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蜂」究竟是如何產生的,竟都來自於人類

2021-01-20 宇宙解碼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有沒有聽到過「殺人蜂」這個詞,這種蜂光聽名字就知道它有多恐怖了,但其實這種蜜蜂的由來竟然是來自一起人類所引起的意外,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這種恐怖生物背後的故事。



    巴西是一個養蜜蜂盛行的國家,當地的蜂農除了日常的養蜂之外,也花很多時間在研究蜜蜂,希望能夠查找出產出更多蜂蜜的辦法,結果他們發現在非洲有一種非洲蜂,它們的攻擊性很強,但是毒性不高,最重要的是它們的產蜜量非常高,因此這群人就想方設法的將這種生物引進到巴西,在蜂農們的努力之下,總算從非洲引進了35隻非洲蜂,為了防止這種蜜蜂從實驗室裡逃走,它們還在蜂箱的出入口裝上特製的金屬網。



    沒想到值班看守的人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竟然擅自摘下了金屬網,讓蜂箱內的26隻非洲蜂逃到了巴西的野外,誰知道這個看似不嚴重的人為疏忽竟然是日後導致多起威脅生命的嚴重生物災害的起因。這26隻非洲蜂跑到野外與巴西的蜜蜂交配,誕生了一個新品種的蜜蜂,也就是蜜蜂中的惡魔——殺人蜂。



    這種生物天生就是為戰鬥而生的,不僅攻擊力強,而且還帶有強大的毒性,並且有強大的攻擊欲望與狙擊能力,一旦你被它認定為目標,殺人蜂會鍥而不捨的追著你跑,直到攻擊到你,那追擊的距離可以長達幾公裡,直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000多人和不計其數的寵物以及家畜都死於這種可怕的生物。


    科學家認為隱藏在這種生物體內的強大攻擊基因就來自住在非洲的非洲蜂,在那裡蜜蜂的天敵很多,毒性不高的非洲蜂為了要生存,養成了強大且主動攻擊的習性,連獅子都懼怕這種團結的生物,而殺人蜂不只繼承了非洲蜂強大的攻擊力,同時也克服了非洲蜂毒性不強的特點,是一種青出於藍更勝於藍的物種,不只如此,一般蜜蜂每年會聚集2~3次,互相交配,但殺人蜂每年聚集的次數要比一般蜜蜂高出6倍以上,為的就是增加交配的機會,加快繁殖的速度。



    直到現在不只是巴西,就連美國的南部都已經被這種攻擊力極強,繁殖力驚人的生物入侵。美國政府為了對抗這種可怕的生物,派出全副武裝的搜索隊進行地毯式搜尋與消滅,但是這種生物強大的繁殖能力使人類目前已經無法完全消滅它們,但是人類也想出極為特殊的間諜戰術,儘可能的壓制它們的數量,由一位工程師想出來的間諜戰術,也被稱為間諜蜂戰術。


    它們會在捕獲的殺人蜂身上裝上微型信號發射器,之後將這個殺人蜂放回野外,人類就能通過追蹤信號迅速定位到巢穴附近進行準確的消滅,雖然這種生物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威脅,但是它對大自然來說卻是一種益處,尤其是它們會獵殺許多對森林有害的害蟲,對森林防治有很大的幫助。再加上這種蜜蜂有強大的產蜜能力。這些優點都給蜂農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所以既然人類無法將這種生物完全消滅,就應該適度的管理控制這種生物,與它們互利互生。

