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教授袁國勇:必須阻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入第三波傳染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1月21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早前在武漢觀察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後返港,他於21日記者會上透露,本次疫情現時可能進入第三波傳染,即在家庭和醫院內傳播,因此必須以足夠防禦措施阻止疫情傳播進入第三波。

早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專家組到武漢觀察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及檢視防控措施,作為專家組成員的袁國勇亦參觀當地醫院及衛生防護中心等,並參與疫情分析。

袁國勇指出,本次疫情傳播開頭是散發性,其後有幾輪傳染波。第一波是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發生大量新型冠狀病毒散發性由動物傳染人;第二波於社區爆發,圍繞該市場的兩個居民區受感染。袁國勇指出,現時或開始進入第三波傳染,即家庭成員之間或醫院內感染。

袁國勇稱,目前其他省市確診的受感染者均與武漢有關,但當有人沒去過武漢且沒有跟去過武漢的人有接觸,卻感染病毒,那就意味著疫情已嚴重。因此,他強調,在現時沒有完全進入第三波時,必須用足夠的防禦措施紓緩疫情,阻止疫情發生第三波甚至第四波感染,不能讓病毒在其他省市「落地生根」。

袁國勇坦言,就其在武漢所見,當地防禦措施相當嚴謹、透明,且符合科學和醫學準則。他亦相信,香港目前所作防禦措施已超出實際需要。

21日起,香港特區政府衛生署已開始實施由武漢來回香港的航班旅客需填寫健康申報表制度。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透露,當日下午一架由武漢飛抵香港的班機中,207位旅客無人申報不舒服,但有一名旅客在體溫檢查時被發現發燒,衛生署已進一步進行評估和轉介。(完)

