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進程加速,世界形成新的格局

2021-02-19 再見你已不識

首先,歷史進程在加速,新冠疫情是現代社會第一次全球規模的疫情。比爾蓋茨先生寫了一篇文章,他分析了為什麼新冠疫情會帶來一個全新的格局。文章的核心是參考黑天鵝事件對歷史所造成的巨大影響,黑天鵝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小,但是對世界影響很大。它的直接影響是,目前已經在發生的幾個核心歷史潮流都被大幅加速了,原本可能要五年、十年以後才會發生的事情,因為疫情的原因,時間被縮短了,有的現在就開始發生了。

這些被加速的長期核心趨勢有四種:

第一是數位化的社會基礎比如遠程辦公、線上開會、遠程教育等,隨著疫情的加速,它們已經成為任何現代社會必備的基礎設施,就像公路鐵路一樣。

第二是生命科學的前沿,就像國防工業一樣,幫助人防禦來自大自然的災害。今天新冠這樣一個病毒,它基本上只有幾微米的體積,所存的信息量也很少,可它為什麼能對整個地球的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我們在重新思考人和自然界的關係,這會促進生命科學新前沿的發展,包括測試、疫苗和大量的藥物開發,這一系列的投入會在全球範圍內加速,帶來很多機會。

第三,可持續的新能源,這背後其實是人和大自然的關係是必須要解決的,到目前為止我們發展經濟都是在假設「大自然是免費的」,其實它並不是,所以我們必須進入一個新的、市場化的、可持續的關係,這將帶來大量的產業發展機會。

第四,全球經濟發展和創新的重心從西方轉移到亞洲。

所有這四個趨勢都在被加速,全球因此形成了一個新的格局。

那麼我們如何來分析這個新格局,並從中看到創業機會呢?

我們先分析一下人類歷史的進程,看看它深層的驅動力是什麼?這裡我推薦大歷史理論,其實也是我在微軟工作的收穫之一。蓋茨先生一直推薦我一系列的書,有位作者叫David Christian,他的大歷史理論的核心概念是,要研究人類歷史、判斷未來,起步要看物理世界和生物世界,看它們裡面的深層結構是什麼?它的核心元素是什麼?答案是能量和信息。

人類社會發展核心永遠是能量和信息的組合,任何一個複雜體系,最終都是能量+信息,產生熵減,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減熵行為,這會給我們一個最底層的原則來判斷,某件事情會不會發生,信息是不是錯了,能源是不是可以更高效地轉化,熵是不是減了,這些是驅動我們最深層的因素。

把它映射到人類社會裡面,人類社會永遠追求知識和財富,這裡財富是大家都接受的一個廣義的定義,即財富是能夠滿足人類需求和欲望的通用能力。所以按照大歷史理論推演,人類的歷史永遠在探索科學、開發技術、發展經濟。

