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氣候認證發布

2020-11-30 正北方網

10月29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舉辦「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氣候認證發布會,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應用室主任趙帆,中國氣象局首席氣象服務專家王秀榮,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副局長楊志捷,巴彥淖爾市委書記常志剛,市委副書記、秘書長、政法委書記李中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子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佟格日樂,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五原縣委書記郭佔江,市政協副主席王志雲等領導出席發布會。

巴彥淖爾市地處北緯40度全球農作物種植黃金帶,河套灌區土地肥沃,氣候獨特,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水土光熱組合優勢在全國乃至世界首屈一指。

為進一步提升我市農畜產品價值,提高「天賦河套」品牌知名度,以助力河套全域綠色有機高端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建設,特邀請中國氣象局首席專家開展「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氣候認證工作。現認證工作已完成,為了推廣成果、擴大宣傳,巴彥淖爾決定召開「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氣候認證發布會。此次發布會由巴彥淖爾市人民政府主辦、巴彥淖爾市氣象局承辦,巴彥淖爾市綠色產業統籌發展辦公室、內蒙古巴彥綠業實業有限公司協辦。

巴彥淖爾市委書記常志剛現場參觀天賦河套產品展示

巴彥淖爾市政府副市長、五原縣委書記郭佔江同志致辭

  郭佔江在致辭中指出,「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國字號氣候認證發布,為我們在更高層面宣傳「天賦河套」、在更高層面背書「天賦河套」、在更大舞臺展示「天賦河套」,注入了強勁動力。「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必將成為黃金生態帶、黃金乳肉帶、黃金現代農業和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帶。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氣象應用室主任趙帆同志致辭

  趙帆表示,通過氣象部門專業的評估,深入挖掘本地氣候價值,從而增強「天賦河套」品牌市場競爭力,讓氣象科學為巴彥淖爾河套地區的經濟綠色發展提供助力。她說,「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氣候認證工作意義重大。一是發揮氣候資源開發利用的科技支撐作用,助力國家綠色發展戰略實施。二是氣象服務主動融入,對接地方經濟發展需求。她希望有更多地方認識到氣候資源評估工作的價值,更有效地開發利用本地氣候資源,攜手為各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做出更多更大貢獻。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王秀榮首席發布「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評估報告

  王秀榮指出:「從光照、熱量、水分、土質等多個維度資源來看,巴彥淖爾河套地區地區資源豐富度、穩定度、適宜度、配合度均表現上乘。河套平原特定的氣候資源,為作物種植提供著豐富的滋養。特別是光照資源在全國屬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晝夜溫差大也居全國首列;氣溫適宜度高,春小麥、玉米和向日葵等主要作物的關鍵生育期氣溫適宜保證率均達到80%以上,非常適宜作物產量和品質形成。且雨熱同季,有助於充分利用有限的降水資源,促進作物生長;優越的灌溉系統和充足的黃河水源,有效補充了農業用水。光、熱、水、土資源配置優勢突出,為形成黃金種植帶奠定了適宜的自然條件。另外,河套地區氣象災害和病蟲害較全國屬於偏少地區;河套地區長期農耕實踐形成了與當地氣候環境相適應的種植管理制度和措施,能夠充分利用當地氣候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通過綜合評價打分,可以看出,河套地區具備非常優質的作物種植氣候條件,為適宜高品質農產品種植地帶。」

灑沙揭牌

《「天賦河套·黃金農業種植帶」氣候資源評估報告》主要結論:

  巴彥淖爾河套平原地處黃金種植帶,地理位置優越。位於北緯40-41度附近,相比於低緯度地區,此緯度帶附近由於陰雨日數相對較少,日照時數長,光照資源具有優勢,同時由於輻照強烈,氣候相對較為乾燥,氣溫日較差較高,有利於作物營養物質積累和減少病蟲害發生;相比於高緯度地區,該緯度附近熱量條件具有優勢,能夠較好支撐作物生產。光照資源豐沛,位列全國前茅。


