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馬纓丹的美麗給騙了,它可是個惡草

2021-01-08 鸚哥美羽

馬纓丹,又名五色梅,花色美麗多樣,小小的花朵聚在一起,如彩色的小彩球。

除了比較多見的五彩馬纓丹,還有花冠金黃、橙黃、粉紅的馬纓丹花。小小的花朵不起眼,但是花色亮麗,團團簇簇的聚在一起,就很惹眼。

馬纓丹的花期長,四季可開花,是美麗的觀賞之花,然而它的氣味卻不好聞,有一絲臭臭的味道,因此也叫它臭花,可謂只可遠觀不可近賞。

馬纓丹的生長力很強,在亂石堆、荒草地都很容易生長,尤其在土坡、護提、溝岸邊很容易見到它的身影,也可以種植在花壇、假山做景觀植物。

但是馬纓丹可不要隨意種植,一來,它有毒。

馬纓丹的根、葉、花可作藥用,同時它的全株又有毒性,人或家畜誤食後幾乎難以治癒,因此在農村放牛放羊、養豬養狗的地方還是不要種植為好,發現了就清除掉,以免牲畜誤食。

二來,馬纓丹還會影響其它植物的生長,破壞生態環境平衡。

馬纓丹會揮發出強烈的異株克生物質,也就是說,在它生長的地方,其它許多種類的植物生長就會受到抑制,對於果園、農林牧場的植物生長都有害。

因此,馬纓丹若種植不當,就會成為惡性雜草,不懂它的習性,不要輕易種植。

馬纓丹原生長於美洲炎熱地區,如今我國南方溫暖的地方也有生長,已被生態環境部列為二級危害程度的外來入侵植物,花雖美,也有害。

相關焦點

  • 美麗的馬纓丹,卻是個臭臭的又有害的雜草
    馬纓丹,就是五色梅,也叫做臭草,它的小花朵簇生成小花球,五彩美麗,氣味卻很難聞,臭臭的,尤其是葉子揉爛後有強烈的刺激氣味。馬纓丹四季開花,同一花序中有紅、黃、白等色彩,花開之後,色彩還會變化,確實很美麗,很招人喜愛。
  • 它叫馬纓丹,因為它的花有一種很難聞的臭味,所以都叫它臭花!
    它叫馬纓丹,一個好美的花名,可是人們都叫它臭花。那是因為它的花和葉子都有一種很難聞的臭味,所以不知道它的真名的人都叫它臭花。嬌豔的馬纓丹花又稱「七變花」、「五色梅」和「繡球」。四季開花的馬纓丹,同一花序中有紅、黃、白諸色,所以有五色梅、七變花等稱呼。
  • 隱藏在鮮花叢中的蛇蠍美人——馬纓丹
    原來,它叫馬纓丹。居然是個隱藏在鮮花叢中的蛇蠍美人。馬纓丹,又名五色梅,馬纓丹的花期長,四季可開花,是一種美麗的觀賞之花。它的生長力很強,在亂石堆、荒草地都很容易生長。人們有時也會把它種植在花壇、假山做景觀植物。但是,這種花的氣味卻不好聞,如果把它的花和葉子揉搓一下,立即會散發出一股臭臭的味道。因此人們也把它叫臭花。花色豔麗多姿卻臭不可聞。這也算是花中的奇葩了。
  • 入侵植物「馬纓丹」,名字美花更美
    馬纓丹,好美的花名,又叫臭草、五色梅,人們都叫它臭花。那是因為它的花、葉子有一種很難聞的氣味,不知道它的真名的人都叫它臭花。所以,在街道兩旁的行道樹下,在公園裡被普遍種植,它的美早已經掩蓋了它的那點臭味了。馬鞭草科馬纓丹屬植物。直立或蔓性的灌木。單葉對生,揉爛後有強烈的氣味,成熟時紫黑色。
  • 超美的野花馬纓丹,在農村無人敢碰!竟然是這個原因!