相關焦點

  • 疫情未過,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據當地農業當局公告,這是一種來自亞洲的蜂種,此前從未在美洲大陸出現過。禍患接二連三,不得不說,這屆美國人實在是太難了。美洲史上的「殺人蜂」危機「殺人蜂」對美洲人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蜂群攻擊造成的人類傷亡慘劇經過藝術加工,被搬上熒幕,支配了幾代人對殺人蜂的恐怖回憶。一些「殺人蜂」電影 | 來自網絡這一次引起高度重視的「殺人蜂」,被確認是一種來自亞洲的胡蜂,學名大虎頭蜂(又稱亞洲大黃蜂),是全世界體型最大的蜂種。
  • 疫情未過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美洲史上的「殺人蜂」危機「殺人蜂」對美洲人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上一次的禍源來自非洲。上個世紀60年代,南美洲的巴西為了充分開發當地種類眾多的植物作為蜜源,試圖引進非洲蜂種和本土蜂雜交,以培育一種適應性更強的蜂種 ,來擴張本國蜜蜂養殖業。
  • 疫情未過 致命殺人蜂又來?這屆美國人民太難了
    據當地農業當局公告,這是一種來自亞洲的蜂種,此前從未在美洲大陸出現過。禍患接二連三,不得不說,這屆美國人實在是太難了。美洲史上的「殺人蜂」危機「殺人蜂」對美洲人民來說其實並不陌生。上一次的禍源來自非洲。
  • 「殺人蜂」乾死老鼠別大意!揚州小虎頭蜂也兇呢
    熱傳「殺人蜂」乾死老鼠揚州有沒有厲害的蜂?「一隻老鼠,被一隻『殺人蜂』乾死了。」家住槐泗的居民張先生稱,最近朋友間在傳著多張視頻截圖,一隻馬蜂模樣的蜂叮老鼠,體型大其數倍的老鼠沒了生命。張先生說,轉發中,有人稱這是正入侵美國的「殺人蜂」,還提醒大家不用怕,這是外來物種,目前揚州地區還沒有。「我越看它越像是我們見過的馬蜂,非常像!」張先生說,他網上查了一下,美國、澳大利亞等地都正在遭這種厲害的蜂入侵。一個「殺人蜂」,沒想到竟成了全球熱點。
  • 美國農業部苦戰亞洲「殺人蜂」!中國人看到笑了...
    不僅要和肆虐全國的新冠病毒做抗爭,還得和來自亞洲的大黃蜂群鬥志鬥勇!沒錯,平時關注時事的老鐵們應該還記得,今年5月初的時候,美國華盛頓州遭遇了一波史無前例的亞洲大黃蜂入侵。所謂的亞洲大黃蜂,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大虎頭蜂」,在國內很多地區都都能見到。
  • 非洲殺人蜂?渣渣,中國這種蜂才是蜂界的霸主!
    看似兇猛的動物都有一些諢號,好比食人魚、食人花,它們實際沒有諢號那麼嚇人。殺人蜂則不然,國際上認可的非洲化蜜蜂已經具備殺人能力。被國人喚作殺人蜂的胡蜂(wasp)則更危險,它的毒性比蜜蜂強5~7倍,5下就可能讓一個成年人得急性腎衰竭。它們的性格極為剛烈,一些脾氣大的胡蜂甚至不允許其他生物進入巢穴20米範圍內。
  • 美國首現「殺人蜂」,可1分鐘內毒死老鼠,數秒擰下蜜蜂腦袋!
    而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而且通常都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進行廝殺。但是人類改變了這一切——物種入侵,它們可以搭著人類的順風車到達它們從未涉足的地方,所以目前全球出現物種入侵的現象愈發普遍。目前尚不清楚生活在亞洲大黃蜂究竟是如何跨海到達北美,但它們已經傳播得如此之廣泛,以至於在加拿大邊境以北都有發現。WSDA建議任何人發現亞洲大黃蜂,請立即通報當局並附上照片。亞洲大黃蜂,綽號「殺人蜂」,一分鐘內可以毒死一隻老鼠!
  • 「殺人蜂」肆虐村莊(組圖)
    「殺人兇手」大黃蜂原來是如此面目。  嗤!尖針刺入肌膚,接著,淡黃色液體順針尖流入人體,並迅速在其中擴散。這一場景不是醫生給患者注射,而是一種被俗稱為「葫蘆包」(學名大黃蜂,又稱胡蜂)的殺人毒蜂蜇人的瞬間。  10月7日上午,陝西安康市中心醫院12樓。一位醫生正在為腎病內分泌科29床患者鄒崇雲輸液。鄒崇雲,女,48歲,安康市漢濱區迎風鄉姚河村村民。
  • 我叫李佔江,26歲,我在山裡養了1000窩「殺人蜂」
    一提起殺人蜂,人們往往會不寒而慄。殺人蜂的血統來自於原居南非的非洲蜂,性格暴躁,攻擊性極強。在國內,民間所說的「殺人蜂」主要是指胡蜂和蜾蠃,能致人過敏、休克或者死亡,然而它們的蛹,卻是一道美味。嵩縣紙房鎮毛溝村段溝組應該算是一個面積比較大的自然村,從溝口到最裡面的山頂,有十幾裡雞腸小道,這兒原來有三十多戶人家,現在成了一個無人村。
  • 大塊頭「殺人蜂」首次現身美國,引起民眾慌亂?這些大黃蜂的殺傷力真的有這麼大?
