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2017-12-05 16:43 來源:澎湃新聞
2017年12月5日,上海地鐵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籤約,未來上海地鐵有望實現語音購票、刷臉入站。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剪輯 徐曉陽(00:35)
12月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申通地鐵集團與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三方的戰略合作籤約儀式上獲悉,阿里巴巴最新研發的語音購票、刷臉進站、智能客流監測等多項技術,在未來將逐步應用於上海地鐵。
另外,上海地鐵建設的「METRO大都會」App將引入阿里的技術,方便上海老百姓出行。預計在明年初,上海地鐵就將支持App掃碼過閘,並支持支付寶付款。
在發布會現場,阿里巴巴最新研發的語音購票、刷臉進站、智能客流監測等多項技術亮相。這些技術剛剛完成實驗室測試,進入樣機研製階段,未來將運用於上海地鐵。
籤約儀式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 陳逸欣 攝明年初可掃碼進站,未來可刷臉進站今年10月30日,上海在磁懸浮首先試點了手機掃碼進站,這一試點範圍即將擴大。
記者從籤約儀式上獲悉,上海地鐵計劃在明年初,在全市17條軌交線路將全面推廣掃碼進站。乘客只需要在「Metro大都會」App中一鍵綁定支付寶,就可以掃乘車碼進站,出站時再扣除車費,無需兌換零錢和排隊購票。
支付寶方面表示,即使在沒有網絡信號、或者支付寶帳號內沒有餘額的情況下,乘客也可以先進站乘地鐵,後續再支付車費。阿里雲在背後將為「Metro大都會」每天千萬級的訪問提供支撐。
但這還不是終極進站方式,未來用戶可能連手機都不用掏出來,僅靠刷臉,就可以直接進站。記者從發布會現場上看到,正在研發中的新型的進站閘機上,新增了一塊屏幕。一名工作人員經過屏幕時,幾乎無需停留,屏幕就已完成人臉識別,開啟閘機,供乘客通過。記者發現,使用該工作人員的照片也可成功過閘。
上述工作人員解釋,剛才演示的是概念機,因為事先將照片錄進了人臉識別概念機系統,因此可以刷臉過閘。未來投入使用的人臉識別技術將更精細化,只有當真人站在閘機前,才可以進行人臉識別過閘,使用照片無法過閘。未來,上海地鐵將有使用交通卡過閘、掃碼過閘和人臉識別過閘三種進出站方式。
智能語音購票:說出目的地,售票機自動推薦站點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在達成戰略合作後,阿里巴巴將成為上海地鐵最重要的網際網路技術合作夥伴。除了行動支付、人臉識別技術,阿里巴巴此次還展現了另兩項前沿技術——多模態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和智能客流監測技術。
前者首先應用在了地鐵語音售票機上,以往乘客要自助購票,需要清楚知道目的地在哪條線路、哪個站點;而現在,只需通過語音對售票機說出目的地,如「我要去東方明珠」,售票機會自動推薦坐到哪一站,乘客掃碼或刷臉支付即可完成購票,全程不過數秒鐘。
阿里巴巴iDST資深人工智慧專家鄢志傑表示:「傳統的語音交互都是在家庭、車內等安靜環境下實現的,而語音售票機是業內首個能在地鐵這種公共嘈雜環境下,實現精準遠距離語音交互的產品。我們深度融合了語音信號處理和計算機視覺技術,解決了強噪聲幹擾問題。售票機甚至可以在用戶靠近時主動發起交互,無需用戶喚醒。」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總裁顧偉華(右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右一)和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右三)觀看地鐵智能客流分析系統。螞蟻金服供圖而智能客流監測技術則能基於視頻識別技術,替代肉眼,觀察車站的客流速度、密度、擁擠指數等,同時結合地鐵列車運營信息、外部天氣信息等,預測未來流量變化,幫助地鐵工作人員進行客流疏導、應急調度、危險防範等,保障乘客安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上海地鐵,阿里巴巴,刷臉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