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唯一沒有名字的神,鳥身龍首,曾經與恐龍生活在一起

2021-02-28 銀霧影社

在山海經中又一個沒有名字的神,它的外貌是鳥身龍首,這究竟是什麼生物呢?

《山海經》《南山經》記載: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出,以至箕尾之山,丸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之禮;毛用一璋玉瘞,糈用稌米,一壁稻米,白菅為席。

這段話的意思是鵲山山系從招搖山起,直到箕尾山止,一共是十座山,途經2950裡。這裡的山神,形狀都是鳥的身子龍的頭。祭祀山神要把畜禽和璋一起埋入地下,祀神的米用稻米,還要用白茅草來做神的座席。

在地球上,曾經出現過一種鳥身龍首的生物,它不是恐龍,而是恐龍的近親,叫翼手龍。翼手龍起源於約2.15億年前的晚三疊世,滅絕於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當恐龍稱霸著陸地時,翼手龍卻控制著天空。在中國浙江臨海一帶發現過翼手龍的化石,古生物學給它起名叫臨海翼龍。在新疆克拉瑪依地區,也發現過翼手龍的化石。這兩個地方的化石據測算都在6500萬年以前。

1970年,在哈薩克斯坦發現了一件比較完整的帶有「毛」的翼手龍化石,英國古生物學家認為,翼手龍屬於溫血動物,它們身體表面被羽毛覆蓋,這些「毛」隔熱保溫,防止體內熱量的散失,具有調節體溫的作用。為了適應飛行的需要,這些翼手龍已經具有較高的新陳代謝水平、發達的神經系統以及高效率的循環和呼吸系統,成為一類最不像爬行動物的爬行動物。

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在鵲山山脈出現的翼手龍不止一個,它們在天空飛翔,與人類和平共處,還接受人類的供奉。由此我們可以有兩種推斷:如果鵲山山神真的是翼手龍,那麼山海經記載的年代可以推前到6500萬年以前;也有一種可能,是翼手龍在6500萬年以前沒有滅絕,仍有少量翼手龍存活下來,被幾千年前的中國古人看到。你覺得是哪一種可能呢?

