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計劃全面替代光纖通信?為你提供了太空wifi?你想多了!

2020-09-03 大金聊科技

前幾天正在大家等著看天琴座流星雨時,忽然看到網上出現一張這樣的照片,心裡感嘆什麼時候流星雨的出場也這麼有組織有紀律了。呵呵開個玩笑,其實,大家也都知道了這是星鏈計劃中排隊上天的衛星。

星鏈計劃Starlink

該計劃的提出者是埃隆 馬斯克,一個美國中年爺們,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老闆,特斯拉汽車的老闆。

星鏈計劃是馬斯克雄心勃勃的太空徵途項目之一,目的是為了給他的火星探索計劃提供資金。

計劃內容是向太空發射通信衛星組建一個天基網際網路,初期計劃發射1.2萬顆衛星;後續追加到4萬顆左右。(為了大家對這數字有個更深刻的理解,我們找個參考值,目前,2020年,地球軌道上的衛星總數約2000顆)

聽起來是不是很瘋狂?此前,SpaceX已經進行了6次發射,包括第一次的2顆試驗衛星,和後續每次60顆通信衛星(目前已經有3顆處於失聯狀態),目前已經有422顆星鏈衛星。SpaceX計劃在年內每兩周發射一次,還是一箭60星的量販版發射。順利的話,年底前可以實現北美地區覆蓋,24次發射後,全球覆蓋。


星鏈計劃商業模式設定

咱們先聊聊比較容易理解的,先說有關銀子的問題。

發射衛星畢竟不是放煙花,雖然馬斯克這位曾經數次瀕臨破產但最後又挺過來,現在坐擁數億身家,一邊賣賣他的特斯拉,一邊還能給歐美國家提供獵鷹火箭發射衛星的外包服務,但是靠這個掙錢去火星,無異於騎著自行車從上海去巴黎。

特斯拉汽車咱們暫時不提了,目前國內建廠後最低賣到30萬左右,約美元4萬多,賣一部才多少利潤。

SpaceX衛星發射的價格我暫時還沒查,不過前段時間,網傳國內某位帶貨女主播成功賣出了4000萬RMB的衛星發射業務,想來馬斯克的SpaceX也不會便宜到哪去,但是肯定比NASA的價格低。目前全球每年發射衛星數量約90次左右,Spacex發射量約35次,中國在20~30次。

看,發衛星是不是成交額的基數就比賣特斯拉大多了?


當然這個不是馬斯克盈利的關鍵,他看上的是全球的通信市場這個大蛋糕。馬斯克的預期是通過星鏈計劃佔據全球5%的通信市場,那麼年收入約為400億美元。

那麼年度成本是多少?按照SpaceX自己估算,100億美元。

也就是說,粗略估算,星鏈計劃每年帶來的毛利潤是300億美元。其中每次發射成本在1億美元左右,包含可重複使用10次的獵鷹火箭和整流罩。後續如果SpaceX的火星星艦能投入使用,發射成本將大幅降低。

按照目前一顆衛星220公斤的重量和星艦100噸的負載,星艦每次可以送500顆衛星上天。

很驚人吧?!

星鏈計劃的技術模式及用途

你要說一個私企能搞定初期1.2萬顆衛星,後續4萬顆的發射是純企業本身商業行為,是因為美帝是個自由民主、科技無國界的國家。這個我是堅決不信的。


美帝這麼熱衷於監聽的國家,放著數萬顆衛星不去滿足他們自己無縫監聽的癖好,無異於給了一姑娘滿屋子頂級大牌的服裝首飾包包卻不給她鏡子一樣。老餮聞肉香你們知道吧。當然這個不屬於這篇文章的討論範圍。

我們收回野馬一樣的思路,繼續看看這個星鏈計劃是怎麼提供通信服務的。

  • 衛星通信的用途及市場概況


衛星通信目前主要被用在海事、航空、野外等地面信號無法覆蓋的特殊場景。根據中金統計,全球6家主要上市衛星通信企業2018年收入規模339億元人民幣,僅相當於地面移動通信市場的1%。也就是說,長距離且區域內用戶數量較小,不方便架設線路的地區是衛星通信的主要使用地。

目前,國際上的通信衛星種類有3大類

順便補充一下,主要低軌衛星通信營運公司有這幾家

而常見的衛星通信市場在於專用網絡,車聯網,寬帶接入以及移動用戶。


  • 衛星通信的工作方式


星鏈的通信衛星使用的是KU,KA,V頻段的信號。所以,必須要有專用的信號接受設備,經過調製解調,信號基站才能把信號發送出來讓你的手機等電子設備使用。

你日常使用的手機廠商在宣傳資料裡肯定沒有說支持這些頻段吧?

