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科學家給出拯救巴西大西洋叢林可行方案

2020-12-07 科學網

 

圖片來源:PEDRO DEVELEY

拯救生物多樣性是一個高尚目標,但成本如何?而且,錢應該花在什麼地方?對於政策制定者而言,這些都是難題。近日刊登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創新研究為保護巴西多元化且瀕臨滅絕的大西洋海岸叢林制定了一個計劃。

「最重要的信息是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成本和帶來最大的可持續的環境效益。」未參與該研究的瑞典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生態學家Toby Gardner說。

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熱帶雨林研究是應對保護政策挑戰的好案例。由於多種多樣的環境條件,這裡進化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生物多樣性。但農耕、大牧場和城市發展破壞了大量森林。最初橫跨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的143萬平方公裡的森林只剩下不到8%。多年以來,環保主義者大多是小規模地試圖恢復森林。

一個研究小組想要計算出需要多少森林才能維持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和生態功能。他們研究了從砍伐區附近到原始森林的79個地點的43種哺乳動物、140種鳥類和29種兩棲類動物。

該研究小組發現了一個重要的生態閾值。當森林數量下降到28.5%時,生物群落開始改變。「這是一個強有力的結論。」Gardner說。研究人員表示,維持現有生態群落完整性的閾值,在其他地區可能不同。在亞馬遜河流域可能更高,在歐洲和其他敏感物種可能消失的地區可能更低。

研究人員提到,要全部恢復1.43億公頃大西洋沿岸森林的88%不具可行性,這些森林已經被破壞到閾值以下。該目標將需要在3200萬公頃的土地上重新種植樹木,但那裡大部分都是私有土地。

該研究小組稱,聰明的方法將是恢復那些仍有至少20%植被的生態系統。恢復那些植被更少的森林過分昂貴和風險極高,其中包括遷移瀕危物種。但在42.4萬公頃優先地區種植樹木將確保大西洋沿岸森林地區3.7萬陸地景觀的生態多樣性,並為附近生態系統提供農田授粉和蟲害防治等服務。(張章)

《中國科學報》 (2014-09-01 第3版 國際)

