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上午9時,禪宗祖庭——嵩山少林寺藏經閣內,莊嚴肅穆,佛音迴蕩。
臺灣知名漫畫大師蔡志忠緩緩步入藏經閣,釋永信大和尚為其剃度。隨著黑白相間的長髮飄落,煙雲繚繞中,一代大師,遠離塵俗,遁入空門,法名釋延一。
大師出家,轟動宇內,有知情人士悉知,蔡志忠先生從一出生,便是一位天主教徒。
一位受洗修士,為何又要剪斷青絲,皈依三寶,親近如來,精進般若呢?
蔡志忠如是說:「當我們水平很低在山腳下,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然後當大家境界比較高一些,在半山腰上,就會看到很多講法是一樣的,很多還是會不一樣;但當所有都到最高點,其實那是一樣的。」
確實,一切宗教、哲學、思想,達到最高點時都是一樣的。
蔡先生也曾說:「一本《漫畫心經》不論我們看起來它是什麼,《漫畫心經》還是《漫畫心經》。不論我們對它的定論是得、失、毀、譽、稱、譏、苦、樂……《漫畫心經》還是《漫畫心經》,不同的,只是我們的心!」
天主教徒也好,佛教沙門也罷,總之,他還是那個蔡志忠,那個充滿傳奇的蔡志忠,一點也沒變。
01
傳奇蔡志忠
蔡志忠是臺灣著名漫畫家。
他爸爸有個做裁縫的朋友,有一天突發奇想想做傳教士。主教許諾他,只要他使十戶人家信奉天主教就讓他做傳教士,他便去蔡志忠家的村子去傳教。
每有一家信奉天主教時,裁縫朋友就會興衝衝地告訴蔡爸爸,後來,蔡爸爸說,好吧,就讓我們家成為那第十戶吧,於是,1948年,蔡志忠一出生就成為一個天主教徒。
蔡志忠天生早慧。
三歲半時就經常躲在爸爸的書桌下思考人生,四歲時就已立志學習畫畫,九歲時便自己坐車去市裡看別人畫電影廣告牌,那個時候就確定了人生志向——畫畫。
15歲起便憑藉四十多幅漫畫被講談社錄取,開始成為職業漫畫家,他說,他36歲的時候,銀行已經有850萬臺幣存款,有三套最好的房子,到85歲(按他曾預言自己會死在85歲那年春天的一個午後)肯定都有方便麵吃,不會餓死,所以,不出意外,他會一直畫下去。
隨後,他又笑著調侃,想餓死我也不那麼容易,我一天只吃一頓飯,一頓飯只吃幾粒米……
蔡志忠天性孤傲。
他曾說,與他同住一張床的二哥,有三年時間,他們沒說過一句話,因為他覺得二哥沒文化;
他與爸爸的話也極少,十五歲輟學去臺北闖蕩的時候,他只是在出發前的晚上與父親有過一個簡短的對話,短到什麼程度呢?兩人一共說了二十七個字,他說了十三個,父親說了十四個;
他也曾說,這一生與姐姐妹妹說過的話不超過五十五句;他妻子曾說他,躺著不行,站著不行,坐著行,他曾連續坐在電腦前四十多個小時,只為修改一個四分鐘的電影片頭,他曾連續四十多天不出屋,連續創作,直到現在,他還保持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只睡三四個鐘頭……
蔡志忠一生傳奇。
他1983年開始創作四格漫畫,已有《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大醉俠》《光頭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銷量超過了5000萬冊,當他凌晨三點起來創作時,就有十五部印刷機正在印刷他的作品;
由他創作的《莊子說》、《老子說》、《孟子說》、《孔子說》、《孫子說》等五部書已經被改編為「五子說」動畫片播出,引起極大反響;
2013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首套「漫畫版」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教材,共選擇了蔡志忠漫畫中的260個故事,編入教材;他的傳奇,還有很多……
