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國勇:料香港秋冬將爆發第四波疫情,是否可信?

2021-01-11 騰訊網

香港今日(8月29日)新增18宗確診個案,其中2宗屬輸入個案,分別在巴基斯坦及菲律賓抵港。

在本地個案中,11宗與其他個案有關,另外有5宗不明源頭個案,包括2名退休人士、印籍外傭與傭主同住,以及一名工程人員。

看點

1

袁國勇:香港料秋冬出現第四波疫情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早在港臺節目中表示,預計新型肺炎疫情在秋冬會再次惡化,會迎來第四波疫情,認為可以參考這波疫情提供的線索,改善防疫措施。

袁國勇在節目中形容,這一波疫情回落是「慘勝一場」,建議政府在邊境控制必須做到接近「滴水不漏」,豁免的人數應儘量減少;亦必須讓全港十八區所有政府門診,隨時派發樣本瓶給任何覺得有需要、或有輕微病徵的市民做測試。他建議市民,除下口罩一起聚餐的時間應儘量減少,出外用膳可記錄食肆的地址,協助當局做追蹤工作。

袁又提及,在即將來臨的秋冬,疫情必定會再次惡化,市民要有心理準備,疫情可能要持續多半年到一年,直至新冠病毒疫苗第三期臨床測試完成,證明安全有效,能大量生產及運到香港,生活才可回復正常

看點

2

袁國勇教授何許人也?

袁國勇,內地很多朋友不是很了解,不過在香港卻是家喻戶曉,熟悉的就像內地人熟悉鍾南山院士一樣!

他1981年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於1987年開始在瑪麗醫院進行微生物學研究,直到1989年才進入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工作。他是首位確認SARS是由冠狀病毒,而不是其他的衣原體或其他病因形成的專家,被譽為「抗SARS英雄」。

2004年,他獲港府頒授「銀紫荊星章」以表彰他對抗沙士病毒的努力。2020年1月20日,袁國勇以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組成員身份到武漢觀察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及檢視防控措施。

左起:曾光、袁國勇、李蘭娟、高福

看點

3

此次言論可信嗎?

袁國勇教授言論一出,網友譏諷評論成風:

拋開其他不說,從醫學專業角度來看,但從對疫情的判斷來說,三哥無疑更相信袁國勇教授的說法。

如果香港這次的全面檢測只是自願檢測的話,基本上起不到任何作用!香港全面檢測今天(8月29日)開始網上預約,截止中午12點,距離開始登記過了5小時,約11萬人登記

香港總共人壽約700多萬,按照這個預約速度,三哥相信,能夠自願預約檢測的人說不會超過400萬。即使10萬人不參加檢測,裡面有隱形攜帶者,也將帶來防疫措施上的難度。