    在農村有一種超美的野花叫馬纓丹,馬纓丹是馬鞭草科馬纓丹屬植物,雖然很美,但是卻無人敢碰!馬纓丹它的侵略性比較強,所以在全球被譽為10種有害的雜草之一。馬纓丹的介紹馬纓丹是直立或蔓性常綠灌木,又叫五色梅、臭草,為常見的庭園栽培觀賞植物,在北方則為盆栽觀賞花木。
  • 馬纓丹 是馬鞭草科馬纓丹屬植物
    馬纓丹根、葉、花可作藥用,具有清熱解毒散解止痛等功效;是葉花兩用觀賞植物;又是綠地、荒山、草地、亂石碓、山溝、山坡,特別是護坎、護坡、護堤的優良灌木樹種。在工業方面,馬纓丹的根含橡膠類似物,可製造橡膠,莖幹是造紙原料。葉加入菸絲可增加香味,也可代替砂紙用於磨光。葉有殺蟲作用,可用於製造生物殺蟲劑。但是馬纓丹葉及未成熟果實具有毒性,人畜誤食會中毒。
  • 你知道馬纓丹是什麼嗎?我們應該怎麼種植?又應該怎麼管理呢
    你知道馬纓丹是什麼嗎?我們應該怎麼種植?又應該怎麼管理呢?馬纓丹其實這是一個學名,而不是其他的別的稱呼,這是一種一年都是長於綠葉狀態的觀摩類的食物。而且它長得並不算高,最高的也就是到兩米左右。他在世界上很多國家很多地區都有種植,也都有分布,而且在很多國家它叫的名字也都不一樣,有的地方叫的名字都特別奇特。我們國家主要分布的地方在於非常非常偏南的一些地方,比如說在臺灣,海南。而且我們國家給這種植物取的名字都比較奇怪,而且有時候基本上跟它的特徵沒有任何聯繫。比如說有個地方叫它七姐妹,有地方叫它如意草,而且還有的地方竟然叫臭金鳳,臭草。
  • 蔓馬纓丹的小紫花,不多介紹,美不美你說了算
    我在一個新建的公園的亂石堆上,發現了一叢開紫花的蔓馬纓丹。這種馬纓丹,在南寧也很常見。蔓馬纓丹,學名Lantanamontevidensis,為馬鞭草科馬纓丹屬草本植物。原產熱帶美洲,現在華南廣為栽培或者逸生。(圖1.蔓馬纓丹)蔓馬纓丹和我們曾經介紹過的馬纓丹(變色梅)Lantanacamara是親戚。
  • 蔓馬纓丹的小紫花,話不多說,美不美你說了算
    )我在一個新建的公園的亂石堆上,發現了一叢開紫花的蔓馬纓丹。這種馬纓丹,在南寧也很常見。它們之間的差別,一個在於蔓馬纓丹的花朵是純淡紫色(所以又被稱紫花馬纓丹),不會變色,而馬纓丹的花朵會變色;另一個是,蔓馬纓丹是匍匐在地的草本植物,而馬纓丹則是灌木。
  • 長亭詩句河橋酒,一樹紅絨是馬纓
    你沒有看錯,馬場的馬纓杜鵑開啦。「閒折兩枝持在手,細看不是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白居易曾這樣讚美它。杜鵑熱烈奔放,嬌豔欲滴,那些薄如絲昂的花瓣奪人眼球,動人心魄,有著無與倫比的美。馬纓花又名馬纓杜鵑,它不同其他杜鵑一般,只長得半米高,馬纓杜鵑高3~8米,最高可達12米以上。花開滿樹時,給人一種秀麗,大氣的美感。
  • 它的花期長達5個月,種在家中爛漫一夏,但它屬有毒花卉,要注意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花就是一種看上去很漂亮的花,它的花期長達5個月,如果種在家中,可以爛漫一夏。然而,這種花卉屬於有毒花卉,在種植它時一定要注意它的危害。這種有毒的花叫馬纓丹。屬於馬鞭草科直立或蔓性常綠灌木,又叫五色梅、臭草等。
