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圖來源:Pixabay.com
昨天一場名為「天鴿」的強颱風登陸廣東沿海地區,威力達到14級,有媒體形象地描述道:「海水倒灌,人被吹翻」。我想可能會有不少基督徒認為又一次找到了展示某種末世論觀點的機會,又要以慣常的末世論認知模式對此事件做一番屬靈的分析——什麼末日近了、主再來的預兆、神的震怒/審判、罪人有禍了云云。
事實上有些基督徒群裡已經有很多言論,比如有人就驚呼,稱這是「大異象,末世徵兆,審判日近了!」仔細觀察一些基督徒對天災人禍的回應模式後,筆者發現有不少基督徒在末世論認知上誤區多多。因此,本文想探討一下末世論這個話題。
末世論是人類對世界終結時刻的研究、預測、思考和認識,要處理並回答的是兩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世界是怎麼開始的?」「世界又是怎麼結束的?」雖然我們還處於世界的發展階段,但古往今來,人類對這兩個問題始終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和不斷的求索,很多人在宗教、哲學甚至科學等多個層面對此多有思考探究。相比較而言,基督教世界觀呈現的末世論最具有鮮明特徵和生命活力,這是因為它建基於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的死和復活的事實及其再來的應許之上。聖經啟示我們,人類歷史不會無限循環發展下去,這個世界有一個開始(「起初神創造天地」),也將有一個終結,沒有末世論的基督教世界觀是不完整的。
然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承認末世論是一個複雜的神學問題,我們所面對的世界也是錯綜複雜的。從客觀上看,聖經對末世論的啟示分散在好多地方,很多經文是以啟示文學的形式寫成的,充滿各種意象和象徵,意思隱晦不明,處理時必須小心謹慎。而且在主觀上想要把這些經文整合成一個邏輯自恰的神學體系也是不容易的,因此在神學上有關末世論的觀點可謂流派紛呈。
可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基督徒對末世論似乎有著某種格外的偏好,但其理解又趨於簡約化,甚至表現出某種宗教狂熱的傾向。為何這樣說呢?今年六月,四川茂縣和湖南長沙先後發生特大自然災害;八月份,四川九寨溝和新疆精河縣先後發生強震。每次「出事」總有些基督徒快手筆們迫不及待地做出回應,但其回應模式實在是太「屬靈化」了,甚至冒出些許戾氣。
在此類對天災人禍的回應模式裡,只要仔細推敲,我們就可以看到一些基督徒對末世論的認知迷思。本來就很複雜的末世論在這裡被簡化為「災難論」。災難(包括各種各樣的天災人禍)似乎已然成了末世來臨的「名片」——災難越多,說明末世越趨臨近。因此有些基督徒每每遇到有關災難的新聞,就顯得興奮異常,像打了雞血似的,為之歡呼雀躍。在他們眼裡災難越多反而是「好事」,強颱風襲擊廣東後,在一個微信群裡也有人似乎是很喜樂地(看其快樂的表情)留言道:「盼望末日早到。」災難滿足了他們某種扭曲的宗教心理需要,然而他們對那些處於災難中的人們卻少了憐憫,甚至還伴有論斷:這是神的震怒,是神對你的審判。此種心態怎能實踐聖經所說「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的教導呢?
末世論不僅被簡化為「災難論」,更進一步被引申為「毀滅論」。山寨版的末世論說,神的震怒臨到世界,並要毀滅這個世界,然後大家的靈魂都升天了。毀滅論背後傳達的是一個錯誤的福音觀念:世界要毀滅,基督徒將來都移民到天上生活了。但這不是耶穌所傳的福音,耶穌的福音不是由地入天,而是由天入地,神的國降臨到地上,改變並更新萬有,使地上的國成為基督的國。
此種版本的末世論本質上是把上帝和世界、基督徒和世界絕對對立起來,卻忘了「這是天父世界」,起初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並且還要更新這個世界。比如,對於茂縣特大山體滑坡災害,有人寫文稱這是上帝要震動「偶像之城」;本月21號美國發生一次日全食,這是一次再正常不過的天文現象,可是有人居然寫出文章,標題竟然是《【末世警醒】8月21日的美國全日食,神在警告萬民!》,文章旁徵博引很多經文,特別是啟示錄,大唱屬靈高調,炫耀自己能發掘出聖經裡隱藏的「奧秘」,簡直如同先知一樣。
其實是胡扯,把這麼一個簡單的天文自然問題如此進行複雜化、靈意化。我們實在需要重拾「奧卡姆剃刀」(編者註:奧卡姆剃刀定律(Occam's Razor, Ockham'sRazor)又稱「奧康的剃刀」,它是由14世紀邏輯學家、聖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約1285年至1349年)提出。這個原理稱為「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即「簡單有效原理」。正如他在《箴言書注》2卷15題說「切勿浪費較多東西去做,用較少的東西,同樣可以做好的事情。」)!