相關焦點

  • 《山海經》記載許多部落以鳥為圖騰,人的面孔而長著鳥的身子
    他們相信這些自然物會保護自己,而且能使自己獲得超人的力量和勇氣,所以不僅不能傷害它們,還要在敬畏中加以崇拜、禮敬,主要表現為:祭祀該種圖騰;部落或個人的名字中有該圖騰的名字;在某種重大活動中披著該圖騰的外衣;在軍旗或武器上畫上該圖騰的形狀,等等。《山海經》中有許多部落以鳥作為圖騰,這首先表現在他們心目中神的外表上。
  • 山海經六大山神:或人身而羊角,或獸身而人面,是你想不到的奇特
    獸身人面神,《山海經》記載:釐山之首,自鹿蹄之山至於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七十裡。其神狀皆人面獸身。由此可見,這個獸面人身的神仙掌管從鹿蹄之山到玄扈之山一共九座山,是這些山的山神。計蒙,《山海經》中記載:又東百三十裡,曰光山,其上多碧,其下多木。神計蒙出之,其狀人身而龍首,恆遊於漳淵,出去必有飄風暴雨。由此可見,計蒙長得倒是有點像《西遊記》中的龍王了,你看他的特徵,人身而龍首,並且喜歡雲遊四方,而且出去的時候必然有雨環繞在身邊,這不就是龍王本人麼?馬身龍首神,《山海經》中記載:自女兒山至賈超山共十六座山,方圓三千五百裡。其山神都是馬身龍首神。
  • 上古時期96個龍形神獸,人面龍身,《山海經》中的神秘山神
    早在春秋戰國,夫龍之說已十分普,《山海經》則載近百有餘龍族神獸,或龍神。南山乙龍神循南線一路遊,南山經之首中,謂招搖山,自招搖山至箕尾數十山,擊二千九百五十裡。此十神皆鳥身龍首之獸,代天理山嶽、瀆。此神以同一方,業亦盡同,則其狀亦如一,皆是長著鳥身,龍之首。若祭此十位,則得以殊之祭與儀。《山海經·南山經》,鵲山為南山系第一山,鵲山脈之首即招搖山。自此山至箕尾之十山,有十個神。此神仙之狀皆是龍頭鳥身,祭時有與之禮。
  • 《山海經》中南方三大山系描述的山神都是什麼形態?
    《山海經·南山經》:「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凡十山,二千九百五十裡,其神狀皆鳥身而龍首。」《山海經·南山經》:「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櫃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裡。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
  • 《山海經》和考古學證實,龍是2億年前的生物
    但近代專家普遍認為,《山海經》的研究價值無可比擬,它是記載上古時期歷史、地理和民俗文化的百科全書。《山海經》之所以古老,是因為它的用語缺少形容詞。比如《山海經》在描述鸚鵡時,說它「像貓頭鷹,有人的舌頭,能說話」。又比如《山海經》中「六足、四翼、蛇身」的肥遺,其實就是蜻蜓而已。
  • 《山海經》中的五大神鳥,你聽說過幾個?
    一、廠付(音譯)廠付鳥據說生活在基山上,形狀很像是雞,但是它卻有三個腦袋、六隻眼睛、六條腿、三隻翅膀,相傳人吃了它的肉,就再也不想睡覺了。二、龍首鳥身神據說鵲山山系共有十座山,這十座山分別都有各自的山神,並且山神的形狀都是鳥身龍頭,人們祭祀山神的時候,需要把帶毛的動物與美玉一起埋進地裡。
  • 《山海經》記載的六眼三腳鳥怪,難道是三億年前的巨型蜻蜓?
    《山海經-北次二經》記載:有鳥焉,其狀如蛇而四翼,六目三足,名曰酸與,其鳴自詨,見則其邑有恐。酸與是《山海經》的鳥類長得像蛇,卻有四隻翅膀,六隻眼睛和三隻腳,叫聲像是在叫自己,此鳥一旦出現就會有恐怖的事發生。
  • 山海經記載黑種人由於和白種人戰爭失敗,黑種人最後定居非洲!
    《中山經》記載的十二大山系,當時其居民分別祭祀「歷兒冢」、「人面鳥身」的「神」、「泰逢神」、「人面獸身」的神、「升山冢」、「嶽山神
  • 這些曾經存在於山海經中的動物都滅絕了,人類的存在真可怕!
    人總喜歡將自己譽為萬物之靈,但是人類的存在卻並沒有給萬物帶來幸福的生活,反倒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從人類文明誕生至今,短短數十萬年間,就已經導致了地球大部分生物的滅絕,甚至我們都不知道它們究竟長得是什麼樣子。
  • 《山海經》中的龍到底是怎麼回事
    但是由於《山海經》裡面提到的一些關於地理、方位,都非常的詳盡,包括在什麼地方生存的什麼人、什麼樣的生命、什麼樣的神、以及有些什麼特產等等,這些資料都非常的翔實。對於這一點,很多人就不理解了。無奈之下,很多人就說這些東西都與上古時代有關,是屬於「史前文化」等等。到底《山海經》中提到的很多異獸與人物與什麼有關呢?我們來看看佛經中的描述。
