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人工智慧企業北京雪揚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雪揚科技)第二次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雪揚科技針對平安好醫生否認侵權一事進一步舉證。雪揚科技稱,「平安好醫生健康衛士」應用程式在5月11日晚間進行了強制後臺更新操作,在此之前其應用程式與雪揚旗下「安頓」應用程式頁面高度相似,水波紋部分完全一致,是採用反編譯技術實現的。雪揚科技向記者展示了「安頓」後臺操作日誌記錄,並稱有部分IP位址,來源於上海平安大廈。
雪揚科技還舉證稱,平安好醫生健康衛士產品是由一家深圳工廠代工,晶片實際出自於臺灣,並非平安好醫生相關產品負責人餘紅豔所說「晶片是以色列進口的」。
雪揚科技CEO馬劍飛稱,「對待此次事件,我們站出來是希望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不要讓抄襲成為一種習慣;同時,心梗腦卒中預警本身就是很嚴謹的事情,對方無視專業的行為就是對生命本身的傷害。」
截至發稿,平安好醫生方面尚未進行新回應。
5月9日,雪揚科技CEO馬劍飛曾在微博公開指責平安好醫生在5月8日推出的「平安好醫生健康衛士」產品,抄襲雪揚科技旗下「安頓」產品。他還表示公司已經對相關證據進行取證和公證,並已經對此進行起訴,案件處於受理中。
馬劍飛在微博中稱,「平安好醫生的健康衛士」無論從手錶產品(具有監測功能)還是應用程式界面均與該公司的產品相似。其中,品牌標語「讀懂生命的無常」是馬劍飛本人負責安頓品牌工作期間琢磨出來的,但這幾個字也出現在平安好醫生的宣傳文案中。此外,在器官風險提示中,「安頓」曾經誤將「脊柱」寫成「脊椎」,但平安好醫生「健康衛士」也用了「脊椎」這個說法,出現了同樣的錯誤。
針對雪揚科技5月9日的指控,平安好醫生第一時間予以否認,並從三個方面進行說明:「平安好醫生健康衛士」產品系自主研發,在研發過程中不存在任何侵犯其他公司商業秘密的行為;「平安好醫生健康衛士」產品,沒有任何一行技術代碼源自該公司,核心晶片、核心算法也與該公司產品完全不同;對於誣衊我司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予以強烈譴責,並保留法律追訴的權利。
平安好醫生否認抄襲後,5月10日馬劍飛發布微博稱,「平安好醫生健康衛士發布不到24小時就下架?心虛還是自主研發,這僅僅是剛剛開始。」
工商資料顯示,雪揚科技成立於2015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鍾偉,註冊資本1000萬元,由北京雪巖管理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雪巖管理)、徐連文及共青城瑞璽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分別持股85%、10%和5%。雪巖管理為雪揚科技的高管持股平臺,其中自然人白雪揚持股91%,馬劍飛、鍾偉、王子瑜、王紅巖等四人分別持股2%,張亞利持股1%。資料顯示,雪揚科技旗下產品「安頓」,以核心病理和器官健康狀態模型為基礎,通過安頓護心手錶,24小時高頻率監測心率、血壓、血氧等數據趨勢,提供早期疾病預警服務。
平安好醫生於2015年4月上線,運營主體為平安健康網際網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主體為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香港)。2016年5月,平安好醫生對外宣布,獲得5億美元A輪融資,融資完成後估值30億美元。2017年12月,平安好醫生獲軟銀4億美元注資,投前估值50億美元,再加上平安好醫生在港交所IPO募資約11億美元,累計募資金額約20億美元。2019年9月23日,平安好醫生宣布註冊用戶突破3億,月活用戶達6270萬。
新京報記者 白金蕾 編輯 徐超 校對 李銘
本文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 喬俊婧_NBJ1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