02
「我可以用101種方法,證明愛因斯坦的時間論是錯的」
幾年前蔡志忠決定開始閉關,潛心在家研究起物理來。
說起閉關,蔡志忠一定要從自己37歲那年說起,那年他獨立創業,開辦了自己的動漫公司。
等到這個公司已經拍了3部電影,最多的時候有了100多個零工,還有了一個兩層樓的工作室,而蔡志忠自己又有了三棟位置不錯的住房時,他開始重新思考人生。
「我一生受到前人所栽種樹木的諸多恩惠,我喜歡自己也能為後人種下樹。」他口中所說的自己要種的樹便是對物理學的研究。
閉關的幾年,蔡志忠甚少出門甚少見人。
閉關結束後,他宣布自己研究出了從未有物理學家發現的公式——時間方程式。
「物理有3根繩子,物質、能量和時間,對前兩者的研究,已經完成了99.999%,但是300年來,沒有人搞懂時間是怎麼回事。有人說時間是幻覺,時間當然不是幻覺,時間有自己的運作方程式。」
「我可以用101種方法,證明愛因斯坦的時間論是錯的。」
蔡志忠總是說,自己身上有一種使命感,一定要寫下3本書,作為自己留給後人的大樹。
「如果是好樹自然是3000年屹立不動,人人擁護之,如果是壞樹也會被檢驗出來,所以,我所要做的就是栽樹,檢驗的事情就交給時間。」
問他在漫畫和物理兩個領域,在哪個取得的成績更大,他竟然毫不猶豫答道:「當然是物理!」
研究物理頗爽的蔡志忠似乎還打算沿著科學的路一路下去,他說下面還會出微積分、代數和幾何的漫畫書。
「看我的書,花一個小時肯定能學會微積分,學不會可以把書退掉。微積分其實很容易啊,是所有老師教得太差了。」
和蔡志忠相識交往多年的臺灣著名動漫製作人鄧有立先生不止一次對媒體說:「蔡志忠是個非常狂傲的人。蔡先生很孤傲,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個和他一樣狂傲的人,讓兩個人去對談。」
03
離死亡還有十三年
蔡志忠曾表達過對自己最後歸宿的計劃。
他說,比起宮崎駿等漫畫大師,自己身體尚好,就是喜歡抽菸。
他曾預言,2033年2月2日下午兩點將是自己的死亡日期。
他會給自己辦一個「死亡派對」,就在2033年2月2日前一周,在杭州西溪溼地。今年是2020年,距離2033年還有十三年的時間,蔡志忠選擇在這個時間出家,不知是否有何深意。
他還說,他要請60個人,有紅酒白酒、自助海鮮和燒烤,不用進場費,但和他拍照一張2000元。
派對結束之後,他會安靜地等待死亡。一周以後如果還活著,再重新訂死亡之前的計劃,「但肯定不會是15年!」
蔡志忠一直有個心願就是老死在杭州西溪,葬在少林寺。今年上半年,蔡志忠生了一場病,估計這次在少林寺剃度也是了他的一樁心願。
如今蔡志忠已在少林寺出家,他的墓也已經蓋在少林寺,墓志銘按他的意思,寫「愛其所能、做其所做」,並畫一段物理公式,以此作為他一生的總結。
蔡志忠先生是個有趣的人,他的傳奇經歷給了我很多啟發。
他曾說,人生其實很簡單,就是找到你最喜歡的事物,把它做到最極致,無論做什麼沒有不成功的。
做事情每一次都要比上一次做得更快,做得更好。
做到更快更好後就會進入下一個境界:身心合一。
這時你會發現,完成事務不是工作,而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當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尤其是什麼時間死亡的時候,估計會覺得人生無趣,也談不上享受人生。
幸好,宿命論沒有被認同。
可是,假如一切都已經註定,像蔡先生那樣沒有破罐子破摔,依舊有規律、恬淡地過著自己的生活,未必不是一種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