  年總日照時數達3200小時,是我國光照資源豐富的地區之一;雲量為全國雲量最少地區之一,空氣潔淨度高,能見度好,為作物生長發育提供了豐富的光照資源。


  總體來看該地區光照資源好,能夠滿足春小麥、玉米和向日葵各主要作物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所需的光照條件,資源穩定性較好,非常有利於作物的高產和穩產。熱量條件能夠較好地支撐當地作物種植;晝夜溫差在全國居前。

   作物生長季積溫水平高, ≧0 ℃、≧5 ℃和≧10 ℃ 的積溫達3000-4000℃,對照小麥、玉米、向日葵等作物不同生育期所需的積溫指標,積溫水平基本均可滿足各階段作物生長發育要求。晝夜溫差平均達12-15℃,與全國各地氣溫日較差相比,一年四季均穩定屬於較高水平,利於作物糖分等有機物質的積累,有助於提升作物產量和品質。

  

  氣溫適宜度較高,春小麥、玉米和向日葵主要作物各生育期的平均氣溫均在適宜範圍內,非常適宜作物產量和品質形成。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該地區的熱量條件有不斷上升趨勢,能夠進一步保證作物生長發育。水分資源方面,河套地區屬乾旱半乾旱區,作物生長季降水相對較少、蒸發大,但勝在熱量條件較好時段基本重疊,春小麥生長發育期與降水期部分重合,玉米和向日葵生長發育期需水量基本與降水集中期重疊,這有利於充分利用降水資源,促進作物生長。同時,優越的灌溉系統和充足的黃河水源,有效補充了農業用水,完全能滿足作物生長水分需求。資源配合度好。

 

  光、熱、水、土資源配置優勢突出,為形成黃金種植帶奠定了適宜的自然條件。種植實踐與氣候資源適應性好。河套地區長期農耕實踐形成了與當地氣候環境相適應的種植管理制度和措施,如獨特的「種在冰上、收在火裡」、收穫後秋灌等種植措施,為優異的農產品品質奠定了基礎;採用套種制適應當地「一季有餘,兩季不足」的氣候條件,充分利用當地氣候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相比全國其他地區,河套地區屬於氣象災害及病蟲害少發地區。相比全國,研究區暴雨日數、高溫日數均很少,暴雨年平均發生頻率為0.1%,高溫2.2%,且優越的灌溉條件可緩解高溫乾旱、自然降水不多等引的缺水問題。雷暴、冰雹均偏少,大風日數在同緯度地區也屬於偏少地帶,雷暴、冰雹、大風年發生頻率分別為5.0%、0.2%和3.1%,且人工防雹作業技術成熟,可有效減輕災害損失。霜凍日數為較為偏少地區;隨年代變遷,初霜凍推後,終霜凍提前,無霜期增加。霜凍災害發生概率低,特別是霜凍中短期預測準確率高,可提前防禦。冬季氣溫低,低于越冬蟲卵存活閾值-25℃的平均天數有5天以上,越冬蟲卵不易越冬;加之當地降水少、空氣溼度小、春秋氣溫變幅大、氣溫日較差大、日照時長、光照強等,病蟲害危害輕或甚至不會發生。綜合評價——河套地區具備非常優質的作物種植條件。


  項目運用種植條件綜合評價模型,對河套地區的各項指標進行了打分,結合層次分析法給出各項指標的評價權重係數,綜合計算得出河套地區種植條件評分為95分。這個分值相較於我國大部農業種植區,屬於很高水平。通過對巴彥淖爾河套地區全面的定性和定量評價,可以看出,河套地區具備非常優質的作物種植氣候條件,為適宜高品質農產品種植地帶。


[責任編輯:郭鵬飛]

