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雙縫實驗延遲再談量子力學的波粒二象性

2020-10-30 用戶3298141720028061


關於雙縫實驗延遲我們這裡不再多說,我們現在做一個小小的實驗來簡單驗證一下。

在一個小院子裡有很多小孩子,在小院子四面牆上只有一面牆上有兩道門,兩道門後面又是一個小院子,這個小院子的另一面又開了八個門,問一段時間以後,這些小孩子會通過這八個門嗎?

答:會,因為小孩子是毫無管束的,以小孩子的天性,每個們他們都會進去看一看!

那麼每個門都可以被小孩子通過,就是小孩子自己和自己幹涉嗎?

好了實驗完畢,粒子是粒子,波是波。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在實驗中證明了宏觀物體的波粒二象性
    清華大學研究人員在實驗中首次觀察到了液態金屬流體宏觀體系中的波粒二象性,為藉助金屬流體行為認識量子世界乃至更多物理體系開啟了一條全新的途徑。2005年法國科學家伊夫·庫代(Yves Couder)的團隊用矽油實現了波粒二象性的實體化,這一發現引發了人們對導航波理論以及量子世界本質的重新思考。
  • 迄今最宏觀波粒二象性觀察實驗獲得成功
    量子力學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波粒二象性,所有對象都可以被看作同時具備波的特質及粒子的特質。而據日前發表在arXiv預印本網站上的一篇論文稱,維也納大學的物理學家們完成了迄今最宏觀的波粒二象性觀察實驗,打破了波粒二象性的分子大小原有紀錄——這個巨大分子包含超過800個原子,由大約5000個質子、5000個中子和5000個電子構成。
  • 作為量子力學的基石,光的波粒二象性簡單又神秘
    前面的講光電效應和楊氏雙縫幹涉實驗分別證明了光的粒子性和光的波動性。在無休止的爭論中,開天闢地一聲響,普朗克針對黑體輻射提出了光量子理論,然後量子力學橫空出現,為我們打開了新的世界。量子力學的gong'che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分享光的波粒二象性,歷史上科學家一直在爭論光到底是一種波還是一種粒子,
  • 五分鐘量子力學、(二)光的波粒二象性
    今天小編帶著各位小夥伴一起來學習一下五分鐘量子力學的第二章光的波粒二象性。我們今天不去探討波粒二象性帶來的哲學問題,這玩意一旦談起來不光是沒頭沒腦,更重要的是科學和神學各說各話無法得出爭論的結果,以後我會在專門的文章裡來跟大家探討。
  • 雙縫式實驗證明:反物質擁有波粒二象性
    IT之家5月6日消息 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報導,研究人員首次使用電子的反物質正電子進行了雙縫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反物質符合量子理論,它既是粒子也是波。該實驗的標準版文如下:粒子穿過固體屏障中的一對狹縫,在另一側的屏幕上,會出現典型的波的幹涉圖案。
  • 量子力學如何闡釋波粒二象性
    究竟是波還是粒子,大家決定用一個實驗來證明,即雙縫幹涉實驗。簡言之,就是在一塊板上開兩個距離適中的小縫,板的一邊是一個光子發射器,另一邊是一個感光屏。用光子發射器對準雙縫發射光子,如果光是由粒子組成,那當它通過雙縫後,呈現在感光屏上的一定會是是兩道槓;反之,如果光是波,那麼感光屏上就會留下如斑馬線一樣的多道條紋。
  • 光的波粒二象性
    到了1905年,爭論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愛因斯坦提出光是由稱為「光子」的粒子組成,藉此解釋了光電效應,他也因些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光電效應的發現對物理學影響深遠,並對後來量子力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量子力學對微小粒子,如原子和光子的行為預測上,具有驚人的準確性。
  • 改「波粒二象性」為「波粒一象性」
    通過雙縫幹涉實驗、Dirac三偏振片實驗、光子which-way實驗,可以很好地看到,我們用矢量合成和分解的數學可以很好地算出來和量子實驗相符的看起來很像波的疊加的結果,但是量子實驗可以用單粒子來完成。首先,這幾個實驗如果是看做波的行為,很容易理解。
  • 中國科學家實現對光的波粒二象性可控量子疊加
    新華社南京9月3日電(記者陳席元)我們都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能否實現對這種量子疊加狀態的操控?記者3日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馬小松教授團隊首次演示了單光子波動性和粒子性的非局域可控疊加。相關成果2日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
  • 波粒二象性真的難以理解
    波粒二象性真的難以理解文/袁玉剛 圖/來自網際網路眾所周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也就是說,光既是粒子又是波。但在歷史上,光的粒子說和波動說曾經長期爭執不休。1637年,笛卡爾在他的《方法論》的附錄《折光學》中提出了兩個假說:一是光是類似於微粒的一種物質;二是光是一種以以太為媒質的壓力。這兩個假說實際上就是粒子說和波動說。
  • 波粒二象性——物質其實是矛盾體
    例如,在雙縫幹涉實驗中,光表現為波態;關掉其中的一個縫隙,光則表現為粒子態。雙縫幹涉實驗表明,光具有粒子和波兩種形態,也可以叫做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是指所有的微觀粒子或量子系統,不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術語來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術語來描述。大家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微觀世界,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波也具有粒子的特性」。波粒二象性,是微觀粒子的基本屬性之一。
