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過濾」把食物留在嘴裡的動物們

2020-05-20 嚶嚶鸚鵡

有很多生物吃東西的方式非常怪異,它們不是主動去捕捉獵物,而是通過「過濾」的方式來進食。這類動物被稱為濾食性動物,在這些動物採用「主動濾食」的方式,吞下一口水,然後過濾出水中的動物,還有一些動物則守株待兔,不去主動吞下食物,而是通過等待的方式進行攝食。這些動物相比捕食的動物,看起來更加「懶惰」,但是它們卻是地球上最成功的一類物種,靠著這種簡單的進食方式,它們節省了大量的能量,大多數低等動物都採用這種進食方式,但是除了低等動物之外,還有少量高等動物也採用此類進食方式。

用刺細胞捕獵

一些濾食動物在搜集食物時更加方便。海葵是一種美麗的海底生物,它會將羽狀觸角伸入水中,捕獲食物。海葵的觸角有著捕獲食物得天獨厚的條件:上面長著刺細胞。這些刺細胞會將碰到觸角的獵物麻痺或者殺死,然後觸角會把無力的獵物送入海葵的口中。海刺和水螅蟲也是靠觸角上的刺細胞來「捕獵」的。

通過「過濾」把食物留在嘴裡的動物們

隨波漂流的水母

海葵一生只在一處棲息,而水母卻隨波自由漂流。但是水母也是被動攝食者,因為它們並不「尋找」食物,它們隨著海浪漂流到任何地方,在這途中它們會被動吃一些遇到的食物。水母有著長長的須狀觸角,從它們圓頂形的膠狀身體垂下來。這些觸角布滿了刺細胞,如果有一些獵物不幸剛好碰到了這些觸手,它們就會被毒死。作為海葵家族的一員,海刺也是一種水母。它的膠狀肢體柔軟並呈明顯的圓頂形,其中包含90%的水分。海刺一些微小的觸角伸入海水之中,探索著未知的世界。當發現一些小動物的時候,這些尖銳的小針就會刺向這些動物,這些小刺裡都含有神經性毒素,一些小魚在接觸了此類毒液以後會瞬間麻痺,成為海刺的食物。

通過「過濾」把食物留在嘴裡的動物們

一些人在遊泳的時候也會不小心被海刺蜇傷,但是絕大多數海刺的毒液是不會致命的,這些毒液雖然能夠短時間麻痺小魚和小蝦,但是一般不會對體型龐大許多倍的人造成傷害。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有些水母的毒性比較強,尤其是一些體型較大的水母,它們還有大量的毒素,如果人類潛水時候不小心碰到,如果沒有及時搶救,有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例如櫛水母就是一種很危險的動物。

通過「過濾」把食物留在嘴裡的動物們

鳥家族的「濾食者」

說起濾食動物,可能很多人認為只有在海洋中吞吃小浮遊生物才叫濾食動物,其實濾食動物的分布比較廣泛,除了低等動物之外,一些高等動物也採用這種方式進食,比如說火烈鳥,這種鳥類分布在美洲,全身上下都是火紅色的羽毛,它們的進食方法和其他的水鳥不同,它們直接把整個腦袋放在水裡,然後吞一口水,之後把頭翻轉過來,把水慢慢吐出來。火烈鳥的嘴巴經過進化以後和篩子一般,能夠把水裡的各種食物含在嘴裡,從而把水和食物分離。

通過「過濾」把食物留在嘴裡的動物們

濾食者中的「大塊頭」

濾食動物可不都是一些體型較小的低等動物,海洋中大塊頭鯨魚就屬於濾食動物,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鯨魚都用這種方式進食,只有一部分鬚鯨類才使用這種方式,我們常見的座頭鯨以及最大的動物藍鯨都是採用過濾的方式進食的。鯨鬚是過濾的重要工具,這些須子可以把海水過濾出來,然後把浮遊生物和小魚小蝦全部吞下肚裡。

通過「過濾」把食物留在嘴裡的動物們

鯨魚在捕食的過程中,會向前加速遊動,然後吞一大口海水,大部分浮遊生物和小魚小蝦會被吞進肚子裡,然後鯨鬚會過濾這些食物,之後鯨魚排出海水,就能夠把這些生物吞到肚子裡去了。很多人可能覺得這種進食方式無法養活鯨魚這樣的大塊頭,其實海洋中浮遊生物和小魚小蝦數量極多,鯨魚每天都可以吞入數十噸的浮遊生物和小蝦,完全可以滿足自身的營養需要。尤其在南極洲,那裡雖然溫度較低,卻是各類浮遊生物以及小魚小蝦的天堂,那裡聚集著大量的鯨魚。

通過「過濾」把食物留在嘴裡的動物們

由於濾食性動物採用被動捕食的方式,因此它們必須在小生物豐富的地方才能生存,因此它們的分布也具有局限性,只能分布在食物豐富的地區。不過這不是絕對的,海洋中布滿了各種小魚小蝦,鯨類可以很輕鬆填飽自己的肚子,作為一種濾食性動物,它們依然分布很廣泛。