    ——《植物保護學報》官方微平臺近日,美國多家媒體報導了「殺人蜂」來襲的消息,讓人光看標題就感覺心慌慌:BBC新聞:「殺人蜂」首次登陸美國CBS新聞:「殺人蜂」現已進入美國,很可能造成蜜蜂數量減少紐約時報:美國的「殺人蜂」:當務之急是要儘快阻止亞洲大黃蜂據報導,去年11月,美國華盛頓州部分地區首次發現了這種巨型「殺人蜂」,當地的昆蟲學家至今還未弄清楚這些大黃蜂是何時又是如何來到這裡的
  • 瓦特康捉到巨型殺人蜂,科學家粘追蹤器找巢穴,因膠水幹太慢失敗
    副標題:殺人蜂,還威脅蜜蜂生存?到了咱們這能給它吃滅絕了瓦特康位於華盛頓州,近日當地居民報告發現了若干只「殺人蜂」,昆蟲學家趕到當地後,成功捉到了一隻活的殺人蜂,這隻殺人蜂體型巨大,初步判斷附近有殺人蜂的巢穴。
  • 廣西驚現上萬隻「殺人蜂」,你見過嗎?
    11月7日,南寧市武鳴區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市民報警求助,說是在一棵板慄樹上,出現了一大群從未見過的蜂在樹上蟄伏,給周邊群眾的出行帶來了麻煩。當天晚上7點半,南寧武鳴區消防救援大隊的消防員抵達現場後,看到上萬隻蜂蟄伏在了板慄樹上,看起來十分可怕。
  • 「殺人蜂」的剋星?大虎頭蜂被螳螂秒殺,外國網友拍手叫好!
    據《福克斯新聞(foxnews)》5月8日報導,在美國宣布遭到「殺人蜂>」亞洲大黃蜂(學名金環胡蜂,我國叫中華大虎頭蜂、大黃蜂、大馬蜂)的入侵、眾多養蜂人和科學家戒慎恐懼之際,日前一段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瘋傳,一隻螳螂秒殺了一隻大黃蜂,最後還吃掉了大黃蜂的腦袋。
  • 中國大虎頭蜂強勢入侵美國,以當地蜜蜂為食,被冠以「殺人蜂」
    這是美國從去年年底首次發現這種(中國大虎頭蜂)入侵物種以來搗毀的第一個巢穴,整個美國社交平臺都在拍手叫好。雖然這種大黃蜂在國內分布十分廣泛,但是它在國外的名氣遠超國內,被冠以「殺人蜂」的綽號,在歐美許多國家令人「聞蜂喪膽」。比如,這個物種在2004年的時候入侵法國,到了2012年已經幾乎「佔領」法國,當時的主流媒體甚至聲稱這種大黃蜂已經「直搗巴黎大門口」。也是在這一年,羅亞爾省的一名54歲男子被它們蜇死,這進一步加深了歐美人們對這種入侵物種的恐懼。
  • 美國全力捕殺"殺人蜂",專家: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
    這種綽號「殺人蜂」的兇猛昆蟲讓美國人十分恐懼,科學家正盡力對其進行全面捕殺。有專家稱,2年內不消滅,以後就消滅不了了。日本京都產業大學高橋純一說,「殺人蜂」的兇猛集體攻擊可將受害者置於與毒蛇相同劑量的毒液中。「殺人蜂」名叫亞洲大黃蜂,其蜂王能長到五釐米長,工蜂能用像尖尖的上頜在幾小時內消滅一個蜂箱,將裡面的蜜蜂「斬首」,然後帶著蜜蜂胸部飛走,去餵它們的後代。亞洲大黃蜂對付更大目標的辦法是使用強大的毒液和螫針,其螫針長度足以刺穿養蜂服,有受害者描述,就像滾燙的金屬刺進皮膚。
  • 日本大黃蜂,為何叫殺人蜂?長5cm,幾隻大黃蜂可以滅掉整窩蜜蜂
    電影《變形金剛》中的大黃蜂估計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角色,他機智果敢,所向披靡,但是現實中的大黃蜂,它的形象卻和電影中截然相反。相信有許多成長在鄉村的小夥伴,肯定在小時候看過捅馬蜂窩或者自己捅過,他們最後都怎麼樣了呢?
  • 食指大小酷似殺人蜂 巨型蟲子從天而降女子被嚇壞
    據英國《鏡報》6月15日報導,近日,來自英國赫爾的28歲女子Samantha Stoneley遭受了不小的驚嚇。一天她正在花園裡喝茶休息時,一隻長著毒刺的大蟲子從天上掉落,把她嚇壞了。這隻蟲子足有食指長,突然就從天上掉了下來,墜落到地上後就一動不動了。
  • 美國「殺人蜂」蜂巢住著200隻蜂后,昆蟲學家:我們摧毀得正是時候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英國《衛報》11日報導稱,美國華盛頓州的科學家在上月底剷除的「殺人蜂」蜂巢中發現了近200隻蜂后,以及500多隻成長到不同階段的「殺人蜂」,令當時領導摧毀蜂巢行動的昆蟲學家不禁感嘆「我們趕得正是時候」。
  • 美國剷除首個「亞洲巨型殺人蜂」巢穴!專家警告須徹底消滅
    原創 南方都市報2020-10-26 16:54:34 身穿防護服的美國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當地時間10月24日剷除了在全美境內發現的第一窩「亞洲巨型殺人蜂」,並將它們從華盛頓州的一棵樹上用吸塵設備吸了出來。
  • 美加邊境的「殺人蜂」巢穴被成功摧毀!現場宛如生化電影!
    一般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的森林和低山地區,如果被其毒刺多次刺中,可導致人類死亡。不得如果拋開它的危害性,不得不說,「殺人蜂」的長相還是霸氣中透著點小帥的,和變形金剛裡的「大黃蜂」有點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