  • 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並且具有波粒二象性
    20世紀之前,楊氏雙縫等實驗和麥克斯韋電磁方程讓人們堅信,光是一種波,而電子、原子則是一粒一粒的。1905年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證實了光不僅是一種波還具有粒子的性質,也就是光子。光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然而,如果有人告訴你,不僅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電子、原子、和它們組成我們的物質也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你會不會感到背脊發涼?我們的身體難道也是一種波?真是鄙夷所思!物質具有波粒二象性,這不是科學家們的憑空臆想,而是通過無數次的科學推理和實驗去證明得出的結論。這是一個跌宕起伏的過程......
  • 恐怖的雙縫實驗和波粒二象性?
    當我們提到微觀的量子世界,總會發現量子世界會有許多和宏觀世界相違背,差異很大的現象,比如薛丁格的貓,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其中還有另外一個更加費解的實驗,那就是雙縫實驗。在這個實驗中,科學家讓一束電子穿過一個雙縫,雙縫後面放探測屏。同時,在雙縫的入口處安防高清攝像頭來記錄電子的運動軌跡。然後,實驗結果卻發生了令人無法解釋的現象。
  •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那引力波呢?科學家給出解釋!
    引力波是否表現出波粒二象性呢?圖源:NASA目前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已經探測到了第一個引力波信號,正如愛因斯坦理論中的預測,構成太空的本身應當有波紋和波的部分已經得到了證實。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有趣的問題,包括從讀者(以及Patreon的支持者)來的問題,Joe Latone問:「引力波是否表現出波粒二象性呢,如果有的話,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的物理學家們是否也有方法證實呢,就像雙縫幹涉實驗那樣?」波粒二象性是我們從未揭開的量子力學中最奇怪的結果之一。
  • 用最簡單的語言解釋「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學其實並不神秘!
    想要了解量子力學就要知道三個最關鍵也是入門的概念,「雙縫實驗」「薛丁格的貓」「波粒二象性」,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波粒二象性」,用通俗簡單的語言給大家解釋下為什麼都說量子力學是物理學中最不確定的因素呢傳統物理和量子物理之間最大的分歧就是「確定」「不確定」,愛因斯坦不相信一切事情的規律都是按照概率來發生,這似乎改變我們對傳統科學的認知,讓物理變得不再嚴謹,「波粒二象性
  • 南京大學科研團隊實現光的波粒二象性可控疊加
    這個問題對於有點量子力學基礎的人並不難回答,但難以回答的是人們能否對這種疊加性質進行操控?3日,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物理學院馬小松教授團隊日前成功演示了單光子波動性和粒子性的非局域可控疊加,該項成果於當地時間9月2日被自然雜誌子刊《自然-光子學》報導。延遲選擇實驗中實現量子波粒疊加的藝術圖。
  • 凝聚態物質中準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凝聚態物質也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由原子核與核外電子構成,其構成原子的原子核與電子的量子性質和它們之間的電磁相互作用在原則上決定了凝聚態物質的性質;但是,凝聚態物質是由大量的原子組成,大量具有基本量子性質的原子通過簡單的電磁相互作用卻構成了複雜的聚集體,具有豐富多彩的物理性質——我們並不能夠通過簡單地外推少數粒子的性質來理解凝聚態物質的行為。
  • 《自然數的波粒二象性與世界泛波粒二象性存在》論文5精神
    文字可以看成,從語言中直接繼承了波粒二象性,文字在以後發展中,又豐富了語言的發展。中國文學中唐詩,具有詩歌頂峰的標誌,學習漢語言是無法繞開的,談中國文學是必談的,生活中不僅引用廣泛,歷來擁有眾多學習和研習者,都為唐詩魅力所折服。唐詩正是它具有極致的波粒二象性,才成為歷來被推崇的文學典範。
  • 當代量子力學:最好少提「波粒二象性」
    人們會說,波粒二象性代表了量子力學的最為基本的屬性,上述評價「波粒二象性」,這不是太過於冒天下之大不韙,離經叛道了嗎?首先,應該感謝文章讀者提出不同的反對意見,科學需要自由地發表意見、爭辯討論才會尋求出真諦。無論是「專科」也好,還是「民科」的也好。
  • 量子力學的精髓問題和回答,都集中在電子雙縫衍射實驗中!
    現在我們對光的理解可以歸結為玻爾的互補原理,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波動性和粒子性這兩種屬性即對立又互補,一個實驗中具體展示哪種屬性取決於實驗裝置。比如在由兩塊分束器構成的馬赫-曾德幹涉儀中,單個光子被第一個分束器分到兩個路徑上,在第二個分束器所在位置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