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蘋果華為供應鏈 美迪凱技術研發與市場開拓良性循環

2020-11-26 騰訊網

在很多企業打價格戰的時候,一批真正擁有自己核心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能夠在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美迪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隨著下遊消費電子行業等新興科技行業的升級換代,各類光學傳感器及攝像頭模組的技術迭代、產品更新帶來了不斷的市場需求。

近日,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產業的杭州美迪凱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迪凱」)在上交所發布了招股書,擬在科創板上市,並於10月26日成功過會。

據招股書披露,美迪凱擬發行10033.33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由中信證券保薦。預計投資8.11億元,主要用於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以及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中,經過多年的精心耕耘,成功邁向了踏入A股的第一步。

躋身蘋果華為供應鏈,2020年上半年業績大漲

據公開資料顯示,美迪凱成立於2010年,主要從事各類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的研發、製造和銷售及提供光學光電子產品精密加工製造服務。

美迪凱主要有四大類產品和服務,包括半導體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務、生物識別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務、影像光學零部件、AR/MR光學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務等,應用於智慧型手機、數位相機、投影機等多個領域,並進入了蘋果、華為等國際品牌的供應鏈。

來源:招股書

在美迪凱的經營之下,公司業績也有所上漲。2017-2020年上半年,美迪凱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5億元、3.34億元、3.04億元和2.01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982.06萬元、3471.32萬元、7713.92萬元和7001.29萬元,近年來,業績處在波動上漲的趨勢。

來源:wind

對此,美迪凱在招股書中表示,由於公司下遊客戶蘋果手機銷售良好,帶動了公司傳感器陶瓷基板精密加工服務和3D結構光模組用光學聯結件的銷售。此外,2020年上半年公司新開發的半導體晶圓光學解決方案開始批量供貨,因此業績在2020年上半年有所大幅上漲。

穩定上漲的業績也與美迪凱高水平的毛利率有關。

2017-2020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9.07%、58.37%、48.78%以及58.04%,處於相對較高水平。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綜合毛利率平均值分別為38.65%、32.69%、30.95%和29.94%,美迪凱的毛利率高於同行水晶光電和五方光電。

來源:招股書

而美迪凱半導體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務和生物識別零部件及精密加工服務以定製化業務為主,附加值較高,因此有著較高水平的毛利率。

技術研發與市場開拓良性循環,榮獲「高新技術企業」

據公開資料顯示,美迪凱是「高新技術企業」、「專利示範企業」,並設立了省級研究院、省級研發中心。公司不斷開發光學光電子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應用,形成了技術研發與市場開拓的良性循環。公司近年來開發了應用於半導體、生物識別領域的光學光電子元器件及精密加工服務。

2017-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639.43萬元、2351.95萬元、3030.18萬元和2023.47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00%、7.04%、9.97%和10.08%。而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4.68%、5.22%、5.06%和5.67%。

來源:招股書

面對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對各行各業的打擊,美迪凱並未受其拖累,而在行業中穩定發展,在業績、研發創新方面均有所表現。

美迪凱實際控制人葛文志曾表示,艱難的環境是檢驗一家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產品市場接受程度的關鍵時期,在很多企業打價格戰的時候,一批真正擁有自己核心自主創新能力的企業能夠在大浪淘沙中脫穎而出。

而新冠肺炎的打擊正是一個行業洗牌的關鍵時期,真正能夠堅持下來的企業更是不易。而美迪凱深耕研發,與IT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相適應。相信在邁進A股大門後仍然能在電子元器件產業中取得發展。