看上面的圖,也找到衛星和手機直接連線對吧。

直接在手機上搜索Starlink的wifi信號,然後輸入密碼martineA/B來上網這事你就別想了。至少在SpaceX在你附近設置了星鏈衛星基站等設備之前,你還是別想了


所以,沒有地面配套設備,星鏈衛星的信號,即使覆蓋你家所在區域,你也用不成。

  • 衛星通信的優劣

SpaceX宣稱每個用戶可以達到1Gbps的上網速率,這讓我很是驚嘆,我不是專業搞微信通信的,不過稍微了解一些通信的常識。

通信中使用頻段越高,帶寬越大所能傳輸的信息量越多,但是信號覆蓋面就會變小。舉個例子,5G信號的頻段高於4G,所以5G更快了,但是覆蓋同等面積5G所需要基站數量就更多了。

衛星通信也是一樣,他也有覆蓋面積和負載容量的限制。

拋開地面配套設備不說,馬斯克說的初期覆蓋,可能只是平面鋪滿而已,至於是否能滿足覆蓋區域內的通信需求?這個顯然是帶有巨大疑問的。如果1千多顆衛星能覆蓋全球,那初期何必要搞到1.2萬?


顯然,對於人口密集區域,單顆衛星是必然無法滿足該區域內通信需求,那怎麼辦?多搞幾個上去,人口密集區域就多添加同步衛星直到能滿足通信容量為止。

因此,可以看到,衛星通信的優勢在於長距離信息傳輸,比如替代個海底光纜之類的,以及大面積範圍內低通信使用密度的區域,比如海上,比如他們準備公測的地方——非洲。但是衛星通信在大人口密度區域替代光纖通信和傳統地面無線通信比如4G,5G顯然還是有心無力的。(如果全部用衛星通信替代5G網絡,就SpaceX今年的發射量,都不夠半個中國用


所以,得出的結論是:

1.衛星通信看起來很美,與其說是滿足美國替代5G網絡的使用需求,不說是滿足其5G落後的遮羞需求,或者遮掩了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其他用途。

2.個人使用星鏈衛星信號,可能性不大,先不說國內允不允許美國公司進入電信領域運營搭設地面基站,即使退一萬部步基站有了,在國內人口密度那麼大的城市,你能不能保證不低於4G通信的質量都是個問題。