  • 美麗異木棉 初冬如暖春:扮靚泉州初冬的那些花兒
    美麗異木棉 初冬如暖春   地點:刺桐路、芳草園   沿著刺桐路走,不經意看一眼行道樹,數十團粉紅花簇闖入眼帘,煞是驚豔。在芳草園大門前,也可瞅見同樣美麗的花樹。它們有著動聽的名字——美人樹。據泉州市園林管理局綠化管理科工作人員介紹,這些美人樹的學名也很文藝,叫美麗異木棉。
  • 它被農村人視為「惡草」,果實像葡萄還有妙用,卻被人拿來餵豬
    它被鄉下人視為「惡草」,果實像葡萄還有妙用,卻被人拿來餵豬以前在農村還沒有怎麼被開發的時候,生長著非常多的野生植物,它們對於當地人的意義可絕對不像是現在的「野草」那麼簡單。它被厭棄的程度可以從很多人對它的稱呼中看出來,那就是「惡草」,一些人會拿它來餵豬,而更多人甚至認為它連餵豬都不配。然而實際上這種植物的果子卻有非常多的功能。這種「惡草」卻有個奇怪的名字,叫做商陸,是一種在大小農村都非常常見的植物。不管是在房前還是屋後,路邊還是田邊、不用細心找就能見到。而且它們常常都是成片成片的生長,植株還非常高大。
  • 它是常見的綠植,殊不知藥農稱它「化石丹」,如今一斤二十元
    人們喜歡種植綠色植物,是因為它會給生活帶來樂趣,當植物開花的時候,感覺自己很有成就感。在如今的城市裡,每家每戶都有綠植盆景,不僅可以觀賞,而且還可以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這種作用在如今被人們看的越來越重要。可是您是否知道,這些綠植除了這些之外,大部分都還有著一些其它的作用。
  • 看起看來「胖嘟嘟」的,其實是個「小瘦子」,都別被它騙啦!
    因其所分布地區,人們推測它比一般鳥類的抗凍性強,不過還沒有特定研究來證明這一推測。金冠戴菊鳥的眼睛和嘴喙都很精細,常見於針葉林或灌木林中,體型嬌小,頭頂鮮橙色或菊黃色羽毛,不僅叫聲好聽,而且十分活潑好動。金冠戴菊鳥的雄性和雌性雖然在體型上基本無差異,但是在外貌特點上還是有細微區別的。
  • 沉默的圖騰——彝族植物崇拜文化研究之馬纓
    馬纓,亦稱杜鵑,是一種極為普通的山茶科植物,分為白馬纓和紅馬纓。人們對馬纓的印象似乎只停留在夏初綴染漫山的鮮豔中,它為滿眼翠綠的大地憑添了一筆色彩,除此之外別無他用。但是,在彝族密岔人心目中,它是高貴純潔的,特別是白馬纓是作為祖先的軀幹而存在,其寄託了對逝者的追思,所以這同樣也應屬於原始植物圖騰崇拜的一部分。密岔人對白馬纓的崇拜最早可以追溯到南詔時期,夏正寅的《哀牢夷雄傳》中載:「傳細諾羅宗族之神主木乃白花樹,百世不變,故以白花樹插獻之,此夷信盛禮也。」
  • 農村這種全身是刺的惡草,農民痛恨不已,有人10元一斤用它發財
    上午的時候,筆者和叔伯去玉米田裡去收玉米,看到一位老人在田邊拿著鐮刀在砍野草,走進一看知道,原來這位老人家在砍一種許多農民朋友都討厭的野草,它就是「大薊」。說起大薊可能很多朋友不太了解,但是它一個讓人熟知的名字,那就是「老虎刺」。老虎刺這名字確實挺符合大薊的形象,它滿身是刺,而且刺又硬又尖,不小心碰一下的話就會扎的特別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