相關焦點

  • 港大教授袁國勇:新型肺炎總體情況仍可控 香港防禦已多走一步
    【解說】1月21日,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在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或正進入第三波傳染,即在家庭和醫院內傳染。但目前情況總體可控,香港須做足防禦措施,避免出現類似"非典"的情況。  【解說】袁國勇早前曾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專家組成員身份到訪武漢,觀察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並檢視防控措施。
  • 香港專家袁國勇解釋為何肺炎案例突然增加:快速測試廣泛應用,確診...
    香港專家袁國勇解釋為何肺炎案例突然增加:快速測試廣泛應用,確診數目上升 時間:2020-01-22 23:04:1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香港特區政府進入「
  • 港大傳染病專家袁國勇:已研發出新型肺炎病毒疫苗種子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1月29日在電臺節目表示, 他的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分離冠狀病毒的病毒株,目前已經研發出相關疫苗的種子。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1月29日在電臺節目表示, 他的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分離冠狀病毒的病毒株,目前已經研發出相關疫苗的種子。
  • 袁國勇:料香港秋冬將爆發第四波疫情,是否可信?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今早在港臺節目中表示,預計新型肺炎疫情在秋冬會再次惡化,會迎來第四波疫情,認為可以參考這波疫情提供的線索,改善防疫措施。 袁國勇在節目中形容,這一波疫情回落是「慘勝一場」,建議政府在邊境控制必須做到接近「滴水不漏」,豁免的人數應儘量減少;亦必須讓全港十八區所有政府門診,隨時派發樣本瓶給任何覺得有需要、或有輕微病徵的市民做測試。他建議市民,除下口罩一起聚餐的時間應儘量減少,出外用膳可記錄食肆的地址,協助當局做追蹤工作。
  • 港大教授袁國勇:正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將進行動物實驗
    港大教授袁國勇:正研發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將進行動物實驗 時間:2020-01-29 10:37:31  來源:環球網
  • 海峽要聞:港大初步研發肺炎疫苗!傳染病專家:需要用動物實驗
    港大初步研發肺炎疫苗!傳染病專家:需要用動物實驗目前武漢新型肺炎的疫情還是比較嚴重的,港臺地區已經有確診病例,對於肺炎疫苗的研製問題,SARS疫情專家,同時也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港大初步研發肺炎疫苗!傳染病專家:需要用動物實驗。
  • 袁國勇:香港正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
    (抗擊新型肺炎)袁國勇:香港正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中新社香港1月29日電 (記者 張曉曦)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教授袁國勇29日表示,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正在研發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但疫苗需要進行動物實驗,何時可用在人身上還未知
  • 香港專家袁國勇和黃絲徒弟撰文直呼「武漢肺炎」:中國人陋習劣根是...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昨天全世界網友還在怒懟美國總統川普的不靠譜言論,今天,橙子君就被一篇港媒的評論文章刷新了三觀…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這篇文章的第二作者還是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奇文共賞——袁國勇何許人?內地的小夥伴可能不熟悉,但是在香港卻是家喻戶曉。他1981年於香港大學醫學院畢業,後於1987年開始在瑪麗醫院進行微生物學研究,直到1989年才進入香港大學微生物系工作。他是首位確認SARS是由冠狀病毒,而不是其他的衣原體或其他病因形成的專家,被譽為「抗SARS英雄」。
  • 中國工程院全力迎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全力迎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按照院黨組要求,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牽頭組成專項工作組,動員組織相關領域院士立即對當地疫情發展動態、管理部門防控措施、一線醫護人員診治、「肺炎」病人現狀、有關科研進展等進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同時重點聯繫傳染病防控領域的10餘位院士,動態徵集院士們對當前疫情防控的意見建議。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第三版)
    第一條近期,我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從目前收治的病例情況看,多數患者症狀較輕,預後良好,少數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預後較差。釋義1:此次疫情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
  • 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港大袁國勇團隊:戴口罩有效減少新冠病毒傳播  Emma Chou • 2020-05-18 15:54:59 來源:前瞻網 E4050G0
  • 新型冠狀病毒如何防控?會否重複SARS疫情?鍾南山:呈現人傳人特點
    1月20日下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防控情況,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高福、李蘭娟、袁國勇、曾光等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疫情發展到什麼階段?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為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關機構的組織協調,完善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控制疫情傳播,降低病死率,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乙類法定傳染病甲類管理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大謠言榜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類謠言及其熱度,騰訊新聞較真平臺與騰訊指數、騰訊公益聯合發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十大謠言榜」。面對疫情,不信謠不傳謠,科學防控,從你我做起。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社會各界紛紛投入到了抗擊疫情的行動中,然而各種「據說」「網傳」的不實信息也在此時趁虛而入,刺激著大家的緊張情緒。
  •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辭任港深醫院職位
    袁國勇已辭任港深醫院的職位,10月1日生效。1/2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10月出現離職潮,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一直擔任港深醫院臨床微生物及感染控制科主管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已辭任港深醫院的職位,10月1日已生效。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抑制病毒複製為基礎,阻止CICS進程
    要點:(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核心:3E原則核心是阻止病毒複製,病情進展者需要聯合治療。無論輕中重症,阻止病毒複製才能阻止傳染、進展和減少死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相關研究,從疫情以來中國科學家發表了大量研究論文,進一步提高了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認知水平。相關研究仍然在不斷推進,為提高我國基礎醫學研究,急性傳染性疾病控制,疫苗、新藥研製等必然起到巨大促進作用。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為國家的團結、高效、文明、進步和強大而自豪。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擴散!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你應該知道...
    1現在疫情進入比較嚴峻複雜的時期,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期。2疫情1周或10天左右達到高峰,不會大規模增加。69鼻孔塗香油阻止不了病毒進入身體。70吃香蕉不會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毒來源於動物,香蕉不是宿主。71喝白酒不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 港大教授袁國勇:湖北220萬人或曾感染新冠,97%無明顯症狀未確診
    這一研究與官方數據出入較大,根據截至6月9日的統計,全中國累計確診病例83046,累計死亡4634人;疫情爆發中心的湖北省確診68135,死亡人數4512人;湖北省首府武漢確診50340,死亡人數3869人。
  • 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香港大學Nature子刊:一類臨床常用含金屬抗菌藥物可有效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註:本文獲授權轉載自港大新聞 [1]香港大學(港大)理學院化學系葉志成範港喜基金教授(生物無機化學)孫紅哲,以及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霍英東基金教授(傳染病學)袁國勇共同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類已作廣泛臨床應用的含金屬抗菌藥物,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