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菲定律——沉沒成本、馬太效應

2020-12-04 任萬事俱非

沉沒成本

難以割捨已經失去的,只會失去更多,別在「失去」上徘徊,我們應該忘記沉沒成本,向前看。

最常見的故事就是「你曾給一個乞丐零錢,而後有人告訴你那是假的乞丐」「婚姻、愛情一方總是因為曾經的付出而捨不得離開現在讓自己不開心的另一半」「賭博已經輸了很多,還想再贏回來,不然太虧了」「買來的蘋果一段時間沒吃完爛了又捨不得丟掉」……

其實以上都是沉沒成本的表現,對於我們來說給乞丐的零錢就是沉沒成本,而幫助乞丐是我們的善意,我們不必因為他是假的而難過,而應該想著他至少沒有那麼不幸,如果一個人不是因為走投無路又豈會選擇乞討呢?而我們有能力通過其他途徑賺錢;感情中曾經的付出也是沉沒成本,我們最重要的是當下,對於如今的感情不滿意而對方又不願上進,這才是最重要的,曾經的付出已經覆水難收,如今的現狀能否改變才是重點。賭博失去的金錢和蘋果也是沉沒成本,賭博並不會因為你投入的金錢多了下一次就會轉來好運,事實上它的機率一直一樣,而蘋果在壞掉之後也就是沉沒成本了,惋惜並不能讓它具備食用價值。

我們應該用博大的胸襟對待沉沒成本,如果我們買了一張電影票,看到一半發現電影並不值得看,繼續看也只是浪費時間,那麼我們不應該為了沉沒成本而繼續僵持,應該遵從內心將時間花在值得的地方。而無論你選擇看還是不看,錢都是已經花了的,所以我們應該以免費看電影的心態來決定是否還要繼續觀看,而不是用因為已經花了錢必須看完的心態。作為一個理性的人,選擇把電影看完就是活受罪,還不如選擇退場更為明智。感情也是如此,曾經的付出已經成為了沉沒成本,我們不應該將之視為留住對方或留守感情的理由,最重要的還是當下的感受,對方還值不值得愛才是我們最該考慮的。

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有人因為花大價錢買了一件不適合自己的衣服或者一雙鞋子等,但是因為花了錢而選擇穿戴,等同於活受罪。人們在做決策的時候,往往都不能割捨沉沒成本,大多都陷於沉沒成本而無法自拔。還有像已經知道自己沒有繪畫天賦也要參加完繪畫的課程;沒有音樂細胞也要將鋼琴繼續學完;明明已經沒有甜蜜和愛情的情侶也要勉強在一起……都是因為之前已經付出那麼多了,怎麼也捨不得。可是沉沒成本其實早已不是一個人的經濟,它是已經消失了的,我們不必為此難過和憂愁。

我們應該要向前看,這才是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態度。「坐車因為一雙新皮鞋其中的一隻掉了,果斷將另一隻也扔下去」這種態度就非常樂觀,對於他來說,丟了一隻皮鞋,另一隻也就是沉沒成本,與其抱著痛苦不如將之丟下留給另外一個人。「遛狗的時候,自家狗被別人大狗咬死」很多時候,寵物並沒有完全脫離野性,如果「報仇」也只是增加了另一份沉沒成本,其實於事無補。當我們的投入已經無論如何都無法回收的時候,這些投入就已經成了沉沒成本,這是不可挽回的,難過也於事無補。

其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騎馬摔斷了腿本是壞事,可卻逃過了徵兵。所以當我們的投入不幸地成為了沉沒成本時,我們應該換個角度思考,說不定會有另一番收穫。

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最具經典的比喻就是「你將一張紙摺疊100次會有多高?」其實這個高度甚至完全已經超越了地球到太陽的距離。財富也是如此,不必用心投資,收入也是越積越高,這就是馬太效應。我們的知識也是如此,知識其實是越學越快的,我們都應該將眼光放長遠,將自己的能力和收入都越積越高。富者越來越富,窮者越來越窮就是因為馬太效應。大多數窮人都不知道通過持續的努力來使自己的能力得以成長,也並不知道通過自己的金錢流動來增加收入。

