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龍

2021-02-08 騰訊網

《今日紐約》移動媒體記者汪惠根報導:「鳥是鳥綱(學名:Aves)動物的通稱,是唯一存活至今的恐龍,現代所有鳥類在生物學上也被分類為鳥形恐龍(即鳥翼類)的一部份;鳥綱的全體成員均為兩足、恆溫、卵生、身披羽毛且色彩鮮艷各異、前肢特化成翅膀、具有堅硬的喙、流線型的身軀,可飛行、陸棲、或潛水,用氣囊呼吸的一種有脊椎動物。鳥類的食物多種多樣,包括植物的花蜜、種子、果實,昆蟲、甲殼類的各種無脊椎動物,魚、蜥蜴、蛇、龜和其它鳥類,以及動物的蛋、腐肉、糞便和人類的生活垃圾。目前鳥類共有8600種,如果算入未被分類和不確定的有9000多種,中國有1400種、特有種70多個[2][3]。臺灣有21目94科305屬788種,特有種29。

鳥的體型大小不一,也佔據了地球上中上層的各個生態位。最大的鴕鳥體高可達2.5米,而最小的吸蜜蜂鳥體長僅5釐米。多數的鳥在日間活動,也有一些鳥在夜間或者黃昏的時候活動(例如夜鷹、貓頭鷹等)。許多鳥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以尋找最佳棲息地(例如北極燕鷗),也有一些鳥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例如信天翁)。大多數鳥類都會飛行,不能飛的鳥包括古顎總目下的鴕鳥、鴯鶓、幾維鳥等多數種類,企鵝目的全部鳥類,某些生活在沒有地面捕獵者的孤立海島上的鳥類如鸚鵡目的鴞鸚鵡,也在演化過程失去了飛行能力。許多不能飛行的鳥類因人類到來後的過度狩獵捕捉或農業生產破壞其棲息地而滅絕,如渡渡鳥、大海雀、恐鳥等;在白堊紀末期滅絕事件前後的史前時期,也有大量鳥形恐龍和鳥類在演化過程滅亡,只留下化石痕跡,如冠恐鳥形目。過去廣義的鳥綱曾籠統地包括始祖鳥、孔子鳥、黃昏鳥等已滅絕的史前類群,但現在比較常用鳥翼類(Avialae)來包括這些不再屬於鳥綱的史前近親[4];現代定義的鳥綱包括了現生鳥類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後代。鳥類不僅僅是恐龍的直系後代、更可說是存活至今的恐龍,因此鳥類也是研究已滅亡恐龍的最主要的活體材料。鳥綱用科學上最嚴謹的說法,就是「鳥翼類的冠群」[5][6][3]。目前所有鳥類物種,都是在1億5,000萬年前的侏羅紀~白堊紀這一段時間內,由恐龍總目中的獸腳亞目虛骨龍類近鳥型恐龍逐漸演化而來[7][8]。」/ 木