相關焦點

  • ​河套大地綠意濃
    河套大地綠意濃——臨河區「十三五」農業發展綜述從傳統優勢農業河套小麥「一季好糧」的馳名中外,到萬畝葵園「滿城盡帶黃金甲」的金碧輝煌;從新型綠色農業黃河岸邊千畝稻田的陣陣稻香,到「南果北種」新鮮水果的本地化種植銷售……一張張靚麗成績單展現了臨河區「十三五」期間農業發展的步伐。
  • 油莎豆產業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自主經濟大循環
    舉辦本次活動是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河套灌區要發展現代農業,把農產品質量提上去,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貢獻」指示要求,充分展示巴彥淖爾現代農業所取得的成果,宣傳巴彥淖爾市農牧業自然資源稟賦及獨具特色的優質農產,推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天賦河套」授權企業及巴彥淖爾市綠色農牧產業開展精準對接,發揮龍頭企業綜合優勢,補齊發展短板,延伸產業鏈條,促進技術
  • 【考向預測】氣候對農業的影響,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的影響
    最值得關注和星標的地理科普備考資源庫  氣候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光、熱、水等能量和物質,某地的氣候因素往往決定了該地農業特色和發展目標。  熱帶草原氣候:全年炎熱,但有明顯的乾濕兩季,所以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也要注意加強水利工程,防治旱澇災害。  熱帶沙漠氣候:水分是影響其農業限制因子,所以節水農業、耐旱品種是其主要的發展思路。如以色列,用滴灌讓沙漠開滿鮮花。  氣候變化對農業的影響利弊共存,但不利影響較有利影響更為顯著。
  • 河套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課程難不難?
    河套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課程難不難? 2021-01-07 | 來源:網絡 https://www.eol.cn/ceici/ 河套學院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設立於2019年。
  • 甘肅首例蘋果氣候品質認證落地天水市麥積區 這裡的「花牛」蘋果...
    ,屬於麥積區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優質蘋果種植區域,是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甘肅省農業農村廳、麥積區人民政府聯合認定的「花牛」蘋果標準化示範園。麥積區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海拔高度1000米至1700米,果園總面積9266.7公頃,產值3.2億元,已發展為甘肅省規模最大的優質「花牛」蘋果示範性生產基地,也是農業農村部和科技部現代農業示範基地。根據西北區域氣候中心果品氣候品質認證標準,2019年度天水市麥積區花牛鎮二十鋪村南山坪區域內「花牛」蘋果氣候品質等級為特優。
  • 中國科協:氣候變化加劇土壤鹽漬化
    中國科協:氣候變化加劇土壤鹽漬化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0年11月11日17:12
  • 河套學院農學專業怎麼樣?畢業就業前景好不好?
    河套學院農學專業怎麼樣?畢業就業前景好不好?,掌握農學特別是設施農業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得到專業應用能力和技術的專門訓練,具有運用農學(設施農業)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及創業精神,能夠在農學(設施農業)相關領域從事技術與設計、推廣與開發、經營與管理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 枝純Candy Tomato盛大發布 海升集團再創現代化農業新高度
    ——全荷蘭進口、亞洲最大的單體連棟全環境系統智能控制玻璃溫室種植的枝純Candy Tomato盛大發布,暨番茄星球正式開園。——全荷蘭進口、亞洲最大的單體連棟全環境系統智能控制玻璃溫室種植的枝純Candy Tomato盛大發布,暨番茄星球正式開園。
  • 生態農業應答氣候變化 農業減排生產一舉兩得
