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師範大學 古生物學專業 培養方案

2020-11-26 騰訊網

古生物學(Paleontology)是地質學與生物學之間的交叉學科,主要研究地 史時期的生物遺體和遺蹟化石。古生物學專業學生入學兩年後,根據本人志願及 專業培養需要,將分選古生物學、化石保護與博物館、地質與化石能源等 3 個專 業方向。近年來,隨著國家及遼寧省社會及經濟快速發展,對古生物專業人才的 需求日益增大,目前對古生物專業有需求的崗位包括:1)古生物學研究型崗位; 2)化石能源應用型崗位;3)博物館管理及專業型崗位;4)文化及宣傳產業崗 位;5)化石保護及開發型崗位等。

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科學素質,掌握地質學、古生物學、地層學和化石能 源等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掌握自然類博物館學、化石保護法律法規的基本知識 和化石修復技能等,能夠從事古生物學、化石能源、化石保護與自然類博物館及 相關領域研究或管理工作的複合型、應用型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地球科學導論、礦物學、巖石學、地層學、地球化學、古生 物學概論、古脊椎動物學、古無脊椎動物學、古植物學、古人類學、地史學、古生物地理學、古生態學、構造地質學、化石能源地質學、旅遊地質學、自然史博 物館學概論、化石保護學基礎、化石切片技術及修復技術、孢粉分析、地質製圖 方法、專業外語等。

修業年限 3 至 6 年,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就業方向: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的研究與教學或教輔人員;古生物及其它自 然類博物館、國家及省市自然保護區及地質公園的科研或管理人員;國土資源行 政部門化石管理人員;石油、煤炭及地質調查等部門的研究及實驗人員;各類文 化傳媒機構專業人員等。