(發現網記者 羅雪峰 實習記者 左星月)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美迪凱成功過會 打造中國極具價值的光學光電子元器件企業
    據招股書顯示,美迪凱擬募集資金81111.27萬元,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光學光電子元器件生產基地建設、研發中心建設等項目。 據了解,美迪凱依託核心技術,建立起了包括超精密加工、晶圓加工、光學膜系設計及鍍膜、光學產品嫁接半導體製程、超低反射成膜等新材料應用、精密模組組裝、精密檢測在內的全製程工藝平臺。
  • 華為為何任用未經過蘋果檢測的京東方屏 國產化對國人的好處是什
    北京時間06月16日消息,中國觸控螢幕網訊,國產京東方OLED屏幕未通過蘋果、三星測試 為什麼華為偏偏要用?2020-06-16 09:04 李丹娛樂說今天一則消息出來後,數碼圈許多網友爭相嘲諷華為,聲稱華為手機使用的屏幕都是人家蘋果、三星不用的殘次品。
  • 華為並列蘋果靠的是什麼?華為手機發展歷程簡單介紹,能找到答案
    「能超越蘋果」是華為餘承東連續好幾年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逢遇發布會和記者,他都會將這句話敘述一遍。這也是蘋果首次超越蘋果的其中一個理由,用這句話和告訴外界的方式,共同監督和促進華為手機進步。最近,有海外調查機構公布的國內最具有影響力的品牌,華為獲得第二,在前五名中不見蘋果蹤影,第一是來自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這也是華為首次在品牌影響力上超越了蘋果,除此之外,華為手機在銷量上也超越了蘋果。華為手機為什麼能有這麼高的成就呢?
  • 【年度專題】2020年半導體十大熱點大事件;悅芯科技:為躋身全球...
    目前國內ATE產業狀況還處於初級階段,行業配套供應鏈和協同研發資源都有待提升技術能力。在此背景下,只有具備全球化研發布局能力的企業才有可能實現ATE測試技術創新突破。悅芯科技成立於2017年,專注研發、生產、銷售大規模集成電路生產測試設備(ATE),擁有包括系統級晶片測試設備T800系列和存儲器晶片測試設備TM8000系列兩大通用測試系統平臺。
  • 杜家毫在長沙調研:加強科技創新 掌握核心技術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
    啟泰傳感是一家專業從事金屬基薄膜壓敏晶片及精密傳感器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企業,產品廣泛應用於工程機械、汽車製造、高端智能裝備及智慧機器人等領域。近期,企業自主研發的液壓傳感器裝配線開始量產,可滿足國內工程機械企業液壓傳感器配套需求。走進企業,杜家毫詳細了解生產線工藝流程以及產品種類、產能規模、市場銷售等情況。
  • 蘋果、華為、高通...無線耳機晶片混戰已打響
    2016年~2020年全球TWS耳機市場出貨量統計情況及預測(來源:Counterpoint Research)  在TWS耳機火勢燎原的背後,最關鍵的導火索無疑是藍牙晶片技術的創新與推動。  長期以來,藍牙晶片不僅是推動藍牙耳機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核心元器件,同時也是供應鏈競爭最為激烈的市場。
  • 華為進軍筆記本,或許只是為了「喝湯」
    也就是說,PC市場已經形成了一種良性的競爭環境,雖然硬體上的門檻不斷縮小,新品牌的崛起卻難上加難。  3、PC市場面臨機遇卻競爭激烈。IDC副總裁Loren Loverde認為PC下一個更新換代潮會在2016年出現,商務領域對windows10的採納速率或將加速。這或許恰是小米和華為選擇此時進入PC市場的原因之一。
  • 華為手機業務高調崛起,不過「機海戰術」背後仍存隱憂
    華為到了最好的時候,上半年的業績報告再一次宣告,華為已經坐穩了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第三的位置,躋身「第一集團」。同時,作為全球通信設備巨頭,在愛立信、諾基亞大踏步後退時,華為逆勢上漲。無獨有偶,同樣採取「機海戰術」的華為也在2014年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若是華為無法在短期內擺脫「機海戰術」,會不會重蹈當年三星的覆轍?「華為能夠把產品線鋪得那麼長,跟國產手機品牌相比,它有供應鏈和研發的優勢。」《華為研發》作者、北京創華林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利華表示。
  • 2018年中國手機VCM馬達市場崛起報告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預計,2019年中國手機品牌廠家全球市場份額將達到60%。   然而,中國手機品牌廠家快速突破全球市場的背後是,導致中國手機產業鏈的兩極分化。   一方面,大批中小手機品牌退出市場或市場空間急劇被壓縮,相當部分的中小手機供應鏈訂單斷崖式跳水,甚至瀕臨倒閉。
  • 國產晶片加速度前進,華為終端業務指日可待
