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0月14日訊,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4日中午,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獲獎者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
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
Abhijit Vinayak Banerjee曾在加爾各答大學、Jawaharlal Nehru大學和哈佛大學接受教育,1988年獲得博士學位。現任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2003年,他與Esther Duflo和Sendhil Mullainathan一起創建了Abdul Latif Jameel貧困行動實驗室(J-PAL),並仍然是該實驗室的負責人之一。2009年,JPAL獲得了BBVA基金會「知識前沿」發展合作類獎。
班納吉曾任經濟發展分析研究局主席,NBER研究員,CEPR研究員,基爾研究所國際研究員,美國藝術科學院和經濟計量學會研究員,曾任古根海姆研究員和阿爾弗雷德·斯隆(Alfred P.Sloan)夥計。JPAL獲得了首屆BBVA知識前沿世界級研究獎,班納吉教授獲得了2009年Infosys社會科學和經濟學獎。2011年,他被《外交政策》雜誌評為全球100強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領域是發展經濟學和經濟理論。他著有大量文章和三本書,其中包括《窮人經濟學》(www.poor economics.com),該書獲得了高盛年度商業圖書獎。他於2006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紀錄片《疾病之名》。
埃絲特·迪弗洛(Esther Duflo)
埃絲特·迪弗洛曾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經濟顧問,她認為,經濟學家應該像管道工那樣工作,或者至少「我們中應該有一些人花部分時間做部分那樣的工作」:不僅安裝系統,而且還必須隨時觀察,在出現明顯洩露和堵塞的時候進行修補和疏通。
埃絲特·迪弗洛是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的Abdul Latif Jameel扶貧與發展經濟學教授,也是Abdul Latif Jameel扶貧行動實驗室(J-PAL)的聯合創始人和聯合主任。在她的研究中,她試圖了解窮人的經濟生活,目的是幫助設計和評估社會政策。她曾在衛生、教育、金融包容、環境和治理等領域工作。
埃絲特·杜弗洛教授的第一個學位是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的歷史和經濟學。她隨後於199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
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生於1964年11月12日,是美國發展經濟學家,現為哈佛大學蓋茨發展學會教授。克雷默在其研究領域建樹頗豐,並屢次獲獎,並於2019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的院士。 曾獲得麥克阿瑟獎學金(1997年)和總統學院獎學金,並被世界經濟論壇任命為全球青年領袖。他還致力於慈善事業的研究,以幫助全世界貧困人口。
克雷默最近的研究調查了發展中國家的教育、衛生、水和農業。他被評為「科學美國人」年度50名研究人員之一,並因在健康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和拉丁美洲的研究而獲獎。他幫助制定了疫苗預先市場承諾(AMC),以刺激發展中國家在疫苗研究和疾病疫苗分銷方面的私人投資。
2010年秋,他成為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發展創新風險投資(DIV)的創始科學總監。克雷默博士在哈佛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他是精準農業促進發展委員會的成員。
最近十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貢獻領域
觀察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名單,獲獎者的研究領域確實較為分散。從2010年至今,獲獎經濟學家的領域分別是: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計量學、博弈論、金融經濟學、規制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公司治理、行為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
2009
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美國)
奧利弗·威廉森(美國)
貢獻:奧斯特羅姆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共資源管理的分析」獲獎;威廉森則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司邊界問題的分析」獲獎。
2010
彼得·戴蒙德(美國)
戴爾·莫滕森(美國)
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季斯(賽普勒斯)
貢獻:對「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失業率」理論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2011
克里斯多福·西姆斯(美國)
託馬斯·薩金特(美國)
貢獻:研究政策變量在宏觀經濟運行中扮演的角色,在宏觀經濟學中對成因及其影響進行實證研究。
2012
埃爾文·羅斯(美國)
羅伊德·沙普利(美國)
貢獻:創建「穩定分配」理論,並進行「市場設計」的實踐。
2013
尤金·法馬(美國)
拉爾斯·皮特·漢森(美國)
羅伯特·希勒(美國)
貢獻:表彰他們對資產價格的經驗分析。
2014
讓·梯若爾(法國)
貢獻:對理解和監管行業中少數重要公司的理論研究尤其出色,即他對寡頭壟斷現象的研究。
2015
安格斯·迪頓(英國)
貢獻:對消費、貧困和福利的分析。
2016
奧利弗·哈特(美國)
本特·霍姆斯特羅姆(美國)
貢獻:在契約理論方面的貢獻,將相關理論用於公司,企業治理及金融危機期間流動性問題的研究。
2017
理察·H·泰勒(美國)
貢獻:理察·塞勒將心理上的現實假設納入到經濟決策分析中。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和缺乏自我控制的後果,他展示了這些人格特質如何系統地影響個人決策以及市場成果。
2018
保羅·羅默(美國)
威廉·諾德豪斯(美國)
貢獻:在創新、氣候和經濟增長方面研究的傑出貢獻,他們設計了一系列方法來解決我們時代最基本和最緊迫的問題——如何創造長期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本文來源:財聯社 責任編輯: 鍾齊鳴_NF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