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波阻抗?什麼是近場、遠場?

2021-01-09 深講電磁兼容

由於屏蔽是針對電磁場的,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解決電子設備的電磁幹擾問題,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電磁場的基本概念。

電磁場包括電場和磁場,電場有電場強度,磁場有磁場強度。電磁場中的電場強度和磁場強度的比例並不是固定的,有些電磁場中的電場強些,有些電磁場中的磁場強些。

我們用電場強度與磁場強度的比值來表徵一個電磁場,這個比值叫做波阻抗,用ZW表示。

波阻抗與輻射源有關係,很好記,輻射源是低阻抗,產生的電磁波也是低阻抗,反之亦然。

波阻抗還與觀測點到輻射源的距離有關,當距離大于波長的1/6時,無論輻射源阻抗是多少,波阻抗都是377歐。

我們稱與輻射源之間的距離小於1/6波長的範圍為近場區,大於1/6波長的更遠處為遠場區。

相關焦點

  • 論文推薦 | 水下低頻球面聲波近場與遠場散射特性研究
    採用推導的散射聲壓統一漸近解研究低頻聲波的近場和遠場散射特性。3.1  球面波散射聲壓的級數解與漸近解研究球面波散射問題的精確級數解式(4)和統一漸近解式(31)之間的關係。圖2為ka=0.1, kb=0.8, kr=0.6時, 0≤θ≤2π範圍內, 3種邊界條件下散射聲壓的實部與虛部。
  • 電磁場近場和遠場的差別
    可變的電磁場經常劃分為兩部分——近場和遠場。要清楚了解二者的區別,就必須了解無線電波的傳播。圖1展示了典型的半波偶極子天線是如何產生電場和磁場的。轉發後的信號被調製為正弦波,電壓呈極性變化,因此在天線的各元件間生成了電場,極性每半個周期變換一次。天線元件的電流產生磁場,方向每半個周期變換一次。電磁場互為直角正交。
  • 一文看電磁場近場和遠場的差別
    可變的電磁場經常劃分為兩部分——近場和遠場。要清楚了解二者的區別,就必須了解無線電波的傳播。  1電磁波  圖1展示了典型的半波偶極子天線是如何產生電場和磁場的。轉發後的信號被調製為正弦波,電壓呈極性變化,因此在天線的各元件間生成了電場,極性每半個周期變換一次。天線元件的電流產生磁場,方向每半個周期變換一次。電磁場互為直角正交。
  • 【專業解答】超高頻UHF RFID近場、遠場天線,如何選型?
    超高頻UHF RFID近場、遠場天線,如何選型?(圖片來源:博緯智能)  注意!  對於近場和遠場的理解,不能簡單理解為字面的近距離和遠距離的意思。  這涉及到無線電波的傳輸和場的專業知識。可變的電磁場經常劃分為兩部分——近場和遠場。要清楚了解二者的區別,就必須了解無線電波的傳播。」  (文字來源:RF技術社區)  在實際應用的很多項目中,客戶不知道怎麼選用天線,特別是分不清楚項目要使用哪種類的天線。
  • 天線近場測量技術探討
    其中,因天線特性主要是定義在天線的遠場區故遠場測量更為直接準確,而緊縮場測量天線主要是拉近遠場所需遠場條件:d≥2D2/λ,其通常採用一個拋物面金屬反射板,將饋源發送的球面波經反射面反射形成平面波,在一定遠距離處形成一個良好的靜區。將天線安置在靜區內,測量天線的遠場特性,其類似於遠場測量,只是縮短測量距離,便於在理想遠場環境(暗室)下進行測量。
  • 輻射、散射近場測量及近場成像技術
    1.1、輻射近場測量的發展現狀輻射近場測量的研究起始於50年代,70年代中期處於推廣應用階段(商品化階段)。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近場測量系統已有100多套[1]。該技術的基本理論[2~4]已基本成熟,這種測量方法的電參數測量精度比常規遠場測量方法的測量精度要高得多,而且可全天候工作,並具有較高的保密性,因此,在軍用、民用中都顯示出了它獨特的優越性。
  • Science:「馴服」近場光
    何為近場光?近場光是相對傳統的遠場光而言的,我們通常將距離物體表面一個波長以內的光稱為近場光,所以通過探測近場光可以獲得亞波長信息,近年來為了突破光學衍射極限的限制發展出的近場掃描光學顯微鏡使得近場光的研究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探測近場光可實現納米量級的解析度,但是近場光在粒子操縱、近場傳感、光通信、非輻射能量轉移等方面的潛力尚未開發出來。