此種末世論背後還潛藏著自義的宗教優越感和自鳴得意的心態。前不久流傳這樣一個帖子,說的是四川地震災區很多房子紛紛倒塌,唯獨有一座教堂仍然屹立不倒。此帖子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轉發者的優越心態早已是溢於言表。在他們眼裡,教堂是敬拜上帝的建築物,有上帝的特殊護理怎會倒下呢?可是這種說法對於那些倒塌了自家房子,甚至失去親人的人們未免太殘忍了。
也有些基督徒太輕易地把每一次災難事件視為上帝的震怒和末世來臨的預兆,而忽略了具體災難事件背後的社會、地理,或歷史的諸多原因,表現出反智傾向。更有甚者,末世論成了推算佔卜基督再來具體時間的工具,讓許多基督徒急於預測甚至計算基督再臨的具體時間。有的所謂基督教先知們就此頻頻發出各種奇葩預言,博取眼球。
四川發生了地震,有人發文問到:「中國又地震了,這是預言的應驗?是末世的徵兆?」廣東遭遇強颱風襲擊,有人驚呼:「大異象,末世徵兆,審判日近了!」有的基督教公眾號乘機發文博取眼球:「為什麼地震、洪災、戰爭越來越多?這個女孩大膽說出了真相!」 「快來看:洪水滅世。」成為一些基督教公眾號反覆炒作的話題。
末世論認知的混亂不堪,和錯誤解經、望文生義(拘泥於某些字面意思)有很大關係。其中最大的一個盲點可能是末世概念,有很多基督徒對此的認知含糊不清。末世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個時間段,它始於耶穌基督,由此人類歷史的車輪開始進入一個新紀元。新約聖經把人類歷史劃分為兩個部分:「古時」和「末世」,其轉折點是耶穌基督的第一次降臨:「神既在古時藉著眾先知多次多方的曉諭列祖;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來1:1-2)
這就是說,至少在兩千年前「末世」就開始了,是耶穌基督引入了的「末世」,這個「末世」並非完全混亂,而是包括舊秩序的漸漸落幕、新紀元的徐徐展開,最終完全於基督再來的日子。我們今天已經處於末世的列車上了,兩千年前的使徒就擁有末世的緊迫感:「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前4:7)
因此,我們需要仔細查考聖經,重建一個合乎聖經的末世論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末世不是一連串的災難的集合,也不是上帝毀滅世界的日子,更不是推算基督何時再臨的佔卜工具。不少基督徒心目中的末世只是意味著越來越多的災難和毀滅,是一個充滿怪力亂神的黑色圖景,卻缺失了上帝的憐憫,看不到上帝更新世界萬物的能力。
「末世」是耶穌基督引入的,在「末世」中,上帝的憐憫透過他宣講的福音而被彰顯,得聽福音的人盼望上帝更新世界的大能。這個始於耶穌的末世有一個終點,就是人們最終要走向的新天新地(啟示錄21章) 。「末日」在古往今來都是一個帶來恐懼的名詞,歷史上有些野心家炒作末日恐慌,蠱惑人心甚至煽動叛亂。但基督徒的末世論不是給人帶去恐懼,不是渲染末日恐慌,而是帶來盼望、傳遞安慰,更能讓基督徒和那些落在天災人禍的人們同哀哭。末世論本質上應該成為積極光明的盼望神學,而非消極陰暗的毀滅論。
重建末世論,不是一朝一夕可成的,這是一個系統工程,但不破不立,可以首先從檢討和破除當下的種種誤區開始。
供大家思考兩個問題:1.被簡約為災難論、毀滅論的末世論有什麼危害?2.如何扭轉此種民間宗教版的末世論並導向福音裡的盼望?
寫於2017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