3.天基網際網路屬於新領域,太多的未知,真正穩定成熟大規模商用,絕對不是幾年內可以實現的。

4.衛星通信可以作為5G的補充,但是不可能全面替代5G。甚至都不能替代4G。


相關焦點

  • 馬克斯的Starlink星鏈計劃
    (Starlink),是太空服務公司SpaceX計劃推出的一項通過近地軌道衛星群,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星鏈(Starlink)並不能顛覆5G取代光纖,很多國家人口並不密集,鋪設光纖的費用很高。通俗點理解把網絡比作運輸系統如果光纖是陸地運輸,星鏈就是空中運輸。各有各的解決痛點。星鏈運載量並不大,就像陸地運輸運載量大,但是要鋪設公路和鐵路,然而飛機卻只要建設飛機場就可以了。
  • 星鏈計劃無法取代5G,也沒有想像的那麼強大
    星鏈計劃與5g,不要盲目吹捧筆者發現國內一些自媒體和網友們把美國的星鏈計劃吹得有點過了,首先不否認馬斯克在太空探索方面的技術領先和貢獻。馬斯克確實是個天才,但星鏈計劃在通信技術方面沒有任何創新,創新的是火箭發射回收技術和一箭多星技術。
  • 發射數百顆衛星後,馬斯克的星鏈項目即將為偏遠地區提供WiFi
    據《雅虎金融》10月9號的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宣布星鏈(Starlink)項目即將可以為大眾,尤其是偏遠地區提供便利的網際網路連接服務星鏈項目的最終計劃是,在太空搭建由數萬顆衛星組成的衛星通訊系統,讓無線網絡覆蓋整個地球,未來在全球範圍內提供高速的網際網路服務。馬斯克在推特上說:「這60個衛星到達目標位置後,我們將首先在美國北部,可以的話加拿大南部,提供公開測試版。在不同國家監管批准的情況下,我們也將在別的國家運行星鏈的測試。」
  • 「星鏈」(StarLink)計劃與「虹雲」工程,讓手機連接大空WiFi成為...
    「星鏈」計劃是由馬斯克創辦的私人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在2015年提出,目的是提供覆蓋全球的高速網際網路WIFI服務,SpaceX計劃在2020年中期前部署12000顆低成本衛星,分別在550公裡軌道部署1600顆,在1150公裡軌道部署2800顆,最後在340公裡軌道部署7500顆衛星「星鏈」是馬斯克一個偉大的設想,
  • 要WiFi還是要星空?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惹爭議
    未來,他計劃建造巨型火箭,可以將人類送往火星——但在那之前,他想利用火箭做另一件事:覆蓋全球的網絡和通訊信號。  衛星通信:網絡覆蓋無死角  2018年2月22日,在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SpaceX成功發射了一枚「獵鷹9號」火箭,並將兩顆小型實驗通信衛星送入軌道——這是馬斯克雄心勃勃的全球網際網路衛星部署計劃——「星鏈」項目的起步。
  • 馬斯克「星鏈」計劃會顛覆5G嗎?
    2020年4月22日,馬斯克旗下SpaceX公司發射獵鷹9號火箭(Falcon 9),成功將計劃以來第七批60顆衛星送上太空。星鏈(Starlink)發射衛星總數已達到422顆,而計劃最終要發射42000顆。
  • 揭秘馬斯克「星鏈」計劃的戰略謀劃
    從2018年2月22日,SpaceX發射了其衛星網際網路項目首批測試衛星,開始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太空「星鏈」,預計2025年最終完成部署,為地球上的用戶提供至少1Gb/秒的寬帶服務和最高可達23Gb/秒的超高速寬帶網絡。據馬斯克透露,推出衛星網際網路服務需要投入約100億美元資金。
  • 地球總共才幾千顆衛星,為什麼馬斯克spaceX星鏈計劃能有4萬多顆
    SpaceX星鏈計劃之所以引起全球的關注,亮點就是沒有採用體積龐大的傳統衛星,而使用數量眾多的微小衛星,這為商業航天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微小衛星的開發周期短,通常可以在1年半內完成,而且發射方式靈活,可以與其他衛星一起發射,大大降低了研發、發射的成本,有望打破過去幾十年來傳統航天業固有的商業模式。相信在市場的推動下,中國的商用航天也將迎來快速發展。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將中美技術之爭從5G引向太空網際網路!
    SpaceX 公司宣稱,「星鏈計劃」可以向全球任何地區的任何用戶提供至少 1Gbps 帶寬的網際網路服務,而且費用超低。這個天上掛著的星鏈,真的是有那麼香嗎?榕哥幫你分析分析。星鏈計劃是什麼?衛星網際網路中,星鏈不是第一最早的衛星通信系統,要數美國摩託羅拉公司開發的銥星系統,主要提供衛星電話服務。她在1991年就正式立項,但1998年才提供服務,錯失了發展良機,2000年3月18日,銥星項目背負40多億美元債務正式破產。
  • 星鏈計劃(Starlink)對中國航天及5G會有什麼影響呢?
