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邊的標度顯示了Dobson單位,即大氣中臭氧含量的量度。南極大部分地區的空曠區域表明了2020年臭氧空洞的大小。
臭氧層是幫助生命在地球上生存所必需的。它的作用就像大氣中的防曬霜,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家要密切關注南極洲季節性出現的臭氧空洞。
歐洲航天局(ESA)在本周的一份聲明中說,今年的空洞「是近年來最大和最深的空洞之一」 。臭氧層保護地球上的居民免受來自太陽的紫外線輻射。
孔的大小會波動,並在每年的9月或10月的某個時候達到其最大大小。哥白尼Sentinel-5P衛星的任務是觀察臭氧空洞。德國航空航天中心對數據進行了整理,確定該空洞已達到2020年的峰值,並且臭氧水平有望在年底恢復。
2020年的洞口在10月初達到了約960萬平方英裡(2500萬平方公裡)的大小。ESA表示,這個尺寸可與2015年和2018年形成的孔媲美。
聲明中發布的圖片顯示了整個南極洲大部分地區的漏洞,並且有一段視頻可讓您跟蹤從9月下旬到10月中旬的變化。
去年的漏洞非常小,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已被治癒。歐空局說:「臭氧洞的大小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在南極周圍流動的強風帶的強度。」
在2019年,NASA科學家保羅·紐曼(Paul Newman)小心地指出,這個小洞並不是快速恢復的跡象。
科學家在80年代敲響了南極臭氧空洞的警報,並開始了一項全球努力,以減少對某些物質的使用,例如某些氣霧劑產品,這些物質會破壞臭氧層。2018年,由於禁止使用有害化學物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分享了第一個直接證明臭氧空洞恢復的證據。
研究人員希望該洞最終能夠治癒,並且目前正著眼於2050年左右使臭氧層恢復正常。
望打賞一二換酒錢(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