相關焦點

  • 海洋動物覓食方式多樣,不但過濾海水留下食物,還進化出陷阱功能
    筆者認為,從能量消耗的角度來講,和進化成陸地動物相比,還是繼續做海洋生物更輕鬆。不過也是由於這樣的「想法」,對於那些站在更高食物鏈上的動物,或者那些進化的方向比較獨特的動物來說,尋找食物的難度可比陸地生物低多了。
  • 懶惰蜘蛛竟從螞蟻嘴裡搶奪食物(圖)
    雙帶扁蠅虎蜘蛛  國際在線專稿:據國外媒體報導,紐西蘭動物學家最近發現了一種從螞蟻嘴裡搶食的蜘蛛這種懶惰的蜘蛛雖然也會捕殺獵物,但是它不喜歡主動捕食,也不結網,而是跟蹤螞蟻,從螞蟻的嘴裡「偷」和搶奪食物。   這種懶惰的蜘蛛生活在肯亞維多利亞湖的海岸線附近,身長大約有2至6毫米,它的全名叫雙帶扁蠅虎蜘蛛(Menemerus bivittatus)。 紐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人員西蒙·波拉德和他的同事羅伯特最近拍攝到了這種蜘蛛奇怪的捕食方式——從螞蟻嘴裡搶奪食物。
  • 專家發現多種動物活在鯨鯊嘴裡,它們跟鯨鯊搶食物
    跟身體尺寸比例相比,鯨鯊嘴巴並不算最大,但是當它張大嘴巴在水中橫衝直撞時,嘴巴有如一個「無底洞」,小型海洋動物因此而有去無回。而今天日本研究人員在鯨鯊身上有了驚人發現,多種像蝦一樣的生物一直生活在它的嘴裡面,但卻一直沒有成為它的食物。
  • 動物立冬也進補,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揭秘動物們的過冬食譜!
    11月8日(立冬),寒冷的冬季正式上線,當人們吃著火鍋、擼著烤串為過冬積蓄能量時,小動物們又是如何冬日「進補」的?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又到了一年一度「食譜大調整」的時候。熊貓「麗麗」一天要吃8頓飯,大食蟻獸享用的冬日特餐你可能吃不起!
  • 動物立冬也進補 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揭秘動物們的過冬食譜!
    杭州網 通訊員 董森超 首席記者 王川11月8日(立冬),寒冷的冬季正式上線,當人們吃著火鍋、擼著烤串為過冬積蓄能量時,小動物們又是如何冬日「進補」的?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又到了一年一度「食譜大調整」的時候。
  • 為什麼動物能直接喝髒水,而人類喝水需要過濾後,才能飲用?
    而自然界一直有很多事情是非常奇怪的,比如,為什麼動物能直接喝髒水,而人類喝水卻需要過濾?大家都知道,人與動物最基本的區別是人會通過智慧來使用工具,所有生命中,人類這個物種是最具有智慧的。人類開始注重養生,生活品質大大提高,老人們說,食物掉在地上不超過五秒還能吃。現如今,掉在餐桌上的食物,都會被直接扔進垃圾桶。
  • 「不勞而獲」的海底動物們
    在生物的演化過程中,它們各自所需的食物、氣候條件及生活方式大不相同。2017年5月13日上午,在北京自然博物館4D影院,由我館研究人員殷學波為大家講述「不勞而獲」的海底動物們。一般我們認為,陸地上所有植物都會在同一個地方發芽生長,開花結果,也就是說幾乎原地不動地度過一生。與植物相反,絕大多數的動物為了覓食、避敵或別的原因,經常跑來跑去處於運動狀態。
  • 研究發現貝加爾海豹以微小的甲殼類動物為主要食物
    一項新研究表明,這些動物以微小的甲殼類動物為主要食物,此前人們認為這些動物不會食用這種甲殼類動物。這種類似蝦的甲殼類動物被稱為Macrohectopus branickii,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具有浮遊生活方式的淡水兩棲動物。每隻動物的長度不超過38毫米,事實上,大多數長度在10毫米以下,重量不到0.1克。
  • 為什麼人類喝的水必須過濾,而動物卻不需要呢?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於水質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大多都要經過層層的過濾,最後才會選擇飲用。但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大自然當中生活的動物,雖然大家都處在同一個地球,生存也同樣離不開水,但這些動物喝水通常都是看到水就直接飲用,而不需要像人類那樣還要過濾,這又是為什麼呢?
  • 不害怕鱷魚的鳥,能夠將頭伸進鱷魚嘴裡找食物,這是為什麼?
    不害怕鱷魚的鳥,能夠將頭伸進鱷魚嘴裡找食物,這是為什麼?=提起水中生猛的生物很多人都會想起鱷魚,它們體型龐大,四肢健碩,同樣有著鋒利的牙齒,一旦被它們咬住,就會被迅速的拖入水中,成為它們的食物。來到水中喝水的動物都曾到過它的毒手,不過也有的動物能夠僥倖逃脫,下面說的這種動物,它們不需要逃跑還敢在鱷魚口中搶食物,它便是鸛鳥,看他的外表長得非常像大鵝。只不過它的張著長長的喙,它經常在溪流裡捕食魚,它們生性安詳又機警,這不一條鱷魚正在捕食小魚時,一隻鸛鳥飛過來了,搶走了它口中的食物,本來以為鱷魚會雷霆大怒。