相關焦點

  • 北大古生物學專業連續6年只招一個人,它的難度在哪兒
    那必定是北京大學的古生物學專業啦,這個專業已經連續六年只有一個人畢業,培養的真的是鳳毛麟角的人才,但是偏偏這個專業目前社會上沒有相關的專業崗位。沒有就業渠道,畢業學生又少成了這個專業最神秘的魅力之一。古生物學要實現的三大目標有:地史中的生物多樣性研究、各生物門類的系統演化關係研究以及古代環境-氣候與生物界之間的協同演化關係研究。古生物學專業培養的人才是能夠從事科研、生產與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正常修讀4年,畢業後拿的是理學學士的學位。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專業設有碩士點1個、博士點1個,該專業聘任的教員都是做過大量國家重大科學研究項目的高端人才。
  • 2016-2017年古生物學專業排名
    2016年2月23日,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中國科教評價網隆重推出《2016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
  • 古生物:或許是最被熟知的冷門專業
    02 學院簡介 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學院成立於2010年12月,是我國首家以學院為建制的古生物學專業學院,也是目前國際上唯一的一所古生物學院
  • 訪北大單人畢業照事件主角薛逸凡 古生物學專業介紹
    作為北大2014屆古生物學專業唯一的本科畢業生,薛逸凡最近很忙。  《法制晚報》記者調查發現,這個讓她「真的很喜歡」的專業,其實沒那麼「高冷炫酷」。國內外很多高校都有開設,只是在本科階段就選擇古生物學的人,確屬鳳毛麟角。
  • 瀋陽師範大學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培養方案
    本專業培養學生掌握面向數據分析的數學、統計學、計算機理論等學科基礎知識 及大數據處理技術,培養具有較強的數據建模能力、算法設計和分析能力、數據分析 和挖掘能力、學生行業實踐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勝任大數據分析與挖掘算法研究工作 的高層次人才。
  • 2015考研專業介紹:古生物學與地層學[070903]
    一級學科/領域名稱:地質學  二級學科代碼:070903  二級學科名稱: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介紹  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是地質學研究領域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通過對保存於地層中的各類化石的形態、
  • 北大古生物學畢業生:很享受一個人一個專業
    古生物學畢業生安永睿:  很享受一個人一個專業  2014年,「一個人的畢業照」使默默無聞的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學生薛逸凡成為「網紅」。如今,北大再現「一個人一個專業」,安永睿成為今年北大古生物學專業的唯一畢業生。
  • 北京大學:「古生物學」,公認的全國最冷門專業
    一說到名校,相信各位第一反應就是清華北大,這兩所學校作為我國的頂尖學府,確實培養了數不清的人才!通常在我們的印象中這些頂尖的學府無論什麼專業都是不缺人的,但北大真的就有一個專業,號稱6代單傳,那就是「古生物學」。
  • 2020志願填報:各層次師範大學優勢專業大盤點
    杭州師大的小學教育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及教育部首批「卓越小學全科教師」培養項目。藝術類專業更是遍地開花,美術學(師範)為浙江省重點專業;公共藝術專業2019年獲批杭州市新型專業建設項目。美術學、設計學是浙江省重點建設學科,其中美術學2016年入選浙江省一流學科建設(B類)。  第四方陣 華中、華東地區師範院校  福建師範大學:現當代文學一枝獨秀。
  • 北大古生物學唯一畢業生:一個人一個專業很享受
    大學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使他們能明辨是非、堅持真理,而非人云亦云、隨波逐流。最後,林建華語重心長地說,「在這分別時刻,希望伴隨你們的不僅有專業知識和生存能力,還有經過激烈思想碰撞形成的堅定信念和價值觀;不僅有真誠的同學情誼,還有北大人的家國情懷;不僅有對燕園的美好回憶,還有守正、奉獻、超越和敢為天下先的情感」。他強調,「我們是被歷史塑造的,同時,我們也將創造歷史」。
  • 探秘「一個人的專業」:古生物學到底學啥
    古生物學,是曲高和寡還是無人問津?這些穿越古代星球的老師同學們,究竟是何方神聖?蝌蚪君特地整理了一份古生物學專業入門指南,為你一探究竟。什麼是古生物學?古生物學是利用化石和古老生命痕跡進行生物學研究、探討古代生命的特徵和演化歷史、討論重大的生命起源和生物絕滅與復甦事件、探索地球演化歷史和環境變化等方面的基礎性學科。
  • 一個人的畢業「合影」引關注 走近小眾的古生物學專業
    照片上方有一行文字——「北京大學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讓她攻讀的古生物學專業也一起走紅。   古生物學專業「產出」為何如此之低?它都研究哪些內容?有什麼應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為大家揭開古生物學的神秘面紗。
  • 除了古生物學 這些"小眾"專業也自帶神秘光環
    又一屆北大古生物學專業的學生畢業了。同樣的,今年的「畢業合影」上,還是只有一個人。  和畢業生一起成為網紅的,就是那個「六代單傳」的高冷跨學科專業——古生物學。自2008年設立以來,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古生物學專業一共就畢業了六名學生。
  • 瀋陽師範大學2018考研參考書目
    1《普通心理學》彭聃玲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2.《外國社會學史》(修訂版)賈春增,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16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1.教育學基礎:《教育學基礎》(第一版)全國十二所重點師範大學聯合編寫,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2.中外教育史:《中國教育史》(第一版)孫培青主編,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2015-2016年研究生專業排行榜: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2015-2016年研究生專業排行榜:古生物學與地層學
  • 殯葬專業、古生物學專業,當之無愧的大學冷門專業,它也上榜了
    說到大學專業的選擇,這可難倒了不少大學生,畢竟專業的選擇對於未來的工作都是有著密切的聯繫。很多人選擇的大學專業未來都成為了自己的職業,因此他們在選擇專業方面都比較慎重。大學專業裡夾雜著一些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不少同學分不清,但你知道大學有哪些冷門專業嗎?
  • 師範大學5個「含金量」較高的專業,薪資待遇高,就業前景好
    可能是覺得師範大學好就業,但是大家也要選好專業,師範類專業其實也包括很多個專業,像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等等,不過在師範大學中,有5個「含金量」較高的專業,就業前景好。 該專業主要開設的院校有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瀋陽師範大學等等,而且就業率基本在90%以上,目前來看,薪資待遇也是比較高的,不過這個行業也是需要積累經驗,也就是說你經驗越高,那麼你的待遇就越優厚。
  • 北大女生拍「一個人的畢業照」走紅 古生物學專業是學什麼的?
    古生物學,這「炫酷到沒朋友」究竟是學什麼的?這些穿越古代星球的老師同學們,究竟是何方神聖?先來看看這份古生物學專業入門指南。>什麼是古生物學?我國古生物專業人才的培養經歷了哪些波折?我國古生物人才培養的頂峰時期在上世紀80年代。當時,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3所高校都開設有古生物的本科專業,每年培養出約100名學生。到80年代後期,很多高校的古生物專業畢業生遭遇到就業困難問題。直到90年代進行學科改革的時候,很多學校不得不停辦古生物專業,不再招收該專業的學生。
  • 院士領銜,師生比18:11 | NWU古生物學「豪華教學團隊」已上線
    在這個特殊的開學季,以舒德幹院士,張興亮、張志飛、劉建妮等長江學者領銜的地質學系古生物學與地層學教研室共18位教師(其中高級職稱14位)全員攜手,以大課串講的形式,用中英雙語為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專業11名碩博士生線上開授《高級門類古生物學+古生物學原理》這門專業平臺課。學生評價,「這陣容,太豪華!」
  • 青島恆星科技學院成功協辦未來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研討會
    研討會上,未來學校研究院助理院長兼實驗部主任張翔對學前教育專業未來人才培養模式的課題研究進行了解讀,張翔指出為解決學前教育教師隊伍滯後的問題,開展未來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服務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設計和專家論證,構建學前教育專業服務人才全新培養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