程,緊扣中國綠色低碳發展成效,分析氣候變化領域前沿問題。
  • 氣候變化是如何被發現的?| 氣候大會特別策劃
    pixabay.com 編者按 如今,氣候變化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問題 撰文 | 唐自華(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責編 | 王冠麗 氣候變化是如何成為世人關注的話題?為什麼全球變暖成為了焦點?它又怎樣走進政治舞臺中央?
  • 2018年「氣候變化表現指數」排名出爐 巴西排全球第19
    據南美僑報網報導,2018年「氣候變化表現指數」排名出爐,巴西在全球60個國家中排名第19位,是「中等表現」分檔中的第1位。
  • 地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全球氣候變化一直在發生
    全球氣候變化通常在數千年或數百萬年的時間裡緩慢發生。 相比之下,現在的地球氣候變化很快。太陽的能量輸出不是恆定的,它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它會影響我們的氣候。 2、地球軌道的變化 地球圍繞太陽的軌道是一個橢圓不是圓,但橢圓會改變形狀。
  • 2003氣候變化國際科學討論會在中國舉行
    據最新公布的《中國氣象公報》顯示,過去一年裡,中國年度平均氣溫比常年值偏高1.1攝氏度,成為僅次於1998年和1999年以來的第三個高溫年。與此同時,科學評估還表明,未來50-100年全球的氣候還將繼續向變暖的方向發展。針對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這一國際熱點和焦點問題,近日,在中國北京舉辦了2003年氣候變化國際科學討論會。來自全球61個國家和地區的460餘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 2011科學謎團大盤點 留給2012年的五大未解之謎
    2012新年伊始,環顧世界科學舞臺,2011年,很多秘密被破解,但有更多秘密悄然步入2012年。近日,全球知名科學探索網站「Discovery News」精選出2011年十大被破解及未解之謎,從中可發現大千世界的無限精彩。
  • 科學認知氣候變化 高度重視氣候安全
    該報告是對IPCC先前相繼發布的三個工作組報告成果的高度凝鍊與綜合,包括氣候變化及原因、未來氣候變化與風險、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路徑、適應與減緩氣候變化措施等內容,反映了近年來科學界氣候變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人類社會對氣候變化的最新認知與理解。
  • 美國宇航局承認氣候變化的真正原因!
    但有趣的是,看到陰謀集團試圖利用氣候變化來增加他們的利潤和擴大他們的控制解開。60多年來,美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宇宙航行局(NASA)已經知道發生在行星氣候模式上的變化是完全自然和正常的。但是航天局,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選擇了讓人為的全球變暖騙局繼續存在和傳播,這損害了人類的自由。
  • 《聯合國氣候變化公框架公約》(COP)簡介
    對於發展中國家而言,消除貧困、發展經濟和社會發展是一個中心議題,而且貧 困國家往往更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因此關於抵禦氣候變化威脅的適應(Adaptation)策略及與此相關的公平問題將被提上議事日程。此外關於京都 議定書在2012年之後的目標也是與會者所關注的一個焦點。會議最終通過了德裡宣言。  2003年12月1日到12日,COP9在義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
  • 那些否認氣候變化的人,其實並不關心氣候
    作為一門科學,氣候變化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它可能是現代科學中最受考驗的領域。然而在過去的30年裡,不斷有各行各業的人士在散播一些對這門科學的懷疑,稱氣候變化實際上並不存在。據最新估計(如下圖),全球五大油氣公司每年要花費約2億美元進行遊說,以控制、推遲或阻礙具有約束力的氣候政策。
  • 話題:施洛德:關注氣候變化對經濟產生的短期影響
    話題:施洛德:關注氣候變化對經濟產生的短期影響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4年發布的第五份評估報告中指出,隨著全球平均氣溫不斷上升,與極端天氣事件相關的風險將會持續增加。
  • 氣候變化與水資源安全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13年發布的第五次評估報告指出,過去的130多年(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溫度上升了約0.85℃。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發布的《2018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2018年全球平均溫度比工業化前(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約1.0℃,是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第四暖年。
  • 俄羅斯:採取五大措施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中國網新聞11月14日訊 據俄媒報導,當地時間11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第22次締約方會議在摩洛哥的南部城市馬拉喀什召開,這是《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後的第一次締約方大會,來自全球196個國家,總計20000名代表參加此次會議。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出席了本次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