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百萬英裡」新電池系與寧德時代合作
5月15日,據路透社報導,特斯拉的「100萬英裡」新電池系與寧德時代合作製造,並且首先將在中國推出。這一合作有望在特斯拉「電池日」上宣布。
此前有報導顯示,特斯拉發明了一種新的電極技術(單晶鎳鈷鋁電極),能讓電動汽車的全生命周期續航裡程達到100萬英裡(160萬公裡),並使電池成本降低到100美元/KWh以下,讓特斯拉的電動車售價能低於燃油車水平。
這一電極技術離不開加拿大電池專家傑夫·達恩,以及特斯拉收購的麥克斯韋(Maxwell)的工作。他們發明的新工藝能製造出鎳鈷錳三元材料(NMC)電極和新的電解液,使電池充放電循環壽命高於4000次,使特斯拉的電池壽命提升到目前3倍以上。
疫情減緩市場回暖 國內動力電池裝車量降幅收窄
自疫情爆發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量接連下滑,隨著國內抗擊疫情形勢的持續好轉,以及中央及地方政府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出,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逐漸回暖。動力電池行業作為產業鏈上遊,裝車量降幅開始有所收窄。
2020年4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4.7GWh,環比3月的4.5GWh上升了5.5%,同比2019年4月的7.3GW下降了35.5%。此外,2020年1-4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13.0GWh,同比累計下降52.1%。
從動力電池裝車量來看,2020年4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為3.6GWh,同比2019年4月的5.4GWh下降了33.7%,降幅有所收窄,環比2020年3月的2.8GWh上升29.5%。此外,2020年1-4月,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為9.3GWh,同比累計下降47.7%。
動力電池強制性國家標準正式發布
日前,工信部組織制定的GB18384-2020《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0381-2020《電動汽車安全要求》和GB38032-2020《電動客車安全要求》3項強制性國家標準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其中,《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為有利於動力電池提升產品質量,推動電動汽車發展。
天津召開動力電池產業撮合對接會
5月15日,動力電池產業撮合對接會在濱海高新區舉行。活動中,中國汽研中心與中電力神、榮盛新能源與國安新材料、天津力神與貝特瑞等單位分別籤署合作協議,協議金額達5.5億元;天津力神與中行天津分行、貝特瑞與工行天津分行、榮盛盟固利與浙商銀行天津分行分別籤署協議,授信金額5億元。
總投資124.6億元 氫能產業基地等項目落戶武漢
武漢雲招商·央企專場活動15日舉行,四大項目籤約落戶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額124.6億元。這四大項目分別是東風公司系列項目、即聯即用(武漢)科技創新項目、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中國城鄉武漢膜裝備生產基地,項目涉及下一代汽車、企業總部、創新中心、氫能研發、環保裝備製造等領域。
廣汽新能源發布超級快充電池
5月13日,廣汽新能源宣布,關於石墨烯材料「超級快充電池」已經完成相關測試工作。今年年底,埃安車型將搭載相關技術成果。據廣汽新能源方面介紹,該款「超級快充電池」搭載實車進行充電測試,僅需8分鐘就可以將電池充電至85%,與傳統燃油車加油時間相當。這是國內首次有車企宣布在量產乘用車上搭載石墨烯材料的電池。
鵬輝能源:動力電池新品已獲廣汽驗證
在日前舉辦的2019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鵬輝能源透露,目前鵬輝能源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動力電池合作的客戶有上汽通用五菱、奇瑞汽車、東風汽車、長安汽車等。據公開消息,近期鵬輝能源為廣汽開發的快充產品已交付測試完畢,正在探討商業化價值和使用範圍,驗證未來適配車型。
國軒高科:量產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190Wh/Kg
5月11日,有投資者就公司發展及產品方面向國軒高科提問,公司電池的能量密度能夠達到多少。國軒高科對此回答表示,「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公司目前量產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是190Wh/Kg,小批量的已經做到了200Wh/kg。2020年,我們將重點開發適度柔性標準模組技術,最大限度地提升電池箱空間利用率。
天津港保稅區發布國內首臺3.5噸氫燃料電池叉車
5月17日,由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主辦的「天津港保稅區氫能應用推介會」在臨港智能裝備產業園圓召開。由天津臨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投資的天津新氫動力科技有限公司重磅發布了國內首臺3.5噸氫燃料電池叉車,並現場做了模擬工況動態展示及加氫展示。