    設計與製造同屬於晶片產業鏈中不能忽視的環節,早些年中國一直致力於晶片設計技術,導致這半邊火焰的升騰外,另一邊晶片設計卻似乎太過於平靜。 國內技術人才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從晶片製造上下功夫。在上海,國內首次出現了晶片製造集群企業,如中芯國際、上海微電子以及中微半導體等企業,都足以攪動各地的半導體市場。
  • 華為業績會直擊:今年供應鏈連續性將得到檢驗
    「2020年將是檢驗華為供應鏈連續性的關鍵性一年,因為華為公司全年都將處於美國『實體清單』下,產業界預計『華為儲備快用完了』。我們力爭活下來,明年還能發布年報。」 3月31日,華為首次以線上發布的形式,面向全球召開2019年度報告發布會,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做年度展望時如是說。
  • 蘋果MiniLED需求旺 蘋果產業鏈概念股有哪些?
    近期,市場對於蘋果即將推出的MiniLED相關產品包括iPad平板電腦以及後續的14吋及16吋MacBook筆電皆引頸企盼。其所採用MiniLED多區背光技術所帶來的高對比顯示效果,也逐漸受到關注,吸引更多廠商投入採用以搶進蘋果供應鏈,為企業發展注入更大動能。  蘋果MiniLED晶片供應商的臺廠晶電,現階段各類LED背光以及MiniLED顯示屏的訂單持續成長。
  • 上市後年報首秀,斯迪克開拓OCA光學膠膜市場淨利大增45%
    斯迪克是一家專業從事功能性塗層複合材料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主要產品分為功能性薄膜材料、電子級膠粘材料、熱管理複合材料及薄膜包裝材料,產品廣泛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汽車電子等消費電子領域,終端客戶包括蘋果、華為、三星、LG、戴爾等國內外知名公司,公司以「做新材料行業領跑者」為願景,致力於打造膜材料行業世界級中國品牌。
  • 華為Mate10有麒麟970傍身,匹敵蘋果iPhone8不在話下?
    昨天,華為向外界發布了自己研發的第一款人工智慧晶片麒麟970,同時根據華為消費者BG CEO餘承東現場透露,搭載這顆人工智慧晶片麒麟970的高端旗艦智慧型手機華為Mate10將會於下月16日在德國慕尼黑正式推出。
  • 從極光色到石墨烯,深度還原華為20年研發布局,投入已超越蘋果
    這些真金白銀的研發投入,為華為的技術長城提供了豐富的糧草彈藥。根據華為2017年財報的數據披露,在2017年,華為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已經高達138億美元,佔營收的14.9%,超過蘋果位居全球第六(前五名分別為大眾汽車、谷歌、微軟、三星、英特爾)。
  • 華為5G手機供應鏈幾乎全是國產,中國手機產業鏈正在引領全球
    下圖是華為最新5G手機的供應商列表,其中絕大部分是國內企業。不知道大家看了會如何感想,反正我的感受就是,一個行業的崛起,絕不會是某個企業的事情,而是整個供應鏈的崛起。我們在手機關鍵幾個部位的技術都處於世界一流水平,或是高端水平。在視覺方面,京東方屏幕可以與三星、LG並肩。在聽覺方面,我國的技術水平已經是全球領先,瑞聲科技、歌爾股份算是全球雙雄,但遺憾的是,蘋果的Airport用著國內的技術,卻賣著國外的價格。所以說產品和技術還是有不同的,技術好不代表你做產品好。
  • 華為手機真正高端在哪裡?
    而目前高端手機市場的格局也正在改變。數據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在全球高端手機市場中,第一的蘋果拿下57%的份額;三星佔比19%排名第二,華為則以12%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三。但是相比往期數據,高居榜首蘋果在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卻在收縮。
  • 華為的第四場戰役:光刻機!
    在目前的中高端基帶晶片市場,只有高通、聯發科、三星、華為海思、紫光展銳、英特爾等寥寥幾個玩家。甚至連大魔頭蘋果,都因為不掌握基帶晶片的研發能力,而被高通、英特爾折磨的痛不欲生。高通的基帶晶片雖然好,但價格也狠,你不僅要付晶片的錢,還得按手機的價格百分比支付一個專利授權費。
  • 華為智慧屏搭載量子點顯示技術 納晶科技進入華為供應鏈
    11月25日,華為乘勝追擊,又重磅發布了75寸華為智慧屏,並於今日(12月24日)正式開售。作為家庭場景下的主要入口,智慧屏是華為戰略部署的重點,更是華為全場景智慧化戰略的核心支撐。屏幕部分,華為智慧屏搭載了液晶顯示行業最為頂尖的量子點顯示技術,是真正的廣色域屏幕(100% NTSC,97% DCI-P3,145% BT.709),超過了絕大部分OLED大屏的色域,色彩更鮮明、層次更豐富、畫質更清晰。結合4K、華為自研鴻鵠智慧晶片等技術,打造了影院級的畫質享受。
  • 安卓手機鏡頭之王,靠蘋果續命?
    本文核心觀點:1、手機攝像頭市場規模見頂,市佔率較高的舜宇陷入存量競爭;2、激烈的市場競爭下,舜宇的高附加值鏡頭業務營收佔比始終處於低位,毛利率日益承壓;3、能否打破困局的決定因素在於,ToF最終爆發的應用場景是否符合舜宇當前布局。雙十一手機熱銷榜上,華為黯然退場,蘋果繼續霸榜,小米Real me佔盡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