相關焦點

  • 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巴西的動物天堂
    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佔地1691750公頃,分為核心地區和緩衝地帶,其中前者佔地46萬8193公頃,除了一小部分屬個人所有之外,其它均屬聯邦和州政府所有。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屬亞熱帶溼潤氣候。該地區全年氣候溼潤,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500毫米之間,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內有保存完好的種類繁多的瀕危大西洋雨林物種。大西洋東南熱帶雨林保護區有各種各樣的動物群,其中的瀕危物種受到當地政府的特別保護。哺乳動物有120來種,其數量之多在巴西是首屈一指的。在如此眾多的動物中,美洲虎、虎貓、灌木狗、水獺及20多種蝙蝠和各種瀕臨滅絕的物種尤為引人注目。
  • 環環穿越亞馬遜之旅(三)大西洋雨林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提到巴西便會想起三件事 -- 足球,桑巴和亞馬遜。亞馬遜作為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幾乎成了巴西國家的一個標誌。以亞馬遜及其支流為骨幹的亞馬遜雨林水力資源豐富,巴西第二大水電站美麗山電站就坐落在這片叢林中。這裡也是地球上自然環境最為原始的地區之一,國網巴控公司修建的美麗山電站輸電工程,因為成功穿越這片林莽而為輸電工程史寫下了可圈可點的一筆。
  • 飛越半個地球來看你•巴西(2)
    巴西科學家在2007年宣布發現有一條更長的支流,使得亞馬遜的長度超過了尼羅河。不過,埃及人不服氣,說是他們也有新發現,把尼羅河的長度也增加了。毋庸置疑的是,如果僅看流域面積和流量,亞馬遜坐第一把交椅當之無愧。亞馬遜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約6600立方千米,相當於世界河流注入大洋總水量的1/6,相當於七條長江。
  • 科學網—經費拮据科學家逃離巴西
    學生和教師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州立大學抗議危險處境。圖片來源:Newzulu 兩年前,Fernanda De Felice位於事業頂峰。這位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州立大學(UFRJ)工作的生化學家研究了一個用來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非靈長類動物模型,並在頂級期刊上發表多篇文章。但從那時起,國家財政預算危機卻砍掉了對她的所有公共財政資助。今年3月,De Felice將離開丈夫和主要合作者、UFRJ教授Sergio Ferreira,前往加拿大,在金斯頓女王大學做兩年的教學工作,從此她將在裡約熱內盧和金斯頓兩大城市間遷徙。
  • 巴西今天在大西洋打撈起17具屍體
    人民網(巴西)巴西利亞6月7日訊 記者吳志華報導:巴西軍方發言人今天傍晚在巴西累西腓向新聞界表示,今天巴西五艘軍艦和一艘法國軍艦,12架巴西空軍飛機和2架法國飛機在大西洋繼續搜尋和打撈法航447航班客機的殘骸和遇難者屍體。今天打撈起17具屍體和數十件飛機殘片和物品。
  • 阿根廷巴西反對北約插手馬島在內南大西洋事務
    新華網布宜諾斯艾利斯2月14日電(記者馮俊揚 宋潔雲)阿根廷和巴西國防部長14日在這裡舉行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兩國將加強雙邊軍事合作,共同反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插手包括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在內的南大西洋事務。阿根廷國防部長阿圖羅·普裡塞利當天與來訪的巴西國防部長內爾松·若賓舉行會晤,雙方籤署了聯合聲明。
  • 巴西大西洋群島: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群島和羅卡斯環形礁保護區
    這些島嶼位於大西洋海域內距北裡奧格蘭德州卡布德聖羅克西北部約345千米的位置。這片非常多產的海域成為鮪魚、鯨、鯊魚,以及隨季節遷移到非洲東大西洋海岸的海龜等物種的營養供給地,在整個熱帶地區的南大西洋中,對於海洋物種的繁殖、傳播、移殖過程發揮著關鍵作用。該地區同時也是地方性鳥類的世界中心,並且擁有大西洋島特有的森林和南大西洋地區海洋紅樹林的僅存生長地。
  • 上海自然博物館舉行「與科學家面對面」科普活動—新聞—科學網
    當天的「與科學家面對面」科學集市共設12個展位,29位醫學健康、自然生態、公共衛生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和青年學者齊聚一堂,為公眾帶來了一道道乾貨滿滿的科普饕餮大餐。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同濟大學醫學院的科研人員為大家展示最新的醫學研究成果:利用小小的果蠅研究人類疾病、利用肺幹細胞拯救生命等。