達志科技:在建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主要用於新能源汽車
達志科技2019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周二在全景網舉辦,公司董事長、聯席總經理XU HUANXIN介紹,公司在建的新能源動力電池項目的產品主要應用於新能源汽車,採用目前行業中先進的技術路線,同時匹配了研發實驗室、電池研發試驗線、電池系統研發試驗線和產品測試評價中心作為技術支持,以匹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
達志科技擬募集10.73億元以投建動力電池項目
日前,達志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計劃募集總額不超過10.73億元,投建2.4GWh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和「高性能動力電池研發中心項目」,2個項目分別投入5.7億元和5.03億元。「鋰離子動力電池(2.4GWh)建設項目」建設地在湖南衡陽,建設周期為11個月,產品主要為基於MEB平臺的鋰動力電池,達產後預計年均銷售收入16.74億元,年均稅前利潤2.40億元。
國內首條自主研發200PPM圓柱電池整線成功下線
5月14日,先導智能董事長王燕清出席在泰能新能源製造基地的鋰電池整線下線儀式,該產線為首條國內自研200PPM高速21700圓柱形鋰電池生產線。泰能科技圓柱形鋰電池產線由全球新能源裝備龍頭先導智能為安徽泰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定製開發,是中國唯一一條可以技術超越韓國生產線的、具有完全先導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整線。
維科技術募資7億元擴產鋰電池
近日,維科技術發布了《2020年度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預案顯示,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億元,用於年產6000萬支聚合物鋰電池智能化工廠擴產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值得關注是,維科技術2017年的募投項目不是延緩完工,就是變更募投項目用途,還曾變更1.5億元募資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三星與現代掌門首次單獨會面 討論動力電池合作
業內消息人士透露,三星集團副會長李在鎔和現代汽車集團首席副會長鄭義宣13日在三星SDI天安工廠會面,就新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等交換意見。這是兩大集團掌門首次單獨聚首。分析認為,兩大韓企龍頭此舉意在積極響應政府的「韓版新政」。5月10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將未來汽車、生物保健和系統晶片列為韓國三大重點培育產業。
動力電池迎重磅玩家:三星為現代提供固態電池
5月14日,據《The Korea Times》等多家媒體報導,三星計劃與現代合作開發電動汽車,並為現代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和其他聯網汽車部件。媒體預計,三星和現代將很快籤署有關電池供應的無約束力諒解備忘錄。據三星表示,李在鎔向鄭義宣介紹了三星最新的固態電池。
大眾汽車將投資35億元自建動力電池廠
大眾集團與瑞典電池製造商Northvolt的合資企業正在逐漸成型,雙方當前已經決定,計劃中的「Northvolt Zwei」電芯合資工廠的建築和基礎設施,將由大眾自己建造。並且大眾汽車宣布,將投資約4.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5億元)建設新的電池工廠,該工廠將讓大眾與Northvolt在德國薩爾茨基特地區實現協同增效作用,大眾的卓越電芯中心也位於該地區。
美研發新型電解液 可在矽陽極形成保護層
馬裡蘭大學和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的一組研究人員製造出一種電解質,在矽上形成一個保護層;這一層是穩定的,能夠抵抗通常在矽陽極顆粒中出現的膨脹。新的電解液——合理地設計了基本原理——為矽在保護層內膨脹提供了陽極顆粒空間。研究人員在《自然-能源》的一篇論文中報告了他們的工作。
KIST研發高性能固態電解質 電導率與液態電解質媲美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能源材料中心的Hyoungchul Kim博士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了一款基於硫化物的超離子導體,可作為一種高性能固態電解質,用於全固態電池。此種新材料能夠在室溫下,讓鋰離子的電導率達到10.2mS/cm,可與典型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液態電解質相媲美。預計該項技術將極大地加速超離子固態電解質材料的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