我簡單講一下科學、技術和經濟體系是什麼,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相關焦點

  • 疫情將加速世界多極化進程
    不過,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如果回顧歷史上人類遭遇的災難,可以發現災難過後人類往往大踏步前進了。這次疫情極有可能產生這種「補償效應」,從歷史經驗來看,疫情將通過三種方式在三個層面來改變世界。首先是通過教育改變社會。疫情之後,所有受到疫情影響的人都會痛定思痛,從而改變日常生活方式,使之更加健康、科學。
  • 石油貿易新格局加速形成
    業內人士表示,價差擴大導致的貿易流向將進一步平衡全球油市,加速石油貿易新格局的形成。  據卓創資訊分析師朱光明介紹,一般而言,在特定的時期,美國原油與布倫特原油的價差相對穩定,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兩地原油價差會呈現或擴大或縮小的異動。近期,美國原油價格不斷下降,且降幅明顯,而布倫特原油價格雖然同樣呈現下降走勢,但降幅明顯偏小。
  • 任衛東:世界正形成新的兩極格局
    兩大陣營的冷戰格局結束後,世界毫無疑問地進入了單級霸權格局。所謂「一超多強」、「多強一超」的提法迴避矛盾,無視第三世界國家的存在和作用。「多極化」同樣如此。事實上,美國也不反對「多極化」,因為這個概念和「一超多強」一樣,隱含著承認霸權的成分,完全可以把它設想為美國霸權主導下的多極化。
  • 邵平楨:論泛珠三角與東協合作對世界經濟格局形成的作用
    三足鼎立世界經濟格局的形成關鍵在於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的進程,而亞洲區域經濟合作進程關鍵在於中國、日本和印度。中日印三國的態度將直接決定亞洲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前景,從而也決定亞洲能否成為世界經濟新的第三極。而東協對亞洲區域經濟合作起著橋梁紐帶作用。中國與東協合作對亞洲自由貿易區形成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 人民日報海外版:世界正形成新的兩極格局
    兩大陣營的冷戰格局結束後,世界毫無疑問地進入了單級霸權格局。所謂「一超多強」、「多強一超」的提法迴避矛盾,無視第三世界國家的存在和作用。「多極化」同樣如此。事實上,美國也不反對「多極化」,因為這個概念和「一超多強」一樣,隱含著承認霸權的成分,完全可以把它設想為美國霸權主導下的多極化。   不過,如今,世界正日益明顯地兩極化。
  • 世界正形成新的兩極格局
    兩大陣營的冷戰格局結束後,世界毫無疑問地進入了單級霸權格局。所謂「一超多強」、「多強一超」的提法迴避矛盾,無視第三世界國家的存在和作用。「多極化」同樣如此。事實上,美國也不反對「多極化」,因為這個概念和「一超多強」一樣,隱含著承認霸權的成分,完全可以把它設想為美國霸權主導下的多極化。不過,如今,世界正日益明顯地兩極化。
  • 進入新發展階段,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大跨越(人民觀點)
    ——編  者  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創造了有利條件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新矛盾新挑戰,就要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效化解外部衝擊帶來的影響,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 人民日報人民觀點:進入新發展階段,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大跨越
    ——編 者  經過「十三五」時期的發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創造了有利條件  深刻認識和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新矛盾新挑戰,就要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有效化解外部衝擊帶來的影響,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 高一歷史教案:《兩極格局的形成》教學設計
    高一歷史教案:《兩極格局的形成》教學設計 課標 要求 1.了解美蘇兩極對峙格局形成的基本過程和具體表現 3.從「冷戰」政策和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史實中認識到霸權主義的危害,明確國家實力、特別是經濟實力將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關係中的地位,確認「存異」和寬容的態度與價值觀。
  • 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進程與未來走勢
    今天,站在21世紀所能達到的認知高度,科學分析世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進程,旨在探尋這一運動的發生機理,總結這一運動的經驗教訓,把握這一運動的發展規律,從而在推進人類解放的偉大進程中獲得更大的自由和主動。
  •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胸懷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堅定發展信心,胸懷兩個大局,保持戰略定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我們要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善於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各自工作實際結合起來,轉化為具體思路、任務和舉措。
  • 經濟日報鍾經文:深刻把握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精髓要義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關口,站在兩個五年規劃交匯的時間節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我們黨將以怎樣的發展理念創新和格局調整、改革突破引領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是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負責任之舉,體現了中國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心和底氣,彰顯了中國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智慧和擔當。三是理念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是塑造新發展格局的先導。
  • 高考歷史複習:當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極化趨勢
    美蘇兩極對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戰"興起  1、過程  (1)"冷戰"的公開信號:1946年邱吉爾的"鐵幕"演說。  2、蘇聯作出的反應 成立華約組織,1955;(標誌兩極對峙的格局正式形成)。  3、"冷戰" 的影響  政治上:嚴重惡化了國際關係,使戰後世界分裂為兩個敵對的陣營。  經濟上:嚴重妨礙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世界被人為地劃分為幾個封閉的經濟體系。  軍事上:由於兩個軍事政治集團擴軍備戰,局部戰爭不斷。
  • 頁巖油革命使全球石油供應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在美軍駐伊拉克基地遭到伊朗攻擊後,川普當地時間2020年1月8日上午在講話中表示:我們現在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我們的能源是獨立的,我們不需要中東石油。美國在2019年超越沙特、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油氣生產國,是全球能源行業的重大事件,一舉改變了全球石油市場格局。
  • 發展數字經濟 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新知新覺)
    發展數字經濟,不僅有利於強化市場動力和產業支撐作用,而且有利於強化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間的紐帶,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激發內需市場動力助推形成新發展格局。第一,發展數字經濟有利於打通消費堵點。以傳統電商平臺為載體的數字消費衍生了大量消費信息,利用數位技術抓取、挖掘和分析這些消費信息,可以更精準快捷地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 牛彈琴:2020年最後一天,我們可以聽到世界格局裂變的聲音!
    世界格局還在加速裂變中。在籤署脫歐協議時,詹森忍不住說:這不是一個結束,這是一個新的開始。2020年最後一天,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世界格局裂變的聲音。有好消息,當然,也有壞消息。很多媒體甚至懊惱地發現,他們剛剛公布完世界十大新聞,又一更重量級的新聞來了。
  • 馮玉軍:俄戰略界縱論「後疫情時代」國際格局與世界秩序
    ,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國際組織的脆弱性凸顯,許多國家政府面臨嚴重的信任危機,國際社會形成了互不信任的循環。與此同時,新冠疫情引發的危機也正在加速世界格局的轉型進程,「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遭受衝擊且轉向關注國內發展,歐盟無力應對危機且內部矛盾加深,中國積極推行全球外交且民族主義持續高漲」。未來,「世界將主要存在兩種相互競爭的政治經濟模式:一種是以西方為代表的自由主義,另一種是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國家資本主義。
  • 鼠疫,改變歷史進程的傳染病
    確診為腺鼠疫病例鼠疫再次被大家關注隨後我國駐剛果民主共和國大使館發布消息稱剛果(金)伊圖裡省政府已有36例鼠疫確診患者其中8人死亡慶幸的是7月12日烏拉特中旗鼠疫防控工作指揮部宣布15名密切接觸者均無異常其實鼠疫從沒有消失作為曾經在歷史上
  • 構築生態加速北鬥產業化進程
    布局北鬥產業,加速國家戰略向民用市場延伸,國有資本在這一進程中承擔著責任使命,也有強大的產業帶動作用。放大優勢構建北鬥產業生態,合力創新助推北鬥產業化進程。作為世界上開發最早的衛星定位系統,美國GPS已經被全球多個國家所廣泛應用。衛星導航技術事關國家基礎安全。擁有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成為幾代人的航天夢。1985年,中國開始論證衛星導航系統建設;20世紀後期,開始探索適合國情的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發展戰略,穩步推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
  • 肺炎影響全球格局的三種可能:全球重構、多重世界與文明危機
    如果疫情持續時間不長,比如半年時間得到基本控制,那麼,基於比較優勢的全球分工仍然是世界經濟的基本結構,曾經的中心和邊緣位置也不太可能發生逆轉,那麼,未來世界的進程會繼續「前疫情」節奏,那就是,中美博弈下新的動態的全球化格局,這當中,不僅是中美歐日的雙邊和多邊關係會發展不同以往的變化,國際舞臺的主角,國際組織們更可能發生一輪洗牌,事實上,這件事已經在發生了,對世貿的挑戰,歐美各國對世衛組織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