  • 為什麼人類喝的水需要過濾,而其他動物可以直接喝江河湖海的水?
    然而我們發現人類喝的水中,大多都需要經過處理才能飲用,地球上的其他動物卻能直接喝泥潭、小河裡的水?可能是我們在城市生活了太長時間,已經感受不到不過濾水所帶來的危害了。一是人類馴養的動物平均壽命普遍比野生動物要高。人工飼養的狐狸能活12年以上,而野生藏狐自然壽命可能連5年都達不到。雖然它們在本地差不多已經屬於食物鏈頂端,但依然抵抗不過病菌的威脅。
  • 而且是從嘴裡吐蛋?
    04-02 11:36:54 來源:博物微信公眾號 前兩天網上有個視頻特別火,被網友們點讚了幾十萬Q2蝸牛居然是卵生動物,不是大自然自己冒出來的?答:對,沒錯。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蛋不是從蝸牛嘴裡吐出來的,那請問它是從哪兒出來的?然後還有,蝸牛的嘴到底在哪呢,怎麼好像從來沒看到過?
  • 我們誤會的動物們:大象的皮不是最厚的 狗也並非純色盲
    老鼠並不喜歡吃奶酪美國麻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證實:如果不是飢不擇食,老鼠並不喜歡吃奶酪,而是喜歡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比如巧克力。響尾蛇尾巴發聲並非戰前號角響尾蛇用尾巴發出響聲,只是向其他動物或人類發出虛假警示信號,其實是意識到自己身處危險,沒有足夠時間逃跑時的本能反應。如果它們要進行攻擊,一定會相當安靜,不會如此高調。
  • 為什麼人類喝的水需要過濾,而動物則不需要呢?
    不過,人和動物對於水的需求似乎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我們都知道人類所飲用的水大部分是經過過濾處理的,而動物則是直接飲用水源。在觀看一些野外生存的節目的時候,我們通常也能夠發現,在喝一些水的時候並不能夠直接飲用,而是要經過一些處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減少細菌的存在。
  • 草原動物們行色匆匆的原因,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它們的食物
    草原動物們行色匆匆的原因,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它們的食物 2020-11-20 11
  • 骨瘦如柴的流浪狗,嘴裡叼著肉卻不肯吃,接著一幕網友忍不住掉淚
    今年是流淚最多的年份,不論是感動的、悲哀的,人類與動物都經歷了最不好的事情。但在不好的事情背後,是善良溫暖的本性,讓這世間更溫暖有愛。這段時間,生活比較艱難的除了人類,還有流浪動物。以前熱熱鬧鬧的,它們可能隨便在哪個飯店門口,都能吃飽;甚至隨便遛彎到哪個小區,就能抱到大腿。
  • 駱駝從嘴裡吐出來的「球」,是用來幹什麼的?
    「發情期」的駱駝會從嘴裡吐出來一個「肉球」,那是它在爭奪配偶權,是一種駱駝之間的「求愛」方式。那麼它吐出的這個「球」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駱駝們又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求愛」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01:駱駝從嘴裡吐出來一個「球」到底是什麼東西?很多接觸過駱駝的人都會產生一個疑惑,它從嘴裡吐出「粉色的肉球」究竟是什麼?
  • 寒武紀的這種怪異的蟲子,靠著「跳舞」來 獲取食物
    異蟲類和泛節肢動物的演化關係。圖片來源自[2]。異蟲類的種類不多——或者說,已知的種類不多——因為它們柔軟的身體不太容易形成化石。不過,柔軟並不代表脆弱,在寒武紀的海洋中,異蟲類可是一群狠角色。最有名的莫過於怪誕蟲(Hallucigenia)了——研究者們費了好大功夫,才弄清楚到底哪個才是它的頭和尾,腹和背,腿和刺。
  • 動物們如何應對乾旱和寒冷的極端環境?
    然而,對許多動物來說,尋找食物並不是那麼容易——這需要敏銳的觸覺、非凡的體力和好運氣。 這就是有些物種進化出一種避免飢餓的獨特策略的原因:把食物儲存在體內。 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花慄鼠,其巨大的頰囊裡儲藏著在溫暖的月份裡採集的堅果和種子。
  • 駱駝從嘴裡吐出來的「肉球」,是什麼東西?是用來幹什麼的?
    不過駱駝的性情一般都是比較溫順的,它也不是食肉動物,是與人類關係比較親近的動物。駱駝被稱作「沙漠之舟」,這就是駱駝對人類很忠誠、能吃苦耐勞。說到沙漠,可能很多人就想到了沙漠裡的沙塵暴,那簡直就是難以想像的恐怖;一場沙塵暴過後,食物、飲用水就基本上不見了,畢竟能夠保住命就是萬幸了。