  • 南大西洋首次颶風天氣襲擊巴西 造成一死七失蹤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站消息,巴西負責民防的官員今天表示,當地時間周日(28日)上午,一場罕見的暴風雨襲擊了巴西南部海岸地區,已經造成一名兒童因房屋倒塌而死亡,七名漁民失蹤,估計生還的希望已經不大。  聖卡塔琳娜州國民防衛部官員馬西奧-艾爾維斯表示,在兩個小時以內,暴風雨就造成了重大的破壞。
  • 經費拮据使巴西科學家逃離本土—新聞—科學網
    學生和教師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州立大學抗議危險處境。圖片來源:Newzulu 兩年前,Fernanda De Felice位於事業頂峰。這位在巴西裡約熱內盧州立大學(UFRJ)工作的生化學家研究了一個用來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非靈長類動物模型,並在頂級期刊上發表發表多篇文章。但從那時起,國家財政預算危機卻砍掉了對她工作的所有公共財政資助。去年3年,De Felice離開丈夫和主要合作者、UFRJ教授Sergio Ferreira,逃往加拿大,在金斯頓女王大學開始為期兩年的教學工作,從那以後她就在裡約熱內盧和金斯頓兩大城市間遷徙。
  • 巴西家庭奇遇 大西洋「幽靈船」真相曝光/圖
    原標題:巴西家庭奇遇 大西洋「幽靈船」真相曝光/圖   如果說,對於天空,人們最感興趣的是UFO,那麼對於海洋,探秘者最感興趣的則是"不明漂遊船",即幽靈船。最近,巴西一個家庭的奇遇引出的最新解釋,卻獲得了世界上權威的幽靈船探秘機構的承認,在幽靈船探索史上寫下了精彩的一筆。遺憾的是這家人為此卻付出了慘痛代價。  海難驚遇"幽靈"船  居住在巴西南部羅特爾鎮的桑羅是一艘遠洋船的大副。妻子莉薩是中學教師。大兒子布拉齊15歲,小兒子摩爾8歲。
  • 巴西通過拯救瀕危靈長類動物計劃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12月5日電(記者趙焱 陳威華)據5日發布的巴西聯邦政府公報,該國環境部通過了一項試圖拯救15種生活在亞馬孫地區的靈長類瀕危動物的行動計劃,即日生效。
  • 因政治動機拒絕中國疫苗,巴西媒體怒批巴西總統:「殺人犯」
    【南方+12月14日訊】據英國媒體報導,巴西總統雅伊爾·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因一直拒絕使用中國疫苗,而是將希望押在英國疫苗上,受到巴西民眾的指控,巴西民眾表示,他們懷疑博索納羅是因為政治原因才拒絕中國疫苗。
  • 上帝之城——巴西
    在這裡,極端貧窮和過度奢華僅一街之隔,巴西的平民窟在全世界也是出了名的,貧富差距巨大,富人掌握了大多數的資產。耶穌雕像雙臂平舉,面向碧波蕩漾的大西洋,如果天空有雲團飄浮在山峰之時,雕像會顯得格外的神秘聖潔。
  • 美國動作片《叢林奇兵》幕後製作
    《叢林奇兵》的誕生幾經波折,自1995年蠟果娛樂公司發掘到該劇本後,便一直面臨難產的命運。哥倫比亞影業在啟動項目後沒多久,便因沒有合適的人選和足夠的投資而將計劃擱置,且一拖就是7年。直到環球公司決定為「巖石」量身打造一部動作喜劇大片之後,才將劇本自哥倫比亞公司的故紙堆中拯救出來。
  • 罕見「巴西颱風」重出江湖,本世紀僅有數次
    3月25日,巴西氣象機構宣布在南大西洋巴西近海生成了一個熱帶氣旋,名為「伊巴(Iba)」,和颱風、颶風等等是同一類的系統,這在南大西洋是非常少見的情況。巴西氣象部門認為它最強時達到了近中心風力9級的程度,相當於熱帶風暴強度。
  • 巴西紀行二十一——走進原始森林
    從亞馬遜叢林中走出來,我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被指點了雨林中鐵塔的位置,我便詢問是否可以穿越叢林去看看,工作人員告訴我今天不可能了,從叢林中的檢修小路過去,也要一個小時左右,但第二天正是檢修人員前往另一處鐵塔做維護的時間,我可以跟著一塊兒去。「你們平時進雨林都這個打扮?」
  • 幫助它們戰勝厄運 以獲重生 18:11【瀕危物種大拯救 1】
    加利福尼亞禿鷹、阿拉伯長角羚羊、金獅面狨、巴西的玳瑁龜、蒙古的普氏野馬、非洲的野狗,這些曾經被挽救於滅亡命運的珍稀動物,如今又再次陷入滅絕的邊緣。通過世界各地的人工繁殖計劃以及重新放歸自然行動計劃,科學家們在堅持不懈的拯救這些即將在地球上消失的生物物種。
  • 猛獁象或重出江湖 滅絕動物復活可行嗎?
    原標題:猛獁象或重出江湖 滅絕動物復活可行嗎?   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的科學家日前表示,他們在北冰洋一座島上發現了一具保存較完好、存有液態血液的猛獁象屍體,因此有可能在其上找到活細胞,從而克隆這種史前巨型哺乳動物。讓那些已經滅亡的動物復活,是人類的夢想。可是,這真的可行嗎?
  • 美國媒體列舉出治療癌症最可行的五種方案
    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日前,該網站列舉了治療癌症最可行的五種方案:1、外遺傳藥物外遺傳藥物能夠開啟自然防禦能力,導致癌細胞適應環境並自殺,或者至少使癌細胞自身更加響應化學療法。兩種外遺傳藥物——丙基戊酸和組蛋白去乙醯酶抑制劑,它們現已上市。這兩種藥物通過抑制組蛋白乙醯基轉移酶(一種壓制基因的酶),使癌細胞更樂於「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