  • 《山海經》中鳥首龍身的怪獸, 跑到歐洲橫行無忌,令羅馬人色變!
    另一種沒有四足和翅膀,身體像蛇,頭和嘴像雞。這有可能是像青蛙的成長一樣,幼年的雞蛇獸像蛇一樣,到成年階段才長出腳和翅膀,甚至長出三個頭。在《山海經》裡也有關於類似雞蛇獸的記載:凡南次二山之首,自櫃山至於漆吳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裡,其神狀皆龍身而鳥首。
  • 《山海經》之中的水神,共工只是個小角色,其中一個曾和應龍大戰
    這第二位的水神為禺強,《山海經》有曰,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禺強,在神話典籍《山海經》中,他不僅是海神,也是風神,對水的控制能力遠不是共工能比的。上古神話中,禺強是顓頊的大臣,他的坐騎是兩條紅色大蛇,而後來的一些網絡小說什麼的,以禺強為範本,生出了混鯤祖師這個號人物,曾經共工跟顓大帝頊搶奪天帝之位,最後失敗了,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禺強把共工打敗的。
  • 山海經|令丘山中人面四目的鳥,叫顒
    《山海經》南次三經中記載了一座火焰山,山上生活著一種奇怪的鳥,人面四目,貓頭鷹之身。我們先來看原文:又東四百裡,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是出。有鳥焉,其狀如梟,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顒,其鳴自號也,見則天下大旱。
  • 《山海經》中神奇的動植物有哪些?五彩祥鳥鳳凰在這裡
    依舊是很多的奇珍異獸,如丹穴山的五彩祥鳥鳳凰,如禱過山上被古人奉為神獸的犀牛(原來古人以前把犀牛當作神獸啊?)《南次三經》:天虞山:山下多水,人無法攀登。禱過山:山上多金、玉,山下有很多犀牛和大象,山中有一種叫「瞿如」的鳥,長著白色的腦袋、三隻腳,人一樣的臉,發出的聲音像在喊自己的名字。
  • 中國古代故事:凸目尖耳銅面像——人首鳥身的神
    將三星堆三具凸目銅面像解釋為人首鳥身的鳥形神像可能要比解釋為人首龍身的龍蛇形狀的神像更為合理。尊的頸部以上殘缺,在尊的肩部一面的正中卻還保存有一隻人面鳥身神的形象,這就為我們解釋三星堆凸目尖耳人形銅面像提供了可以比較的圖像材料和可以推論的直接證據。另有一件小銅像,表現的是在一朵花蕾上站立著一個人首鳥身的神,該神的眼睛也是瞳孔凸出於眼眶之外。將這人首鳥身神像的頭部與凸目尖耳人形銅面像進行比較,它們的特徵幾乎是完全相同的。它們都是凸目尖耳,大嘴上翹,闊鼻方頤。
  • 《山海經》:山海經神系中身份最高的四位天神,第一名是創世神!
    《山海經》:山海經神系中身份最高的四位天神,第一名是創世神!山海經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人文地理奇書,其中所描述的許多東西在現代被證實依然存在或者曾經存在過的。其中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
  • 《山海經》名不副實的上古神獸,這些鼠和羊都是鳥
    [摘要]在《山海經》中記載的很多上古神獸,很多名字都稀奇古怪,甚至在現代漢語中根本沒有這種漢字。在《山海經》中記載的很多上古神獸,很多名字都稀奇古怪,甚至在現代漢語中根本沒有這種漢字。不僅如此,在看似普通的神獸名字中,也很容易讓我們望文生義,比如今天我們講的這兩隻《山海經》的異獸:(上此下蟲:cí)鼠和商羊。
  • 上古時代的四大「鳥人」,人面鳥身,最後一個讓統治者懼怕不已!
    但是就是這樣一位神祇,在山海經中的形象卻是一個貨真價實的鳥人,在相關的古籍記載中,句芒是東方天帝手底下的輔佐官,是春神也是木神,掌管著神樹扶桑。但是他的形象卻是人面鳥身,而且還騎著兩條龍。在長安看來如果不是鳥身的話,可以說是非常霸氣的一個形象了,不過一旦搭配上鳥身,總覺得有點感覺微妙呢!
  • 古代神話中有半龍之身的十大神獸,麒麟上榜,第一種戰力遠超應龍
    虺五百年為蛟,蛟千年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山海經》古代神話中,蛟是由虺蛇修煉五百年進化而來,蛟已經有了半龍之身,但是它還沒有角,外形介於蛇跟龍之間。蛟修煉幾百年之後,就會沿江入海化龍。古代神話中,蛟化龍時一般都伴隨著狂風暴雨、電閃雷鳴。如果蛟能扛過九天雷劫,就可以變成全龍之身,如果扛不過去,就會被雷劈得修為全失甚至傷重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