    SpaceX星鏈計劃之所以引起全球的關注,亮點就是沒有採用體積龐大的傳統衛星,而使用數量眾多的微小衛星,這為商業航天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微小衛星的開發周期短,通常可以在1年半內完成,而且發射方式靈活,可以與其他衛星一起發射,大大降低了研發、發射的成本,有望打破過去幾十年來傳統航天業固有的商業模式。
  • 從「星鏈」計劃看低軌星座的優勢與風險
    近年來,以「星鏈」計劃為代表的低軌星座發展迅速,成為全球爭奪空間戰略資源的「新戰場」。隨著更多低軌星座計劃的提出,太空將迎來更多衛星組成的「全新星座」。低軌星座具有哪些優勢,其部署和發展將面臨哪些風險與挑戰?
  • 星鏈計劃正式內測,真能替代5G嗎,實測數據很打臉「西瓜視頻」
    據SpaceX發射第一批星鏈衛星已經一年多了,這個號稱比5G還要更先進的星鏈網絡實際效果怎麼樣,估計很多人都想知道,它真的能替代5G嗎?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總是有著「天馬行空」的想法,比如建設自己的火星計劃,組建自己的星鏈網絡。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
    所謂的「星鏈計劃」,就是打算在地球周圍布置12000顆衛星,從而打造一個覆蓋全球的網絡系統,為世界上每個人提供高速網際網路服務。從19年5月24到現在,一共發行了700多顆衛星。可以說,這不是說說而已,是玩真的。
  • 星鏈計劃背後
    國內的評論都是一邊倒嘲笑馬斯克的衛星體系,把它認為是一種天真的想法,只是因為星鏈的宣傳作業就是來做地球內部的無線通信使用,是代替5G 技術的一種方法。我認為這樣想的人,那真是對一個傳奇人物智商的嚴重低估。我認為馬斯克的策略是極其宏觀的,他根本沒把地球放在眼裡。他的星鏈計劃是他外太空部署計劃的第一步。
  • 星鏈計劃深度剖析:馬斯克明星光環之下,深藏美國精英的太空野心
    很多人覺得星鏈會替代5G,其原因就在於衛星覆蓋得更全面,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基本不存在信號盲區。這個其實也沒說錯,但問題在使用成本和商用價值上。想使用星鏈的「網際網路」,首先你要買一個接收裝置和路由器(499美元),大概就像家裡衛星電視接收信號的那種雷達形狀裝置;而後這個裝置功率很高,有人做過測試,如果保持連接狀態,那麼一天要多耗2.8度電,而且這個網絡不是免費的,目前的報價在99美元/月。
  • 馬斯克發射4.2萬顆星鏈衛星是太空垃圾?很多人被騙,美軍卻贏了
    8月7日,馬斯克旗下的Space X公司發射了新一批「星鏈」衛星,57顆衛星在發射93分鐘後成功部署。「星鏈」衛星網絡項目計劃為全球提供比擬地面光纖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最初計劃將1.2萬顆通信衛星發射到軌道,後來改為發射4.2萬顆衛星。
  • 替代5G?!--星鏈背後的野心解讀
    他的星鏈計劃是他外太空部署計劃的第一步。他的星鏈不止用於地球內部,它還可以針對外太空進行對外部署,為地面站,衛星,火箭,飛船提供高帶寬穩定的通信通道。地球內部與外太空通信的廣泛網絡(2024年實現)即所有的火箭,飛船,衛星,空間站,將來太空電梯,天空高鐵,都將以星鏈網絡為基礎。連接到網絡裡,並進行一定程度的相互協作。3. 月球網絡,火星網絡(遠期規劃)隨著火星移民計劃實施及擴大化,將月球作為中轉中心,中轉站,將建造月球星鏈,火星星鏈,為月球,火星提供通信保障。
  • 星鏈計劃與中國航天的鴻雁星座項目分析
    2015年,馬斯克在西雅圖公布了一個比在火星上種植蔬菜還要瘋狂的計劃,Starlink——星鏈計劃。該計劃旨在通過建設由數以萬計的星鏈人造衛星組成的網絡,使所有衛星連成一個「星座」,為全世界每個角落提供可靠的網際網路連接。
  • 仰望星空,抬頭望向太空見到是什麼?星鏈(附觀察時間)
    簡介:星鏈,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一個項目,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計劃在2019年至2024年間在太空搭建由約1.2萬顆衛星組成的「星鏈」網絡提供網際網路服務,其中1584顆將部署在地球上空發射約1小時後,第四批60顆「星鏈」衛星被送至地球上太空。2020年2月17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用一枚獵鷹9號火箭將第五批60顆「星鏈」衛星送入太空。2020年3月18日,第六批60顆「星鏈」衛星被一枚獵鷹9號火箭送入太空。2020年4月22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用一枚「獵鷹9」火箭將「星鏈」計劃第7批60顆衛星送入太空,繼續搭建全球衛星網際網路。
  • 馬斯克的星鏈計劃會威脅5G甚至寬帶的地位嗎?
    另一方面是星鏈計劃的網絡覆蓋廣度是前所未有的,完完整整的覆蓋全球,這將為貧困山區、海洋深處、沙漠地帶以及其他無人區的探索提供了相當程度的便利性,再也不會因為沒有網絡而無法派遣專業機器人去無人區探索了。星鏈計劃後上網更方便。而且網速其實是無上限的,可以同時和多顆衛星同時進行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