「一個只剩一美分的人,這個人開始用僅剩的一美分進行投資,將錢換成銅幣,然後每次花掉的錢都以10倍甚至更多的數量回到他的手中,最終成為了一個百萬富翁。」每一次正確的投資都是一次倍數的資金增長。

讀懂這些定律,對於我們的人生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可以讓我們更加幸福。祝大家越來越幸福,越來越富有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首先讓我們看看墨菲定律是什麼。我們所謂的墨菲定律實際上是很偶然的。這是墨菲和一些同事進行實驗時得出的結論。在此過程中,只有一個小環節出了錯,並且該實驗完全失敗,因此墨菲得出結論,只要一件事出錯的可能性大於零,那麼它一定會出錯。今天,這四個最重要的規則和效應能否解決你當前的一些困惑?
  • 《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4個法則和效應,人生路上有方向不迷茫
    平時我們常說墨菲定律,今天無意中翻起了《墨菲定律》這本書,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作者李原還寫到了很多定律和法則,清晰地解釋了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是一本可以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枕邊書。簡單來說說其中最重要的5個法則和效應,這些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01 蘑菇定律最近和閨蜜在聊天,她剛參加工作,每天卻迷茫困惑。
  • 《墨菲定律》|告訴你為何越擔心什麼,就越可能發生什麼
    墨菲定律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它應用於受到概論影響的所有事件,它告訴我們,在存在可能性存在的情況下,事情往往會向不好的方向發展,這也是為什麼"禍不單行"、「喊狼來了的次數多了,終究會遇到狼」。那到底什麼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指:凡是可能出錯的事情,會有很大概率真的發生錯誤。
  • 馬太效應,你有必要知道的財富定律!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讓好得更好,差的更差,多的更多,少的更少。為什麼富人越來越有錢,為什麼社會的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這其中主要影響因素就是馬太效應!富人的見識廣,周邊資源豐富,圈層人脈都要高於普通人,等等,這種差距會不斷加劇貧富差距。
  • 讀書會推薦《墨菲定律》之決策定律,帶你走進本書
    《墨菲定律》是一本揭示人類潛在種種心理效應的心理學通俗讀物,其中最有代表的即「墨菲定律」,該書從萬千變化的生活中提煉總結了200多個經典定律,包括了管理、經濟、心理、人生、教育、事業、家庭等多個領域的經典定律、法則和效應,全方位地掃描人生全過程。
  • 墨菲定律——馬太效應:讓你的收益倍增
    馬太效應——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現象。廣泛應用於社會心理學、教育、金融以及科學領域。讓你的收益倍增原來按照大臣的算法,沒過幾天國庫的米就不夠了,甚至有人算過,整個國家所有的糧倉甚至是幾年的收成都不夠給他獎勵的,這就是根據馬太效應
  • 《墨菲定律》到底講什麼?幫你快速get!
    抖音、火山小視頻中無論5本、10本還是15本的人生必讀書海量推薦《墨菲定律》,表示讀完能改變思維甚至人生,你還能控制住自己的好奇嗎?但是,整天忙得跟狗似的,為節省上洗手間那點時間你恐怕連水都不敢喝,半夜回到家估計也常累得攤成一團泥,看書,想說愛你真的不容易。
  • 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零和遊戲原理
    來源:第一理財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 蘑菇管理,奧卡姆剃刀定律,手錶定理,馬太效應 ,零和遊戲原理,華盛頓合作規律,不值得定律,木桶定律,汙水定律,彼得原理……這些,你了解嗎?
  • 什麼是馬蠅效應?墨菲定律中這些必知的生存競爭法則,引人深思!
    「墨菲定律」誕生於20世紀中葉,是由美國一個叫「愛德華·墨菲」的工程師提出的,它也可以解釋為一種心理學效應。近半個世紀以來,「墨菲定律」曾經攪得世界人心神不寧。它提醒我們:「錯誤」與我們一樣,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狂妄自大只會使我們自討苦吃。容易犯錯誤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不論科技多發達,事故都會發生。
  • 26沉沒成本效應一無底的黑洞
    這都是沉沒成本的心理效應在作怪。 一、沉沒成本效應的定義 經濟學定義:指已經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包括時間、金錢、精力等。 例如:如果你看音樂會,已經付了500元票款而且不能退票。