  • 安捷倫近場電磁幹擾源探測定位解決方案
    而近場探頭配合頻譜分析儀查找幹擾源,並驗證改進效果是最常見易行的方法。標準的遠場輻射洩漏測試,可以準確定量的告訴我們被測件是否符合相應的 EMI 標準。但是遠場測試無法告訴工程師,嚴重的輻射問題到底是來自於殼體的縫隙,還是來自連接的電纜,或USB ,LAN 之類的通信接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近場測試的方法來定位輻射的真正來源。  近場 EMI 測量的問題在於使用近場探頭的測量結果和使用天線進行遠場測量的結果無法直接進行數學轉換。
  • 中國科學家發現聲學中的「雙面神」:超越聲自旋的近場調控
    近場倏逝波聲場是一種常見的波動模式,其波動強度會隨距離增加而指數型下降,呈現出高度的空間局域性。它可以攜帶信息,且具備很高的能量密度,因此在信息傳輸、無線傳能、無損探測、超分辨顯微成像等方向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這些應用都需要一個前提:對近場波的選擇性調控。 怎樣才能使近場波像遠場波一樣,具有高度可調的方向性和高指向性?
  • Oculus 揭秘 VR 中的近場 3D 音效技術(一)
    在這種情況下,空間化和距離建模變得密切相關,並且在從以耳為中心的參考空間內,要比以頭為中心的空間合成效果要好。在遠場,聲音世界的中心是以我們的頭部為中心。而在近場,聲音世界的中心是耳道入口,我們有兩隻耳朵,這使得近場比遠場更為「雙通道」。近場距離(圍繞聽者頭部的近場球體的半徑)通常定義為約0.5 - 1.0 m(或3英尺,「在一臂的距離範圍內」)。
  • 使用探頭定位近場EMI故障點
    在這篇文章中,讓我們看下使用近場探頭檢測EMI幹擾的通用準則。在研發後期進行的一致性測試所採用的遠場測試並不能夠在問題根源定位中提供多少幫助,這使得工程師面對問題電路無從下手。因此,定位和確定EMI問題根源的能力始終是排查任何EMI問題的重中之重。 近場探頭,又稱嗅探探頭,已經被廣泛地用於輻射源的識別中。
  • 中外科學家:近場光研究促進粒子操縱、高解析度顯微鏡等
    當光線照射到某些表面時,它的一部分會粘在後面並留在後面,而不是被傳輸或散射開,這種類型的光稱為近場光(near-field light)。與近場光相對應的是遠場光(far-field light),今天我們有很多工具和技術來設計遠場光,比如有透鏡、望遠鏡、稜鏡和全息圖像。所有這些使我們能夠操控出在太空中自由傳播的光。
  • 自旋太赫茲源近場超分辨鬼成像顯微術
    然而由於太赫茲波波長較長(1 THz~300 μm),受限於衍射極限,傳統太赫茲遠場成像的空間解析度難以突破波長量級,這大大限制了其在微觀領域的應用。採用近場成像的方法,通過感知與目標作用後的倏逝場,可以打破衍射極限的限制,獲得優于波長數個量級的空間解析度。
  • 慧眼識光束Ⅱ:新一代「波前測量儀」
    目前運用的直接成像法只能在有限固定平面上獲得光束近場和遠場的強度分布;哈特曼傳感器也只能測量低頻波前信息,精密的中高頻波前信息無法獲取;而雷射傳輸過程中,三倍頻損傷、多波長效應等也使傳統的測量方法捉襟見肘。所以一直沒有合適的技術能在線以足夠高的精度同時測量出高功率雷射束的強度和相位,雷射束光場的全面在線檢測一直沒能實現。
  • 人工智慧電視遠場語音設計
    摘要:本文介紹一種服務於人工智慧電視,實現遠場語音應用的麥克風陣列設計方案,闡述系統框架和硬體設計,同時介紹軟體設計的部分要點。通過麥克風陣列,協助語音增強算法的實現,達到遠距離拾音、回聲消除、聲源定位,滿足當前智能語音應用的需求。
  • 金鑑實驗室|LED近場光學測試
    所謂近場光學,是相對於遠場光學而言。傳統的光學理論,如幾何光學、物理光學等,通常只研究遠離光源或者遠離物體的光強分布,一般統稱為遠場光學。而近場光學則研究距離光源或物體一個波長範圍內的光強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