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職場媽媽育兒路
大運動、語言、社交、精細動作……寶寶的各方面發展,沒有一處不是家人們關注的焦點。寶寶每個月齡需要成長到何種程度,應該掌握哪些技能,都是媽媽們翻看書本後需要一一對應達到的目標。
公司同事小劉昨天在媽媽群裡問大家,自家寶寶五個月大了,可是翻身並不熟練。之前明明已經學會了,不知道是不是奶娃子太懶,現在總要人幫一把才肯翻身。
眼見著馬上也要添加輔食了,可寶寶尚無法坐穩,是否已經發展滯後了?有沒有一些方法可以讓寶寶快速趕超?
一、五月齡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發展節點
我們都知道,嬰幼兒時期是人類生長發育最迅速的一個階段。
生命第一年,寶寶們要從練習抬頭到蹣跚學步,從無聲觀察到咿呀學語,從對世界的空白認知到領悟情感、認識身邊的一切事物,試探他們的可靠性,理解客觀存在性,區分活物與物品的區別……
如此龐大繁雜的學習工程,分散到12個月,每個月的成長都顯得至關重要。
而五月齡的寶寶,一些典型的新生兒反射已經或正在消失,他們需要進一步練就本領,以滿足自己具有吃進輔食的行為能力,幫助自身更好的生長發育。
二、五個月的寶寶應有這些生長發育特點
大運動方面
翻身:五月齡的寶寶,應該已經熟練掌握翻身,此時寶寶翻身可能只會朝著單一的方向,或者只能從仰臥轉換成俯臥,有這樣的表現都是正常的。
俯臥:在趴著時,寶寶可以用兩隻胳膊將自己的上身高高挺起,他們還可以用俯臥的姿勢踢腿、並搖晃自己身體。
有時候,寶寶的兩隻胳膊離開床面,僅用胸腹部貼在床面上支撐身體,彎成C字形,看起來就像魚兒打挺;有時,寶寶的胳膊會在半空中划來划去,頗有一副練習「遊泳」的樣子。
坐立:五個月的寶寶應該拉坐時頭部不滯後,可以用枕頭或其他工具短暫圍坐。
事實上,當寶寶在俯臥時有足夠的力量抬起上半身時,家人們就可以幫助他們練習坐立了,但不要急於求成,寶寶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有能力獨自坐起。
精細動作促進認知發育:
寶寶此時可以運用雙手拿起玩具,尚處在口欲期的寶寶還會直接將玩具塞進口中。不用阻止他們,寶寶正是利用這種精細動作,通過雙手和口腔去認識這個萬千世界。
經過探索,他們會發現,搖鈴受到觸碰會發出聲音,床板被自己踢打時會咚咚作響,最終,他們還會理解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物體恆存」,即客觀事物不會因為他們看不見而不存在的原理。
挺舌反應消失:
為了滿足生長發育需求,獲取更為均衡豐富的營養,寶寶的挺舌反應通常會在5月齡左右逐漸消失。
滿6個月後,寶寶就可以運用舌頭將泥狀輔食送入口腔的後部,並自行吞下。如果此時寶寶還拒絕輔食,家人們可能就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了。
語言發展和社交能力變化:
五個月的寶寶,很願意與家人「咿咿呀呀」的交流,有時還會重複一些大人們認為奇怪搞笑的聲音。另外,這個階段的寶寶通常已經出現或正在形成「認生」現象,但一般還未達到最頂峰。
看到陌生人時,他們可能會仔細觀察對方的面孔,可能會大聲哭鬧需要媽媽來抱,還可能在碰到每個人時都露出天使般的「微笑」,可愛至極。
三、哪些訓練可以幫助寶寶達標
可能有家人會發現,自家寶寶在某些方面會稍顯滯後。先別急,我們知道每個寶寶都是獨特的個體,尊重寶寶自身發展,家人給予合適的引導,很快他們就可以掌握這些技能。
1)大運動練習
寶寶翻身不積極,並不代表他們不會翻身。有時寶寶過胖,溫度低的時候穿的過多,都會降低他們翻身的欲望。
這個階段還要注重俯臥的訓練,它是寶寶今後學坐、學爬、學走的基礎技能。家人可以讓寶寶多趴著,鍛鍊手臂、頸部和後背的肌肉力量。
當寶寶逐漸掌握後,可以將寶寶放在沙發的座位轉角處,或者將小推車靠背搖起60~90度,鍛鍊寶寶圍坐。
2)玩具逗引
家人應該為寶寶選購大小合適(不可過小或有零部件,以免寶寶吞咽) 、色彩鮮豔,方便寶寶雙手抓握的玩具。
家人用玩具逗引寶寶抓取,或者從左手換到右手,鍛鍊寶寶手指的精細運動發展,也為今後自主進食打下基礎。
3)話嘮陪伴
有事沒事,家人們都要陪寶寶多「叨叨」,多與寶寶說「爸爸」、「媽媽」這樣簡單明確的固定音節,可以促進寶寶的社交性模仿。
空閒時也別忘了多帶寶寶到戶外,讓寶寶多聆聽大自然的聲音,給予更廣闊的環境刺激和聽覺記憶。
四、結語
說千道萬,能增進寶寶快速學習和發展的,就是爸爸媽媽的愛和陪伴。充滿愛意的眼神和言語,快樂用心的互動和遊戲,有家人關愛和陪伴的寶寶,都會在心理和生理上良好發育。
今日話題:各位家人,你們家寶寶點亮了哪些技能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