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易
微電影是一種常見的影視作品形式,但是豎屏微電影,目前卻還屬於探索和嘗試階段。而在近期網絡上看到由張藝謀團隊導演,別克出品的豎屏系列賀歲影片,寥寥幾筆展現了四個非常暖心又有遇見美好的瞬間,實為驚豔。
不得不說影片採用豎屏拍攝手法的巧妙,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又好比是隔著屏幕語音視頻中的你和我,他們的故事正在身邊上演著。對豎屏美學方面嘗試的張藝謀團隊,在這個系列中有著非常出色的展現,無論是畫面還是鏡頭調度,讓我們以第三人稱的角度來進入到每一個簡單平凡的故事中,情緒跟隨其視角的變化而改變,讓我們不禁開心又在不經意間掉下眼淚,靜靜去感受身旁故事的發生。
豎屏美學微電影的設置,完全區別於傳統意義上的橫屏和普通豎屏短視頻,無論從最直觀的觀感上來說,還是從內容出發的內核來講,都有著非常大的不同。豎屏美學在形式上只能豎屏觀看,這個系列影片第三人稱的鏡頭視角,讓觀眾深覺親切感,身臨其境般的去感受故事。而在內容上只能豎屏表現,平凡故事,溫暖瞬間,最為觸動人心,且頗具質感的畫面以及背景配樂的輔助烘託,更加貼合突出影片主題傳達。如此做到形式與內容上的無縫融合,真正展現出豎屏美學微電影帶給我們的魅力,這同樣也是豎屏美學的兩大重要含義所在。
影片聚焦普通人平凡生活中的細小瞬間,用極其寫實的手法展現出了微電影鏡頭下的溫度。就目前全網上線的其中兩部來說,看完不禁會帶入自己,又帶入身旁看到的一個個小舉動,從而聯想出一個個小故事。
在第一部影片《遇見你》中,日常如我們,臨近春節前夕搶票踏上回家團圓的路程,火車的時光總是漫長卻又短暫,或許是孤身一人乘車,但我們總會期待鄰座或者鄰鋪位置的乘客是一位怎麼樣子的人,正如微電影中兩位男女主角的身份,同是歸家的遊子,同是選座在上下鋪的旅客,像是上天給予的一次相識機會,實為微妙,又滿是溫馨,我們同期待著一次美好的相遇。
在第二部影片《陪伴你》中,給人更多是旁觀者的感覺,或許這正是你我行走在馬路轉角邊處看到的小瞬間。還在工作中的媽媽,街角是爸爸帶著孩子,他們隔著窗戶四目相對…孩子送到嘴邊的餃子,丈夫窗外的等候,雖然他們因互相聽不清對方的言語而手忙腳亂,但這一份屬於親情的牽絆是那麼的動人,即便是在寒冷夜裡邊角的「自己」,也是因為這份親情而被耀眼而被溫暖穿透身心。
總而言之,由張藝謀團隊導演的豎屏美學微電影系列,從鏡頭調度到展現形式再到其內核的突出,著實都有著出色的展現。影片根據對別克品牌感受表露出親情、共情、美好、善意的人文關懷,更加貼近當下我們自己的平凡生活,頗為用心。非常期待後續《溫暖你》和《謝謝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