  • 談談馬太效應-虎嗅網
    馬太效應是世界普遍現象,從頂級運動員明星的高回報到普通人的成功,從名聲到社會,從政治到經濟,大多數地方都存在馬太效應。因為馬太效應是一個很堅實的客觀規律,理解得越透徹,越能利用規律,從而實現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轉變。在經濟領域,馬太效應在不同行業的分布卻是不均勻的,強馬太效應行業和弱馬太效應行業的經營邏輯和方法有很大的區別。
  • 墨菲定律
    什麼是 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亦稱莫非定理或摩菲定理,是西方世界常用的俚語。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1949年,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在一次火箭減速超重試驗中,因儀器失靈發生了事故。墨菲發現,測量儀表被一個技術人員裝反了。
  • 考不好難道是因為墨菲定律?
    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你做過的題總是會出現,做錯的題也總是容易出錯,或許你覺得這有些「靈異」,其實這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叫「墨菲定律」。     喜歡心理學方面知識的同學應該對「墨菲定律」不會陌生,這個定律讓很多同學驚出一身冷汗,簡直準得不要不要的!
  • 《墨菲定律》:助益人生的100個經典法則
    墨菲定律由此誕生:如果做某項工作有多種方法,而其中一種方法將導致事故,那麼一定有人會按照這種方法去做。你的生活中有過這樣的事情嗎?上班不想遲到偏偏就遲到了,不想生病偏偏就生病了,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能丟的東西偏偏就丟掉了……「墨菲定律」的事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說不定你在不知不覺中就被它所控制,真是讓人防不勝防,而且還越在意越防不住。幾十年來,墨菲定律的內涵被不斷豐富。其中最著名的闡釋被稱為「菲納格定律」:會出錯的,終將會出錯。
  • 世界上最神奇的五大定律,懂的人都已經是贏家,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這些都是熵增定律的表現,而我們的整個生命過程就是在與熵增對抗的過程三、馬太效應,馬太效應來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裡面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個國王分別給了三個僕人每人一個銀幣,讓他們出門去做生意,等回來之後去找國王匯報,過了段時間,三個人回來了,第一個僕人拿回來十個銀子,國王賞賜給他十座城邑。第二個僕人拿回五個銀子,國王賞賜給他五個城邑。
  • 墨菲定律——為什麼總是怕什麼來什麼?
    墨菲定理由愛德華·墨菲於20世紀中葉提出,是一種心理學效應,它也被稱為墨菲法則、墨菲定律。墨菲定律起源愛德華·墨菲是美國愛德華茲空軍基地的上尉工程師。有一次,他和他的上司斯塔普少校參加一項實驗,其中有一個項目是將16個火箭加速度計懸空裝置在受試者上方。
  • 這些著名定律你了解多少
    一、 墨菲定律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認為他的某位同事是個倒黴蛋,不經意間開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讓他去做就一定會弄糟。"這句話迅速流傳,並擴散到世界各地。
  • 學習各種定律,為我們人生加油,看《墨菲定律》一書
    墨菲定律是由愛德華·墨菲提出,其本意是我們處理的任何事情都是複雜而多變,處理事情的時間因而比我們想像中的長,處理事情如果有一個條件會使事情變壞那麼事情變壞的方向就有可能發生。這條定律也被稱為二十世紀西方三大發現。
  • 墨菲定律——世界上最受爭議也最有趣的定律
    答案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個什麼玩意呢?聽著好像挺耳熟啊。有人說它是無稽之談,也有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最有趣最有用的定律。墨菲,是一個人的名字叫 愛德華.墨菲(Edward A.墨菲定律的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如果把這個定律展開說的話,它其實只包括4句話:一、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事需要自己分析和研究,考慮周全,未雨綢繆。案例1中,修好電腦鍵盤那個哥們兒要孤獨終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