相關焦點

  •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從恐龍時代存活至今的生物 提起侏羅紀,大家就想起了恐龍,嘎嘎君想問,初次之外,你還見過那些從恐龍時代就存活至今的生物嗎?大約距今6500萬年前,在地球上曾經稱霸一時的恐龍突然完全消失了。與此同時,地球上70%的生物都在那個時期突然滅絕,至今留下了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
  • 頁巖氣竟與恐龍時代火山灰有關
    它的形成竟然與恐龍時代火山灰有關?近日,科技日報實習記者採訪了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付碧宏研究員,請他幫忙解開疑團。 來自生物大滅絕後的藻類繁衍 在相關論文中,研究人員指出,這些北美洲的部分油氣田形成於約1億至9000萬年前,即恐龍時代晚期,當時地球火山活動非常活躍,使得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氣候溫暖。
  • 全球十大存活至今的史前怪異魚類 不死水中怪物
    原標題:全球十大存活至今的史前怪異魚類 不死水中怪物 1、龍魚這種龍魚出現在侏羅紀時代,如今,它們被發現生長於亞馬遜河流域、非洲的部分地區、亞洲和澳洲。鱷雀鱔的外表酷似爬蟲類,長嘴,雙排鋒利的牙齒,它們異常兇猛,曾經有人在海域被咬傷,但至今並無死亡案例。鱷雀鱔是存活至今的古老魚類的一種,它們的出現也可以追溯到白堊紀時期。
  • 35億年前地球白天只有6小時,它們在極端環境下存活下來至今
    生命的進程如同一顆枝蔓繁雜的大樹,而所有衍化至今的各式各樣的物種在遠古時代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界的五大家族在早期就已明顯區分開來,細菌,類似變形蟲一樣的原生生物,菌類生物,植物,還有動物。但最神奇的問題莫過於它們最早出現於何時,如何出現的?
  • 樹懶靠什麼本領存活至今?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
    樹懶之所以能夠存活至今靠的還是它的偽裝,樹懶的毛皮十分的濃厚,樹懶也沒有經常打理,難免就長出了綠色的苔蘚 當然樹懶也是有著弱點的,樹懶的唯一弱點就是需要下樹去到遠處拉屎,是不是很有儀式感?
  • 樹懶靠什麼本領存活至今?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
    樹懶之所以能夠存活至今靠的還是它的偽裝當然樹懶也是有著弱點的,樹懶的唯一弱點就是需要下樹去到遠處拉屎
  • 它被稱為史前巨獸,比恐龍還要「恐怖」,為何能存活至今?
    人類還未誕生之前,地球上被各種巨大的生物所霸佔,像恐龍、鱷魚、鯊魚等等,陸地有恐龍,空中有飛龍,海洋中有鯊魚,它們憑藉自身優勢在地球上佔據了重要的地位,甚至當時地球上,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它們抗衡,像恐龍在地球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一種生物是它的天敵,除了恐龍以外還有一種史前怪獸叫做鱷魚,讓人好奇的是為什麼鱷魚能夠戰勝恐龍,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呢?
  • 至今仍舊存活的5種古老物種,鴨嘴獸上榜,最後一種國人最愛吃
    至今仍舊存活的5種古老物種,鴨嘴獸上榜,最後一種國人最愛吃地球,最早誕生於46億年前。這是一個非常非常漫長的時間,慢到地球上的生物生而更替,某種生物會被另一種生物給代替,到了現在,地球上已經失去了很多的古老生物。
  • 地球5種存活至今的古老動物,第3種被譽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三眼恐龍蝦,一種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時期的生物,三眼恐龍蝦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至今,可以說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腔棘魚,它們最早出現於3.77億年前衍化形成,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但腔棘魚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又開始出現在人類的視線當中,被譽為是「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地球上最為古老的10大物種,存活至今!有見過的嗎?
    在如此悠久的時間裡,地球上也曾出現過很多種生命,由於自然災害等原因,絕大部分原始物種已經滅絕了,而有些則倖存至今。   那麼,有倖存活至今的物種都有哪些呢?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接著往下看,也許有一天真會碰到呢!
  • 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
    野生朱䴉唯一種源地:舊時瀕危鳥 飛入百姓家 2019-02-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雨薇     自1981年陝西洋縣發現7隻野生朱䴉,至今的
  • 它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
    世界上有許多動物面臨瀕臨絕種的危機,這些物種會滅絕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棲地被破壞,就是因為外來種的入侵,但你可否想過,居然一種鳥是因為人類覺得太美味而絕種的!?體型肥胖、不會飛,非常長壽可活60年,是世界上唯一不會飛的鸚鵡。它們好奇心非常高(沒有警戒心),如果在叢林裡發現人類或者其他生物,便會慢慢地靠近觀察,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  然而,當它受到驚嚇的時候便會全身僵硬,一動也不動,沒有抵禦能力,因此很好捕捉。據傳這種鳥的肉質極為美味,在人類與野生貓類的捕殺之下,近年來數量大幅減少,處境就跟寶可夢的大蔥鴨有異曲同工之妙。
  • 《山海經》唯一沒有名字的神,鳥身龍首,曾經與恐龍生活在一起
    在山海經中又一個沒有名字的神,它的外貌是鳥身龍首,這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 日本國鳥是綠雉,美國是海雕,中國的國鳥為什麼一直沒定下來?
    然而要說到中國的國鳥,大家是不是有點懵呢?有些人可能會問了,我們還有國鳥?怎麼好像沒有聽說過?國鳥具體是什麼時候定的?選這種鳥作為我們的國鳥有何依據?今天,就讓我們揭開歷史的神秘面紗,去找尋問題的答案所在。眾所周知,世界上每一個國家,都有能夠體現出他們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象徵,國旗國徽還有國歌就是極為典型的幾種。
  • 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生物,至今存活了3200年,它出生時中國還在商朝
    世界上體積最大的生物,至今存活了3200年,它出生時中國還在商朝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甚至可以被稱之為鐵律,任何的生物都沒有辦法去避免,即便是石頭這樣的死物也會在長年累月的過程當中被分解掉,但是在很早之前的人類知道了這一點,人們依然沒有放棄尋找長壽乃至於永生的方法
  • 泰坦鳥,譜寫「鳥吃馬」的時代
    儘管身高比鴕鳥高不了多少,但是,以泰坦鳥粗大的骨骼來看,成年後的體重能達到800斤左右,是今天鴕鳥的2.6倍。跟鴕鳥一樣,泰坦鳥也不會飛,不過由於泰坦鳥雙腿的肌肉極其發達,所以它們奔跑的速度很快。泰坦鳥一度認為是跟其它恐鶴科一樣,生存時間是在距今500-180萬年,但是1995年在德克薩斯州一個更新世沉積中發現了泰坦鳥化石,顯示它們是直到15000年前才滅絕的,這意味著早期的美洲人類很可能和這些可怕的肉食鳥類一起生活,至今那裡仍流傳著許多關於泰坦鳥的神話傳說。
  • 全球5大存活至今的史前生物
    蝌蚪蝦頑強存活達2億年 為最古老生物蝌蚪蝦蝌蚪蝦又叫三眼恐龍蝦,學名為鱟蟲,是恐龍時代的一種生物,鱟蟲的大背殼呈橢圓形,腹部細長,柔軟靈活。這種瀕危動物出現於白堊紀時代,即可存活在海水裡,也可存活在江河裡甚至是田間小溪,在內陸100公裡的海域被發現。長約7米,看起來很像是鯊魚。
  • 全球從遠古存活至今的史前生物,最後一種是「最強不死生物」!
    全球從遠古存活至今的史前生物,最後一種是「最強不死生物」!1、蝌蚪蝦,學名:佳朋鱟蟲,在中國各地又俗稱馬蹄管子、王八蓋子、翻車車,最早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
  • 5種遠久古生物,第3種出現一億年前,至今存活
    雕齒獸,看起來就像一种放大的犰狳,體長能達到四米,而且帶有巨大的甲殼,這一點跟現今的龜類有點相似,但雕齒獸卻是實實在在的哺乳動物,這種動物一直存活到更新世晚期,其巨大的甲殼可能會被早期的人類所利用。巨骨舌魚,也叫做海象魚,是一種體型笨重,行動緩慢的魚類,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出現於一億多年前,至今仍存活著,在現存物種中是最大的淡水魚之一,它們擁有堅硬的鱗片,不僅觀賞性高,而且還可以食用,早期土著居民也曾大量捕殺巨骨舌魚作為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