往下翻,去評論吧,舞臺交給你們。

熱門閱讀

相關焦點

  • 港大教授袁國勇:必須阻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入第三波傳染
    中新社香港1月21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在武漢觀察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返港,他於21日記者會上透露,本次疫情現時可能進入第三波傳染,即在家庭和醫院內傳播,因此必須以足夠防禦措施阻止疫情傳播進入第三波。
  • 又有香港富豪確診!袁國勇:一些有錢人很自私
    香港第四波疫情愈演愈烈,今日(12月6日)新增約95宗確診個案,其中87宗屬本地個案,36宗個案源頭不明。 這波疫情絕不嫌貧愛富,繼名媛群組出現後《跳舞群組殃及一眾香港富婆,這些名媛都確診了…》,一些城中富豪及家人也相繼確診了。
  • 香港第四波疫情爆發 分析料樓價持續調整
    觀點地產網訊:11月26日, 差估署指香港10月私宅售樓指數報380.9,按月跌0.6%,扭轉9月升勢,兼創半年低。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在經濟及失業情況仍存隱憂下,即使疫情表現相對穩定,上月樓價指數亦出現意料之外的偏軟。
  • 港大教授袁國勇:新型肺炎總體情況仍可控 香港防禦已多走一步
    【解說】1月21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在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或正進入第三波傳染,即在家庭和醫院內傳染。但目前情況總體可控,香港須做足防禦措施,避免出現類似"非典"的情況。  【解說】袁國勇早前曾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專家組成員身份到訪武漢,觀察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並檢視防控措施。
  • 港專家袁國勇:兩三年後,7成人有了免疫力,疫情就能過去了……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日(3月15日)表示,香港抗疫面對兩大問題
  • 香港專家袁國勇解釋為何肺炎案例突然增加:快速測試廣泛應用,確診...
    香港專家袁國勇解釋為何肺炎案例突然增加:快速測試廣泛應用,確診數目上升 時間:2020-01-22 23:04:1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香港特區政府進入「
  • 有理兒有面:香港第三波疫情下,又有人在攪混水
    近幾日,香港已發現過百例感染病例,包括了餐廳廚師、養老院、學校老師、的士司機、家庭感染等多個本地感染群組。特區政府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直言這是「第三波爆發」。 疫情爆發,需要專業的人來研究、分析、應對。內地面對疫情,我們會想起「國士無雙」鍾南山,在香港一定也有專業的人站出來帶領大家對抗病毒是不是?
  • 第四波疫情?香港再度面臨危機,鍾南山發表重要講話
    自疫情爆發以來,香港已經經歷了4波疫情反彈,而此次確診病例是香港首次確診病例突破百例。香港迎來第四波疫情 學校再次暫停教學授課據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在確診的數百例病例中,有24例病例感染原因尚不明確,而有62
  • 疫情是否會在秋冬季節二次爆發?現在的南半球已經有了答案!
    張文宏教授回應秋冬是否會出現疫情反彈張文宏教授在5月31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秋冬爆發二次疫情基本上是肯定的,而且目前已經起來了,你沒看到是因為發生在其他國家,現在很多國家的疫情還沒結束,像美洲的巴西、墨西哥、東歐的俄羅斯疫情還上升得很快;昨天全世界新增病例11萬,這也是病例數新增最多的一天,一天11萬,意味著十天就是100多萬,在未來的一個月內,如果疫情沒有得到顯著的控制
  • 香港專家袁國勇和黃絲徒弟撰文直呼「武漢肺炎」:中國人陋習劣根是...
    奇文共賞——袁國勇何許人?內地的小夥伴可能不熟悉,但是在香港卻是家喻戶曉。他1981年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於1987年開始在瑪麗醫院進行微生物學研究,直到1989年才進入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工作。他是首位確認SARS是由冠狀病毒,而不是其他的衣原體或其他病因形成的專家,被譽為「抗SARS英雄」。
  • 香港專家袁國勇視察沙田祿泉樓:或出現超級傳播者
    (抗擊新冠肺炎)香港專家袁國勇視察沙田祿泉樓:或出現超級傳播者中新社香港6月2日電 (記者 韓星童)日前,香港沙田瀝源邨祿泉樓一對夫婦確診新冠肺炎後,同棟大廈再有4人於6月1日初步確診。香港特區政府專家顧問團成員、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於2日凌晨赴祿泉樓視察後會見記者,他指出該棟大廈或已出現超級傳播者,全部住戶須儘快提交深喉唾液樣本進行病毒檢測。5月31日,一對住在沙田瀝源邨祿泉樓的夫婦確診,34歲的太太在嘉裡物流中心貨倉工作。6月1日,該名女患者的兩名同事、一名接觸過她的救護員確診,同日晚間,祿泉樓再有4人初步確診。
  • 第二波疫情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是的,第二波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爆發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決非危言聳聽。一、國民未形成病毒免疫體質。歐美國家所謂抗體自然形成的謠言切不可信。二、疫苗和特效藥沒有成果。我們前期組織的人體疫苗接種試驗沒有進展,看來不理想。三、控制傳染源會更加複雜。病毒有沒有潛伏期?已經確定病毒人傳人,會不會出現動物傳人,或是通過人體血液傳染?四、切斷傳播途徑將更加困難。
  • 袁國勇:香港正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抗擊新型肺炎)袁國勇:香港正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中新社香港1月29日電 (記者 張曉曦)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29日表示,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正在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但疫苗需要進行動物實驗,何時可用在人身上還未知
  • 有理兒有面:第三波疫情,香港是否能「睜眼看祖國」?
    本文轉自【有理兒有面微信公號】;最近,香港爆發了第三波新冠疫情。從7月5日至14日,已確診224宗本地感染病例,病毒在多個小區擴散,多例源頭不明,確診群組包括粥面鋪茶餐廳員工、養老院人員、的士司機、快遞員、護士、住院病人,甚至還有入境處工作人員。
  • 港大教授袁國勇:湖北220萬人或曾感染新冠,97%無明顯症狀未確診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研究顯示,最先爆發新冠病毒的中國湖北省,大約220萬人曾經感染了新冠病毒。這個數字是官方累計確診數據的31倍。這一數據意味著湖北省大約97%曾經感染的患者因無明顯症狀而從未確診。這一研究與官方數據出入較大,根據截至6月9日的統計,全中國累計確診病例83046,累計死亡4634人;疫情爆發中心的湖北省確診68135,死亡人數4512人;湖北省首府武漢確診50340,死亡人數3869人。
  • 專訪袁國勇院士解讀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對疫苗有何影響?
    來源:澎湃新聞專訪袁國勇院士解讀全球首例新冠二次感染:對疫苗有何影響?8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席教授袁國勇(Yuen Kwok-yung)及其團隊一項最新研究被《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接收,將於近期發表。
  • 香港第四波疫情來襲!新增病例多與一個群體有關
    央視新聞消息 11月26日,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當日零時,香港單日新增8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75例,輸入性病例6例,疫情警報再度拉響。為什麼香港又暴發了一波疫情?為了應對,香港都做了哪些措施和準備?《新聞1+1》聚焦香港疫情。
  • 香港第三波疫情已致27人離世 擬建「港版火神山」
    中新網8月3日電 綜合港媒報導,近期香港發生第三波疫情,2日再有新冠肺炎確診者離世,累計35人不治,當中27人在第三波疫情下離世,全部是年長者。此外,第三波疫情下,慈雲山成為疫情「重災區」,區外人都敬而遠之,不過有記者調查發現,「加辣限聚令」及「口罩令」等措施下,少了人出街,令環境感染風險大大降低。8月1日,香港醫院管理局啟用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圖為入住的男女病人分開左右兩邊,地面貼有標識。
  • 那個要等英美疫苗的袁教授,才是香港的「致命病毒」
    但這位香港醫學專家,在網上卻惡評如潮。為什麼呢? 1月份疫情初起,袁國勇說已經研究疫苗,並將做動物測試。 4月份袁國勇又根據歐美人口和感染人數,毫無道理地推算內地新冠患者應該是23萬,並認為內地復工復產必然出現第二波疫情,並會連累香港出現第三波疫情。
  • 香港醫管局:第四波疫情病毒易傳染、病毒株「危險」,危重病人不只是老年人
    12月7日,香港電臺網站、無線新聞、文匯網等港媒報導稱,香港醫管局深切治療科統籌委員會成員陳勁松表示,新冠肺炎第四波疫情中,進入深切治療部的病人,病毒株與之前不同。在危重病人當中,進入深切治療部時病毒量較高,傳染性也較高,臨床見到第四波疫情的病人抗體反應來得較遲,令病毒容易傳染,不少病患入院時病情較嚴重,部份人在急症室已經要插喉,送往深切治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