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對於電燈早已是習以為常了,我們無法想像沒有燈的世界,那夜晚將會如何的黑暗和難挨。那麼,電燈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人類**個電燈並非愛迪生發明
其實電燈**早出現是在19世紀初。19世紀初,英國一位化學家用2000節電池和兩根炭棒,製成世界上**盞弧光燈。但這種光線太強,只能安裝在街道或廣場上,普通家庭無法使用。無數科學家為此絞盡腦汁,想製造一種價廉物美、經久耐用的家用電燈。
直到1879年10月21日,著名的美國科學家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發明了世界上**盞犁口般大小的電燈泡,人類才由此進入了電燈照明時代。
愛迪生發明碳絲白熾燈
在研製過程中,託馬斯·阿爾瓦·愛迪生仔細分析了當時的煤氣燈和弧光燈,他的主攻方向是尋找一種耐熱材料。由電流把它燒到白熱化程度而發出熾熱的光卻又不至於斷裂或熔化。他偶然發現棉線在空氣中一下子燒成灰燼,而碳棉線放入處理過的玻璃球內則發出了熾光。很遺憾,光亮只維持了幾分鐘就消失了。他錯誤地放棄了這項試驗,轉而試用銫、鎳、鉑(白金)、鉑銥合金等1,600種不同的耐熱材料,收穫都甚微。
後來愛迪生重新回到了碳的研究上。那年10月,他試驗了一段長20釐米、直徑為0.15釐米的碳棒,其耐熱力達到5.5小時,他又不斷改進著碳化方法和抽氣處理。
1879年10月21日那天,他把1根直徑為0.025釐米碳化了的棉線用作燈絲,發出的光度明亮、穩定,它以4燭光的照明度,1小時、2小時……足足亮了45個小時,經過1年多的努力,數千次的試驗。人們盼望已久的電燈終於誕生了。
第二年,他製造出能連續亮上1,200個小時的毛竹絲燈。
直到1904年,奧地利人發明了比毛竹絲燈強3倍的鎢絲燈,前者才被取代。鎢絲燈從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