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是一個心機非常深的人,她在賈府人緣很不錯,靠著自己出色的演技,也拉攏了不少的人。不過寶釵並不是一個善茬,她心裡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寶釵在待人處世上確實非常不錯,可也有一些值得詬病的地方。
比如寶釵就曾經對迎春下過狠咒,表示迎春就是一個「有氣的死人,」她這麼說肯定不太合適,不過她的說法也有一定道理。迎春在府內算是最沒存在感的小姐了,她們長房的人本來就不受待見,她自己也是一個「二木頭」。
什麼事情都不去爭,惹了事情也忍氣吞聲,從不與人爭執,要不是她院內還有一個司棋,怕她早就已經被底下人給欺負死了。後來迎春也由於自己的性格,出嫁之後被折磨至死,迎春確實是非常可悲的角色,寶釵的形容雖然惡毒了一點,倒也不完全錯誤,起碼迎春的一生確實是像活死人一樣,沒有一點生機。
寶釵為什麼要這麼說她呢?難道就不能用更加合適的話來表達嗎?
首先,寶釵並不是一個涵養那麼高的人,她雖然掩飾得比較好,但她也無法做到完美,還是會有一些問題出現的。寶釵出身商賈家庭,自然會受到一些影響,她與黛玉這種書香門第出來的貴族小姐還是不太一樣的。
寶釵有時候很多話說得非常直白,沒給人留什麼面子,一些時候語言也有些粗鄙。接受的教育不同,對她們的行為言語的影響就比較大了,寶釵從小就看過西廂這些書籍,而黛玉是一直到寶玉偷偷把書帶進來,才第一次接觸到這類的書籍。因此她在言語中有一些不妥的地方,也是沒辦法全都掩飾住的。
不光是迎春,寶釵在評價鳳姐這些人的時候,也沒有用太妥當的言辭。只是寶釵為人相對和善,自己又非常能隱忍,掩飾自己的過失,因此府內的人還是更加欣賞她的和善,反而沒有在意她這方面的錯誤。
當然,寶釵也懂得說話的場合,她明白分寸,即便說話再不注意,只要不說王夫人這些高層人物就沒事,底下和姐妹們調侃打鬧都不會有問題。在王夫人的面前,寶釵說話就非常注重禮節,至於底下她評價其他人,不在意這些禮數也很正常,這本來就是她壓抑的一種本性。
此外,寶釵對迎春說這樣的話,在賈府也不算什麼了。迎春那個外號「二木頭」同樣不是什麼好評價,這些事情迎春不見得真沒聽過,只是她性子太軟弱,聽到了也當沒聽到。府內上下很多人都看不起她,起各種外號也是難免的事情,其實和迎春這樣的人交往,也是非常難受的事情,碰到迎春這種沒啥活力的人,和她交流也沒什麼回應,自己說著也無趣。因此很多場合,迎春也不受旁人重視,對這樣的人,寶釵當然沒什麼好心思了。
薛寶釵性格裡面還有一個非常糟糕的弱點,就是她算計得太精了,寶釵對於人性是非常了解的,可她經常就把人往更壞的地方去想。比如寶釵撲蝶的那段情節,她意外發現有人在亭中說話,下意識就認為對方是雞鳴狗盜之徒,在那裡沒做什麼好事。
在寶釵的世界觀裡,人都是非常現實的,可能真不存在什麼美好的東西,做什麼事情都要為利益考慮。寶釵會以這樣惡毒的想法去揣測他人,那她用這樣惡毒的言語去評價別人也正常。
不管怎樣,寶釵這麼說迎春確實是不太合適,迎春對寶釵還是比較尊重的,也沒有惹過她,只是她的性格缺陷,讓她在家中抬不起頭來。迎春自己也懶得去爭,任由別人誹謗自己,但凡她能有點骨氣的話,也不至於被這麼多人說,迎春的事情也能反映一個現實問題,在社會中一味忍讓往往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該強硬的時候還是要強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