    而氣候變化引發的一系列效應,極大地威脅著全球的糧食安全。 數據顯示,農業、林業和土地利用佔到溫室氣體排放的24%。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如何發展農業顯得尤為重要。 「生態農業或許是緩解氣候變化的一個途徑。」6月3日,法國駐華使館公使白良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生態農業中法合作研討會上如是說。
  • 沿著北緯30度前行,探尋世界黃金釀酒帶的奧秘
    今天,就讓小編帶著你,一起探尋這條世界黃金釀酒帶的奧秘。揭秘神奇北緯30度的「釀酒」秘訣北緯30度緯線,就像一條看不見的魔力曲線,幾乎串聯起了全世界的名酒企業,孕育出了無數令人嘆為觀止的醇香美酒,常言道:好山好水出好酒。
  • 12個「湖南氣候好產品」亮相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
    近日,在第二十二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上,張家界莓茶、黔陽冰糖橙、祁東黃花菜、崀山臍橙、鳳凰雪茶、攸縣香乾、華容芥菜、長沙綠茶、沅陵碣灘茶、茶祖三湘紅、洞口雪峰蜜桔、邵陽油茶等12個湖南氣候優勢區生產的「湖南氣候好產品」精彩亮相。
  • 印度有平原和大河,農業自然條件比我國好?能否「一年三熟」
    經常在網上看到網友說印度位於熱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有大河有平原,農業生產條件極好,平原約佔國土面積的40%,山地佔25%,高原佔33%,但山地、高原海拔大都不超過1000米,也可供農業利用,農業條件得天獨厚。
  • 維納斯黃金蘋果樹苗怎麼樣 維納斯黃金蘋果介紹
    今天興聖農業帶大家認識一下新品種蘋果樹苗維納斯黃金蘋果,聽到維納斯黃金這幾個字就知道這個蘋果有多麼的霸氣,今天我們主要講述一下維納斯黃金蘋果什麼時間種植最好?怎樣管理?怎樣能讓果樹達到產量高的效果。首先來說我們在種植果樹的時候很糾結什麼時間種植成活率好?什麼時間種植可以讓苗子長的特別棒?這個問題是最頭疼的,因為維納斯黃金蘋果是新品種價格自然高,結出的果實口感真的是非常不錯,畢竟母體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老品種「金帥」那當然是繼承了金帥蘋果的顏色。該品種套袋果實比不套袋大。
  • 氣候變暖及其對農業的影響
    本文僅就近年氣溫變化及有關農業生產和氣候資源保護等方面談幾點看法。  近年來全球氣溫變化的趨勢  本世紀初以來,直到40年代氣溫持續上升,以後逐年下降,到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下降到最低點,在此期間年平均氣溫約下降0.4℃,70年代初以後又逐漸回升,到80年代初回升了0.3℃,這種回暖趨勢一直持續到現在。
  •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組織專家驗收河套灌區鹽鹼化治理項目
    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組織專家驗收河套灌區鹽鹼化治理項目 發布日期:2020-10-10 09:18 瀏覽次數:
  • 中國古代氣候變化和對中華文明的影響:是遊牧民族南下的原因之一!
    晚期智人更能適應寒冷的氣候,因此能夠在亞歐大陸取代危機下的早期智人。在中國,最早的晚期智人是柳江人和麗江人,此後有河套人、資陽人、山頂洞人等。最早的晚期智人發現於廣西、雲南一帶,因為這裡氣候溫暖,同時也是晚期智人進入中國的第一站。
  • GAP認證謝幕不意味監管放鬆
    世界衛生組織也發表了青蒿種植與採收指南標準,國內農業領域GAP應用非常廣泛。  有專家向記者強調,中藥農業的現代化必須建立在規範化、集中化的基礎之上。中藥材種植業過去是「小而散」,現在差不多是「中而散」,中藥材種植業要聚焦規模、聚焦規範、發展優質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養殖是解決中藥資源問題的根本出路。
  • 乾旱的內蒙古河套為何變糧倉?
    由此可知,明代河套所指是這樣一個地區:黃河經今寧夏北流至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瞪口與臨河之間,以烏加河為主幹道東折,然後流經包頭、託克託縣,再南折流往山西河曲、保德,呈「幾」字形,形似套狀,故稱河套,包括鄂爾多斯市及後套平原、前套平原。明以前,河套稱「河南地」等。近現代,廣義河套包括東套(前套+後套)、西套,狹義為後套。
  • 2020年中國農業遙感市場可行性研究報告 農業轉型中的重要地位
    遙感衛星結合GIS與GPS技術,可以快速準確獲得地面信息,了解農業生產現狀,及時預報各種災害問題,幫助農業向精準化、高效化、現代化發展,在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土面積廣闊,各地區氣候、土壤、水、生物存在差異,農業生產狀況較為複雜,在此情況下,農業遙感技術應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